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与病虫害防治研究_罗忠秀.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86604 上传时间:2024-01-04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4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与病虫害防治研究_罗忠秀.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与病虫害防治研究_罗忠秀.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与病虫害防治研究_罗忠秀.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关于推广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加大研究防治水稻病虫害力度,能够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相关推广策略,阐述防治水稻病虫害的常用技术,旨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关键词:水稻病虫害;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推广策略;防治技术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与病虫害防治研究平塘县克度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罗忠秀近些年,国内农业生产能力获得进一步提升,随之推动农作物栽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农作物,通过高产栽培并且在水稻生长期间落实病虫害防治工作,能够在保障作物品质的同时提高产量。1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策略1.1增加技术研发投入应积极整合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研发资金,主要将

2、其投入到关于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最大限度提高财政资金的回报率及使用率。当地政府以招标与购买服务的形式,让市场负责实施水稻高产栽培技术项目,使其主动参与到水稻生产中,一方面满足水稻的生产技术需求,另一方面保障资金的有效利用率。或是积极鼓励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该技术领域,借助社会资本进行农业技术的研究和推广。要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农业技术领域,维持为此出台具体的优惠政策,适当降低水稻高产栽培技术领域的进入标准。通过社会、市场和政府之间的融合,建立多元化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推广格局。1.2明确技术研发导向为了提高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效率,则应该密切围绕当前市场明确该技术的针对性、有效性与区域性。第一,深

3、入生产一线收集资料,明确种植人员的实际需求,要将需求视作技术项目设立的核心依据。把真实的水稻生产需求与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视作技术研发方向,以此提高种植人员采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意愿,而且有利于避免种植人员不愿运用一些“冷门技术”。第二,科研人员应调整对待科研成果的态度。即科研成果不能将技术研发出来作为最终目的,而应该将研发的技术真正运用于水稻生产之中,提高水稻生产的综合效益。因此,科研人员应将科研工作密切结合实际生产活动,研究分析在水稻生产期间出现的实际问题,将其作为今后的技术研究的重心,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种植人员的技术使用意愿,减少一定的技术推广阻力。1.3积极培养中介组织在促进农

4、业技术推广组织有效发展的基础上,不能忽视对农业技术中介组织的培育,有必要将农业技术推广的各个主体相结合,旨在于推广期间起到互相补充的作用,构建一个完整的农业技术中介服务体系。农技中介组织,能够为广大农民提供各个农业生产环节的诸多服务,比如品种推广、技术指导等,在促进农村农业发展方面起到积极作用1。另外,农业技术中介还能有效辅助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利用中介组织和种植人员对接,进一步提高推广机构的整体运营效率。现阶段,我国农业技术市场仍有较大的发展提升空间,而农业技术中介的出现,通过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服务提供,能够弥补一定的市场空缺,以此满足水稻生产中对高产栽植技术的要求。通过不同渠道推进农技中介组织

5、的发展,针对广大从业人员要适当改善并提高待遇,既要将现有人才留住还要尽可能多地吸引专业技术人才;依据按劳分配原则建立科学的薪酬分配制度,即推广人员直接和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效果挂钩实现按劳分配,以此调动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强化推广效果,也可以结合推广任务的指标要求、推广覆盖范围等,针对整个技术推广团队下发奖励。1.4发挥熟人网络作用纵观我国传统社会模式,主要是由庞大且繁杂的关系网络相互联系,比如血缘、地缘等关系2。我们可以发现“熟人社会”并未伴随社会发展而瓦解,尤其是农村地区,社会环境的稳定性进一步增强人们针对熟人的亲近和信任。放置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作者简介:罗忠秀,女,1976年出生,本

6、科,农艺师,研究方向:农技推广。DOI:10.15989/ki.hbnjzzs.2023.08.0552023 年 8 期 79工作的语境中,技术扩散仍需要依靠技术能人的关系网络进行,这一过程还会依据获取者所拥有的关系网络继续展开,最终形成一条相对稳定的传播途径。在社会网络中技术提供人员是重要的一环,而且和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更亲近。出现一种新的农业生产技术,依托社会网络进行技术推广对比其他模式,会体现出更高的接受意愿。与此同时,在推广过程中因为存在着熟人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技术转移成本,传播人员也更愿意教导,以此防止技术传播导致生产关系发生恶化。为此,可以先对农村能人实施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培

