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人教版人教版 20232023 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解题方法技巧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解题方法技巧 单选题 1、取用粉末状固体化学药品时,应使用的仪器是()A滴管 B研钵 C药匙 D镊子 答案:C 取用粉末状药品时可以用药匙。故选 C 小提示:需要熟练掌握实验室常见仪器的名称以及其用途,并熟练掌握各种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2、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春节期间的民俗活动最为丰富多彩,以下图片展示的是四个不同的侧面,其中与物质化学性质相关联的一项是 A放烟花B贴对联 C剪窗花D包饺子 答案:A 分析: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不需要通过
2、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2 A、烟花中的火药燃烧时会放发光,故放烟花是利用了火药的化学性质,符合题意;B、贴对联,不涉及化学变化,故与化学性质无关,不符合题意;C、剪窗花属于物理变化,与化学性质无关,不符合题意;D、包饺子属于物理变化,与化学性质无关,不符合题意;3、下列对一氧化碳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B极难溶于水 C相同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小 D具有可燃性 答案:D 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包含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等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
3、燃性、毒性、酸性、碱性、还原性、氧化性等。A、无色气体属于物质的颜色、状态,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B、极难溶于水,溶解性是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C、密度是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D、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故选 D。4、下列疫情防控措施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消毒 B开窗通风 C佩戴口罩 D测量体温 答案:A 分析: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3 A、酒精消毒,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B、开窗通风,空气流动,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
4、、佩戴口罩,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测量体温,是物质的热胀冷缩,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答案为:A。5、填涂答题卡需要用 2B 铅笔,铅笔芯中含有石墨。下列属于石墨化学性质的是 A金属光泽 B质软 C导电性 D可燃性 答案:D 分析:通过化学变化才能体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A、金属光泽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B、质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C、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D、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属于物理性质,符合题意。故选 D。6、
5、在实验室中某同学把澄清石灰水滴加至盛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一重要环节 A提出假设 B进行实验 C收集证据 D得出结论 答案:B 分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A、某同学把澄清石灰水滴加至盛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进行实验,而不是提出假设,故选项错误。4 B、某同学把澄清石灰水滴加至盛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进行实验,故选项正确。C、某同学把澄清石灰水滴加至盛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属于科学探究环
6、节中的进行实验,而不是收集证据,故选项错误。D、某同学把澄清石灰水滴加至盛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进行实验,而不是得出结论,故选项错误。故选 B。7、实验准备室里,实验仪器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下列表述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试管:“干净吧!我身上一滴水都没有”B酒精灯:“帽子哪里去了?我的燃料越来越少了”C铁架台:“好难受啊!我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了”D量筒:“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坏了”答案:C 分析: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是两者的本质区别。A.试管干燥是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不
7、合题意;B酒精挥发成酒精蒸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不合题意;C铁架台生锈过程中产生新物质铁锈,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符合题意;D量筒摔碎是玻璃形状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不合题意。小提示:题中所表述的是否是化学变化,关键是分析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8、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部分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5 A检查气密性B加入石灰石 C加入稀盐酸D收集二氧化碳 答案:B 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为连接仪器,将导管浸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若气密性良好,则烧杯中的导管口会有气泡冒出,图示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B、取用块状固体药品应将试管横放,将药品放入试管,之后将试管缓
8、慢竖立起来,如图操作块状药品会打破试管底部,图示操作错误,符合题意;C、取用液体药品应将瓶塞倒放于桌面,试管倾斜,试剂瓶标签朝向手心,倾倒时试剂瓶口紧挨试管,图示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D、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则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时导管应伸入到集气瓶底,图示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 B。9、下列有关硬水性质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A取样品 B滴加肥皂水 6 C振荡 D加热水样 答案:B A、使用滴管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立在桌面上,如图错误;B、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要在试管口正上方正立,不要伸到试管内,更不能触壁,如图操作正确;C、振荡试管时不能上下振荡会使液体药品溅出,要
