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反思一、同伴建议:1、在引导学生想象“景色奇丽”一部分内容时,不必浪费过多的时间,处理得略显繁琐。2、建议在展示德国是一个爱花的国度时,应该选择几处德国比较典型的街景或者场景来说明德国人的爱花。3、在拓展延伸时,尽量引导学生从我们的生活实际出发,从生活细节入手,谈谈自己身边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事例。从而培养学生时时、处处有语文、学语文的意识,引导学生将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触手向课外延伸,向社会延伸,沟通了语文和生活之间的联系。二、教后反思: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精美隽永的短文。作者先点明了德国是一
2、个爱花的国度;然后回忆了自己早年在德国留学时亲身感受到德国人非常爱花;接着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德国家家户户窗口都开满鲜花的情景,并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颇耐人寻味”;最后讲述作者再次来到德国,又看到这番情景,表达了自己旧地重游的感受,即对德国奇丽风景和与众不同的风俗习惯的赞美之情。本节课,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来引导学生学习。情境教学法是教师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创设出形象鲜明的投影图画片,辅之生动的文学语言,并借助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表象,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置身其间,如临其境;师生就在此情此景之中进行着的一种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这节
3、课我采用“情境教学”,主要通过“感知激情理解深化”四个教学阶段来进行。一、感知创设画面,引入情景,形成表象。教学课文第三自然段时,有一句描写德国街景的句子,我主要通过出示课件、重点句,抓住重点句来理解感悟以及利用课件创设情景,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让学生更能深刻地体会到奇丽。学生从课件展示的一簇簇,许许多多鲜花竟相开放的画面中理解“花团锦簇”;从课件展示的五颜六色鲜花竟相开放的画面中理解“姹紫嫣红”。从学生们发出的一阵阵“哇塞”“啊,好美啊”“太美了”的赞叹声和孩子们喜悦兴奋又略为激动的表情中,我可以真切的感受到他们已经被这美丽的景色陶醉了。二、激情以情激情,升华感情。为了渲染
4、气氛,激发情感,我借助音乐的艺术功能,播放轻快的背景音乐,老师配乐朗读,学生静心聆听。随着悠扬的音乐,又操作着一簇簇、一团团鲜花竞相开放动画效果图片,这样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学生仿佛置身于美丽的花的世界,深切感受到课文所描写的情景。三、理解抓住重点,品词析句教学第三自然段,感受德国奇丽景色时,我引导学生抓住“任何”“家家户户”等词语来感受德国人的爱花之广、之真切,并通过朗读把这种感受和体会表现出来。与此同时,我还引导学生抓住“花团锦簇”“姹紫嫣红”两个词语,通过图片、结合语境、谈话交流、配乐朗读等方式来理解和感悟花的世界、花的海洋。四、深化再现情境,丰富想象,深化感情在我让学生通过看图,读句,
5、配乐朗读、交流等方式来感悟德国奇丽景色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想像,深化感情。学生们谈的很不错,如:我仿佛看到了家家户户的窗子上都盛开着含苞欲放、千姿百态的鲜花,在向我们招手,行人还不时的驻足观赏;我仿佛看到了德国人家家家户户的窗前鲜花怒放,红的似火、粉的像霞、白的如雪、争芳斗艳,美极了,我感到走在街道成了一种美的享受;我仿佛听到了,花儿们窃窃私语,好像在说“我们要感谢我们的主人啊!我的心情非常高兴;我的心情很愉悦,神清气爽”。这四步,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因为有感知和激情是不够的,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理解和深化,这样学生的感情才能由内而外的散发和表达出来。当然,这堂课也存在不足之处,在具体的教
6、学方法上,我还是缺乏经验,在引导学生想象“景色奇丽”一部分内容时,我有点浪费时间了,处理得太繁琐,学生已经理解这段话的内容,我还是让学生反复去读去想,读得太多了,反而有点“过犹不及”。因而导致时间不够用,第四个问题没有时间交流和解决。情景创设的方法比较单一,虽然学生感兴趣,但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维持的太短暂。在对学生的评价语言上、教育机智上也有待提高,只有认识到自己的缺点,才能不断地提高。我今后会继续努力的。三、改进措施:1、抓住重点,把握时间,将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在引导学生想象“景色奇丽”一部分内容时,不必浪费过多的时间,处理得太繁琐。2、拓展延伸时,尽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谈,从生活细节来谈。3、改进课件,增强情境创设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