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批评教育是一门艺术光明网10-28 06:20民乐一中刘文娟作为一名高中的老师,在这几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学生,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出于对学生成长的关爱和负责,对学生批评指正是家常便饭,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但如何批评,怎么批评既可让学生在心理上接受,又可在情感上感受到老师的关爱,这不光讲究方式方法,还讲究个“度”。现将自己的一点感悟与大家分享。一、批评学生的目的要明确之所以批评学生,是因为学生犯了错,或学生自身有缺点,所以老师要明确批评学生的目的不是“一票否决”,不是打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是要帮助学生认识自身的不足之处,不断修正自己,完善自己。二、批评学生要坚持原
2、则针对不同对象不同的问题,坚持不同的原则。保密性原则。对于个体的错误,应采取面对面的批评教育方式,要注重保密性。高中学生所谓的“面子”是他们视之最重要的东西,所以批评时应单独谈话,并告知他其他同学不知道。这样做不仅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从情感上接受了老师的关爱,而且也能从心理上接受老师的批评,并愿意加以改正,这就达到了我们最初的目的。公开性。对于班级某一时段存在的某种不良的风气或普遍的不良现象,可以直接在班级中批评指出,并加以讨论,提出如何改正。具体操作时,可以把每组里表现相对较好的学生叫出来谈话,要求他们应该怎样做,这样绝大多数人都有了正确的学习态度,让他们去引导组内极少数问题学生,这样就可以
3、用集体正确的做法和舆论代替老师单一的批评,在潜移默化中那些问题学生就会反省并改正错误。三、批评学生要讲究艺术性批评学生的方式有很多种,“简单”、“粗暴”、“婆婆妈妈”等都不是老师要采取的,因为那样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导致对立的不良后果,所以批评学生要讲究艺术性。用谈话的方式代替指责方式。学生一犯错误,老师就非常严厉的指出其错误之处,并说出利害与利弊,希望学生明白错误对其自身的危害性。老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一味地指责学生,让学生在心理上和老师产生距离,学生就不太容易接纳老师的意见,进而就会与老师对立,激怒老师。如果谈话方式以“我们聊一聊你最近这几天的情况”或“你说说你对这件事的看法”、“老师想
4、听听你为什么这么做”等语气交流,这样平等对话,消除了学生对老师的芥蒂之心对立情绪,拉近了师生的距离。这时老师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学生就会在谈话之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感受到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并会产生改正错误,完善自我的信心和决心。用帮助代替责罚。任何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缺点,更何况是学生。如果老师对学生的缺点一再指责,并加以惩罚,更有甚者告知家长,有些无知的家长再以“家法”严惩,这样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既于事无补,又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老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学生出错时老师要深入地了解学生出错的原因,去帮助学生,正确地引导学生,或许老师的一句话会改变学生的整个一生。来源: 张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