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一节《电荷》导学案
学习目标:一摩擦起电本质是电荷发生了转移,摩擦后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物体就带了电,叫做带电体。
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失去电荷的物体由于缺少电子就带上了正电。丝绸与玻璃棒摩擦后,玻璃棒由于失去电荷而带上了正电,丝绸得到了电荷就带上了负电。橡胶棒与毛皮摩擦后,橡胶棒由于得到了电荷而带上了负电。利用验电器可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金属中靠自由电子导电。绝缘体中的自由电荷几乎完全被束缚在原子或者分子的范围内
一、【预习要求】
阅读课本内容,请自主完成下列问题
1、小实验:准备一堆小纸屑,用一把塑料梳子快速的梳头几下,然后把梳子靠近这堆小纸屑,观察会出现什么现象?思考一下,类似的实验你还能设计出多少个?
2、仔细观察电视机的屏幕,会发现屏幕上蒙有一层灰土,结合前面做的实验,你能总结出什么结论?
电视屏幕上容易粘有灰尘,是因为屏幕带( ),能吸引( )物体。
3、小实验:(1)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时它们之间相互( ),(可以将一根摩擦过的玻璃棒悬挂起来,用另一根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
(2) 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时它们之间相互( ),(用和上述相同的方法探究,以下相同)
(3)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之间相互( );
观察上述三个实验现象,思考一下,你能不能把下面的结论补充完整:
这说明自然界中只有( )种电荷,即( )电荷和( )电荷,人们把( )规定为正电荷,把( )规定为负电荷,同时也说明了同种电荷互相( ),异种电荷互相( )。
4、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一个新的工具——验电器。
(1)验电器的原理是( )(2)验电器的用途是( )
(3)验电器的构造有 ( )
5、阅读课本55页, ( )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是( ),简称( ),符号是( ) 。
6、(1)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带正电的( )和核外带负电的( )组成;
(2)把最小的电荷叫元电荷(一个电子所带电荷)用e表示;e=( )
(3)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负电荷在数量上( ),所以整个原子呈中性;
7、用( )的方法让物体带上电的方法,叫做摩擦起电,你还能列举几种摩擦起电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实质是什么?除此,你还知道使物体带电的其他方法吗?你能够用几种方法判断物体是不是带上了电?
8、阅读课本56页的内容,完成以下内容:
(1)善于导电的物体叫( );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
(2)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 ),如:橡胶、玻璃、塑料等;
(3)金属导体靠自由电子导电,酸碱盐水溶液靠正负离子导电;
9、从你预习的过程中,你发现,学习本节知识,最重要的是什么?你用到了那些物理研究方法?
二、【预习自测】
1.物体有吸引的______性质,就说该物体带了电。
2.自然界只存在______种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是______电,与另一个带负电的物体将相互______。
3.验电器带电时,两金属箔片张开的原因是______。
4.有A、B两个带电体,若A与B能相互吸引,而A又能与带正电物体C相吸,那么B一定是带______电,B与C一定能相互______。
5.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是带电体具有的一种性质 B与橡胶棒摩擦过的毛皮带负电 C.正电荷一定比负电荷的电量多 D.要使物体带电,只有用摩擦的方法
6.一个物体接触带正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时,若验电器的金属箔先合拢后又逐渐张开,则可判断,该物体是[ ]
A.带负电 B.带正电 C.不带电 D.带正、负电都可能
7、判断
a.绝对不能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
b.绝缘体不导电的原因是绝缘体内部没有电荷。 ( )
c.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部正、负电荷束缚得很紧,一般情况下不能分离。( )
d.导体导电性能随外界条件变化而明显变化。 ( )
e.人体是导体,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防止触电。 ( )
三、【课内自测】
1、将塑料包扎绳撕裂成细丝状,用手捋几下,细丝就会向四周散开,这是因为( )
A.细丝很轻,受空气浮力作用所以向四周漂浮起来
B.用手捋细丝,细丝变形了,所以向四周散开了
C.用手摩擦细丝,使它们带上同种电荷从而相互排斥,所以向四周散开
2、下列关于物质分类合理的是( )
A.铅笔芯、橡胶、铁是导体 B.塑料、干木棒、陶瓷是绝缘体
C.铁、冰、玻璃是晶体 D.蜡、食盐、水银是非晶体
3、下列材料属于半导体材料的是( )
A.铜 B.石墨 C.橡胶 D.硅
4、在晴朗的冬日,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会越梳越蓬松,主要原因是( )
