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 1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师: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想的不一样,做的不一样,结果往往不一样。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将会告诉我们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故事的题目是(师出示课题)(生齐读课题)师:木匣是什么东西呀?生:是木盒子。师:你真棒。你是怎么知道的呢?生:我是通过查字典知道的。师:遇到不理解的词语能通过查字典解决问题,这种方法值得我们学习。二、检查预习,认读字词师:要读懂这个故事,必需先闯字词关,准备好了吗?先开哪列火车?(生纷纷踊跃举手)(师出示生字卡,生开火车读生字,读对的全班跟读,读错的指名协助正音)师:火车顺利地到达终点,有的火车还开
2、得挺快的呢!现在我们把字娃娃带到词语 里来读读吧!(师出示课件,生齐读生字词)师:“免得”“懂得”的“的”应该读轻声,请同学们再把这两个词语齐读一遍。(生读“免得”“懂得”两个词语)(课件出示多音字)师:谁来读读这三个词语或短语。(指名读)师:你们真棒!都读对了!老师送你们每人一个大拇指。(师送给同学“大拇指”,全班齐读那三个词语或短语)三、初读感知,质疑问难师:同学们一定迫不和待地想知道故事的内容,那就请你们赶快打开书本,用自身 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一读,看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假如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就请你们在文中的空白处画上问题泡泡吧!(生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师巡视指导)师:同学们读得真
3、认真,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生:课文讲科利亚埋木匣的事。师:有没有补充的?生:还写科利亚找到了木匣。师:科利亚什么时候埋下木匣?什么时候找到埋下的木匣呢?生:科利亚四年前埋下木匣,四年后又挖到了木匣。师:很好!四年前也就是文中提到的什么时候?生:战争开始的时候。师小结、板书:战争开始埋木匣四年后找木匣师:同学们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大胆地提出来吧!生:老师,什么叫手锯?师:老师这儿刚好有图片,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手锯”图片)师:这又是什么?(课件出示“斧头”“冰鞋”图片让同学认识。)生齐答:斧头、冰鞋。生:科利亚为什么要把木匣埋起来?生:因为法西斯快打到他们的村子里来了,东西不能都带走
4、。生:法西斯是什么?生:是一座城市。局部生答:不是。生:是一个人。师:也不是。法西斯是德国侵略者的代号。生:这场战争是怎样的?师:这个问题提得不错。老师送你个“大拇指”。(送给生一个“大拇指”)师:是这样的。这场战争指苏联的卫国战争。年月,德国法西斯进攻苏联,苏 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英勇抗击,经过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取得战争的胜利。现在,大家明白了吗?生齐答:明白了!生:老师,我想提个问题。为什么科利亚走十步找不到木匣,妈妈走三十步却能找 到木匣呢?师:这个问题提得很有考虑价值,老师送你一个“大拇指”。谁能解答?(送给生一个“大拇指”)生:因为妈妈过了发育期,个子不会长高,步子也不会再变了。师:你
5、的回答真精彩。老师同样送给你一个“大拇指”。(送给生 一 个“大拇指”)生:课文的题目为什么不改为“科利亚挖木匣”?师:哎呀!连老师都不会想到提这样的问题。你可真会考虑!生:老师。我知道。因为课文除了写科利亚挖木匣,还写到他埋木匣。假如以“科 利亚挖木匣”为题,那就不完整了!师:真是了不起。老师由衷地称誉你们,问得好,答得妙,每人各得一个“大拇 指”。(送给生、生每人一个“大拇指”)(生情绪高涨,踊跃举手要求发言)师:还有一些同学要发问,你们暂时把问题存起来,先帮老师解决个问题,行吗?(课件出示:科利亚是怎样找到木匣子的?让我们来交流交流。)师:自身再读读课文,在文中找找答案。然后到小组内和其
6、它同学交流交流。(生自由读课文,考虑。小组讨论、交流)三、突破重点,感悟交流师:谁先来说说。生:科利亚是通过认真考虑找到木匣的。生:科利亚量了五步找到木匣。师:你们回答得都不错,现在我们来看看科利亚是怎么考虑的?(课件出示第自然段的内容,齐读)师:现在老师想请一位同学上台来和我做个跨步竞赛。谁愿意?(生踊跃举手,点一名同学上台)师:我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请你按平时走路的步子向前走十步。老师也走十步, 下面的同学一起数。(生和师一起向前走步)师:从刚才的演示,你们明白了什么?生:老师十步走得比较远。生:老师的个子高,步子大,洁兵的个子矮,步子小。师:你们观察得可真仔细呀!科利亚就是这么想的。战争
7、开始时,科利亚从家门口 向前走几步埋下木匣?生齐答:十步(师用“脚印”演示)师:当时他的步子怎样?生齐答:步子小。(师板书:步子小)师:四年后,科利亚的步子怎样?生齐答:步子大一倍,(师板书:步子大一倍)师:所以现在只要走几步就可以找到木匣呢?生齐读:五步。(师用“脚印”演示)师:最后科利亚有没有找到木匣呢?生齐答:有。师:文中哪个词语说明结果和他想的一样?生:果然。师:很好。请同学们一起把第十二自然段齐读一遍。(课件出示第十二自然段,齐读)师:从这件事中,科利亚懂得了什么道理?(课件出示第十三自然段,齐读)师:是啊,时间一天天过去人一天天长大,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师板书:周围的一切都在起变
8、化)师:这个故事使我们很受启发。同学们愿意再来读一遍课文吗?生齐读:愿意。(生齐读课文)四、联系生活,观察发现师:我们的周围哪些在起变化呢?请同学留心观察一下,看看有没有新发现。下节 课我们再来交流交流。【自我反思】这节课我上得轻松洒脱,同学学得开心自在。我想问题是小朋友们学习的动力。我设计了让同学大胆质疑,师生一起解疑,把提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同学,同学兴致高涨,踊跃发问。分别提出一些意想不到且很有考虑价值的问题,令我惊喜。这不由使我想起保守教学,以前老师一问一答,同学围着老师的问题转,老师的答案是唯一的规范,同学的思维经常被束缚。可怜的小朋友只能成为知识的接受者,没有争议,没有创新,不懂的问题只好“珍藏”在心里。“教师应越来越多地激励考虑,越来越成为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协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这句话,让我回味无穷。【同行研讨】这是科利亚的木匣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是一堂别具一格的语文课,教师和同学都体验到了课堂生活的快乐。剖析这堂课,我们发现,这节课,有几个亮点值得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