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四川大学-王刚-宗教文化旅游区旅游者需求研究__以四.docx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5853025 上传时间:2024-11-21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95.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大学-王刚-宗教文化旅游区旅游者需求研究__以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四川大学-王刚-宗教文化旅游区旅游者需求研究__以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宗教文化旅游区旅游者需求研究 ——以四川省绵阳市平武报恩寺为例 摘 要 我国经济建设发展过快,自从三中全会以来,大力物质文明建设,忽视精神文明建设,使得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平衡,造成了人们的精神信仰的缺失。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社会习气越来越浮夸,都使得很多人都越来越喜欢趁假期去宗教旅游区观光,一方面欣赏了景色,一方面需求内心上的平静。国家和政府为了保护宗教文化等,也制定了相关的宗教政策。宽松的政策环境,也为开发宗教旅游资源提供了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最近几年,我国宗教旅游资源得到了充足的开发和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各形各色的旅游者前来宗教文化景区来旅游观光参禅。面对越来越火的“宗教旅游热”,我国专家和学者,对宗教旅游相关的研究还很不足,对众多的宗教旅游爱好者的需求和行为特征等等还不完善,因此在开发宗教旅游资源方面,不能做到有的放矢,充分利用宗教旅游资源,使价值最大化。同时,对宗教旅游展开研究,可以理性地来引导“宗教旅游热”。 笔者以四川绵阳平武报恩寺为例,对宗教文化旅游区旅游者需求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查阅相关研究文献,梳理出本文的研究框架;其次,论述相关理论基础,为后面的分析提供理论保障;第三,分析四川省宗教旅游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四川平武报恩寺的SWOT进行分析,找出平武报恩寺的优势、劣势、发展机会以及面临的挑战。第四,文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对四川平武报恩寺旅游者的宗教旅游需求进行调查。通过对第一手资料的归纳,分析平武报恩寺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和需求、消费水平、对平武报恩寺的满意度以及对平武报恩寺的旅游项目的偏好等,找出制约平武报恩寺发展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平武报恩寺再开发对策。笔者根据调查结果,主要从宗教旅游产品和宗教氛围两方面入手,并结合旅游需求和旅游动机等相关理论,提出平武报恩寺宗教旅游的再开发策略,认为要开发宗教禅修服务项目、开发旅游疗养产品、打造独特的宗教旅游商品、并要开发宗教服务产品。最后还提出了平武报恩寺市场营销宣传策略,要加强平武报恩寺的宣传推广。笔者在这方面提出要多角度多方法的宣传,从纸质宣传册子、到电视媒体宣传,再到户外广告宣传,甚至要利用互联网的影响开展微搏营销。要同各旅游主体开展关系营销,并建立长期合作共赢关系,重视旅游者的“口碑效应”,促进旅游者之间的人际宣传;还要与各大旅行社建立长期合作共赢关系,形成利益共同体,互惠互利,共同发展。还要利用互联网的力量,开展网络营销等。 关键词:宗教文化旅游;旅游需求;四川平武报恩寺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our country economy development too fast, since 3 in since plenary meeting, vigorously construction of material civilization, spiritu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has ignored, material civilization and spiritual civilization imbalance, causing the loss of people's spiritual beliefs. In an increasingly fast pace of life, social habits are increasingly grandiose, makes a lot of people are more and more like a vacation to religious tourism sightseeing, hand to enjoy the scenery, a demand on the calm heart. The state and the government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religious culture, has formulated relevant policies of religion. Loose policy environment, also provides a good external enviro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eligious tourism resources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the