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每日一练每日一练)人教版人教版(综合复习综合复习)高考地理解题技巧总结高考地理解题技巧总结 选择题 1、城市社区是以非农产业或以第二、三产业为基础,规模较大、结构较复杂的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每个城市社区都有一个社区中心,它是为社区居民提供康乐、文化、社会事务的场所,以及社区地方政府办公及开会的地方。下图为我国某城市社区中心服务站改造议事会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从城市空间结构来看,该城市社区多位于()A.住宅区 B.工业区 C.商业区 D.行政区(2)影响图中城市社区中心形成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是()A.土地 B.人口 C.交通 D.旅游 答案:A B【提示】2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
2、和变化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读图并结合文字材料可知,从城市空间结构来看,该城市社区通过社区居民议事等途径解决社区疑难问题,说明该城市社区位于住宅区,故选项 A 正确。(2)结合上题可知,住宅区是城市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所以,影响图中城市社区中心形成和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应是人口,故选项 B 正确。2、根据材料和下图回答下题。在台湾东北部海岸的野柳地质公园,已有约 4000 年历史的“女王头”,其“脖子”越来越细,可能在 10 年后自然崩塌。如果发生地震,则随时都有崩塌的危险。有关方面已决定不再用人为方法对其进行加固,何时崩塌完全由大自然决定。形成“女王头”景观的地质作用与下图中的哪幅一致(
3、)A.B.C.D.3 答案:B【提示】海岸地貌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解答】野柳的标志女王头是蕈状岩的一种,在地壳抬升的过程中,因受到海水差异侵蚀而逐渐形成今日的面貌。其成因与海蚀桥一致,故 B 正确;黄土桥为流水侵蚀地貌,故 A 错误;喀斯特溶蚀桥为流水溶蚀地貌,故 C 错误;风蚀桥为风力侵蚀地貌,故 D 错误。故选 B。3、读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部分数据表。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针对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所反映的情况,我国将采取的措施最有可能是()A.控制人口流动 B.加快城镇建设 C.完善养老服务 D.增加就业岗位
4、(2)影响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人口比重变化的因素主要是()A.经济发展速度 B.计划生育政策 C.妇女生育意愿 D.资源环境禀赋 答案:4 C A【提示】主要人口问题及其措施 人口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略 略 4、热带云林是位于高海拔地区的生态系统,在植被高度上持久或季节性地有云层存在。云林在水分捕获和动态方面的作用使该生态系统具有独特性。委内瑞拉安第斯山某地云林被开辟为牧牛场,其降雨水文过程发生显著变化。如图为云林开辟为牧场前后水循环环节示意。据此完成(1)(3)题。随着放牧强度的扩大()5 A.降水量增加 B.地表径流量增加 C.土壤蒸发量减小 D.地下径流量增加 答
5、案:B【提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 5、读三种陆地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甲代表的水体是 A.雨水 B.冰川融水 C.地下水 D.海水(2)鄱阳湖区进行大规模围湖造田,由此导致箭头 a、b 流量的变化趋势是 A.a 在丰水期变大 B.b 在枯水期变大 C.a 变大 D.b 变稳定 6 答案:C A【提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解析:(1)甲与长江和鄱阳湖存在直接的相互补给关系,应为地下水,C 正确;长江、鄱阳湖无法直接补给雨水,A 错;长江无法直接补给冰川融水,鄱阳湖与冰川融水
6、无直接补给关系,B 错;海水与鄱阳湖无直接补给关系,D 错。故选 C。(2)鄱阳湖区大规模围湖造田,使得湖泊面积减小,湖泊对长江水的调蓄能力减弱,图中 a、b 均变小,B 正确,ACD 错误,故选 B.【解答】C A 填空题 6、城市体系(1)形成:城市之间通过人流、物流、资本流和信息流等,将区域内各种活动和联系围绕城市组织起来,形成_、联系紧密的关联网络。7 (2)特点:城市规模越大,交通运输网络越密,联通效率越高联系强度越大,辐射范围_,其在区域城市体系中的地位_。答案:(1)分工明确(2)越大 越高 解析:略 7、较之城镇,乡村的主要经济活动与自然的关系更为_,其景观所体现的_理念更为鲜
7、明。例如,在我国人多地少的丘陵地区,乡村民居多分布在_或高地上,而农田则分布在相对较低的_。这种“宅高田低”的空间格局,使得高宅可避洪水、低田便于灌溉,形成了一种人地和谐的乡村景观。答案:直接 人地和谐 山麓的台地 平坦区域 解析:据课本相关内容可知:较之城镇,乡村的主要经济活动与自然的关系更为直接,其景观所体现的人地和谐理念更为鲜明。例如,在我国人多地少的丘陵地区,乡村民居多分布在山麓的台地或高地上,而农田则分布在相对较低的平坦区域。这种“宅高田低”的空间格局,使得高宅可避洪水、低田便于灌溉,形成了一种人地和谐的乡村景观。小提示:8、太阳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_。答案:核聚变反应 解析:由已学
