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达娃《四季》说课稿.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824217 上传时间:2024-11-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达娃《四季》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达娃《四季》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达娃《四季》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达娃《四季》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达娃《四季》说课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四季说课稿焉耆县查汗采开乡中心学校 达娃尊敬的评委、亲爱的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中课文的第2课四季。我将着重从教材分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方面说说我对本课的设想。一、说教材四季这篇课文是课改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中课文的第2课,本组安排的五篇课文都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大自然紧密结合,四季这篇课文则是让学生认识、了解大自然四个季节的特征,这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本文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四季的特征。儿歌采用拟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语言亲切、生动,读来琅琅上口,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同时

2、,四幅插图色彩明丽,形象生动,便于学生观察和想象。二、说学情。在学这篇课文之前,学生已经结束了对汉语拼音的学习,大多数孩子能够借助拼音认识本课的生字,但朗读能力比较差,唱读现象比较严重,初次尝试仿编儿歌,有一定难度综合这一系列学情,我精心设计了各部分教学环节,相信可以突破难点,顺利完成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课标明确指出课程目标应根据三个纬度设计。根据低年级的学段目标和本课内容,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会认11个生字,认识“口、禾、月、雨”4种偏旁、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四季不同的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

3、解课文内容,知道一年有四季及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如下重难点。教学重点:识字教学与朗读教学。教学难点:仿照课文编儿歌。四、说教法、学法根据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基本理念,结合本课教学目标及学情,我采取以下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本节课,我通过创设一定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其注意力,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熟读课文法:本着“以读为本”的教学原则,让学生通过读对课文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感情,学生就能进一步的感

4、受到课文中的思想内涵,感受到语句的优美。在对待学生的学习上,我以学生的“学”为教学的出发点,让学生放开手脚,积极参与,大胆求索。本课我指导学生用如下方法进行学习:朗读感悟法:课标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五、说教学过程为了创设一个扎实有效的课堂,使学生学有所获,本堂课我设计了四个环节:(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二)图文结合,朗读感悟,(三)音乐欣赏,认知迁移,(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上课伊始,我首先用课件播放配有音乐的四幅表现春夏秋冬景色的图片,并要求学生大声说出

5、每一幅图表现的是哪个季节,在学生欣赏,说出季节后。我顺势小结:春夏秋冬是一年的四个不同的季节,简称四季,以此引出课题并进行板书,然后让学生齐读课题,了解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设计意图:心理学家研究指出:学习兴趣具有强大的动力,它能推动学生兴致勃勃的参加学习,本环节我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欣赏美丽的图画,进入主题,接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与学习愿望。(二)图文结合,朗读感悟在学生读了课题之后,我问学生:你喜欢哪个季节?让学生各抒己见,我接着说:有一个人也很喜欢春天,他还给春天写了一句话呢?你想知道吗?由此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兴致高昂的进入本课第一小节的学习。然后出示第一小节儿歌进

6、行教学。(1) 、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老师进行学法指导:在文中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可以借助拼音读一读,也可以借助图画猜一猜,如果还是不能解决,还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设计意图:由于此时的孩子才刚开始学习识字,在识字方法上,还比较缺乏,为了让他们今后能更好的学习生字“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有必要对他们进行识字方法的指导。(2) 、细读课文,品味语言在本活动中,我采用了三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这小节儿歌写的是谁?、他是什么样子的?、他说了什么?再引导学生在解决这三个问题的过程中,我运用图片让学生了解草芽尖尖的样子,本节中的生字“对、说”我采用让学生做做动作的方式进行教学。“是”采用让学生练习说话

7、的方式进行学习。设计意图:课标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本环节中我设计的三个问题,浅显易懂,学生很容易就能得出答案。而生字的教学,也落到实处,真正实现了语文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理念。(3) 美读课文,加深理解 在朗读方法上,我指导学生用两指靠拢的动作来表现草芽的尖尖,指导学生用轻细的声音自由读、展示读、小组读等多种形式读出草芽的柔嫩。 设计理念:本环节我通过指导学生用加动作读,在具体情境中读儿歌的方式,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学生读起来自然就有声有色,唱读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落实了本课的教学重点。(4)、拓展表象,仿说儿歌在学生有感情的读了第一

8、小节儿歌后,课件展示美丽的春景图,先引导学生选一两种景物试着仿说儿歌,再放手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物独立仿说。 设计意图:学习语言是语文课的根本任务。学生在品味语言的基础上,通过图画表象支撑,进行拓展训练。这样学生不但知道春天的美丽,更学到了句式,实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比翼齐飞。而教师引导一两个例子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阶梯式的训练,从而突破本课教学难点。 剩下三个季节的教学,由于本课儿歌句式相似的特点,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进行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每一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完成以下教学任务: 、找出本节中的生字,读给大家听听。 、有感情的读儿歌,并加上动作,表演给大家看看。 、选择季节中你喜欢的景物编

9、写儿歌,说给大家听听。在学生合作学习完成后,我着重强调以下地方: 第二小节,认识叶圆夏三个生字和口字旁,朗读时指导学生用手画一画荷叶圆圆的样子,第三小节,认识秋字和禾字旁,运用动作理解“鞠着躬”,指导学生用加动作的方式有感情的朗读;第四小节,认识雪、肚、就、冬四个生字和雨字头,月字旁,用模仿雪人“挺肚子”的动作理解“顽皮”的意思 (5)、背诵课文,回归整体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识记和背诵,教学和智力发展就是不可思议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也一直强调“要重视背诵训练”。的确,多背些好文章,可以丰富词汇,可以培养语感,还可以陶冶情操,学生因而将终生受用。所以,接下来我要求学生根据板书的提示进行背诵

10、本课练习。(三)、音乐欣赏,认知迁移。欣赏音乐画四季心理学家研究指出,儿童的注意力只能维持二十分钟左右。在孩子进行了以上的学习活动之后,我让孩子放松放松,转移一下注意力,同时也为下一个环节的学习进行铺垫。(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课标强调:“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在本环节,我要求学生动手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季节,还可以在旁边写上自己创作的小诗。这样也就使学生的学习得到升华,实现了语言的转换与迁移,真正提高了学习效率。六、说板书设计这是我的板书设计: 2、四季 草芽 尖尖 春天 荷叶 圆圆 夏天 谷穗 弯弯 秋天 雪人 顽皮 冬天在板书设计上,我力求简洁而生动。前面的草芽图、荷叶图、谷穗图、雪人图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能激发学生学习乐趣;后面的“尖尖、春天”等对学生理解课文和练习背诵能起到提示作用。在本课的整体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把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我想学,我爱学。以上就是我对四季这篇课文的设计,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