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考地理乡村和城镇易错题集锦.pdf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5855462 上传时间:2024-11-21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462.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乡村和城镇易错题集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乡村和城镇易错题集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每日一练每日一练)高考地理乡村和城镇易错题集锦高考地理乡村和城镇易错题集锦 选择题 1、城市职能决定了城市发展的质量和规模。下图为成熟城市群与我国城市群城市职能空间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推测成熟城市群中区域中心城市的主要职能是()A.工业生产职能 B.生产服务职能 C.交通商贸职能 D.先进制造职能(2)与成熟城市群相比,我国城市群城市职能()A.发展趋同 B.类型多样 C.分工合理 D.服务为主(3)为实现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国应()A.提高中心城市人口数量 B.增加城市群城市数量 C.扩大外围城市工业规模 D.优化城市群职能结构 答案:B 2 A D【提示】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城市化进程和特点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产生的问题及对策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由材料可知,城市职能决定城市发展的质量和规模,成熟城市群中中心城市规模最大,主要服务于具有不同职能分工的外围城市,因此最可能是以生产服务职能为主,B 正确。工业生产、交通商贸、先进制造等都属于城市群职能专业分化后形成的外围城市的单一职能,不足以成为区域中心城市的主要职能,A、C、D 错误。故选 B。(2)读图可知,与成熟城市群相比,我国城市群中的外围城市以工业职能为主,分工不够合理,职能类型相对单一,发展趋同。故选 A。(3)针对当前我国城市群外围城市职能类型相对单一、分工不够合理、发展趋同的现状,为实现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应优化城市群职能结构,打造区域中心城市以生产服务职能为主,与外围城市形成紧密联系和明确职能分工的空间结构,增强城市群整体竞争力,推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D 正确。应有效控制中心城市人口规模,A 错误,增加城市群城市数量,对实现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意义不大,B 错误;外围城市多为工业城市,发展趋同,继续扩大其工业规模不能有效推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应促进部分城市产业结构调整,C 错误。故选 D。2、共享单车成为我国部分地铁站接驳的主要交通工具,某地铁站客流主要集中在 2 千米以内。下图示意该地铁站某工作日进出客流差值(进站人数-出站人数)累计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 (1)该地铁站周边的主要功能区为()A.工业园区 B.中心商务区 C.大型住宅区 D.仓储物流区(2)该地铁站口共享单车缺口较大的时段,可能出现在()A.1:004:00B.5:007:00 C.8:0010:00D.18:0020:00 (3)与步行相比,地铁乘客使用共享单车接驳可以()A.扩大出行范围 B.促进节能环保 C.增加地铁运力 D.降低时间成本 答案:C D D【提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选择 解析:(1)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2)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4 (3)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解答】(1)读图,918 时,进出客流差值较大,人流量较大,可排除工业区和物流区;地铁站客流主要集中在周边2 千米以内,范围较大,可排除中心商务区,故应是大型住宅区。故选 C。(2)地铁站口共享单车缺口较大的时段应为地铁站附近居民晚上下班回家的时段,人们出地铁后会骑单车回家,读图可知,18:0020:00 为下班时间,该地铁站口共享单车不足。故选 D。(3)与步行相比,共享单车的速度更快,节省时间,因此通过共享单车进行接驳,可以降低时间成本。故选 D。3、下图为“北京市居民甲、乙、丙三类商品的购物出行距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图中对应普通服装、家用电器、蔬菜食品购物活动的依次是()A.甲、乙、丙 B.乙、丙、甲 C.甲、丙、乙 D.丙、乙、甲 答案:5 B【提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B 4、下图为“某城市 25 年间发展变化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图中可直接观察到的城市发展现象是()A.城市人口不断增加 B.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加 C.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D.城市工业生产和商业服务水平不断提高(2)该地区城市发展带来的影响是()A.城郊农业生产结构发生变化 B.城市道路建设受到限制 C.城市人口增长速度缓慢 D.地区经济发展趋势变缓 6 答案:C A【提示】城市化进程和特点 解析:(1)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2)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解答】(1)读图可知,图示能直接反映出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不能直接体现出人口、工商业等信息。故选 C。(2)该城市由于城市化的发展,城市面积不断扩大,城郊地区农业生产结构发生变化,A 正确。城市化的发展导致城市道路快速发展,B 错误。城市规模的扩大使城市人口增长加快,C 错误。城市化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表现,D 错误。故选 A。5、城市天际线指站在城市某处环顾时,看到的一条天地相交处的分界线,又称城市轮廓。读北京主城区的天际线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1)城市天际线建筑物最高的地段一般是()A.住宅区 B.工业区 C.商业区 D.文化区(2)北京城市天际线市中心()7 A.交通压力较小 B.居住人口密度较大 C.土地价格较低 D.污染物不容易扩散 (3)北京的城市天际线在市中心下凹,其主导因素是()A.历史文化因素 B.自然地理条件 C.经济发展水平 D.交通运输状况 答案:C D A【提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2)本题主要考查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3)本题主要考查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解答】(1)城市天际线建筑物最高的地段地价高,一般为商业区。故选 C。(2)北京城市天际线在市中心如碗状下凹,形成类似盆地的地形,导致污染物不容易扩散,D 正确。故选 D。(3)北京的城市天际线在市中心附近下凹,源于北京市中心是天安门广场等历史文化古迹,因此历史文化因素是其主导因素。故选 A。8 综合题 6、下图是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点中,气压最高的是_,气压最低的是_。(2)A、B 两地中,受热的是_地,空气_,冷却的是_地,空气_。(3)用箭头()画出图中的热力环流。