7、训,然后由其负责指导其他村民,相比其他推广模式更加迅捷。1.5重视技术宣传工作第一,对于种植人员来讲,要让其真正看到使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带来的实际经济收益,利用这样的方法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二,面对高速发展的信息网络,可以选择有线电视、官方网站等媒体路径作为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宣传载体,或是采取传统的纸媒推广宣传,旨在让种植人员清楚这一技术的突出优势,愿意将技术运用到实际农业生产之中。第三,有关管理部门可以邀请专家,亲自到农田演示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和种植人员分享最前沿的技术手段,通过提高农业资源使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投入的巨大优势,吸引种植人员认可这项技术。另外,开展宣传工作能帮助种植人员系统

8、认识到落后的农业生产技术的危害,在以后的生产工作中摒弃技术弊端扬长避短,切实提高水稻栽植效果。2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以2022年平塘县克度镇前进村安纳坝区200亩高标准核心示范区为例,示范区执行“五统一”,即统一使用优质良种泰优808、统一使用钵盘育秧技术、统一使用“两增一调”高产栽培技术、统一使用增施有机肥锌肥硅肥、统一使用防统治绿色防控技术。经黔南州农业农村局、平塘县农业农村局、气象局和统计局组成的临田测产专家组随机抽取上、中、下三类田块进行测产,共验收6块田,最高亩产1086.87公斤,平均亩产为841公斤。示范区与非示范区相比,亩均增产74.96公斤,增产率13.5%,超目标任务10%的3

9、.5个百分点,由此分析:采用“两增一调”(增密、增钾、调氮)高产高效技术。增密:进行合理密植,增加基本苗,增加稻田有效穗数;增钾:促进水稻分蘖,促进大穗形成,促进水稻壮秆、抗倒,提高结实率和充实度;调氮:调整氮肥施用量、施用时间,减少氮肥流失,提高氮肥利用率,增加水稻分蘖,促进水稻大穗,防止早衰,进一步增加水稻单产。(1)品种选择。选用高产、高抗、优质、适应性较强的水稻品种泰优808。(2)适期播种。根据平塘气候特点,4月20日前播种结束。(3)育秧方式。通过购买社会化服务的方式,采购无纺布钵苗秧进行栽插。播种前一天进行浸种,播种当天沥干水,用迈舒平拌种进行种子处理,播种应用常州亚美柯机械设备

10、有限公司生产的Y型水稻育秧盘和播种机,采用新黄泥土作为钵苗机械化育秧底土,穴播种量23粒,将播种好的秧盘移到整理好的苗床上,然后搭小拱棚,用无纺布覆盖。秧苗2叶1心时用尿素兑水进行提苗,秧苗管理期视苗情进行追肥。(4)适时移栽。秧苗叶龄45.5叶时进行大田移栽,采取东西行向,采用宽行窄株栽插方式,亩栽12000穴,行株距为9寸5.5寸,栽插深度小苗不超过2厘米,中苗不超过3厘米,大苗不超过4厘米。全面实行拉绳定距栽插,薄水浅栽插,当天秧当天栽。栽插时做到匀、直、浅、稳、不伤苗,栽后23天查苗补苗,达到全田苗齐、匀。(5)科学施肥。一般N:P2O5:K2O按1:0.50.8:1,亩产按950公斤

11、测算,需纯氮18公斤。基肥:亩施腐熟农家肥1000公斤以上,施油枯15公斤、水稻专用复合肥50公斤、2公斤硫酸锌,于整田时施入。分蘖肥:施尿素10公斤,于移栽后5天结合施除草剂施入。穗肥(分2次施用):第一次是倒4叶期(晒田结束后,7月上旬),亩施尿素10公斤、氯化钾15公斤;第二次是倒1叶期(7月下旬),亩施尿素5公斤、氯化钾15公斤。粒肥:水稻齐穗后施用5公斤尿素、5公斤氯化钾作粒肥。叶面肥:整个生育期在开展飞防作业进行病虫害统防统治的同时进行叶面喷施叶面肥3次。(6)水浆管理。浅水(34cm)栽秧,栽后5d内保持水层45cm护苗活棵。分蘖始期至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或稍前(指已够苗)以显露泥

12、、水为主,间隙浅水灌溉促分蘖,施蘖肥和除草剂时灌浅水。秧苗茎蘖数达到目标数的85%90%(平均分蘖1213个),及时排水晒田,晒至鸡爪泥(有裂口、能站人),复水、排水干湿交替进行,直至幼穗分化时结束。田晒后至始穗,保持水层34cm,保证孕穗需水要求,此期,始穗前排水轻搁田2天,以调节土壤空气。抽穗扬花期保持浅水。灌浆期间隙灌溉,浅水自然落干后,再灌浅水,后水不见前水,腊熟期保持湿润,黄80 2023 年 8 期 熟期收割前7天左右断水落干。(7)病虫害防治。实行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及时根据病虫预测预报搞好防治,重点抓好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的防治。稻飞虱100丛稻有虫