religious tourism resources of our country has bee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dequate development, attracting all kinds of more and more tourists come to the religious and cultural scenic tourist meditation. Facing more and more fire "religious tourism hot", Chinese experts and scholars, on religious tourism related research is still inadequate, the numerous religious tourism enthusiasts needs and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and so on are not perfect, so in terms of religious tourism resources development, can not do have a definite object in view, make full use of religious tourism resources, make the maximum value. At the same time, research on religious tourism, can be rational to guide "religious tourism". Author to the Sichuan Mianyang Pingwu bao'en temple as an example, the religious and cultural tourism area, tourist demand. Firstly, by reviewing the relevant research literature, sort out the research framework; secondly, introduces the relevant theoretical basi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following analysis; third, Sichuan Provinc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of religious tourism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on the basis of Sichuan Pingwu bao'en temple, SWOT analysis, find out the advantage, disadvantage in Pingwu temple,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urth, the paper through questionnaires, religious tourism demand for Sichuan Pingwu bao'en temple tourist investigation. Based on the first hand data summary, analysis of tourism motivation Pingwu bao'en temple tourist and demand, consumption level, the Pingwu temple and Pingwu temple to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tourism project preferences, find out the factors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Pingwu temple,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of Pingwu temple.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results, mainly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religious tourism products and religious atmosphere, and combined with the tourism demand and motivation theory, put forwar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Pingwu bao'en Temple religious tourism, think to development of religious meditation services, tourism development, build nursing products unique religious tourism products, and to develop a religious service products. Finally put forward Pingwu bao'en Temple market marketing strategy, to strengthen the Pingwu Bao Ensi promotion. The author proposes to multi-angle, method of publicity in this regard, the propaganda from paper brochures, TV media, and then to the outdoor advertising, even