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教版高一化学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氯和钠专项训练.pdf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5852430 上传时间:2024-11-2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49.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一化学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氯和钠专项训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高一化学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氯和钠专项训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每日一练每日一练)人教版高一化学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氯和钠专项训练人教版高一化学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氯和钠专项训练 多选题 1、学习小组进行如下实验:序号 实验 实验 实验 实验 现象 出现白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出现白色沉淀 实验、的白色沉淀经检验为BaO2。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实验、说明在碱性条件下H2O2电离得到O22 B实验、证明Na2O2与H2O反应过程存在反应Na2O2+2H2O=2NaOH+H2O2 C实验和生成白色沉淀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可用BaCl2、H2O检验长期放置的Na2O2中是否含有Na2CO3 答案:AB 解析:A实验中 Na2O2和 H2O 反应生成 H2O2和 NaOH,实验生成 BaO2白色沉淀,说明在碱性条件下H2O2电离得到O22,故 A 正确;B实验、中 Na2O2和 H2O 反应生成 H2O2和 NaOH,BaCl2与 H2O2反应生成 BaO2和 HCl,故 B 正确;C实验、中 Na2O2和 H2O 反应生成 H2O2和 NaOH,BaCl2与 H2O2反应生成 BaO2和 HCl,无化合价变2 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 C 错误;DH2O 与 Na2O2反应生成 H2O2,为避免生成 BaO2白色沉淀的干扰,应该加入 MnO2分解 H2O2,再加入 BaCl2观察是否有 BaCO3白色沉淀,即可证明长期放置的过氧化钠中是否含有 Na2CO3,故 D 错误;故选 AB。2、下列关于物质的量浓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配制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的CuSO4溶液80mL时,用托盘天平称取2.0g胆矾 B将10.6gNa2CO3溶解在10mL水中,再稀释成1L溶液,从中取出10mL,这10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 C配制稀盐酸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刻度线,则所配溶液的浓度将偏高 D实验室配制500mL0.2mol/L的Na2CO3溶液,称量时若将Na2CO3固体置于托盘天平右盘,将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答案:BD 解析:A配制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的CuSO4溶液80mL时应选用 100mL 的容量瓶,故所需溶质的量应按 100mL 溶液进行计算:m(CuSO45H2O)=0.1mol/L0.1L250g/mol=2.5g,A 不符合题意;B将10.6gNa2CO3溶解在10mL水中,再稀释成1L溶液,c(Na2CO3)=n/V=10.6g/106g/mol1L=0.1mol/L,取出的10mL浓度不变,故 B 符合题意;C俯视量筒刻度线会使量取的浓盐酸的体积偏小,则所配溶液的浓度将偏低,故 C 不符合题意;D配制500mL0.2mol/L的Na2CO3溶液,需要碳酸钠的质量为 0.2mol/L0.5L106g/mol=10.6g,称量时需用游码,若游码与物品反放,称量的碳酸钠的质量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低,故 D 符合题意;答案为 BD。3、某萃铜余液主要含有 Zn2+、Fe2+、Mn2+、Cd2+、SO42-等离子,从萃铜余液中回收金属和制备 x ZnCO3 y Zn(OH)2 z H2O 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 A已知过硫酸钠(Na2S2O8)中 S 的化合价为+6,则 1 mol S2O82-中过氧键的数目为NA B“氧化除锰”过程中,Na2S2O8可用绿色氧化剂 H2O2来代替 C试剂 X 调节 pH=5.4 使铁元素完全沉淀,则 X 可以是 ZnO 或 ZnCO D取 3.41g 碱式碳酸锌x ZnCO3 y Zn(OH)2 z H2O高温煅烧得 ZnO,得到固体 2.43g 和标准状况下 CO2 0.224 L,则该碱式碳酸锌的化学式为 ZnCO3 Zn(OH)2 H2O。