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了打破小学生被固有的简笔画中具象图 形认识的限定,在岭南美术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点线色,你我他主题的圆圆、方方、尖尖这一课程授课中,结合康定斯基的艺术思想和艺术作品进行课程拓展与教学设计变得丰富而有趣。通过对康定斯基绘画的学习和理解利用康定斯基的抽象艺术思想,打开学生对点线面的构图构成多样性的认识与思考,以增强学生的想象力、设计与创作能力,能在此课程中建立基本形组合的抽象之美的审美素养。笔者在教授一年级第二单元点线色,你我他主题的圆圆、方方尖尖一课进行了思考。为了打开学生的想象力和提升创作思考能力以及构图能力,将康定斯基的绘画理念和作品与授课教材主题相结合进行教学设计,通过收集文献、设计
2、课程、结合实际教学案例从以下方面阐述对小学一年级学生进行美术常规课堂点、线、面艺术创作的研究。一、研究内容简述国内传统教育中大部分美术教学实践中学生虽然都能完成课堂美术作业,但往往教学成果中学生的作业千篇一律,太过于相似,蓝色的天空、波浪形的白云、绿色的草地、弧线七彩的彩虹、三角形加正方形的房子和简笔画小人常常出现在他们的画面中。例如图 1 笔者采用学校中一位三年级的学生一副完整的作品做一个范例展示。如果换其他命题的创作主题给学生创作,大部分学生们都会说一句“老师我不会画”或者继续将他们曾经所学到的简笔画的程式继续运用并无新意。笔者认为针对这一问题,虽然有多种方面综合的因素,但教师的授课与引导
3、是为非常关键的。图 1其次,康定斯基的理论主张各门艺术相结合,尤其是绘画与音乐、绘画和建筑相结合,从这一理论出发能使孩子学得更加轻松愉快,同时可以全方位地刺激儿童的大脑,在智力方面对右脑机能开发有特殊的贡献,对儿童美术教育的探讨和研究有着重要的启发。在康定斯基的艺术思想中,总的来说具有两大方面的内容:首先,他在重要著作论艺术中的精神中揭示了音乐与美术的共构,认为音乐与美术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音乐是通过音符、曲调、节奏、旋律、音色等等艺术语言表现作品抒发情感,而美术则是以构图、线条、块面、色彩等艺术语言表现直观的艺术作品抒发情感,在音乐的高音部分中能联想到一副美术作品色彩所呈现出的暖色调,在
4、低音中能感受到美术作品色彩所呈现的冷色调。也例如听着轻松快乐的音乐,会使人想象到美术作品里构图中具有节奏感的点、线、面组合。而听到压抑、低沉、的音乐,也会使人联想到一副美术作品中偏冷的色系或呈现出让人体会到压抑情绪、或复杂心情密集的抽象几何图形组成构图。其次,在书中他告诉了众人,有一种艺术它不再是再现肉眼可见的物质世界,而是通过抽象几何形状的组合,构成是否和谐,以及色彩的刺激来与大众共享一场视觉上的精神共鸣。对于康定斯基而言,绘画是满足自我与内在需求,是用点、线、面、色彩传递情感与精神世界。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教育理论中提出反对一切僵化、固定、呆板的教育模式,优先教育创造性,鼓励学生创造原创性作品
5、。虽在一些研究者的观点中认为学生进行原创性作品创作时不依赖教师的引导,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与众不同的艺术情趣但依据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下这一观点是不全面的。介于年龄段尚小的孩子,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能力,由浅入深的引导学生如何去全面的欣赏好的艺术作品特别是大师作品将他们的理念传输于孩子,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再让他们独立完成课堂所需主题的创作,从而打开学生的思维,而不是千篇一律的简笔画。二、研究设计笔者在研究设计环节从活动前期分析、教学活动设计两大部分进行阐释从第二单元第四课圆、方、尖的授课课时一到设计课时二康定斯基的艺术思想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研究。依据活动理论,展示课时一(指新课第一次授课
