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案.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823993 上传时间:2024-11-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掌握课文的思想内容(中心论点)。 2、学习课文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 3、掌握课文的论辩语言。 二、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1、掌握课文的思想内容(中心论点)。 2、学习课文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 学习难点: 掌握课文的论辩语言。 三、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看注释,反复朗读全文。 2.简介孟子和《孟子》:孟子,名 , 家, 家,是继 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并有“亚圣”之称。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全书共七篇,计261章,约35000字。《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告子》。 3.注音并指出其意思: 夫环而攻之:“夫”读 , 。 米粟非不多也:“粟”读 , 。 攻亲戚之所畔:“畔”读 , 。 4.找出通假字并解释: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 ) 5.找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①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 ②委而幸之 ( ) ③一词多义; 以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以天下之所顺( ) 之 三里之城 封疆之界( ) 环而攻之而不胜 委而去之( ) 寡助之至( ) 利 地利不如人和( ) 兵革非不坚利也( ) (二)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全体诵读课文,教师再范读。 (2)教师巡视,释疑点拨。 (3)对照书下注释,学生独立思考,逐段疏通并翻译。 (三)概括课文的中心论点。 (四)同桌学生编写结构提纲。 (五)课文重点论述了“人和”的重要性,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例子,举例论证。 (提示:《陈涉世家》等。) (六)提问:(1)道是什么?它和“人和”有何关系?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第一段和第二、三段之间是什么关系?二、三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七)整理:(1)通假字:“畔”同“叛”。 (2)文章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 (3)字词:多音字:夫;一词多义:利、道、池、兵、之、而;古今异义:亲戚、去。 (4)词性活用:域、固、威  (八)小结:这篇课文运用了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论述了“人和”对于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 从而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意义。 (九)当堂练习 文学常识填空: 1.孟子,名 。 时期 学派的代表人物。 2.《孟子》是一部记录 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篇。南宋朱熹将《孟子》、 、 、 并称为“四书”。 解释一词多义: 道:会天大雨,道不通( )得道者多助( )伐无道,诛暴秦( ) 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固以怪之矣( ) 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池非不深也( ) 国: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死国可乎( ) 解释加点词: 1.环而攻之而不胜( )( )2.夫环而攻之( ) 3.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4.兵革非不坚利也( ) 5.委而去之( )( )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 7.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8.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 ) 翻译下面句子: 1.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4.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十)拓展延伸: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地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重点字词解释: 天时   地利 人和   三里(之)城 七里之(郭)  (环)而攻之 (是)天时不如地利  (池)非不深 (兵革)非不坚利也  (委)而(去)之 、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固)国 (威)天下                     寡助(之)(至) 、 亲戚(畔)之      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        (故)君子有不战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3.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 ”,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 请你结合历史或现实,再举出一个相关的事例 。 4.本文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文中“得道者多助”一句中的“道”是指的什么? 5.本篇主要是谈战争呢,还是谈政治呢? 6.现代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有其普遍的意义,请结合你的生活,谈谈对“道”的理解。 7.请写出一句与“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 3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