9、左右振荡,如图操作错误;D、给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的三分之一,用酒精灯外焰加热,如图试管内液体过多,容易溅出伤人,操作错误;答案为:B。10、为有效阻断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公众改变了许多生活习惯。下列做法主要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A用医用酒精杀菌消毒 B保持社交距离 C改变握手拥抱礼节 D出门配戴口罩 答案:A A、用医用酒精消毒,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B、保持社交距离,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改变握手拥抱礼节,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出门配戴口罩,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 A。7 11、“中
10、和反应”实验中使用胶头滴管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滴加酚酞试液B取用稀盐酸 C搅拌溶液D用完放置 答案:A 分析: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A、胶头滴管加液时,既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应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处,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胶帽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橡胶胶帽,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胶头滴管不能用于搅拌,应用玻璃棒,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不能把滴管放在实验台,以免沾污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A。12、下列酒精灯的使用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8 B给固体加热 C给液体加热 D熄灭酒精灯
11、答案:C A、不能使用一盏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图示错误。B、给固体加热试管口要倾斜向下防止加热的固体放出水蒸气,在试管壁上遇冷液化成小液滴,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底部骤冷,炸裂试管,图示错误。C、给液体加热图示正确,符合题意。D、熄灭酒精灯不能用嘴吹灭,而应该盖灭,图示错误。故选 C。13、制取、收集 CO2并验证相关性质,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9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加入石灰石 C收集 CO2D验证 CO2不支持燃烧 答案:B A、检查装置气密性:将导管置于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不符合题意;B、把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玻
12、璃容器时,应该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后,再把容器慢慢地竖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容器。图中操作错误,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用万用瓶收集二氧化碳,应“长进短出”,不符合题意;D、将二氧化碳倾倒入烧杯中,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不符合题意。故选 B。1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B加固体药品 10 C滴加液体药品D检验气密性 答案:D A、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应用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1/3,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B、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可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
13、品的药匙(或用小纸条折叠成的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C、胶头滴管加液时,既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应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 0.5cm 处。不符合题意;D、检查气密性:将导管置于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有气泡冒出,说明气密性良好,符合题意。故选 D。15、化学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生活、生产资料。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海水制镁 B钻木取火 C粮食发酵 D冰雪融化 答案:D A、海水制镁过程中有新物质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钻木取火过程中发生燃烧,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粮食发酵过程中有新物质
14、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冰雪融化是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 D。多选题 11 16、中华成语博大精深,下列成语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漏网之鱼 B水乳交融 C水滴石穿 D炉火纯青 答案:CD A、漏网之鱼,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水乳交融,水和牛奶混合,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水滴石穿,是二氧化碳与水、碳酸钙生成溶于水的碳酸氢钙,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炉火纯青,发生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 CD。17、下列图示的“错误操作”,与相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后果”不一致的是()A 打破容器 B 灯内酒精燃烧 C 实际量取液体
15、偏大 D 液体洒出 答案:AC A、此操作会导致药品不能全部落到试管底部,故 A“错误操作”与相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后果”不一致;B、用嘴吹灭酒精灯,会引燃烧灯内酒精,故 B“错误操作”与相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后果”一致;C、量筒读数时俯视读数,会使读数偏高,少取了药品,故 C“错误操作”与相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后果”不一致;D、此操作会导致液体洒出,故 D“错误操作”与相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后果”一致。12 故选 AC。18、下列所示实验错误的是 A量筒读数 B闻气体气味 C检查气密性 D倾倒液体 答案:AB A、量筒读数时,视线应该从有刻度的一侧读数,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闻气味时,要用手
