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每日一练每日一练)2022)2022 届高中生物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常考点届高中生物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常考点 单选题 1、下列细胞一定含有两条 Y 染色体的是()A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 B男性四分体时期的初级精母细胞 C男性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 D男性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 答案:D 解析: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的精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初级精母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前期、中期和末期的精原细胞都只含有 1 个 Y 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的次级精母细胞含有 1 个 Y 染色体或不含 Y 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含有 2 个 Y 染色体或不含 Y 染色体
2、有丝分裂后期的精原细胞含有 2 个 Y染色体。A、洋葱无性别,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无 Y 染色体,A 错误;B、男性四分体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组成为 22 对常染色体+XY,只含有 1 条 Y染色体,B 错误;C、男性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次级精母细胞有 2 种(22 常染色体+X 染色体或 22 常染色体+Y 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细胞含 2 条 Y 染色体或不含 Y 染色体,C 错误;D、男性体细胞含 22 对常染色体+XY.,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细胞中一定含有 2 条 Y 染色体,D 正确。故选 D。2、下图为某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一组图
3、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2 A图中细胞中染色体与 DNA 分子的数量比都为 1:2 B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中均有同源染色体 C图中表示有丝分裂的细胞及分裂的顺序是 D细胞中染色体与 DNA 分子的数量比为 1:1 答案:D 解析:分析题图: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已经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粒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已经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处于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A、由分析可知,细胞中着丝粒已经分裂,染
4、色体与 DNA 之比为 11,细胞中染色体与 DNA 分子的数量比都为 1:2,A 错误;B、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其产生的子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细胞处于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其产生的子细胞不一定含有同源染色体,B 错误;C、由分析可知,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已经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粒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处于间期,故图中表示有丝分裂的细胞及分裂的顺序是,C 错误;D、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细胞中染色体与核 DNA 分子数目比例为 11,D 正确。3 故选 D。3、关于有丝分裂
5、与减数分裂共同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都有同源染色体联会 B都有 DNA 复制 C都有纺锤体的形成 D都有染色单体分开 答案:A 解析:1)、有丝分裂过程:(1)间期:进行 DNA 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2)、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
6、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A、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A 错误;B、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有 DNA 的复制,B 正确;C、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中都有纺锤体的出现,C 正确;D、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有着丝点的分裂,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D 正确。故选 A。4、如果有 25 个初级卵母细胞,5 个初级精母细胞,它们都正常发
7、育并受精,最多能形成的受精卵数目是()A15 个 B25 个 C10 个 D20 个 答案:D 4 解析:精子的形成过程:1 个精原细胞1 个初级精母细胞2 个次级精母细胞4 个精细胞4 个精子;卵细胞的形成过程:1 个卵原细胞1 个初级卵母细胞1 个次级卵母细胞+1 个极体1 个卵细胞+3 个极体。由于 25 个初级卵母细胞只能形成 25 个卵细胞,而 5 个初级精母细胞能形成 54=20 个精子,因此它们都正常发育并受精,最多能形成的受精卵数目是 20 个,D 正确,ABC 错误。故选 D。5、下图 1 和图 2 为某哺乳动物细胞分裂两个不同时期的示意图(仅示部分染色体),图 3 表示细胞
8、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与核 DNA 数目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 1、图 2 细胞所含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组数目相同 B若图 2 细胞来自图 1 细胞,则该细胞是次级卵母细胞 C图 3 中 BC 的原因是 DNA 复制,EF 的原因是膜向内凹陷缢裂 D图 l、图 2 分别处于图 3 中的 DE 段和 FG 段 答案:B 解析:据图分析可知,图 1 所示为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初级卵母细胞;图 2 为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的细胞;图 3 中,BC 段表示分裂间期 DNA 复制,DNA 数量增加,染色体数量不变,染色体与核 DNA 数目比下降;EF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断
9、裂,染色体数暂时加倍,DNA 数量不变,染色体与核 DNA数目比上升。A、图 1 中有 4 条染色体,两个染色体组,图 2 中有 2 条染色体,一个染色体组,图 1、2 所示细胞染色体数目5 不同,染色体组数目也不同,A 错误;B、已知图 1 为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初级精母细胞,若图 2 来自图 1 细胞,可知图 2 细胞中的染色体分到的细胞质较多,则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B 正确;C、图 3 中,BC 的原因是 DNA 复制,EF 的原因是着丝粒断裂,C 错误;D、图 1、2 均位于图 3 的 CE 段,D 错误;故选 B。多选题 6、有性生殖过程中,一个卵细胞与一个精子成功融合后通常不
10、再与其他精子融合。我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当卵细胞与精子融合后,卵细胞会特异性表达和分泌 BF1和 BF2,这两种蛋白质能避免受精卵再度与精子融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精卵结合与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有关 BBF1和 BF2有利于维持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的稳定 C在未受精的情况下,卵细胞不分泌 BF1和 BF2 D未受精时,卵细胞的细胞呼吸和物质合成都比较活跃 答案:ABC 解析:细胞膜上有特异性受体,与细胞的识别和信息交流有关;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有利于维持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的稳定。A、细胞膜上有特异性受体,精卵结合与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有关,A 正确;B、BF1和 BF2能避免受精卵再度与精子
11、融合,有利于维持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的稳定,B 正确;C、当卵细胞与精子融合后,卵细胞会特异性表达和分泌 BF1和 BF2,在未受精的情况下,卵细胞不分泌 BF1和BF2,C 正确;6 D、未受精时,卵细胞的细胞呼吸和物质合成都比较缓慢,为受精后的分裂做准备,D 错误。故选 ABC。7、下列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某哺乳动物的一个器官中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图像(假定只含有两对染色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器官为睾丸或卵巢 B丙图表示的细胞分裂所产生的子细胞是精细胞 C甲、乙、丙图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数分别是 2 对、4 对、2 对 D甲、乙、丙图细胞中核 DNA 分子数分别为 4、8、4
12、答案:ACD 解析:分析题图:甲细胞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移向细胞两极,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A、甲细胞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则该动物为雄性,该器官为睾丸,A 错误;B、由于该动物为雄性,丙图表示的细胞分裂所产生的子细胞是精细胞,B 正确;C、甲、乙、丙图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数分别是 2 对、4 对、0 对,C 错误;D、甲、乙、丙图细胞中核 DNA 分子数分别为 8、8、4,D 错误。7 故选 ACD。8、某种雄性蝗虫的染色体共有 2
13、1 条,包括 10 对常染色体和 1 条 X 染色体。下图是该蝗虫细胞内部分同源染色体示意图,其中数字代表染色体(不考虑变异)。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有丝分裂前期,染色体 1 与 5 配对、2 与 6 配对形成四分体 B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排列在赤道板上的染色体共 21 对 C精原细胞产生的精细胞中,有 1/2 的细胞含有 X 染色体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内不会同时存在染色体 3 和 4 答案:CD 解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
14、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A、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联会,所以不可能形成四分体,A 错误;B、雄性蝗虫的染色体共有 21 条,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排列在赤道板上的染色体 10 对常染色体和 1 条 X染色体共 21 条,B 错误;C、由于雄性蝗虫只有 1 条 X 染色体,所以精原细胞产生的精细胞中,有 1/2 的细胞含有 X 染色体,1/2 的细胞不含 X 染色体,C 正确;8 D、染色体 3 和 4 为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所以细胞内不会同时存在染色体 3 和 4,D 正确。故选 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