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后感之课程改革心得体会吴文琪自从2012年踏入大同六中的校门开始,我就在新课改的理念下不断成长,不断成熟。任教两年以来,我在课程改革的指引下以及很多领导和老师的不断帮助指导下成长了不少,尤其是在读完两位优秀教师的作品后,感触更深一些。首先,学生自主学习和校本教研中的三单五步作为大同六中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制度建设,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为了使教师尽快适应新课程,及时解决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促进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扎实开展自主学习和校本教研,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现就我个人三单五步的一个教学小故事谈一下我的深刻体会以及做出的很多总结。首先谈一下我的一个教学故事,2013年上学期
2、学校给我录了一节课,是有理数的乘方第二课时。当时有好多老师问我用不用多媒体,用不用投影之类的教学设备,我说不用。本来当时自己觉得这节课不需要这些,课改嘛有学生之间和老师之间积极地互动就行了,但是老师们一问,我心里就有些没把握,觉得这节课不会很成功,不会有太大收获。最后由于时间紧张,我也没来得及修改,就按照原来的计划进行了录课环节。一说录课,学生们当然很高兴很积极,刚开始引课的时候我和学生一起回顾有理数的运算有哪些,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应该怎么进行,话音刚落每个小组组长积极举手说要出给本组的组员出关于这些运算的题目,其实这个环节是我当时没有料想到的,没想到孩子们还会有这样的想法,之后我反思了
3、一下觉得这样真的是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竞争意识,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在讲授新课流程中我先让学生自主阅读学习课本的内容并完成教研单的第一部分,之后要求学生互相交流答案,在此过程中我发现有两个组的同学互相提出了“什么叫同级运算”这个问题,而且小组内部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和耐心的解释,当时我感觉这样不光培养了学生阅读知识的能力而且还从不同程度培养了学生之间合作和互帮互助的能力;接下来黑板出示了一个关于本节课的例题是两个计算题,这两个计算题我是要求两位同学上黑板讲解的,讲解完毕后下边的同学一起发现存在的问题和总结分析题目的方法以及每位同学的收获,最后我也总结自己的收获,达到师生互融的效果,但是其实
4、我最大的感受并不只是在知识上和学生分享了我的所得所获,最重要的是我发现两位讲解的同学在分析题目讲解题目的过程中几乎模仿的都是我的专业术语,我的教学方式,我的教学态度,我分析题目的方法,这实在是出乎我的意料啊,学生们真的太棒了,太有天分了,太有潜力了,这时一种幸福感从我的心头油然而生,他们的精彩更加让我快马加鞭,顿时间我心里默默感到,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做的还有很多,我必须要有严谨的教学态度,因为我的一言一行无形的影响着我的学生,我要绝对的对我的学生负责。最后在总结归纳环节里我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学到什么就说什么,有一位基础比较差的同学说他学会了计算,虽然很直白,很简单,但是我很高兴的
5、向他点点头,还坚定地问他能不能算对,他自信满满的告诉我说能,我很欣慰的向他作了回应。以上就是我课改的一个小案例,在我的这节课中, ,但在我与孩子们的共同学习中,一个老师乘以一班活泼可爱的孩子们,收获的是50份爱心,50份快乐,50份成长和我的一份快乐成长。 再次我谈一下我对两位优秀教师作品的心得体会,两位教师总体思想都指出新课改是一种新理念,新思想,这对我们年轻教师来说都是一种挑战,都是一个新的开始。一、我认为受教育者能否在未来生活、学习、工作中取得成功,不仅取决于他们拥有知识、技能的多少和一般智力水平的高低,而且还取决于他们的兴趣、态度、意志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水平,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6、能力的高低。基于这一认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标准粗线条地确定为五个方面:学生喜欢不喜欢上数学课;学生投入数学学习的程度;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培养体现的情况;数学交流和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发展状况;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情况。学生喜欢不喜欢上数学课,这一项指标主要评价师生关系是否和谐。学生投入学习的程度,这一项指标主要评价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留有的思维空间是否能引起学生的认知需要。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培养体现的情况,这一项指标主要是通过学生独立思考、相互启发,敢于发表新想法、新做法的表现情况,评价学生智力潜能是否得到较好的发挥。二、我认为我们老师应该创造性探索性的使用教材,钻研教材。我认为人
7、教版教材知识体系不够系统,有些零散,所以我在反复研究人教版数学教材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有理有序的整合。 三、我认为我们应该探索新的课堂组织形式。课堂教学有利于教师为中心的讲解,但不利于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要想真正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中心地位,不改变长期延续的大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是很难办到的。为此,我积极探索班级、小组、个人多种学习方式相结合的组织形式,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活动的空间和广泛交流思想的机会。四、应该逐步推行探索式、讨论式、总结式的教学方法。 通过探索,学生在我们设计的问题情景中,紧紧被问题吸引,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在和谐诚恳的交流中,充分展示着自己的个性和才能。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我们逐步推开了探索式、讨论式的学习方法。以上就是我对两位优秀教师作品的心得以及我自己课改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