16、在瓶口扇动,使少量气体进入鼻孔,不可把鼻子凑到瓶口闻,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反之则相反,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取用液体时:试剂瓶瓶口紧挨试管口;标签向着手心;瓶塞倒放桌面上,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 AB。19、小明发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被熏黑了。他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13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现象 B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 C查找蜡烛成分资料,探究黑色物质成分 D偶然发生意外现象,不必关注 答案:AC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现象,是重复实验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探究,正确。
17、B、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对发现的问题不去探究,错误。C、查找蜡烛成分资料,探究黑色物质成分,是查阅资料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探究,正确。D、偶然发生意外现象,不必关注,对发现的问题不去探究,错误。故选 AC。20、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实验若没有说明用量,液体药品一般取 12mL B用 100mL 量筒量取 8.5mL 水 C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不能触及试管内壁 D为了不造成浪费,将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 答案:BD A、实验若没有说明用量,液体药品一般取 12mL,故 A 选项操作正确;B、为避免产生较大的误差,量取一定量液体时,要选取一次量取全部液体的最小规格的量筒。用 1
18、00mL 量筒量取 8.5mL 水,会造成较大的误差,应选 10mL 的量筒,故 B 选项操作错误;C、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不能触及试管内壁,以免沾污滴管,故 C 选项操作正确;D、实验剩余的化学药品不能倒回原试剂瓶,否则会污染原药品,应放入指定容器内,故 D 选项操作错误。故选 BD。小提示: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的化学基本实验操作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4 21、小明在厨房中发现一种白色固体,他认为“可能是食盐”小花说“可以尝一尝”对于“可能是食盐”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对于“可以尝一尝”这一过程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假设 B收集证据 C实验 D得出结论 答案:AC 分析:科学探究的主
19、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根据题意,“可能是食盐”,在提出假设、收集证据、实验、作出结论等基本环节中应属提出假设,“可以尝一尝”是一个具体的操作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实验;故选:A;C。22、下列仪器中,不可加热的仪器是 A试管 B集气瓶 C量筒 D烧杯 答案:BC A试管可直接进行加热,选项正确;B、集气瓶用来收集气体,不能用于加热,选项错误;C、量筒用来量取液体体积,不能用来加热,选项错误;D、烧杯可垫石棉网进行加热,选项正确。故本题选 BC。23、学习完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一)后,老师组织同
20、学们到实验室亲身体验一下化学实验的魅力。某同学做完“给固体加热”实验后,老师发现他使用的试管破裂了,其原因可能是 A先用外焰均匀加热,再固定加热 B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C没有擦干试管外壁便开始加热 D实验完毕,试管没冷却至室温后再洗刷 答案:CD A、外焰的温度最高,加热时用外焰,先用外焰均匀加热,再固定位置加热,不会引起试管的破裂,不符合题意;B、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可以防止冷凝的水倒流而使试管破裂,故不会让试管破裂,不符合题意;C、试管外壁有水,容易导致试管受热不均匀而使试管炸裂,符合题意;D、实验完毕,试管没冷却至室温就洗刷,这样会引起试管的破裂,符合题意。15 故选 CD。24、下列变化中属
21、于化学变化的是 A点燃镁条发光放热 B通电时灯泡发光放热 C将冰块罩在烧杯中,烧杯壁有水珠 D在蜡烛 火焰上方罩一个烧杯,烧杯内壁有水 答案:AD A、点燃镁条发光放热过程中有新物质氧化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B、通电时灯泡发光放热过程中只是能量的转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将冰块罩在烧杯中,烧杯壁有水珠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说明蜡烛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故选 AD。2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排空气法收集2并验满 C取用液体 D
22、收集氧气 答案:AB A、酒精灯给试管加热用外焰加热,液体不超过试管体积的三分之一,选项正确;B、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故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助燃也不可燃,故可用点燃的木条验满,选项正确;C、去用液体时,瓶塞应倒放在桌面上,选项错误;D、图中收集氧气时,空气无法排除,选项错误。故本题选 AB。16 填空题 26、下列是有关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1)图一中将一根火柴迅速平放在火焰中,约 1 秒后取出,可以观察到位于_部分炭化变黑严重(填“外焰”、“内焰”或“焰心”)。(2)图二中将短玻璃管一端伸入烛芯附近,在另一端用火柴点燃,也有火焰产生,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
23、_(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3)图三中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的一缕白烟,能否点燃?_(填“能”或“不能”),白烟是_。(4)图四中,将一个_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_,证明有水生成;将内壁涂有_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可观察到烧杯内壁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_。答案:(1)外焰(2)气态(3)能 石蜡固体小颗粒(4)冷而干燥 水雾 澄清石灰水 二氧化碳#CO2 解析:(1)蜡烛火焰外焰温度最高,所以图一中将一根火柴迅速平放在火焰中,约 1 秒后取出,可以观察到位于外焰部分炭化变黑严重。(2)17 图二中将短玻璃管一端伸入烛芯附近,在另一端用火柴点燃,也有火焰产生,由此可知