A.梳头时,空气进入头发B.梳子对头发有吸引作用
C.头发和梳子摩擦后,头发因带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
D.头发和梳子摩擦后,头发因带异种电荷而相互吸引
5、摩擦后带的电荷,在生产和生活上给人们带来很多麻烦,下列各种现象中,由于摩擦起电引起的是( )
A.印刷厂里的纸张粘在一起不容易分开
D.化纤布料的衣服容易吸附灰尘
C.买食品时,装食品的薄塑料袋粘在手上甩不掉
D.冬天用湿手去摸室外的铁棒,手会被粘在铁棒上
6、用绸子在玻璃棒上摩擦,使玻璃棒上带了电。这种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的现象叫做_________________。
7、自然界中存在____________种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___________,异种电荷相互____________。
8、打扫房间时,小刚用干绸布擦穿衣镜,发现擦过的镜面很容易粘上细小绒毛。这是因为擦过的镜面因____________而带了电,带电体有____________的性质,所以绒毛被吸在镜面上。
9、我们经常在加油站看到一条醒目的标语“严禁用塑料桶装运汽油”,请你说出其中的道理。
四【课后延伸】 1、用绝缘线吊起三个通草球,其中任何两个靠近时,都互相吸引,则它们的带电情况是( )
A、两个带正电,一个带负电 B、两个带异种电荷,一个不带电
C、一个带电,两个不带电 D、两个带负电,一个带正电
2、用绸子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这是由于( )
A、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 B、绸子上的正电荷转移到玻璃棒上,使得玻璃棒带正电C、绸子上的电子转移到玻璃棒上,使得玻璃棒带正电
D、玻璃棒上的电子转移到绸子上,所以玻璃棒带正电
3、物理老师在讲授“摩擦起电”一节时,请同学们用塑料直尺在头发上摩擦几下后试试能否吸引碎纸片,结果塑料直尺能够吸引碎纸片。如果以橡胶棒与毛皮摩擦作类比,这个现象说明( )
A.摩擦时,同时发生了正、负电荷的转移,头发带负电,塑料直尺带正电B.摩擦时,同时发生了正、负电荷的转移,头发带正电,塑料直尺带负
C.摩擦时,只发生了正电荷的转移,使塑料直尺带了正电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导体能导电说明导体内部有多余的电子 B.绝缘体不能导电是因为它不能带上电荷
C.直接用手拿着金属棒与毛皮摩擦时,金属棒不会带电
D.通常情况下,塑料、玻璃、石蜡、空气都是绝缘体
5、电车车门下常常挂有一条铁链,这条铁链在电车行驶时是提起而不与地面接触的,当电车停车开门时,铁链下落与地面接触。这是因为( )
A.铁链与地面接触会发出响声,告知车站上的乘客电车将要停车,请准备上车
B.铁链与地面接触会发出响声,告知车上的乘客电车将要停车,请准备下车
C.铁链与地面接触,可以增加地面与电车之间的摩擦,使电车尽快停下来
D.铁链与地面接触,释放电车有关部件间的摩擦所积累的电荷,避免地面上的乘客与电车之间可能发生的火花放电,确保安全
6、 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经常粘有灰尘,这是因为电视机工作时,屏幕上带有___________,而具有了___________的性质。
7、在学完摩擦起电后,小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悬挂着的通草球,发现通草球被吸引,则通草球____________带电;若通草球被排斥,则通草球____________带电。(填“可能”“一定”或“一定不”)
8、当一带正电的物体与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后,金属箔张角逐渐减小合上后又逐渐增大,则验电器原来带____________电。若再用导线将验电器金属球和大地连接起来,有电子从____________流入____________,金属箔的张角____________。
五【中考链接】
1.有A、B、C三个带电小球,如果A带正电,C吸引B,B排斥A,那么B带 电,C带 电.(选填“正”、“负”)
2.有些化纤布料做成的衣服穿在身上很容易脏,这主要是因为化纤布料容易发生____________现象而吸引轻小的灰尘所造成的.
3. 纺织厂里有一道工序叫做“梳棉”,只有将杂乱无章的棉絮梳理成顺直的棉絮条后,才可用于纺线。梳棉车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潮湿程度,以防止因_______而造成的不便和危害.
4. 电扇使用一段时间后,扇叶很容易粘上灰尘,这是因为扇叶转动过程中带上了__________,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所以灰尘被吸在扇叶上.
5.随着我州经济的飞速发展,特别是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推进,许多农村家庭也建起了高标准的家庭浴室。但是请注意:浴室中的照明灯具要使用专用的防水灯具,普通灯具如果用于浴室,容易造成触电事故!这是因为:
6.一个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片因带电而张开,则这两个金属箔片一定( )
A.带正电 B.带负电 C.带异种电荷 D.带同种电荷
7.验电器可用来检测( )
A.电流做功的多少 B.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C.物体是否带电 D.电路两端的电压
8.图2所示的物体中,全部是由绝缘材料制成的是( )
图2
9、如图3,不带电的验电器与带电体接触后,为什么它的两金属箔片会张开?
图3
10.一天早晨,小蒙手拿塑料梳子梳理头发,过一会,她发现,头发不仅没有垂顺,反而越梳越蓬松,这让也很苦恼。你能帮她解释一下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