to influence the use of the Internet to carry out marketing micro bo. To develop relationship marketing with the tourism body, and established long-term cooperation and win-win relationship, pay attention to tourists "reputation", promote tourist personal publicity; to establish long-term cooperation and win-win relationship with each big travel agency, formed a community of interests, mutual reciprocity and mutual benefit, common development. Also using the power of the Internet, network marketing. Keywords: religious and cultural tourism; tourism demand; Sichuan Pingwu bao'en Temple 目 录 摘 要 1 Abstract 3 第一章 引言 7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7 1.1.1研究背景 7 1.1.2研究意义 7 1.2研究分析方法 8 1.3整体思路及主要内容 10 1.3.1整体思路 10 1.3.2主要内容 10 1.4论文框架 11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和研究文献综述 13 2.1基本概念界定 13 2.1.1宗教旅游的概念 13 2.1.2宗教旅游景区 13 2.1.3旅游需求的概念 13 2.2理论基础 14 2.2.1旅游需求理论 14 2.2.2旅游动机理论 15 2.3研究文献综述 15 2.3.1国内外宗教与旅游的关系研究文献综述 15 2.3.2国内外宗教旅游的影响和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16 2.3.3国内外宗教旅游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8 第三章 四川省绵阳市平武报恩寺宗教旅游现状分析 20 3.1四川省宗教旅游现状分析 20 3.1.1四川宗教旅游资源概述 20 3.1.2四川宗教开发现状 22 3.1.3四川宗教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23 3.2平武报恩寺宗教旅游现状SWOT分析 24 3.2.1平武报恩寺的优势分析 24 3.2.2平武报恩寺的劣势分析 26 3.2.3发展机会分析 26 3.2.4发展威胁分析 27 第四章四川省绵阳市平武报恩寺旅游者需求研究 27 4.1研究假设及调查问卷设计 27 4.1.1研究假设 27 4.1.2调查问卷设计 28 4.2调查对象的个人基本情况分析 28 4.2.1调查对象性别和年龄调查分析 29 4.2.2调查对象职业、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分析 29 4.2.3调查对象来自什么地方分析 30 4.2.4调查对象宗教信仰情况分析 30 4.2.5本小节总结 31 4.3调查对象的宗教旅游动机研究分析 31 4.4调查对象对宗教旅游的认知情况调查分析 32 4.4.1调查对象对宗教旅游产品了解程度分析 32 4.4.2调查对象获取四川平武报恩寺旅游信息的主要渠道 34 4.4.3本小结总结 34 4.5调查对象对平武报恩寺的旅游消费情况调查分析 35 4.5.1调查对象在平武报恩寺停留时间分析 35 4.5.2调查对象游览平武报恩寺模式分析 35 4.5.3调查对象在平武报恩寺旅游消费额及构成分析 36 4.5.4本小结总结 37 4.6调查对象对平武报恩寺的满意度调查分析 37 4.6.1调查对象对平武报恩寺的旅游满意度分析 37 4.6.2调查对象重游平武报恩寺分析 39 4.6.3本小结总结 40 4.7调查对象对平武报恩寺旅游项目偏好调查分析 40 4.7.1调查对象对平武报恩寺旅游住宿偏好分析 40 4.7.2调查对象购买旅游商品的偏好分析 41 4.7.3调查对象平武报恩寺素斋的态度分析 41 4.7.4调查对象对平武报恩寺宗教旅游项目的偏好分析 41 4.7.5本小结总结 42 第五章基于旅游者需求平武报恩寺宗教旅游的再开发策略 42 5.1平武报恩寺宗教旅游产品开发方面 43 5.1.1开发宗教禅修服务项目 43 5.1.2开发旅游疗养产品 44 5.1.3打造独特的宗教旅游商品 44 5.1.4开发宗教服务产品 44 5.2加强平武报恩寺宗教文化氛围策略 45 5.2.1举办更多的宗教活动营造宗教文化氛围 45 5.2.2平武报恩寺软硬件设施的完善 45 5.3平武报恩寺市场营销宣传策略 46 5.2.1多角度多方法的大力宣传 46 5.2.2发展关系营销 46 5.2.3网络营销 47 第六章 结论与待研究问题 47 参考文献 48 致谢 50 附录 50 第一章 引言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喜欢趁假期出去旅游。五一和十一黄金假期,几乎成了国内人们外出旅游的固定节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可以探询到外太空,但是却探询不到自己的心灵深处。我国经济建设发展过快,自从三中全会以来,大力物质文明建设,忽视精神文明建设,使得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平衡,造成了人们的精神信仰的缺失。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社会习气越来越浮夸,都使得很多人都越来越喜欢趁假期去宗教旅游区观光,一方面欣赏了景色,一方面需求内心上的平静。