6、的课时,此后出现的课时一都表达此意思,以此类推课时二指第二次授课的课时。)的教学设计活动流程图如图 2。设计展示课时二图 3 所示。在教学活动设计流程图中,把学生与老师区分开来,分为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两部分。8No.02 2022GLOBAL CHARITY案例与解析图 2 课时一的教学活动设计流程图(一)活动前期分析1.从学习目标分析到发现问题。笔者在依据教学活动设计流程图进行一年级岭南版第二单元的第四课圆圆、方方和尖尖授课第一课时后,根据教育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三个方面:找出自然界中、生活中、以及美术作品里圆、方、尖形状的物品;运用圆、方、尖组合成美丽的画面,感受美术表达的多样性;审美素养要
7、求感受基本形组合的抽象之美。在作业展评环节中发现问题,学生在第一点观察生活中的圆方尖中能完成,都具有善于发现和观察的眼睛。在第二点运用圆方尖组合画面上,简笔画具象思维充分展现,并构图整齐排列、画面较死板与单一,无法达到审美要求中的感受基本形组合的抽象之美。(注:学生课时一的作品将在文中第四部分效果分析中展示)2.分析问题。学习者特征分析:其一,一年级年龄段的学生刚从幼儿升入小学,生理特征等与学前年龄的儿童差距并无太大。其二,孩子们在正常情况下无论是对新事物还是身边日常琐事总有好奇心,也喜爱联想。因此康定斯基的艺术思想以及研究表明他们是能够互相连通且产生共鸣。其三,在互联网时代成长的孩子们,学习
8、知识的渠道多样化,大部分孩子特别是处于城市之中对大自然的接触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经过互联网人为工加工过的知识和图像元素的同时也存在着构成信息茧房的负面影响。其四,在校内课堂教师讲授与示范环节中,教师的示范引导是孩子学习的重要因素,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因此孩子过早的有具象思维、对美术造型、构图、色彩等概念化,这些原因都是需要被考虑的。3.通过学习内容分析来解决问题。因此本研究尝试将康定斯基的抽象艺术思想和他的作品,结合第一课时圆圆、方方和尖尖的授课后做一个拓展与延伸设计第二课时,预期通过第二课时的授课分析与学习康定斯基的作品打开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达到课时一的教学目标,力图解决学生艺术作品中的
9、构图构成整齐排列毫无空间感、造型具象无法感受抽象之美、绘画元素单一化的问题。(二)教学活动设计在第二课时课程教学活动设计中其一,学习目标:(1)了解与认识康定斯基这位艺术家是抽象艺术的开山鼻祖;(2)从康定斯基的作品中找出圆、方、尖的几何形与点、线、面的元素组合(3)审美要求感受形状与色彩组成的抽象之美。其二,教学要点:(1)重点认识康定斯基作品中几何元素的形状特点与学习康定斯基点线面的组合排列,(2)难点如何运用几何元素进行创作,解决办法为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利用拼贴的形式展示几何图形状组合与绘画示范直观效果进行引导。其三,作业要求:(1)基本要求,理解康定斯基作品中的几何元素有哪些,他是如何搭
10、配组成的;(2)较高要求,能自主在画面中表达几何形组合。(3)个性探究,能独立完成一幅运用几何形组成的具有抽象美的绘画。图 3 课时二的教学活动设计流程图三、教学活动实践与效果分析(一)教学过程实践。在文章的第四部分笔者通过阐述康定斯基的艺术结合授课的过程,在教学活动实践中分为以下部分具体展开: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堂课件、范画、康定斯基作品中出现的几何形、点、线、面元素的半透明的卡纸图片样本。学生准备画纸与画笔。活动 1:课堂导入。老师活动:通过播放视频关于康定斯基艺术家个人生平介绍与艺术作品介绍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并提问学生听说过说康定斯基吗?喜不喜欢他的画,从画中看到了什么,是具象的还是抽象
11、的。随后讲解运用圆圆方方和尖尖向康定斯基学习抽象之美。学生活动:以小组的形式举手抢答。活动2:教师活动:利用新媒体技术观看动画 黄红蓝(作者康定斯基),作品伴随着音乐响起进行上色。学生观看后提问在黄色色彩时音乐是哪种乐器音色如何?(乐器:喇叭响亮与刺耳),在红色色彩时音乐是哪种乐器音色如何(乐器:中小号音响充满力量与活力、决心和胜利),在蓝色色彩时音乐是哪种乐器音色如何(乐器犹如一把大提琴,音色低沉),在白色时音乐停止,寓意静谧有空灵之感。学生活动 1:学生举手回答提问内容。学生活动 2:根据教师播放的音乐学生选择颜色游戏。活动 3:教师活动:运用多媒体功能,配上 GIF 动图给学生展示康定斯
