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宝鸡一中20112012下学期初一语文学习活动单 设计人:杨帆 审定人:19、观 舞 记班级 姓名 学号学习目标:1、识记、理解本课的生字词。2、学习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理解其表达作用。3、理解本文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写的特点。4、发挥再造想象,领会卡拉玛姐妹的舞蹈所表现出来的美。自主预习:1、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划出不认识的字词。2、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咿哑静穆端凝颦蹙粲然嗔视绚丽髻褶裙笑颊垂睫细腻妥帖屹立铮铮雏凤星宿花鬘斗薮惆怅本色当行 叱咤风云尽态极妍3、理解下面的词语。 清扬:咿哑:静穆:端凝:颦蹙:粲然:嗔视:绚丽:细腻:妥帖:变幻多姿:本色当行:离合悲欢:低回婉转;叱咤
2、风云:浑身解数:高视阔步:尽态极妍:息息相通:举手投足:4、初步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5、记下你初读的体会、感受以及不明白的地方,以便和老师同学交流。学生合作探讨,深层探究1、把课文分为三个部分,并简要归纳各部分大意。第一部分(第 自然段): 第二部分(第 自然段): 第三部分(第 自然段): 第四部分(第 自然段): 2、文章开头就用疑问句独立成段,然后四个假设句构成四个排比的段落,其作用是什么?答:3、作者要描写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却说“如同一个婴儿,看到了朝阳下一朵耀眼的红莲,深林中一只旋舞的孔雀,他想叫出他心中的惊喜,但是除了咿哑之外,他找不到合适的语言。”这是什么意思?你可不可
3、以用一个四字短语来表达作者的意思?答:4、为什么说卡拉玛“在舞蹈的狂欢之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答:5、课文中说“看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第体会到印度的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话?答:6、卡拉玛姐妹的舞蹈总的特点是什么?作者是通过哪些方面的描写来表现的?答:7、把下面的词语填入句中的空白处。盛怒喜乐哀愁娇羞我们看她忽而双眉颦蹙,表现出无限的( );忽而笑颊粲然,表现出无边的( );忽而侧身垂睫,表现出低回婉转的( );忽而张目嗔视,表现出叱咤风云的( )。8、本文和安塞腰鼓都是写舞蹈的。在舞蹈的风格上,安塞腰鼓主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美?而本文主要表现的又是一种什么样
4、的美?答:拓展延移到了十二点半钟,看那台上,从后台帘子里面,出来一个男人,穿了一件蓝布长衫,长长的脸儿,一脸疙瘩,仿佛风干福橘皮似的,甚为丑陋。但觉得那人气味倒还沉静,出得台来,并无一语,就往半桌后面左手一张椅子上坐下,慢慢的将三弦子取来,随便和了和弦,弹了一两个小调,人也不甚留神去听。后来弹了一支大调,也不知道叫什么牌子;只是到后来,全用轮指,那抑扬顿挫,入耳动心,恍若有几十根弦,几百个指头,在那里弹似的。这时台下叫好的声音不绝于耳,却也压不下那弦子去。这曲弹罢,就歇了手,旁边有人送上茶来。 停了数分钟时,帘子里面出来一个姑娘,约有十六七岁,长长鸭蛋脸儿,梳了一个 髻,戴了一 银耳环,穿了一
5、 蓝布外褂儿,一 蓝布裤子,都是黑布镶滚的。虽是粗布衣裳,倒十分洁净。来到半桌后面右手椅子上坐下。那弹弦子的便取了弦子,铮铮锹锹弹起。这姑娘便立起身来,左手取了梨花简,夹在指头缝里,便丁丁当当的敲,与那弦子声音相应;右手持了鼓棰子,凝神听那弦子的节奏。忽羯鼓一声,歌喉遽发,字字清脆,声声宛转,如新莺出谷,乳燕归巢。每句七字,每段数十句,或缓或急,忽高忽低;其中转腔换调之处,百变不穷,觉一切歌曲腔调俱出其下,以为观止矣。旁坐有两人,其一人低声问那人道:“此想必是白妞了罢?”其一人道:“不是。这人叫黑妞,是白妞的妹子。他的调门儿都是白妞教的,若比白妞,还不晓得差多远呢!他的好处人说得出,白妞的好处
6、人说不出。他的好处人学得到,白妞的好处人学不到。你想,这几年来,好顽耍的谁不学他们的调儿呢?只是顶多有一两句到黑妞的地步,若白妞的好处,从没有一个人能及他十分里的一分的。”说着的时候,黑妞早唱完,后面去了。这时满园子里的人,谈心的谈心,说笑的说笑。卖瓜子、落花生、山里红、核桃仁的,高声喊叫着卖,满园子里听来都是人声。9在文中横线上填入适当的量词。10给下面的字注音。弦( ) 铮( ) 遽( ) 11结合文意解释词语。抑扬顿挫:不绝于耳:新莺出谷:12第二段文字写黑妞及其表演是从 的角度来写的,从描写方法上看运用了 描写。13第二段文字描写其声音的词语有 ;描写其声音时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14根据上下文,试简洁地概括琴师、黑妞形象特征。琴师:黑妞:15写琴师、黑妞的表演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16为什么重点写黑妞的外貌,再重点写她的演唱? 17为什么要极力渲染黑妞歌喉之美?是不是有点喧宾夺主? 18写观众议论与描写白妞有没有关系?你是怎样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