我国国家人们的宗教信仰是自由的,国家和政府为了保护宗教文化等,也制定了相关的宗教政策。宽松的政策环境,也为开发宗教旅游资源提供了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最近几年,我国宗教旅游资源得到了充足的开发和发展,宗教旅游项目和文化产品越来越丰富,目前已经形成了宗教朝圣项目、宗教开光仪式、宗教法师灌顶仪式、宗教文化景区等项目,在宗教旅游景区,既可以探询宗教历史文化,也可以进行身心疗养,以及还可以进行参禅修行等等。丰富多样化的宗教旅游项目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宗教旅游需求,适合不同文化层次、不同文化背景的旅游者,因此目前,我国宗教旅游资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各形各色的旅游者前来宗教文化景区来旅游观光参禅。 面对越来越火的“宗教旅游热”,我国专家和学者,对宗教旅游相关的研究还很不足,对众多的宗教旅游爱好者的需求和行为特征等等还不完善,因此在开发宗教旅游资源方面,不能做到有的放矢,充分利用宗教旅游资源,使价值最大化。同时,对宗教旅游展开研究,可以理性地来引导“宗教旅游热”。 1.1.2研究意义 随着安徽九华山、山西五台山、西藏布达拉宫、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北京雍和宫、四川乐山大佛、青海塔尔寺、河南嵩山少林寺、安徽天柱山三祖寺等中国佛教十大文化旅游胜地的推选成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去旅游观光。浙江普陀山依托观世音菩萨道场,做为佛教圣地,吸引了全国众多的旅游者前去观光。佛教圣地安徽九华山一年一度的开光祈福大会,更是吸引了数十万人众。宗教文化圣地资源极大地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特色旅游,越来越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掀起了宗教旅游热的狂潮。目前,各省市地区争相利用现有资源来开发当地宗教文化旅游。南京市要打造牛首山佛教文化旅游品牌,要建设世界佛教禅宗文化旅游胜地。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在积极建设和规划,打造一个普陀山旅游综合体,首先宏扬现代佛教文化,从单纯的烧香拜佛的佛教文化,融合进休闲养生、修学参禅等;其次布局一些与佛教文化相关的元素,如说法、抄经、茶道等;在建筑风格上,全山应该有一个和谐的格调,比如各个寺庙如何更好完善、提升,做出自己的亮点和特色;在环境方面,如何让人在处处感悟佛教文化的同时,又能体会到现代的元素……浙江要通过一系列建设规划和精准营销,要把普陀山打造成世界佛教圣地,国际旅游胜地。 不论各地地方政府怎么规划和建设当地宗教旅游圣地,都需要对宗教旅游者需求进行研究分析,才能真正了解旅游者的需求,以及把握旅游者的需求变化,才能更好地促进宗教旅游的发展。通过对宗教文化旅游区旅游者的需求进行研究,能够了解旅游者的需求爱好、了解旅游者的行为和消费特征,促进当地宗教旅游资源更合理的规划和利用,推动当地宗教旅游的发展。本文以以四川省绵阳市平武报恩寺为例,来研究宗教文化旅游区旅游者的需求,对四川省绵阳市平武报恩寺宗教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1.2研究分析方法 本论文主要采用了逻辑分析法、理论与实际结合法、文献研究法、数理分析法、调查问卷法等方法,以对宗教文化旅游区旅游者的需求以及宗教旅游的开发策略进行了研究分析。 1、逻辑分析法,笔者首先对我国四川省绵阳市平武报恩寺宗教旅游现状的现状和开发现状进行了分析,从发现和提出问题入手,然后进行SWOT综合分析,找出恩寺的优势、劣势、发展机会、发展威胁。在此基础上,提出四川省绵阳市平武报恩寺宗教旅游的有效对策,贯彻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分析思路。 2、理论与实际结合法,既立足于我国宗教文化旅游区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又结合旅游需求理论、旅游动机理论、消费者行为学理论以及市场学理论,最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理论体系。 3、文献研究法,笔者在对与宗教旅游、宗教文化旅游区旅游者的需求、宗教旅游的开发策略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文献综述和总结的基础上,梳理出了本文的大体研究框架。 4、数理统计法,对四川省绵阳市平武报恩寺宗教旅游者需求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5、调查问卷法 (1)调查问卷的基本设计 第一,调查对象的个人基本情况调查分析。包括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来自什么地方等,希望可对平武报恩寺的旅游者基本情况有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第二,调查对象的宗教旅游动机调查分析。主要包括调查对象的宗教信仰情况、来四川平武报恩寺的主要目的等。 第三,调查对平武报恩寺的认知情况调查分析。主要针对调查对象对宗教旅游相关产品是否了解;出游前,对四川平武县报恩寺的是否了解;以及以哪种渠道(媒体、亲友介绍等)来获取四川平武县报恩寺旅游信息。 第四,调查对象对平武报恩寺的旅游消费情况调查分析。主要调查旅游者在四川平武县报恩寺旅游所花费的天数;出游模式是独自出游,还是跟亲友、教友或者旅行团等;以及旅游者在四川平武县报恩寺旅游时共消费了多少钱,主要用来消费什么等等。 第五,调查对象对平武报恩寺的满意度调查分析。包括旅游者对在四川平武县报恩寺的旅游体验评价如何,满不满意,对四川平武县报恩寺比较满意和不满意的地方具体是什么,以及是否会重游,不再重游的原因是什么等方面内容。 第六,调查对象对平武报恩寺旅游项目偏好调查分析。