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窗体顶端本卷共有4大题。窗体底端一、单项选择题(15道小题,共15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显著特征是( )。(1分)A、历史性B、真理性C、科学性D、实践性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1分)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B、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C、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D、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3、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 )。(1分)A、把世界的本原归于精神B、把世界的本原归于物质与意识C、把世界的本原归于上帝创造的D、把世界的本原归于物质4、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是( )。(1分)A、世界是联系和发展的原理B、世界统一于存在的原理C、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D、世界统
2、一于精神的原理5、实践就其本质来说,它是( )。(1分)A、人的实行或行动B、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C、人的存在方式D、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6、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从( )。(1分)A、主观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B、客观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C、生物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中把握人的活动的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是说( )。(1分)A、质变是由量变引起的B、量变是由质变引起的C、质变和量变是相互渗透的D、量变在事物发展中是不起作用的8、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在于( )。(1分)A、出现时间的先后B、是否受到大多数人的拥护C、形式上是否新奇D、是否符
3、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9、在认识论上,“跟着感觉走”是( )。(1分)A、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B、机械唯物论的观点C、不可知论思想的表现D、否认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10、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1分)A、唯物主义的观点B、联系的观点C、发展变化的观点D、实践的观点11、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需要通过( )。(1分)A、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B、社会意识自身的作用C、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生作用D、社会意识对政治制度发生作用12、社会运动的物质基础是( )。(1分)A、上层建筑B、阶级和国家C、物质资料生产方式D、意识形态13、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是( )。(1分
4、)A、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的原理B、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C、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D、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有巨大作用的原理14、人民群众的主体( )。(1分)A、是体力劳动者B、是进步的知识分子C、是各个时代的进步阶级D、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15、人的价值的最显著特点在于( )。(1分)A、人在价值关系中既可以是客体,又可以是主体的二重性B、在价值关系中只能作为客体C、在价值关系中只能作为主体D、只具有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满足自身和他人需要的特性二、多项选择题(10道小题,共20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2分)A、辩证唯物主
5、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C、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在实践基础上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E、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需要用( )。(2分)A、人类自身的发展来证明B、具体科学的长期和持续发展来证明C、世界的联系和发展来证明出D、哲学的长期和持续的发展来证明E、世界运动的规律性来证明3、下列各项属于意识的反作用或能动性表现的有( )。(2分)A、意识活动是一种主动的创造过程B、意识活动是有目的性、计划性的C、意识能认识客观世界D、意识能改造客观世界E、意识能反作用于主体,影响人体的生理过程和活动4、实践的基本特征具体表现在( )。(2分)A、实
6、践是物质性的客观活动B、实践是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活动C、实践是自觉的能动的活动D、实践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活动E、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5、掌握可能性与现实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在于( )。(2分)A、明确可能性不等于现实性B、坚持一切从现实出发,而不是从可能性出发C、做到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自觉发挥主观能动性D、努力创造有利的条件,争取使好的可能性转变为现实E、从主观愿望出发,凭想当然、凭感觉地去办事6、正确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2分)A、决不能生搬硬套理论B、必须从实际出发C、必须从主观愿望出发D、必须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E、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7、人
7、类已经取得的任何一项真理,都是( )。(2分)A、绝对真理“长河”中的一个部分B、无穷的绝对真理链条中的一个环节C、过去实践业已达到认识成果D、进一步迈向绝对真理的起点E、是认识过程的一个个承前启后的中间站8、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 )。(2分)A、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B、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经济发展的水平之间具有不平衡性C、社会意识在自身的发展中具有历史继承性D、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E、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9、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认为( )。(2分)A、阶级在生产力有一定发展而又发展不足的情况下产生和存在B、阶级斗
8、争归根到底是由于物质利益的对立引起的C、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D、阶级的完全消灭是国家消亡的前提E、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10、马克思根据作为社会主体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三种社会形态,它们分别是( )。(2分)A、人的依赖性社会B、物的依赖性社会C、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D、私有制社会E、公有制社会三、辨析题(3道小题,共45分)1、规律是变化、发展的。(15分)2、真理是有用的,因此有用就是真理。(15分)3、世界对人既是本原性的存在,又是对象性的存在。(15分)四、论述题(1道小题,共20分)试论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及其对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稳定发展的关系的指导意义。(20分)窗体底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