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极值点偏移问题的两种常见解法之比较
浅谈部分导数压轴题的解法
在高考导数压轴题中,不断出现极值点偏移问题,那么,什么是极值点偏移问题?参考陈宽宏、邢友宝、赖淑明等老师的文章,极值点偏移问题的表述是:已知函数是连续函数,在区间内有且只有一个极值点,且,若极值点左右的“增减速度”相同,常常有极值点,我们称这种状态为极值点不偏移;若极值点左右的“增减速度”不同,函数的图象不具有对称性,常常有极值点的情况,我们称这种状态为“极值点偏移”.
极值点偏移问题常用两种方法证明:一是函数的单调性,若函数在区间内单调递增,则对区间内的任意两个变量,;若函数在区间内单调递减,则对区间内的任意两个变量,. 二是利用“对数平均不等式”证明,什么是“对数平均”?什么又是“对数平均不等式”?
两个正数和的对数平均数定义:
对数平均数与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的大小关系是:,(此式记为对数平均不等式)
下面给出对数平均不等式的证明:
i)当时,显然等号成立
ii)当时,不妨设,
①先证,要证,只须证:,
令,只须证:
设,则,所以
在内单调递减,所以,即,
故
②再证:
要证:,只须证:
令,则只须证:,只须证
设,,则
所以在区间内单调递减,所以,即,
故
综上述,当时,
例1 (2016年高考数学全国Ⅰ理科第21题)已知函数有两个零点.
(Ⅰ)求的取值范围;
(Ⅱ)设是的两个零点,证明:.
解:(Ⅰ)函数的定义域为,
当时,,得,只有一个零点,不合题意;
当时,
当时,由得,,由得,,由得,,
故,是的极小值点,也是的最小值点,所以
又,故在区间内存在一个零点,即
由又,所以,在区间
存在唯一零点,即,
故时,存在两个零点;
当时,由得,,
若,即时,,故在上单调递增,与题意不符
若,即时,易证故在上只有一
个零点,若,即时,易证
,故在上只有一个零点
综上述,
(Ⅱ)解法一、根据函数的单调性证明
由(Ⅰ)知,且
令,则
因为,所以,所以,所以在内单调递增
所以,即,所以,所以,
因为,在区间内单调递减,所以,即
解法二、利用对数平均不等式证明
由(Ⅰ)知,,又 所以,
当时,且,故
当时,,又因为
即
所以
所以
所以
所以 ①
下面用反证法证明不等式①成立
因为,所以,所以
假设,当,,与①矛盾;
当时,与①矛盾,故假设不成立
所以
例2 (2011年高考数学辽宁卷理科第21题)已知函数
(Ⅰ)讨论函数的单调性;
(Ⅱ)若曲线与轴交于两点,中点的横坐标为,证明:
解:(Ⅰ)函数的定义域是
当时,在区间内恒成立,即在区间内单调递增
当时,由>0,得函数的递增区间,
由<0,得函数的递减区间
(Ⅱ)解法一、根据函数的单调性求解
设点的横坐标分别为,则,且
由(Ⅰ)知,当时,
因为函数有两个不同的零点,所以,所以
要证,只须证,即证
令
则,所以在内单调递增
所以,即
因为,所以,所以
又,且在区间内单调递减
所以,即,故
解法二、利用对数平均不等式求解
设点的坐标分别为,则
由(Ⅰ)知,当时,
因为函数有两个不同的零点,所以,所以
因为,所以
所以,即
所以 ,所以
所以,所以.
例3 (2014年高考数学湖南卷文科第21题)已知函数
(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Ⅱ)当时,求证:
解:(Ⅰ)函数的定义域为R
由,得,由,得函数的递增区间,由,得函数的递减区间,所以
(Ⅱ)解法一、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解
令 ,
则
令
则,则
由得,,故在内单调递增
故,故在内单调递增
故,故,故在上单调递减
所以,
由(1)及知,,故
所以,所以,又在上单调递增
所以,,即
解法二、利用对数平均不等式求解
因为时,,时,,
所以,,,所以,
所以,
所以,
所以,
所以,①
因为,所以
下面用反证法证明,假设
当时,,与不等式①矛盾
当时,,所以,与不等式①矛盾.
所以假设不成立,所以
例4 (2014年江苏省南通市二模第20题)设函数其图象与轴交于两点,且.
(Ⅰ)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Ⅱ)证明:为函数的导函数);
(Ⅲ)略.
解:(Ⅰ),,当时,在R上恒成立,不合题意
当时,易知,为函数的极值点,且是唯一极值点,
故,
当,即时,至多有一个零点,不合题意,故舍去;
当,即时,由,且在内单调递减,故在有且只有一个零点;由
令,则,故
所以,即在有且只有一个零点.
(Ⅱ)解法一、根据函数的单调性求解
由(Ⅰ)知,在内递减,在内递增,且
所以,要证,只须证,即证
又,故只须证
令
,
则,所以在区间内递增
所以,即
所以,所以
因为,且在区间内递增
所以,即,故
解法二、利用对数平均不等式求解
由(Ⅰ)知,在内递减,在内递增,且
所以,因为,
,即,所以
所以,要证:,只须证,即
故,,
所以,所以
因为,所以,而
所以成立,所以
从以上四个例题可以看出,两种方法解决的问题相同,即若是函数的两个零点,而是函数的极值点,证明(或),根据函数单调性求解的步骤是:一、构建函数,二、判断函数的单调性,三、证明(或)即(或),四、故函数的单调性证(或).根据对数平均不等式求解的步骤是:一、通过等式两边同取自然对数或相减等配凑出,二、通过等式两边同除以构建对数平均数,三、利用对数平均不等式将转化为后再证明(或). 两种方法各有优劣,适用的题型也略有差异,考生若能灵活驾驭这两种方法,便能在考场上发挥自如,取得理想的成绩.
9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