8、知识可知,太阳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小提示:9、一般来说,高压中心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低压中心控制的地区多阴雨天气。读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8 (1)图中 A、B、C、D 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_,其风向是_。(2 分)(2)图中 A、B 两处相比,_处风力较大,原因是_。(3 分)(3)图中与两地气温日较差较小的是_,其原因是_。答案:A 偏东风 A 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处(为低压中心气流上升),白天多云,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气温低;夜晚多云,大气逆辐射作用强,还给地面的热量较多,气温高。所以昼夜温差小。解析:本题组主要
9、考查等压线图的判断的相关知识。(1)图中 A、B、C、D 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 A,其风向是偏东风(B 地为低压,应该吹向中心,C 地为南半球,应该左偏,D 地受高压控制,应该吹向四周)。(2)图中 A、B 两处相比,A 处风力较大,原因是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3)图中与两地气温日较差较小的是,其原因是:为低压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白天多云,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气温低;夜晚多云,大气逆辐射作用强,还给地面的热量较多,气温高。所以昼夜温差小。小提示:10、世界人口分布 9 (1)从全球来看:近 90%的人口居住在_,尤其在_地带。(2)从海拔来看
10、:近 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_m 以下的低平地区。(3)从距海洋远近来看:近 60%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 200km 以内的_地区。答案:(1)北半球 北纬 2060(2)500(3)沿海 解析:略 综合题 11、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和大气受热过程以及近地面等压面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乙地质构造是 。(2)图中 c 表示三大岩石中的 岩,其形成的地质作用是 (内力或外力)作用。(3)图中箭头表示 ;当岩浆活动释放出大量气体会导致作用 (增强或减弱),其对过程会产生 (增强或削弱)影响。(4)图中甲、乙两处地质构造更适合修建隧道的是 处。10 (5)图中 M 为水循环中 环节,
11、P 为近地面的等压面则此时该地区正处于 季节,判断理由是 答案:(1)向斜(2)变质岩;内力作用(3)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增强;削弱(4)甲(5)地表径流;冬;冬季陆地气温低气压高 解析:解:(1)图中乙岩层向下凹,地质构造是向斜。(2)图中 c 直接熔化成岩浆,表示三大岩石中的变质岩岩,其形成的地质作用是内力作用,是变质作用形成。(3)图中箭头表示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当岩浆活动释放出大量气体,属于温室气体,会导致作用增强,其释放物质中有大量火山灰,对过程会产生削弱影响。(4)图中甲、乙两处地质构造更适合修建隧道的是甲处,岩层向上拱起,是向斜构造,结构稳固。(5)图中 M 流入海洋,为水循环中
12、地表径流环节,P 为近地面的等压面,则此时陆地气压高于海洋,该地区正处于冬季,判断理由是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冬季陆地气温低,气压高。【小提示】(1)水循环的环节 一海上内循环:蒸发降水 二陆上内循环:蒸发、植物的蒸腾降水 三海陆间循环: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返回海洋)(2)水循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一,它维护了全球水量平衡,第二,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第三,使地球各个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与能量交换,第四,它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并不断雕塑地表形态。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自改革开放以来,庞大的务工潮一直是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特征。下图为 20112015 年