包括对住宿方式、宗教旅游商品、素斋、宗教文化项目等的偏好调查。 (2)调查问卷的城市地区和对象的选择 问卷的发放对象是针对郑州市白领女性做的一个调查,所以所调查问卷调查城市为郑州市。为了尽可能涵盖所有人群,问卷发放方式采用了多种地点发放。在郑州市的闹区主要街道、各个公司写字楼附近、大学学校和研究所附近等向社会各界女性进行分层随机抽样发放。 (3)调查问卷的发放和收取 关于四川绵阳市平武报恩寺的调查问卷总共发放了500份,回收了478份,回收率为95.60%。另外还有11份是作废问卷,有效问卷467份,有效率为93.40%。本文就是对回收后的467份有效调查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1.3整体思路及主要内容 1.3.1整体思路 首先,通过查阅相关研究文献,梳理出本文的研究框架;其次,论述相关理论基础,为后面的分析提供理论保障;第三,分析四川省宗教旅游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四川平武报恩寺的SWOT进行分析,找出平武报恩寺的优势、劣势、发展机会以及面临的挑战。第四,文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对四川平武报恩寺旅游者的宗教旅游需求进行调查。通过对第一手资料的归纳,分析平武报恩寺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和需求、消费水平、对平武报恩寺的满意度以及对平武报恩寺的旅游项目的偏好等,找出制约平武报恩寺发展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平武报恩寺再开发对策,为今后更好地指导平武报恩寺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1.3.2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分为六部分。 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分析方法,整体思路以及论文框架。 第二部分,阐述了本文相关理论基础和研究文献综述。主要介绍了宗教旅游和旅游需求的概念。以及旅游需求理论、旅游动机理论、消费者行为学理论、市场学理论。 第三部分,对四川省绵阳市平武报恩寺宗教旅游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四川宗教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平武报恩寺宗教旅游现状进行了SWOT分析,分析平武报恩寺的优势分析、劣势、发展机会、发展威胁。 第四部分,对四川省绵阳市平武报恩寺旅游者需求进行调查研究,首先对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收入水平、来自什么地方、宗教信仰等个人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其次,分析了调查对象的宗教旅游动机 、对平武报恩寺宗教旅游的认知情况、对平武报恩寺的旅游消费情况、对平武报恩寺的满意度、对平武报恩寺旅游项目偏好等等。 第五部分,针对平武报恩寺的旅游产品单一,宗教氛围不浓厚,重游率低的状况,笔者主要从宗教旅游产品和宗教氛围两方面入手,并结合旅游需求和旅游动机等相关理论,提出平武报恩寺宗教旅游的再开发策略,认为要开发宗教禅修服务项目、开发旅游疗养产品、打造独特的宗教旅游商品、并要开发宗教服务产品。提出了基于旅游者需求,报恩寺宗教旅游的再开发策略。并提出了平武报恩寺市场营销宣传策略,要同各旅游主体开展关系营销,并建立长期合作共赢关系,重视旅游者的“口碑效应”,促进旅游者之间的人际宣传;还要与各大旅行社建立长期合作共赢关系,形成利益共同体,互惠互利,共同发展。还要利用互联网的力量,开展网络营销等。 第六部分,为结论。对全文做了总结,并进一步对未来要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1.4论文框架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四川平武报恩寺旅游现状分析 调查对象宗教旅游动机分析 旅游需求理论 旅游动机理论 消费者行为理论 市场学理论 相关理论基础 调查对象消费水平情况分析 四川平武报恩寺旅游者需求研究 四川宗教旅游现状及开发存在的问题 本文结论和展望 调查对象个人基本情况分析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论文框架 研究方法 调查对象旅游认知情况分析 四川平武报恩寺再开发策略 调查对象满意度情况分析 调查对象旅游项目偏好分析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和研究文献综述 2.1基本概念界定 2.1.1宗教旅游的概念 目前,专家和学者关于宗教旅游概念的界定,众说纷纭,其中比较权威的两种说法,第一,认为宗教旅游是宗教信徒因宗教信仰前去宗教场所进行宗教仪式的行为,如宗教旅游是一种以宗教朝觐为主要动机的旅游活动。第二,认为宗教旅游是大众以世俗旅游为主要动机,来宗教场所体验宗教氛围的活动。 笔者认为,宗教旅游,既包括了宗教信徒的旅游活动,也包括了普通大众去宗教场所体验宗教文化氛围的旅游活动。 2.1.2宗教旅游景区 宗教旅游景区是指具有吸引国内外游客前往游览的明确的宗教场所,能够满足游客游览观光,体验宗教文化氛围、消遣娱乐,健身疗养,求知、修心养性等旅游需求,并具备相应的旅游服务设施并提供相应旅游服务的独立管理区。 2.1.3旅游需求的概念 旅游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旅游者愿意并能够以一定货币支付能力购买旅游产品的数量。简言之,就是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需求。