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动物游戏之谜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比较注重课文本身内容的学习和适当延伸,课堂容量较大。教学条理清晰,有助于学生认知发展。讨论、交流、合作、探讨等教学方法的运用符合现代教育教学思想和高中新课程的要求。特别突出了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勤于探索、勇于钻研的科学精神的引导和培养。 学习科普文,让学生了解有关知识,当然是教学内容之一,但不要成为科学知识课,重点是语文方面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科普文中也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要注意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正确引导,同时提倡学生多阅读科普书籍,观看科普方面的影视,培养学生科学意识。本课的教学我十分重视从语文学科的角度去引导学生学
2、习和思考,重视激发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总体而言课堂教学效果较好。 课堂上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就是有学生突然提出了一个质疑课文内容的观点。他认为四种假说其实可以归纳为两种,就是“有学习目的”和“无目的的自娱自乐”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启发学生探索精神的教学契机。于是抓住机会,鼓励他,并联想起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游戏的不同定义,柏拉图认为:“游戏是一切幼子(动物和人)生活和能力跳跃需要而产生的有意识的模拟活动。”亚里士多德说:“游戏是劳作后的休息和消遣,本身不带任何目的性的一种行为活动。”于是他引导学生说:“咱们同学一下子穿越时空与古希腊哲学家产生了共鸣。这正说明一个道理,科学要想进步
3、离不开人们动脑思考,先有大胆的想象假说,然后观察分析,逐步论证,最终得出结论。并且这个结论也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任何的真理也有时代的局限性。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比如说地心说等等,因此人类必须不停的探索。”这个偶然的突发事件一下子调动的学生的思维,使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完成的更好了。 但是对本文教学仍感到不满意,因为课堂具有相当的随机性,所以在问题的顺序安排上与教学设计有冲突的地方。有一两处连接的不太自然,知识点稍有重复。另外教学目标的展示,我的设计想法是先让学生获得知识然后反观教学目标,明确自己的完成情况,使之获得成就感并对自己的学情有更真切的了解。但这样的顺序不太符合一般规律。下次可以改进一下课件,先明确目标,然后每完成一个在回来反观一下,这样可能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