资源描述
七语上作文辅导 自信自主 合作探究 学案导学 助你成功 主备:周启红
《如何扮靓作文的语言》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感悟优美语言的魅力。
2、探究扮靓作文语言的方法。
3、用所学的方法进行片段训练。
【学习重点】学会运用扮靓作文语言的方法。
【学习过程】
【探究活动一】感悟语言的魅力
请同学们欣赏一段材料。
风 之 殇
为天地立心,为万民请命,为先贤立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中国文人毅然承担起了这艰巨的责任,注定要承受千载风雨的洗礼。
风是文人笔下寄托哀思、抒发情怀的工具。
翻开易安居士的词卷,独立风中的瘦骨宛然在目。曾几何夜,青灯一盏,伏案夜读,推开窗户,天风浩荡。这风中夹杂着婉约,婉约中透露出凄凉;这风中挟带着痛苦,痛苦中蕴含了不屈与无奈。风吹乱了她的鬓发,吹皱了她的容颜,吹宽了她的衣袂,吹痛了她的心灵。“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是她;“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的也是她;“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还是她。她的酒杯从来都是饮尽了酒,却饮不尽悲与愁;她的裙带束了又束却总是宽悠悠;她的眉头锁住了历史的清秋,却锁不住满腔的忧愁;她的哀叹从词河的这一头渡到了那一头。是的,即使再高明的画家也难描绘出她的笑容。她的舞姿本应是梧桐叶飘零的一个个梦,风还没来得及碰就碎了……
千百年来,有多少诗人在风中黯然神伤,在风中踏上征途,在风中浪迹天涯,在风中被流放至蛮荒,在风中茕然独立……
这风一刮就是几千年。
可是,文人的风骨不灭,文人的精神永存。
(学法:对照文字听朗读材料,看作者是如何写“风”的,从修辞手法和写作角度的方面来思考。)
1、说说作者笔下的“风”具有怎样的特点,文中的“风”象征了什么?
2、谈谈这段文字具有怎样的写作特色。
【探究活动二】学习扮靓的方法
1、 阅读课内语段,分析文段的语言特点。
学法:以课内语段为例,从修辞手法的使用和特征性词语的运用来分析语段的妙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2、阅读课外语段,比较其中的两组词语,看哪组更恰当,并说明理由。
学法:体悟小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选择让文段更生动贴切,更能突出作者感情的词语,并说明你这样选择的理由。
爸爸妈妈又出门了,每天都是这样,当别人吃完饭,一家子聚在一起的时候,他们总匆匆收拾完碗筷就赶去店里,将我一个人留(扔)在家里 。桌上的台灯发出明亮(惨白)的光芒,像一只大大(失神)的眼睛看着我。委屈、难过,我趴在桌上哭出了声。
3、化抽象为具体,结合自己的写作实际,看屠格列夫是怎么将场景氛围表现出来的。
学法:作者表现“静”,借助了什么描写,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原句:“这里很静”;(笼统的、抽象的 )
“四周是那么的宁静,你能听见一百米外松鼠在枯枝上跳来跳去,断枝掉下来,先微微地勾住另外的树枝,然后落到松软的草面上——永远地掉在那儿,静静地等着腐烂。”
【探究活动三】实践扮靓的方法
1、根据上下语境,在下面的句子中填写合适的词语。
(1)我看见( )的桃花、( )的梨花和( )的油菜花。
(2)( )的蝴蝶在( )的荷花旁( )。
2、以“语文”为话题,仿写下面的句子。
语文是一杯滋味甘醇的美酒, 总是让人回味无穷.
语文是一幅 的油画,总是让人惊叹不已.
语文是一个 的花园,总是让人流连忘返.
语文是一首 的音乐,总是让人听之动容.
3、下面的材料表现了一个抽象的概念:把我吓死了,请你用形象化的语言对其进行描写,不少于100字。
前天半夜里,有只老鼠爬上床, 把我吓死了。
知识小结:根据以上分析和练习,请同学们归纳出学习的扮靓语言的方法: 、 、 。
【探究活动四】拓展延伸
作文不能为文采而文采,不能一味地追求语言的华丽,要根据文章的题材、主旨来锤炼语言,要“靓”得恰到好处。请选择“亲情、离别、季节、月景”中的一个话题,运用今天所学的一种方法或结合几种方法写一段话,字数不限。
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