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学案(学生版).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824012 上传时间:2024-11-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5.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学案(学生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学案(学生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学案(学生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学案(学生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镇江市伯先中学八(下)语文导学案课题:白杨礼赞主备:荆文华 课型:阅读 审核:八年级语文备课组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学习目标:1、掌握阅读议论文的一般方法。2、分析作者是如何选择事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的。3、明白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道理,并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二、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举例论证的能力。教学难点 :让学生明白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道理,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课时安排:1课时三、课前预习(标出节数)1.给加点的字词注音平庸( ) 卑鄙( ) 贤哲( ) 携带( ) 嘈杂( )沐浴( ) 缅怀( ) 热忱( ) 诱惑( ) 萎缩( )2.作者作品周国平,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2、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现已退休。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 随感集:人与永恒,风中的纸屑,碎句与短章。 诗集:忧伤的情欲。 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等。3.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是怎样提出的? 4、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结构把本文划分为三部分。 5、“布鲁诺因坚持自己的学说,最后被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烧死在罗马广场。”这例子同样能证明本文的论点,能否把第三段英国作家王尔德的例子换成布鲁诺的?为什么? 6、有人说,第五段少女读书的例子鲜为人知,做事实论据不合适,你认为呢? 四、课

3、堂学习(一) 导入课文,创设情境(二) 走进课文,走进作者(三)初读课文,合作探究1、从文中找出作者的中心论点,列出本文的结构提纲。 2 、你觉得一个人灵魂的高贵体现在哪里?假如把“高贵”换为“高尚”好不好? 3、课文第2、3段分别举了阿基米得、第欧根尼和王尔德的例子,要论述的观点是什么?这三人展示的“灵魂”的内涵是否相同? 4、文中说:“无需举这些名人的事例,我们不妨稍微留心观察周围的现象。我常常发现,在平庸的背景下,哪怕是一点不起眼的灵魂生活的迹象,也会闪现出一种很动人的光彩。”对于这一观点,作者应用两个例子进行论证,这两个例子分别是什么? (四) 再读课文,深入探究。1、综观全文,请你谈

4、谈“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一句中的”灵魂”的含义。 2、文第二段举了阿基米德、第欧根尼两个古希腊名人的例子,是否重复?能去掉一个吗? 3“意大利伟大的哲学家布鲁诺,因坚持自己的学说,最后被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烧死在罗马广场。”能否把第三段英国作家王尔德的例子换成哲学家布鲁诺的例子呢?为什么? (五) 平庸的背景下,在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人的身上闪烁着高贵灵魂的动人光彩。你在平时的生活里发现过这样的例子吗?和大家交流一下。 四、 课堂反馈:研读赏析第一段。(1)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法国思想家帕斯卡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瞿秋白有这样一句名言:“如果人有灵魂的话,何必

5、要这个躯壳,但是如果没有的话,这个躯壳又有什么用处?”你是怎样理解这两位思想家的名言的?试加以阐述。 你认为人的高贵体现在哪里?你能说说具有哪些特点才能称得上高贵吗? 从平时阅读过的文章中,摘录几句论说人的灵魂生活、精神世界的文字。 (2)小组代表交流发言。 六、课外阅读人生如瓶(1)“人不是可以注入任何液体的空瓶。”这是俄国文学批评家皮萨列夫的一句名言。细细品味,此话看似波澜不惊,却寓意深远,振聋发聩。(2)人生就如一只空瓶,但不可随意向里面注入任何液体。(3)如果它装满了卑劣和庸俗,就绝然装不进伟大和崇高;一旦被虚伪和凶残所占据,纯真和善良便无法容身;有了自私和冷酷,便失去了博爱和热情(4

6、)今天,我们为自己的房子、票子、位子整日忙忙碌碌;我们的生活一天好过一天,但我们的神经依然绷得紧紧的,我们的心情依然沉重,没有一天感到轻松、感到欢乐。这是为什么?这不由得使人想起一则故事。(5)一个自以为对禅理很精通的和尚,一直没有开悟,便向一位大师诉说自己的苦恼。大师对他的讲述毫不在意,只是一个劲儿地为他沏茶。杯子已经满了,但大师还在不停地倒茶,水从杯子里流出来,淌到桌子上,淌到求教的和尚身上,大师好像没有看见,还是不停地为他倒着茶。(6)“大师,茶水已经满了,杯子已经装不下了。”和尚说。(7)大师面无表情地说:“哦,倒空你的杯子,不就能继续装了吗?”(8)是的,我们的人生之瓶里,装满着欲望

7、和为之奋斗不息的操劳,当然无法容纳安宁与祥和;塞满了无穷无尽的浮躁与烦恼,宁静与欢愉当然被驱逐得无影无踪。(9)一个想献身于人类公益事业的人,他必将无暇顾及自己物质上的私利。(10)两次诺贝尔奖获得者居里夫人和比埃尔居里新婚燕尔,搬进了五层楼上的三间小屋,他们的会客室里,只摆着一张简单的餐桌和两把椅子。(11)后来,客人来了,看见只有两把椅子而没有他的坐处,只好快走。正如居里夫人后来所说:“我在生活中,永远是追求宁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正因为他们远离人事的侵扰和盛名的渲染,才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攀上了光辉的顶点。(12)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有所建树,就必须潜心学问,心无旁

8、骛,矢志不渝。(13)钱钟书是个“名副其实”的人,他一生只钟情于书,博闻强识,学贯中西,辛勤探索,著作等身,饮誉海内外。但他一生深居简出,甘于寂寞,淡泊名利。他拒绝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重金聘请,并拒领法国政府授予的勋章,拒当“东方之子”。一次英国女王访问中国,国宴陪客名单上点名请钱钟书出席,他竟称病辞掉。事后,有人问及此事时,钱钟书道:“没有时间,也没有什么可说的。”真是大智若愚,大音若稀。(14)人生之瓶,注入高尚与纯粹,人的一生将显得光明磊落,冰清玉洁。1、本文开头有什么特点?这样开头有什么好处?答:_2、第(4)自然段加粗的“这”指代什么内容?答:_3、第(5)(7)自然段援引大师开导和尚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答:_4、文中为什么说“钱钟书是个名副其实的人”?答:_5、本文结尾的一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答:_6、指出本文的论证方法并概括全文的中心。答:_七、学习反思:教师评价家长签字日期2015年4月 日4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