24、,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3)图三中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的一缕白烟,因为白烟是石蜡固体小颗粒,所以白烟重新燃烧。(4)若证明有水生成,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必须是干燥的,蜡烛燃烧生成的是水蒸气,必须液化才能看到,所以烧杯还要是冷的。所以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是干冷的。干冷的烧杯内壁才会出现水雾。验证二氧化碳生成,烧杯内壁涂澄清石灰水即可,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7、请你分析下列图示的操作可导致的后果:(1)_;(2)_ 答案:所量液体体积少于 30mL(其他合理表述亦可)打破试管底部(1)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相平,此时俯视读数,则视线读数大于实际量
25、取液体体积,量取 30mL 液体时,当读数为 30mL 时,实际取得的液体体积小于 30mL;所以答案是:所量液体体积少于 30mL(其他合理表述也亦可)。(2)试管内加入固体颗粒时,应将试管倾斜,沿试管内壁缓慢放入固体颗粒,然后缓慢竖起试管,固体缓慢落于试管底部,不得直接将固体垂直悬空加入,防止固体落下打破试管;18 所以答案是:打破试管底部。小提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28、酒精: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能溶解碘、酚酞等物质;易燃烧;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
26、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根据上述文字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有_(填序号,下同),化学性质有_,用途有_,发生物理变化的是_,发生化学变化的是_。答案: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能溶解碘、酚酞等物质,都属于酒精的物理性质;酒精容易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属于酒精的用途。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
27、,酒精汽化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酒精的物理性质有,化学性质有,用途有,发生物理变化的是,发生化学变化的是。29、实验室中要熟悉实验操作,严格按照实验室规则才能正确、快速、安全地进行实验。下列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基本操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9 (1)如图所示,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标签的一面要_,瓶塞_放在桌面上。(2)如图所示,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对其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填序号)。A平衡气压,方便取下灯帽 B挥发水分,利于点燃酒精灯 C减少挥发,利于节约酒精(3)如图所示,如果
28、试管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时,清洗试管一般先用_蘸去污粉刷洗,刷洗时须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再用自来水冲洗和蒸馏水润洗,然后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4)在实验室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A对某些药品,为了更明确性质,可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一闻气味 B打碎的玻璃仪器,要用一只专门的废物箱盛装,集满一箱后,送到废品收购站 C实验室剩余的药品不要随意丢弃,可拿回家继续做实验 D做实验时,为了取得更好的实验效果,应尽可能多的添加药品以便观察 E做完实验离开实验室前,应关闭水龙头和电源,将实验台物品整理干净 正确的操作能保证实验顺利进行。请填写下列空格:(5)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火焰的_;(6)
29、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与_,某学生面对刻度,他先俯视读数为 68mL,倾倒部分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 60mL,则该生实际倒出的液体的体积为_(填序号)。A等于 8mL B大于 8mL C小于 8mL 答案:向着手心 倒;C;试管刷;ACD;外焰;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C。(1)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标签的一面要向着手心,瓶塞倒放在桌面上,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腐蚀标签,以及污染瓶塞;(2)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是为了平衡气压,方便取下灯帽;减少挥发,利于节约酒精,所以不正确的是 C;20 (3)清洗试管时,试管内壁附有不易洗
30、掉的物质时,清洗试管一般先用试管刷蘸去污粉刷洗,刷洗时须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再用自来水冲洗和蒸馏水润洗,然后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4)A对某些药品,为了更明确性质,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闻气味,故错误;B打碎的玻璃仪器,要用一只专门的废物箱盛装,集满一箱后,送到废品收购站,故正确;C实验室剩余的药品不要随意丢弃,不能拿出实验室,故错误;D做实验时,为了取得更好的实验效果,应取适量的药品以便观察,故错误;E做完实验离开实验室前,应关闭水龙头和电源,将实验台物品整理干净,故正确;故选 ACD;(5)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6)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必须平
31、放,视线要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某学生面对刻度,他先俯视读数为 68mL,实际体积小于 68mL,倾倒部分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 60mL,实际体积大于 60mL,所以该生实际倒出的液体的体积为小于 8mL,故选 C。小提示: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30、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和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实验室里给烧杯中的液体加热时,应将烧杯放置在_上,使之受热均匀,加热完成后,必须用_盖灭酒精灯。(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将细铁丝盘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3)用 10%的硝酸钾溶液配制
32、 50g 的硝酸钾溶液,实验步骤包括:计算、量取、_、装入细口瓶并贴标签,若量取水的体积时俯视读数,则所配制的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答案:(1)石棉网 灯帽(2)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3)混匀 偏大 解析:(1)烧杯不能直接加热,需要垫上石棉网,使烧杯受热均匀;21 酒精灯熄灭需要用灯帽盖灭;(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将细铁丝盘成螺旋状的目的是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3)浓溶液配制稀溶液,稀释过程中实验步骤包括:计算、量取、混匀、装入细口瓶并贴标签;若量取水的体积时俯视读数,读数大于实际数值,溶剂质量偏小,溶质质量不变,则所配制的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