长期生活在热岛中心的人们会表现为情绪烦躁不安、精神萎靡、忧郁压抑、记忆力下降、失眠、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溃疡增多、胃肠疾病复发等(4)为了美好的生存环境,请说出减缓城市热岛效应的可行性措施?答案:(1)(2)B 上升 A 下沉(3)(4)树立“绿色”理念意识;节能减排,大力发展绿色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温室气体和有害气体的排放;倡导清洁生产,限制工业污染排污;改变城市下垫面,植树种草,扩大公园面积等。解析:本大题以某地高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为背景材料,涉及热力环流及其应用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9 (1)根据热力环流原理,从图中可以看出,在 3000 米高空附近 A 地上空等压面下凹,B 地上空等压面上凸,在竖直方向上近地面的气压高于高空,、处于同一等压面上,气压数值相同,处气压数值高于该等压面的数值,处的气压数值低于该等压面的数值,说明处的气压高于处,气压数值由大到小依次是:=。故气压最高的是,气压最低的是。(2)由上题分析可知,为低压,为高压,近地面与高空气压性质相反,这说明近地面 A 地气压高,气温低,故 A 地空气下沉;B 地气压低,气温高,空气上升。从而可以判定 A 地冷却,B 地受热。(3)由前面分析可知,近地面 A 地气压高,气温低,空气下沉;B 地气压低,气温高,空气上升。高空为高压,为低压;近地面 A 为高压,B 为低压,同一水平面上,气流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即高空气流从地流向地;近地面气流从 A 地流向 B 地,形成热力环流。如图所示:(4)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城市生产和生活活动释放大量热量,减缓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可结合原因来回答,如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温室气候和有害气体的排放;倡导清洁生产,限制工业排污;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工程措施如加强城市绿化,大力植树种草,扩大绿化面积等。小提示: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上海和全国对比(见下图)10 材料二:M 市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变化表 年份 城 市 人 口 占 总 人 口 的 比 重()1980 25 1990 30 2000 40 2010 55(1)上海市人口增长幅度快于全国人口平均增长幅度,其主要原因是_,这对上海有利的影响有_(至少列两条)。(2)与全国相比,在人口年龄构成中,上海人口的_问题更突出,这给上海带来的影响是_。(3)材料二反映了该地的城市化速度_(快、慢),这个过程中,M 市可能出现的城市环境问题有哪些?_。(4)试说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缓解 M 市的城市环境问题_。答案:(1)人口迁移 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促进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带动经济发展;引进了大批高素质人才(2)老龄化 社会负担加重(3)快 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社会治安压力增大。(4)兴建城市新区;兴建卫星城,分散城市职能;治理城市环境污染;合理布局城市内部功能分区;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适当控制人口迁入规模等。解析:本题以人口增幅和城市化水平数据为背景,涉及人口迁移、老龄化、城市化等相关问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图表,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11 (1)上海是经济发达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从图中看出上海的人口增长幅度超过全国平均增长幅度,是因为外地人口大量迁入,也就是人口机械增长造成的人口大量迁入。人口迁入能为上海的经济发展提供大量廉价劳动,促进了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带动经济发展,进而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2)从图中可看出上海老年人口占比大,上海面临的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严重,由此带来劳动力不足,社会负担加重等不利影响.(3)材料二中 M 市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说明城市化水平速度快。在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中,M 市可能出现的城市问题有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社会治安压力增大。(4)缓解 M 市环境问题的措施主要有:通过兴建城市新区;兴建卫星城,分散城市职能等措施来缓解人口过度集聚;治理城市环境污染,创建宜居城市;合理布局城市内部功能分区,减缓交通拥挤;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适当控制人口迁入规模等。8、读“世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曲线图”分析回答下面各题。(1)城市化的衡量标准是_。(2)图中表示发达国家的是_曲线,表示发展中国家的是_曲线。(3)发达国家城市化特点是_、_、_(从起步时间、目前发展速度、发展水平来分析);目前处于城市化_阶段。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由于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12 善,出现了_。答案: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起步早 城市化水平高 目前发展速度较慢 后期成熟 逆城市化 解析:本题以世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曲线图为载体,涉及不同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差异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作答即可。(1)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可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衡量城市化的重要的标准,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越大,城市化水平越高。(2)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更高,图中曲线表示发达国家,曲线表示发展中国家。(3)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目前城市化速度较慢。目前,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城市化发展的后期成熟阶段。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由于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加上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使得人口由大城市向乡村和小城镇迁移,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小提示: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