答案:AC 解析:由题给流程可知,向萃铜余液中加入过硫酸钠溶液,余液中锰离子、亚铁离子被氧化生成二氧化锰、铁离子,过滤得到二氧化锰和“氧化除锰”的余液;向余液中加入氧化锌或碳酸锌或氢氧化锌调节溶液 pH 使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过滤得到含有锌离子、镉离子的滤液;向滤液中加入锌,锌与镉离子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镉,过滤得到除去镉离子的滤液;加入有机溶剂萃取,分液得到硫酸锌溶液;向硫酸锌溶液中加入碳酸氢铵溶液,硫酸锌转化为碱式碳酸锌晶体,过滤得到碱式碳酸锌晶体。A 设过硫酸钠中-1 价氧原子的数目为 a,由化合价代数和为 0 可得:1 2+62+(-1)a+(-2)(8-a)=0,解得 a=2,则过硫酸钠含有 1 个过氧键,1 mol 过硫酸根离子中含有NA个过氧键,故 A 正确;B通过分析可知,向萃铜余液中加入过硫酸钠溶液时锰离子发生的反应为锰离子与过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锰沉淀、硫酸根和氢离子,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作用下,易发生分解反应,则不能用过氧化氢来代替过硫酸钠,故 B 错误;C“氧化除锰”后的佘液中加入氧化锌或碳酸锌或氢氧化锌调节溶液 pH,使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故 C正确;4 D反应生成氧化锌的物质的量为2.43g81gmol-1=0.03 mol,由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 0.224 L 可知碳酸锌的物质的量为0.224L22.4Lmol-1=0.01 mol,由锌原子个数守恒可知氢氧化锌的物质的量为 0.03mol-0.01mol=0.02mol,碱式碳酸锌中结晶水的物质的量为(3.41 g-0.01 mol125 gmol-1-0.02 mol99 gmol-l)18gmol-1=0.01mol,则碳酸锌、氢氧化锌和结晶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2:1,则化学式为 ZnCO3 2Zn(OH)2 H2O,故 D 错误;故选 AC。4、无水 AlCl3(183升华)遇潮湿空气即产生大量白雾,实验室可用 Al 和氯气通过下装置制备。已知 A 中产生的氯气混有少许 HCl 和水蒸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剂瓶 B、C、F 中分别盛饱和 NaHCO3、浓硫酸、浓硫酸 B氯化铝产品最后在装置 E 中收集 CA、D 两处酒精灯,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 A 处 D装置 F 和 G 可用盛无水 CaCl2的干燥管替换 答案:BC 解析:根据图中所给装置,其中装置 A 中试剂为浓盐酸和二氧化锰,条件为加热,用于制取氯气,反应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装置 B 中为饱和氯化钠溶液,用于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装置 C 中为浓硫酸,用于干燥;装置 D 为制取氯化铝的装置;装置 E 可用于收集氯化铝;装置 F 中试剂为浓硫酸,用于5 干燥,同时可以防止装置 G 中的水进入装置 E;装置 G 为尾气处理装置,吸收多余的氯气。A装置 B 用于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盛装试剂为饱和食盐水,故 A 错误;B氯化铝在 183挥发,在装置 E 中凝华成固体,故 B 正确;C实验时,为了防止装置中空气干扰实验,应先点燃 A 处的酒精灯,利用产生的氯气排除装置内的空气,故C 正确;D无水氯化钙不能吸收氯气,不能起到尾气处理的作用,故 D 错误;故选 BC。5、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molNa2O2中含有的阴、阳离子总数是4NA B1mol L1的FeCl3溶液中所含Cl的数目为0.3NA C标准状况下,3.36LCH4中含有氢原子的数目等于0.6NA D常温常压下,9.6g 由O2和O3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所含氧原子总数为0.6NA 答案:AB 解析:ANa2O2是由 Na+和O22构成的离子化合物,则 1molNa2O2中含有的阴、阳离子总数是3A,故 A 错误;B因未给出溶液的体积,所以无法判断1mol L1的FeCl3溶液中所含Cl的数目,故 B 错误;C1 个 CH4分子中含有 4 个氢原子,标准状况下,3.36LCH4的物质的量为3.36L22.4L/mol=0.15mol,含有氢原子的数目等于0.6A,故 C 正确;D氧气和臭氧均由氧原子构成,故 9.6g 混合物中含有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9.6g16g/mol=0.6mol,所含氧原子总数为0.6A,故 D 正确;答案选 AB。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化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