13、1000头以上的田块,小若虫高峰期时用药防治,如每亩用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1520克兑水50千克喷雾;稻纵卷叶螟100丛稻有虫60头以上的田块,23龄幼虫盛期用药防治(如用10%甲维盐茚虫威悬浮剂2030克/亩兑水喷施);穗瘟病苗期至拔节期叶瘟叶发病率5%以上的田块应立即施药控制,孕穗抽穗期应抢晴普遍施药预防(如用三环唑、稻瘟灵等),一般始穗期喷次,齐穗后再喷1次;纹枯病分蘖末期至园秆拔节期病丛率10%15%,或孕穗期病丛率15%20%时,应立即施药控制,药剂主要为井冈霉素;其他病虫根据发生情况挑治或兼治。杂草于栽秧后5天左右用稻田除草剂,如用70%的丙炔噁草酮7080克/每亩与第次追肥尿素

14、混匀施用,施药时保持约3厘米的浅水达7天。适时收割。一般情况在收割前7天排水晒田,当85%的谷粒黄熟时即可收割。3其他技术措施要点第一,气象情况。(1)风力。最好选择在四级风速时作业,从而规避不利影响,作业风速最好不要超过两级。(2)风向。受到客观风力作用无法避免雾滴漂移,会有一定量的农药成分漂浮在下风向的气层中,再受限于风速容易导致喷洒区域发生变化。为此,作业人员要时刻关注风向变化,防止作业下方存在人群,不然容易引发中毒事故。(3)温度和湿度。作业效果很容易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如果环境温度偏低既会影响药效发挥,也能加大药害产生概率;如果温度偏高会促进药液蒸发而影响到药物沉积量。第二,选用药剂

15、。无人机主要进行低容量喷雾作业,不仅雾滴颗粒小而且用药量少。为了确保理想的飞防效果,要重视药剂的选择和配置。(1)无人机在进行飞防作业时的喷雾粒径偏小,应避免使用粉剂,否则会导致作业喷头堵塞,建议选择一些水剂或是悬浮剂。(2)针对配药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规范,而且要将防护设备佩戴齐全,使用二次稀释法为开阔的配药空间提供保障。配药空间若相对密闭,很容易提高人体中毒的概率。以往在配药过程时,主要使用的是一次性塑料手套,此类手套不仅适用于和耐用性不佳,还极易发生安全隐患,建议使用丁腈橡胶手套。第三,作业环境。(1)正式进行飞防作业前,应对详作业区域进行全面巡查,利用相关技术测量田中障碍物的面积、大小,旨

16、在提前制定针对性的应对策略,防止障碍物限制飞防作业。(2)观察作业区域附近的作物生长情况,判定是否生长着敏感植物,防止药物漂移对作物生长带来影响。应该充分考虑作物特性、药物特性等相关因素,在此基础上做好飞防作业计划的安排。(3)养殖区如果布置在作业区域附近,必须先判断使用的农药能否影响到牲畜。第四,作业参数。(1)高度。作业人员应按照1.8m到2.5m的标准对相对高度合理控制,为药剂喷洒效果提供保障。相对作业高度如果过高,容易导致药液快速漂蒸发;作业高度偏低则可能出现漏喷现象。(2)速度。作业速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无人机的使用效果,在作业速度提升的同时,植保无人机因为降低穿透性,而减少雾滴在

17、稻田的沉积量。但飞行速度过低也可能减小喷幅,影响到雾滴分布。基于此,作业人员应依据每秒3m6m的速度飞行。总之,应用植保无人机防止水稻病虫害,作业人员必须全面考虑飞行速度、作业高度等相关因素,调整并控制作业行距。4结语综上所述,水稻种植在我国拥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相关应加大对高产栽培技术的钻研力度,结合当地自然条件,依据水稻种植需求优选水稻品种。通过科学有效的田间管理方法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为水稻健康生长保驾护航。今后要进一步加大对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力度,落实技术推广工作,促进我国水稻种植产业更好的发展。参考文献:1陈永亮.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对策研究J.农村实用技术,2022(05):86-87.2黄静连.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推广路径与病虫害防治建议J.乡村科技,2021,12(15):32-33.3杨雪莲.基于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分析J.农家参谋,2020(24):86+96.4蔡道宏,倪鹤,卓兆海,吴发安.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与病虫害防治研究J.农家参谋,2020(13):58.5李超,李友骏.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探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04):130+4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