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论李大钊的农民教育思想.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82787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3.8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李大钊的农民教育思想.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论李大钊的农民教育思想.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论李大钊的农民教育思想.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论李大钊的农民教育思想姚文兴 李大钊()河北乐亭人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十分关心农民的状况对农民的教育工作给予了极大关注 他曾经领导过农民运动提出过对农民的教育“要提高他们的文化和阶级觉悟双重任务”号召青年到乡间去帮助农民陈说苦痛脱去愚暗自己作生活的主人(高奇:中国现代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第 页)李大钊在中国革命的推进过程中对中国农民的状况进行深入考察之后提出了许多有意义的主张极大地促进了当时的农民教育事业一、新文化运动前后的农民教育思想早在新文化运动前后李大钊就已经注意到中国农民教育问题主张在农村设立教育机关

2、提高农民的思想觉悟和文化水平 李大钊将农民教育作为社会教育的组成部分号召社会各界对农民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李大钊对农民教育问题的认识是建立在对农民基本状况的大量考察基础之上的 年 月李大钊发表了青年与农村一文认为“中国农民的黑暗算是达于极点”他指出中国的农民问题与全体国民利益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李大钊说:“我们中国是一个农国大多数的劳工阶级就是那些农民 他们若是不解放就是我们国民全体不解放他们的痛苦就是我们国民全体的痛苦他们的愚暗就是我们国民全体的愚暗他们生活的利病就是我们政治全体的利病”(李大钊:青年与农村李大钊全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 年第 页)李大钊的看法是当时中国农民的生活状况极为悲惨农民的

3、阶级觉悟还需要提高 李大钊说:“那些老百姓都是愚暗的人不知道谋自卫的方法结互助的团体 他们不但不知道结合起来抗那些官绅拒那些役棍他们自己中间也是按着等级互相凌虐去结那些官绅棍役的欢心”(李大钊:青年与农村第 页)由此可见农民不知道自己受剥削压迫的根源 李大钊针对这一现象指出农民思想觉悟不高文化水平底下是由于农村落后的教育状况决定的而落后的农村教育状况又使得广大农民不能接受现代新文明这就使得农民一直处于一种比较悲惨的境地要想改变这一悲惨的现状就必须提高农民的受教育水平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李大钊深入分析了当时中国农村农民受教育状况水平底下的原因 首先农村的教育极其落后教育机关非常不完善他说:“农村虽

4、有成立一二初等小学的地方也不过刚有一个形式至于那阅书报的机关更是绝无仅有”“村落中也有比较开明一点大家立个青庙会在庙堂中觅个会所也不过听那些会头们、绅董们一手处理”(李大钊:青年与农村第 页)李大钊注意到当时农村的农民教育全被官僚、地主和士绅所把持 其次李大钊注意到农村教师的教学水平比较差教学人员也极度匮乏 他说当时农村的“小学教师的知识不晓得去现代延迟到几世纪”农村中的青年知识分子都在都市活动使得“农村中绝不见知识阶级的足迹也就成了地狱”(李大钊:青年与农村李大钊全集(第二卷)第 页)再次农民缺乏接受教育的时间和主动学习的意识李大钊说:“他们一天到晚只是到田园里去像牛马一般作他们的工 农民即

5、使有点空闲时间也没有意识到去争取接受教育”最后一点就是农村中迷信盛行阻碍了农民接受科学的知识 李大钊说农民“还只是向人家要什么真主”不能主动接受科学文化知识 总体来看李大钊对农村教育状况的分析是建立在具体的实践考察基础之上的是符合中国农村的实际状况的思想文化针对农民教育出现的问题李大钊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在李大钊看来“要想把现代的新文明从根底输入到社会里面非把知识阶级与劳工阶级打成一气不可”(李大钊:青年与农村第 页)李大钊号召城市知识青年“到农村去”他对青年说:“立宪的青年呵!你们若想得个立宪的政治你们先要有个立宪的民间你们若想有个立宪的民间你们先要把黑暗的农村变成光明的农村把那专制的农村

6、变成立宪的农村 只要农村里有了现代青年的足迹作现代文明的导线那些农民们自然不会放弃他们的选举权不会滥用他们的选举权”(李大钊:青年与农村第 页)李大钊认为青年知识分子对广大农民负有责任 李大钊极力鼓励青年知识分子回到农村中去成为农村光明的引路人 他号召在都市里的青年朋友“坚定地到农村里去、去作开发农村事业一面劳作一面和劳动的伴侣在笑语间商量人生向上的道理”李大钊认为知识青年只有大批地回到农村农村的生活才有改进的希望农民的思想觉悟才有提高的可能如此农村“社会组织就有进步了那些掠夺农工、欺骗农民的强盗就该销声匿迹了”(李大钊:青年与农村第 页)李大钊不仅对解决农民教育问题作出了理论阐述而且还以实际

7、行动身体力行 主动支持和关注农村教育事业 李大钊时常利用回乡的空闲时间在庙会上向群众宣传妇女放足等新思想 在其影响下村里不缠足的女孩子逐渐多了起来 他看到村里有些孩子还是太穷不能上学于是说服村民推倒了村头的华严寺办起了新学堂还动员一些女孩子上学堂 李大钊在新建的小学堂写了对联:“学校造人才为改造社会读书做事不是为做官”(李天林:李大钊在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 年第 页)此后乐亭县在李大钊的影响下农村教育也逐渐遍地开花总体而言新文化运动前后的李大钊农民教育思想带有鲜明的民主主义色彩但是由于此时的李大钊虽然已经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但还不能很好地运用它来解决中国农民的教育问题因此其农民教育思想还具有一

