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例谈拓展材料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824001 上传时间:2024-11-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例谈拓展材料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例谈拓展材料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例谈拓展材料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例谈拓展材料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以幽径悲剧为例,探求拓展材料的穿插教学江苏省镇江市江南学校 华俊萍 212008 我们常常在教学中会遇到一些困惑:对文章中关键句子的理解,对文章感情的把握,主旨的理解,等等。其实,对于以上问题,我们可以巧妙运用一些拓展材料,借他山之石,来攻所需之玉。下面,我就以幽径悲剧的教学为例,谈谈拓展材料如何在教学中穿插运用并启发学生思考的。一、 课前信息,了解作者。课前回放:学习这篇文章之前,我让学生查找了三方面的资料:1、季羡林的生平资料。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他的书,不仅是老先生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季羡林

2、先生备受关注的病榻杂记近日公开发行。在书中,季羡林先生用通达的文字,第一次廓清了他是如何看待这些年外界“加”在自己头上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这三项桂冠的,他表示:“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2006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辞】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季羡林最难时也不丢掉良知。2、了解文化大革命。通过网络或家人讲述,了解距今三十多年的那段疯狂的历史。3、 阅读季羡林先生的黄昏清塘荷韵等散文作品。思考:感知是认识的第一步,丰富的感性

3、认识是深化我们对客观事物理性认识的基础之一。对同一作者作品的宽泛的阅读,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了解并走近作者,有助于他们“建构属于自己的意义理解”。了解文革历史和走近作者,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作为一种知识储备,更加接近作者,由此走进课堂,学生就轻松多了。这也许就是心理学上认为的“心理近区”吧。这样,我们的学生就更能够高屋建瓴地感受文章的情感和主旨了。二、导入蓄势,寻切入点。课堂回放: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何谓“悲剧”?生:让人痛苦的事。师:嗯,有点道理,但不准确。生:让人难过的事。师:注意,悲剧是会让人感到难过,痛苦,但不能说让人痛苦、难过的事就一定是悲剧,就这样给“悲剧”下定义是

4、不太准确的哦。鲁迅先生给“悲剧”下过一个定义: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板书)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幽径悲剧,是把怎样有价值的东西又是如何毁灭给人看的呢?思考:这里引用鲁迅先生的关于悲剧的定义,有两方面的作用。其一,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种好的激趣是学习成功的前提和保证。其二,用“悲剧”定义的导入,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切入点。因为整个文章的处理就是抓住两大块完成的有价值的东西(美丽的紫藤萝)和被毁灭(愚氓毁美)。这就是文章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整节课也将围绕这两个大问题展开。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课堂回放:生:第十一小节中,“再抬头向

5、上看,藤萝初绽出来的一些淡紫的成串的花朵,还在绿叶丛中微笑。”“微笑”,它被从根部砍断了,还能微笑,可见它的顽强。师:哦?微笑表现出顽强,这对写悲有何作用呢?生:(无语)师:谁来帮帮他?师:这是一种写法,我们在学春望时,介绍过“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生:古藤萝之所以“微笑”,是因为它还不知道,它的根部已断,它还不知道它即将“笑”不出来。以此来写出一种“悲”。生:哦!是“以乐景衬哀情”。此时写它的微笑,其实是更加突出一种悲凉的气氛。师:说得太对了。这里的微笑,就更增加了一种悲凉的气氛。让我们来齐声朗读。思考:语出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是孔子论述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名言,对后世影响非

6、常深远。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说的是: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我想,在我们现实的语文教学中,也常常会有这样的感受和体会。说到底,要强调时机的问题。在学生欲解又难解之时,适当补充旧知,让学生“温故知新”,抓住了拓展的时机,在学生困惑时拓展。切忌不合时宜。四、补充材料、深入探究课堂回放:师:先生自己如何评价自己的呢?生:称自己是“没有出息”的人。师:是何谁比,认为自己是没有出息的人呢?生:和伟人相比。师:作者愿做那样的伟人吗?生:伟人们的做法是不足取的。只要是生命,我们都应该关注并尊重。生:我觉得先生“没有出息

7、的人”,是一个反语,是说自己关注小生命,是讽刺那些不关注不尊重生命的人。师:一直以来,我们总觉得干大事,想大事的人才是伟人,伟人是不会为小事情、小人物而伤怀的。我们这段时间在读龙应台的目送,里面有这样一篇文章阿拉伯芥,其中,作者这样写道:“我觉得发冷人对自然、对生命过度地暴虐、亵渎之后,他究竟还有什么依靠呢?如果勇敢领袖们的心里深埋着仇恨和野心的地雷,敏感的阿拉伯芥又救得了几个我们疼爱的孩子呢?”师:两篇文章虽然所写内容不同,但思想上有共同点,你能说说看吗?生:两篇文章的作者,都将矛头指向了“伟人”“领袖”们,作者们都将弘扬人间的大爱作为己责,表现出了一种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意识。师:是呀,正是

8、因为有了这种责任意识,他们将更多关注的目光投射给了那些弱势群体,将更多的爱分给了那些弱者,那些需要爱、渴望爱的人。思考:教育是复杂的,课堂教学的生成更是如此,所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都要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所以,在课堂上,激情思维的碰撞后更需要理性的沉淀。结合主题相近的阅读材料,探讨出表情达意的相似点,我们才能创造出有效、有价值、有思维梯度、有发展空间的语文课堂。五、总结课文、提升思想课堂回放:师:(多媒体展示)谁都不是一座岛屿,自成一体,每个人都是那广袤大陆的一部分。如果海浪冲刷掉一个土块,欧洲就少了一点;如果你的朋友或你自己的庄园被冲掉,也是如此。任何人的

9、死亡都使我受到损失,因为我包孕在人类之中。所以别打听丧钟为谁而鸣,它为你敲响。 约翰。堂恩师:同学们,我们需要悲悯的情怀,我们更需要社会的良知,渐望着季老的背影远去,但他如炬的思想却能烛照我们的民族方向,他用他渐弯的腰身,托举起一个民族向真向善向美的路标。思考: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它的目标不仅是让学生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更重要的是培养和提升他们的人文品格。即实现其“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是语文课的基本特点。课程改革也强调了人文精神在各个学科尤其是语文学科中的渗透。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大力发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他们的精神支柱。上述课堂的结语,以散文诗般的语言播撒的是教师的思想,启迪着孩子们向真向善,具有非凡的感召力。唤起了学生自身的主体意识,形成了他们独特的人生视野和人生态度。语文教材的养料就内化为学生的人格了。 总之,拓展材料在教学过程中的穿插,不仅仅在关键时可以启发学生更深理解与探讨文章内容与主旨,同时也能借助拓展材料完成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只要运用恰当,只要是植根于文本的拓展,必定是能攻玉之他山之石。参考文献:曹陵语文课堂小结要凸显精神力量包俊莉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拓展教学浅析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