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故都的秋说课稿马治平故都的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学习写景状物散文,都是名家名篇。这些作品凭借独特的艺术构思和优美隽永的语言,对大地山川、风物美景做了生动细致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人生的丰富感受和深刻思考。故都的秋是郁达夫的一篇典范的抒情散文,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描绘了“庭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闲人、清秋奇景”等几幅画面,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化在一起,情景交融。通过学习本篇散文,引领学生领略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彩多姿,体会以情驭景、以景现情,情景交融的写法。二、说目
2、标: 写景散文教学应注重对语言的品味,尤其是对景物进行具体描写的语段应该用心鉴赏琢磨体会作者的匠心和其中蕴含的情感。因而,本单元的学习必须反复阅读,用心品味,感悟所写之景,所言之情。此外,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还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据此,我设置了一课时内容,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散文行散而神聚的特点。2、了解作者在描写故都风物时为何要突出“清”、“静”、“悲凉”的特点,从而体会作者是如何把自然风物的客观色彩和作者内心世界的主观色彩巧妙融合的艺术手法。3、品味本文简洁流畅清朗的语言提高审美能力。三、说重、难点: 教学重点:1
3、、引导学生对故都的秋景的特点进行分析。2、掌握文中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内心的忧思,引导学生推敲文中悲凉、伤感情调的由来,从深层理解本文丰富的内涵。四、说教法: 语文教学应重视整体教学,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要做到这些,最有效的手段是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并初步把握文章的字词句、结构内容以及语气语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据此,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诵读法。散文,必须通过诵读才能读出文本的内涵;只有通过反复的吟诵,学生才能愈来愈深刻的体味作者的情感。2、研讨法。对于文章所描写的景物特点和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可
4、结合时代背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分组研讨进行分析,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给予点拨提示,促使学生往深一层想。 3、比较赏析法。高中语文教学应把握住“语言与文化”这一核心,在教学中组织、引导学生把自己掌握的历代诗词、散文中有关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语句与课文中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阅读,从而提高对文章的理解程度,促进学生的文化积淀。4、读写结合以读促写以写悟读。这个小练笔有助于学生对本文写作手法的掌握和加深对主题的理解,同时能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五、说学法: 1、诵读法。“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生学散文,实际上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自己读懂散文。故都的秋选景典型,描写细致,用笔细腻,感情深沉。通
5、过诵读,便于学生理解品读文本,更有效的把握作者的情感。 2、探究法、比较鉴赏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主动性,通过诵读、思考、讨论、探究归纳,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把握教学重点与难点,促成学生的有效学习。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约3分钟)其目的是为了创设情景。我让学生列举自己掌握的有关描写秋天的诗词名句,并分析这些诗句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然后,我趁势引导学生明白:文学作品中的景物往往都是有我之境,带着作者的主观色彩,体现着作者的不同心境。那么故都的秋描写了怎样的秋景又体现了怎样的心情呢?请学课文。 (设计依据: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能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为课文的学习提
6、供了知识背景。)(二)释题。通过释题让学生把握本文的感情基调。(三)读文本,用课文中的话概括故都的秋的特点,即找出本文的文眼。(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把握散文的“神”,也就抓住了散文的纲,便于学生有效解读散文。) (三)学生浏览课文作者是借助哪些“形”怎样来表现“神”的?请你找出相应的段落,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由于预习充分,在课堂上可给学生少许时间整理一下思路,学生之间分组讨论、交流、补充、订正,相互答疑,老师从旁予以纠正。 学生任意选自己有所悟的景进行分析,培养的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教师顺着学生的回答因势利导最终提高学生的理解,这种设计理念体现了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学思想。(四)这五幅
7、秋景图是按时间顺序还是按空间顺序写的?(设计此问题是为了让明白散文“行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五)作者选取的故都风物自然带有作者心灵的影子,作者为什么不写火一般的香山红叶、明镜似的昆明湖水,对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等也只是一笔带过,要知道这些景物可是著名的、典型的秋景呀,原因何在?(设计此问题是为了让学生明白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手法及作者逃避人群和写法上不落俗套的匠心)(六)探究悲凉的根源。(设计此问题的目的让学生了解作者的身世从而做到知人论世深刻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本文的思想内涵)(七)课堂练笔:(二选一)用郁达夫故都的秋中的景物仿天净沙秋思写一首小令。以雨为题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要求有对雨景的描写,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八)作业布置:搜集有关秋的古代诗句,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归纳中国传统文人的悲秋情节。预期效果和问题:1、 本课以探究为主,在学生的交流中,让学生充分解读文本,体味散文的语言特点,深刻把握作者对于故都的秋的深沉情感,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和修养,得到美的熏陶和愉悦。同时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2、 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由于时间的限制和学生预习的程度的限定,以及学生自身解读文本的能力的高低不齐,可能对作者情感的把握不太准确,不太到位,因此需要教师给以积极、正确的点拨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