8、定的局限性 随着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不断深入加之其逐渐认识到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其农民教育思想也在进一步朝着科学化方向发展二、建党后李大钊的农民教育思想随着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掌握越来越深入并逐渐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加之中国共产党建立以后李大钊出于革命的需要积极领导北方农民革命运动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指导李大钊对农民教育有了更进一步的思考 李大钊以唯物史观剖析了农民的经济状况和政治状况 他指出:“在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民约占总人口百分之七十以上”(李大钊:土地与农民李大钊全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 年第 页)鉴于中国实际情况他认为中国农民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首先教育农民认识本阶级

9、的力量破除迷信放弃倚靠“真主”的幻想 在李大钊看来中国农民在当时还不知道自己起来搞革命可以救自己因此只是模模糊糊地想要一个“真主”来救自己 基于这一情况李大钊指出:“我们应该告诉他们只有工农民众自己团结起来才是他们得到生活安定的唯一出路 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不是神仙亦不是皇帝谁也解放不了我们只靠自己救自己”(李大钊:鲁豫陕等省的红枪会李大钊全集第五卷第 页)其次李大钊认为要想教育农民团结合作必须消灭狭隘的村落主义和乡土主义观念 在李大钊看来狭隘的村落主义和乡土主义是导致农业经济落后的原因 因此对农民进行阶级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他说:“我们应该使一般农民明了其阶级的地位把他们的乡土观念渐渐发展而显出

10、阶级的觉悟指导农民的团结应该是扩大的的而不是狭隘的应该是联合而不应该是一村落或一县邑的分立的甚至于自相冲突的”(李大钊:鲁豫陕等省的红枪会李大钊全集第五卷第 页)李大钊号召农民真正团结起来开展反对军阀的斗争最后李大钊认为要教育和组织农民建立起自己的武装严防反动军阀的改编 李大钊指出对农民的武装组织必须加以引导使农民武装“不至思想文化于为军阀土豪所利用”他提醒农民注意军阀改编是消灭武装农民组织最毒的政策可能会导致农民离开本土一面除去一部分人民的武力一面增加一部分军阀的武力 因此李大钊主张对农民进行仔细的说服教育三、结语李大钊的农民教育思想是服务于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需要的 值得注意的是李大钊要求农民

11、的教育要与农民自己建立起来的革命政权相结合教育农民建立自己的政权 农民协会以保障农民的各项权益 李大钊说:“若想提高农民的地位非由贫农、佃农即雇工自己组织农民协会不可 只有农民自己组织的农民协会才能保障其阶级的利益在乡村中作农民运动的人们第一要紧的工作是唤起贫农阶级组织农民协会”(李大钊:土地与农民第 页)可见李大钊是把组织农民和教育农民的工作联系起来考虑的是把乡间文化提高问题同维护农民切身利益、帮助农民改善组织、建立政权问题统一起来进行阐述的 这正充分体现了李大钊农民教育思想的革命性李大钊对中国农民教育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今天探讨李大钊对中国农民教育的贡献

12、对于学习他的高贵品质和丰富思想对于深化中国农民教育思想史的研究都是有着积极意义的(作者: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硕士研究生邮编)玄鸟生商 四重证据法视野下商朝鸟图腾崇拜门召平“玄鸟生商”神话是中国最早的感生神话之一作为人类最底层的文化史现象感生神话与图腾信仰联系密切 在图腾观念中生育信仰是其中的重要内容“玄鸟生商”实际上是卵生信仰 研究“玄鸟生商”可以对先秦时期“天命观”的形态进行考察有助于探究中国早期图腾信仰的情况“玄鸟生商”神话具有多重意蕴难以为单一的证据所把握因此需要结合多重证据进行解读重视实物材料和图像材料把不能“言”的实物图像和可以“言”的文字资料结合起来融合多种学科的

13、知识对文本进行科学分析有鉴于此本文将使用四重证据法对“玄鸟生商”的神话进行研究 四重证据法是文化人类学倡导的研究古史的方法最早由复旦大学叶舒宪教授提出 四重证据法的界定是:“一重证据指传世文献 二重证据指地下出土的文字材料包括甲骨文、金文和出土的竹简帛书 三重证据指民俗学、民族学的相关资料包括口传的神话传说活态的民俗礼仪等 四重证据则专指考古发掘的或传世的实物及图像”(叶舒宪:鲧禹启化熊的神话通释 四重证据的立体释古方法载兴大中文学报()一、一重证据:传世文献中的“玄鸟生商”一重证据是指古代流传下来的传世文献 有关玄鸟生商的说法最早出自传世文献诗经诗经成书于春秋时期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玄鸟篇出自商颂是商朝遗民的宗庙祭祀之歌首先就是商人的起源:“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茫茫”毛传:“玄鸟鳦也一名燕音乙”郑玄笺:“天使鳦下而生商者谓鳦遗卵有娀氏之女简狄吞之而生契”(毛亨传、郑玄笺:毛诗传笺中华书局 年第 页)又商颂长发云:“有娀方将帝立子生商”郑玄笺:“禹敷下土之时有历史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