13、我国农民工总量增速统计图,下表为 2014 年与 2015 年农民工(外出农民工指户口仍在农村,当年在户口所在地以外从业 6 个月以上11 的农村劳动力。本地农民工指户口仍在农村,当年在户口所在地乡镇以内从事非农工作 6 个月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总量及构成表。2014 年 2015 年 增减/万 增速/%农民工总量 27395 27747 352 1.3 外出农民工 16821 16884 63 0.4 本地农民工 10574 10863 289 2.7(1)描述 20112015 年我国农民工总量及增速的变化特征。(2)比较 20142015 年外出农民工与本地农民工的增长速度,并分析原因。(
14、3)根据我国农民工增速特征,推测未来我国劳动力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措施。答案:(1)农民工总量持续上升,但增速不断下降。(2)外出农民工的增长速度低于本地农民工增长速度。原因:城乡经济差距缩小(或家乡经济发展较快),大批农民工返乡就近就业;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大城市部分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就业机会减少。(3)问题:可能会出现劳动力紧张的局面。措施:提高劳动力素质和企业生产效率;调整产业结构;适时调整我国的生育政策;延迟退休年龄等。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年来我国农民工增速变化、变化的原因以及影响等相关知识。难度一般,重在考查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需要理解我国城乡经
15、济差距减小对本地和外出农民工增速的变化,12 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作答即可。(1)根据 20112015 年我国农民工总量增速统计图可知,自 20112015 年,我国农民工总量持续上升,农民工增速不断下降。(2)根据表格信息可知,自 20142015 年,外出农民工增速为 0.4%,本地农民工的增速为 2.7%,外出农民工的增长速度低于本地农民工增长速度,表明我国劳动力回流现象明显,其原因在于:首先,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乡经济差距缩小,家乡地区就业机会增多,使得大批农民工返乡就近就业;其次,这与我国部分大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也有一定的关系,随着部分大城市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密集型产业
16、向外迁移,使得大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导致就业机会减少,也促使了部分农民工回流。(3)根据图表信息可知,我国农民工增速逐渐下降,未来可能会出现劳动力紧张的局面,为了应对我国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一方面,需要提高劳动力素质,加大产业结构调整,使得产业向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同时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另一方面,需要调整我国的生育政策,提高人口出生率,同时适当延迟退休年龄等。1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 A、B、C 为工业企业,钢铁厂和服装厂的合理区位分别是_和_。(2)该城市拟建一座化工厂,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D、E 两地中较合理的是_(填字母),理由是_。(3)影响土地租金高低的主要因素包括()。
17、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土地利用方式交通通达度企业的支付能力 ABCD 答案:(1)C B 13 (2)E 位于河流下游,对城区水污染少;位于垂直于盛行风的郊外,空气污染小(3)B 解析:本题以城市的功能分区为背景,主要考查城市功能分区及城市合理规划等相关知识,难度一般,运用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中的图进行分析即可。考查了学生依据材料获取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阐释问题的能力。(1)钢铁厂有大气污染,应布局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C 处,且 C 处有铁矿资源,距离原料地近,又临铁路,便于原料、燃料和产品的运输;服装厂污染小又是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应布局在市区 B 处,劳动力丰富。(2)从环境角度看,化工厂既污染水源,又污染大气,图中 D 位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对城市 大气污染严重,不合适;E 位于河流下游且位于主导风向的垂直郊外,对城市水污染和大气污染较小,在 E 处布局化工厂更合理。(3)影响土地租金高低的因素包括距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通达度,一般来书距离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交通通达度越高,地租越高,正确;土地利用方式一般主要由付租能力和地租水平决定,错误;企业的支付能力对地租高低影响不大,错误。B 项的正确,ACD 错误。故选 B。小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