旅游需求的涵义可以从以下几个层次来理解和把握,即 (1)旅游需求表现为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购买欲望; (2)旅游需求表现为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购买能力; (3)旅游需求表现为旅游市场中的一种有效需求。 因此,旅游需求的形成要有旅游动机、支付能力、闲暇时间。 2.2理论基础 2.2.1旅游需求理论 1、旅游需求的四个层次 根据旅游需求理论,旅游需求主要有四个层次的需求,即物性需求、人性需求、神性需求和社会需求。其中,物性需求是是人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所有感官体验,包括了动感体验和静谧体验。 人性需求主要是指情感体验、科学与智慧体验、运动体验、商务体验等四个方面。 神性需求主要是宗教体验。宗教的神秘性带来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因此人们来游览与宗教有关的文化古迹、建筑景观,大部分是为了体验宗教的神秘氛围。 而社会需求主要是指,当地人们因为经济需求和文化需求,而大利发展当地旅游业。也就是说,旅游的发展旅游能满足当地人们经济的需求,打造著名旅游景点能满足当地人们的文化宣传需求,通过游客的口碑宣传,提高当地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 2、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 目前,理论界把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归纳成三方面:主体方面、客体方面以及媒介。 主体方面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指旅游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宗教信仰等个人基本情况,也包括了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以及旅游产品或者项目偏好。旅游者主体方面的因素,决定了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出游时间以及出游模式的选择。因此,研究旅游者需求时,必须调查分析旅游者的个人基本情况和旅游动机以及旅游偏好等。 客体方面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的丰富性,欣赏价值的高低;旅游产品的多样性和性价比;还包括旅游安全等。 媒介方面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当前政府法律法规因素、地理空间距离远近、交通便利、旅游景区的宣传和推广力度等。 2.2.2旅游动机理论 旅游动机,是人们自主、能动进行旅游的主观愿望,是人们产生旅游行为的内在驱动力,是形成旅游需求的首要条件。旅游者旅游动机包括旅游者身体、精神心灵、文化、社会交往、地位和声望等方面的动机。 日本学者田中喜一在1950年由日本旅游事业研究会出版的《旅游事业论》中将人们的旅游动机分为四类: 第一类,心情方面的动机。主要包括放松心情,缓解压力、社交需求、亲情关爱等。 第二类,身体方面的动机。主要包括身体治疗、保养和运动需要等。 第三类,精神方面的动机。主要包括学习知识、增进见闻和提高精神愉悦等。 第四类,经济方面的动机。主要包括旅游购物等。 2.3研究文献综述 2.3.1国内外宗教与旅游的关系研究文献综述 国外专家和学者关于宗教旅游的研究,是从研究宗教与旅游本质上的异同开始的,在这方面的研究结果还存在着分歧,主要集中在两方面。第一,认为参加宗教活动和去宗教场所旅游,在形式上相似,在本质上也是相同的,都是由宗教原因引起。美国学者特纳(Turner)认为,宗教活动和旅游活动,都是人们精神心灵方面的一种需求,都是暂时从繁忙的世俗生活中解脱出来,来寻找精神和心灵方面的解脱。 Turner V. The center out there:Pilgrim’goal[J].History of Religion,1973,12(3):191-230. 史密斯(Smith)对当代欧洲人们对宗教活动和旅游活动的认可和动机等进行了调查研究,认为人们去宗教场所进行朝圣等宗教活动和去宗教场所旅游观光,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主要动机都是离开世俗,去宗教寻求心灵宁静 Smith V.L .Introduction: the quest in guest[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2,19(l):l-17 。第二,国外一些专家和学者认为宗教活动和旅游活动,是有根本区别的,人们参加宗教活动和去旅游的根本动机也是不一样的。特恩布(Turnbull)对人们去参加宗教活动和进行旅游的动机,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旅游者的动机主要是为了旅游观光带来的精神愉悦和放松,朝圣者参加宗教活动的主要动机则是为了某种宗教信仰,参加某种宗教仪式 Turnbull. Holy Places and People of India[J].Natural History,1981,90(9):76-81. 。 我国国内专家学者主要是从宗教和旅游的联系出发,来进行研究,相比国外的研究分析,比较浅显。马惠娣(2005)认为文化与体闲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宗教信仰能产生一定的休闲需求,从而带动旅游休闲的发展 马惠娣.文化、文化资本与体闲---对休闲问题的再思考[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21(10):68-73. ;王玲(2007)认为宗教文化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对旅游业有着积极的影响,并认为宗教资源的开发及发展同旅游业的发展关系紧密,这两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王玲.