12、基白色之上,运用现代技术是如何将画面构成元素肢解出来又组合在一起复现变成一副伟大92022 年第 02 期环球慈善案例与解析的艺术作品。学生活动 1:在学生观看后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形状(学生答:圆、方、尖等几何形)。学生活动 2:请几位同学说说在白色之上这幅图中圆形、方形和三角形的组合有什么美感和我们平常画的画有什么不同。学生活动3:拼摆游戏。用老师准备好的半透明卡纸进行拼贴,完成现场拼贴临摹康定斯基的作品白色之上。活动 4:教师活动:展示康定斯基的作品黄红蓝和作品白色之上,提问学生回顾上一课时的内容找出圆方尖等几何形在康定斯基作品中的呈现。学生活动:踊跃发言所发现作品中的构成元素。活动 5:
13、教师活动:继续欣赏康定斯基代表作,引导学生产生联想并用语言表述。教师示范活动:在纸上进行几何形的构图组合,圆方尖的搭配,节奏的疏密,并在绘画纸上做简要的示范,几何形组合安排怎样才具有美感。例如在一组图形布局里需要有大小形状配合,才会具有空间感;要有点、线、面组合才会有疏密节奏感。活动 6:教师活动:让学生进行自主创作,提出创作要求,运用几何形体组成抽象之美在画面上表达我们的美好生活。教师进行巡堂辅导,因材施教。学生活动:开始自主动手发挥想象力进行艺术创作。活动 7:教师活动:将学生作品进行展评,随机抽选学生同大家分享他的绘画内容,是如何运用抽象几何元素和点线面构成的。学生活动:互相点评,互相发
14、现优点和缺点。(二)效果分析。通过学生学习效果作业检验以上教学活动设计,笔者主要把第一课时的学生作业与第二课时学生作业进行比较与分析。为了检验第二课时将康定斯基的思想融入教学是否有效,笔者制定以下三个方面评价标准:因人而异,只要参与学习则得到肯定与表扬。作品是否符合以下程式:A构图饱满。B形象美观。C 色彩丰富 D 画面完整统一。创造性与个性:A 作品内容是否符合课题要求。B 作品是否有一定的想象与个性成分。C 作品是否有创新。此次教学在课时一中不加入康定斯基的艺术思想和艺术作品的学习,学生通过认识基本形后创作的作业在所授课的两个班级中随机抽选具有代表性作品的如下图 6、7、8 所示。在这三幅
15、学生作品中普遍存在画面十分具象无法达到独立完成一幅运用几何形组成的具有抽象美的教学目标要求。根据设定的三方面评价标准评判,课时一的三幅作品都符合评价标准和,其中前两张符合标准中的部分。表现的形象是房子、树、小鸟、蝴蝶,造型很具象,是常见的儿童简笔画,作品添加了完整的色彩,将三幅作品放置一起可以直观的看出缺乏想象力和个性。而图 8 则完全不具备评价标准同样也是具象表现。在授完课时二后将学生作品按照制定的评价标准进行三方面评价。在同样的两个班级中随机抽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如图 10、11 所示,整体而言都符合了评价标准的三个要点。作品中可以看出从具象表现转变成抽象表现,画面的图形简单,组合有序,富有
16、想象和个性。学生作品图12 很有创新,方、圆、三角形有序组合。他把具象的形象如眼睛、太阳、小动物、人、树、铅笔等和抽象的点、线、字母、数字结合。画面色调和谐,想象力丰富,个性充分体现,具有独特的设计美感同时添加不同的线条和装饰使具象与抽象结合同样是非常有创意的形式。课时一的学生作业图 6 课时一的学生作业图 7课时一的学生作业图 8 课时二的学生作业图 10课时二学生作业图 11 课时二的学生作业图 12四、结语康定斯基的艺术思想与一年级圆圆、方方和尖尖的美术课程活动相结合,能够将一年级学生美术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和多元化,不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全方位突破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大部分学生都能在多元的情境中表现各种造型,理解并感受抽象之美的审美素养。学习结果充分可视化和形象化的对比出不同层次的效果。随课程展开后学生作品有非常大的突破,但课程研究过程设计仍有存在些不足。对于该选题的相关讨论与研究,我将持续关注,期待后续在此基础不断更正与完善。参考文献:1董颖丽.论康定斯基的艺术思想对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启示 D.沈阳师范大学,2014.2【俄】康定斯基.论艺术中的精神 M.查立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3戴立德.美术教学参考.一年级.上册 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