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问题导学”模式下的生本课堂教学案例姓名栗洁琼主题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时间4.29乌鸦喝水教学案例【教学背景】乌鸦喝水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是“遇到困难怎么办?动动脑筋,你一定会有解决的办法”。课文讲的是一只乌鸦口渴了,发现了一个瓶子,可瓶口太小,水不多,它放进石子喝着了水的事,可以看出乌鸦很聪明,遇到困难能想办法解决。本课要认识“乌”“鸦”等9个生字。【教学片断】师:这些字宝宝你是怎样认识的的呢?刘林欣:加一加,法。侯雄杰:我是用减一减的党法认识“乌”的,“鸟”字减一点就是“乌”。王兵兵:我是在生活中认识“瓶”、“石”的。师:谁还有不同的记字方法? 生:我用猜字谜的
2、方法记的,水车千斤重渐。生:我也是用猜字谜的方法记的,瓦片层层并一起瓶。 生:我用换一换的方法记的,“鸭”可以换成“鸦”,“渴”可以换成“喝”。生4:我是用组词的方法认识“法”的,法办法,我有一个好办法。生5:我是用比较的方法认识“渴”、“喝”的,“喝水”要用嘴巴(即“口”)喝,而且必须把嘴张大(形象说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为口渴了特别想喝水,所以是三点水旁。【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觉得生活处处有语文,我们在教学中要多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资源进行学习,同时,识字教学是低年级的重点,要想将本课9个生字牢牢掌握,老师要尽量想出许多好的办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识字,因此课堂上
3、,我用齐读、领读、开火车读、男女生分读等方式读带拼音的词语、不带拼音的词语、生字、打乱顺序的生字,反复巩固生字的认读。资源引用到本课生字的认读中,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认字,多种形式的识字让学生在快乐中识字,为将来的识字打下良好基础。“问题导学”模式下的生本课堂教学案例生:我是这样记“奶”字的,记住一个“女”加“乃”师:这个办法很好!你知道还有哪些字也是女字旁吗?生:我知道妈妈的“妈”字有女字旁。生:我知道姓名的“姓”字有女字旁。师:恩,知道的真多!你能给“奶”字找个朋友吗?生:牛奶、奶油、奶酪师:瞧,热心的小朋友给“奶”找了这么多的朋友,它一定乐坏了哦!师:你还可以记哪个字呢?生:我可以记住“笔
4、”,上面是个竹字头,下面加个“毛”。师:这个办法也很好。师:我把生字藏到别的词语和句子中去了,你还会读吗?(书包牙刷毛笔书包我在自选商场买了一个面包、一盒旺旺牛奶,还买了一把尺子、两枝毛笔和三本作业本。)【课后反思】反思这一节课,我认为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尊重学生意愿,突出学生主体有意识的学习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从一年级起老师就要有意识地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例如,在教学中,我常说:“谁愿意介绍一下这些商品名称?“谁愿意将生字宝宝读给大家听?”等;利用毛笔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笔”字为什么是“竹字头”;利用“奶”字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为什么是“女”字旁,再让学生说说女字旁的还有哪些字等等。这样的设计,不仅留给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在课堂上开辟了学生展示自己的天地,更体现了学生识字的主动性,有利于学生识字方法的掌握和识字能力的形成,丰富了学生词汇量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