宗教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1):208-209. ;李志强对江西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发展进行研究分析,认为宗教资源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资源的开发和发展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而且旅游业的发展又给宗教资源的开发和发展提供了足够的资金和人才的保障 李志强.浅谈江西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发展[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4,19(1):38-40. 。 综上所述,在宗教和旅游的联系异同方面,国外学者专家的研究比较深入,从人们参加宗教或旅游活动的动机上出发,对宗教和旅游本质上的异同点进行探讨,我国国内专家学者主要是从宗教和旅游的外在联系出发,来研究宗教和旅游的之间的关系,认为两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没有从人们的需求动机来研究分析,相比国外的研究,比较浅显。 2.3.2国内外宗教旅游的影响和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1、政治文化影响 布雷(Bleie)对尼泊尔的宗教旅游进行了研究,发现宗教旅游会给宗教场所带来影响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好的一面就是,宗教旅游的发展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不好的一面就是宗教旅游容易破坏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并对传统宗教文化产生了冲击 Bleie T. Pilgrim tourism in the central Himalayas: The case of manakamana ternple in GrkhanPal[J]. Mounta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03,23(2):177-184. ;奥兰德(orland)等人对印度宗教旅游发展进行能够了研究,认为印度宗教旅游必须分析旅游对当地宗教场所的影响,并在保护现在宗教资源的基础上,才能保障宗教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Orland B,Bellaf iore V J. Development directions for a sacred site India[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1990,19(2):81-96. ; 斯泽尔(Sizer)对以色列宗教圣地旅游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宗教圣地旅游对当地社会文化有着剧烈影响,可能造成以色列和周边国家如巴勒斯坦关系紧张,这主要是因为以色列和周边国家宗教信仰不同,排外性比较严重 Sizer S R.The Ethical challenges of managing Pilgrimages to the holy land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ospitality Management,1999,11(l):85-90. ;威廉姆斯(williams) 等人对加拿大宗教旅游进行了研究,得出宗教旅游活动的确会对宗教文化带来一定的冲击,甚至导致宗教文化的修改渗透 Williams P W, Stewart JK. Canadian aboriginal tourism development: assessing latent demand from France[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98,37(1):81-82. 。 2、经济影响 特雷都(Terzidoum)通过研究发现,宗教旅游促进了当地蒂诺斯岛的经济发展,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提高因而对宗教旅游的开发和发展的态度比较积极 Teizidoum,Stylidisd,Szivasem. Residents Perceptions of religious tourism and its socio- economic impacts on the island of Tinos [J].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Planning& Development,2008,5(2):113-129. 。 达斯古普塔(Dasgupta)等人,通过对印度著名的恒戈撒加岛(Gangasagar)旅游研究,也得出了宗教旅游可以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收益,为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更多的资金,增加了当地居民的就业机会,以及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和消费水平 Dasguptas,Mondalkk,Basuk .Dissemin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and impact of Pilgrim tourism at gngasagar island[J]. Anthropologist,2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