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实施知识强农战略,赋能农业强国建设.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81468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2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施知识强农战略,赋能农业强国建设.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实施知识强农战略,赋能农业强国建设.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实施知识强农战略,赋能农业强国建设.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进入新阶段,农业强国建设战略价值巨大,正当其时。以习近平农业强国思想为指导,从知识经济视角,采用文献综述、战略分析和政策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农业强国对新知识的战略需求,谋划知识强农战略构架。农业农村农民新知识存量质量及其应用能力依然是农业强国稀缺的基础性战略资源和主要动能。当前农村农民新知识存量和质量以及知识能力跟不上农业强国的战略需求。为了更好满足我国农业强国战略对新知识的战略需求,勾画了农民新知识优质高效服务为主线的知识强农战略构架、政策思路和举措。关键词:农业强国;知识强农;新知识需求;新知识供给;知识服务中图分类号:F323;G2党的“二十大”首次提出“加快

2、建设农业强国”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 0 2 3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首次对农业强国建设做了总体部署。2 1 习近平总书记2 0 2 2 年1 2月2 3 日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首次全面阐述了农业强国建设的战略意义、目标、中国特色、战略部署和重点工作,“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农业强国”。“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扩内需、稳增长、促发展,农业强国建设是重要的发力点和突破口”。“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国家安全基础,都离不开农业强国”3 。习总书记指出:“

3、农村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建设农业强国,基本要求是实现农业现代化”。3 这就需要从战略高度精准把握农业农村发展新阶段新战略需求、农业强国和农民全面发展对知识新需求,向农民和农业提供新知识有效供给和优质收稿日期:2 0 2 3-0 4-1 3基金项目: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北小微企业发展研究中心2 0 2 2 年开放课题(XWZD202206)作者简介:王习春(1 9 7 3),女,湖北五峰人,湖北工程学院图书馆助理馆员。鲁德银(1 9 6 2),男,湖北孝感人,湖北工程学院湖北小微企业发展研究中心教授。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 0 9 5-4 8 2 4

4、(2 0 2 3)0 4-0 1 2 1-0 8服务的新机制、新模式、新战略和新政策。一、锚定农业强国目标,精准把握新知识战略需求(一)农业强国需要农民农业农村知识化农民现代化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缺少农民知识化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不完整、基础不牢和低速低效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首先是作为农业经济主体和农村生活主体的农民的知识化。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就是:没有哪一国哪一地区把农业强国建在农民文盲和小学文化基础之上的。农业强国建设必定是知识强农的进阶过程,即是农业经济体系成为以新知识科技为主要驱动力的,以知识学习、知识创新与新知识广泛应用的农业知识经济体系;农业经营组织和农民家庭成为

5、学习型知识型组织,农业经营者成为知识型农民或知识人;农业农民知识化呈现渐进性阶段性螺旋式上的由升量变质变的历史过程。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和农民知识存量、质量、121一一王习春,鲁德银效能和知识化进程一直延缓我国农业知识经济和估及污染归因分析、市场运行数据监测预警等新农村知识社会的建成。知识。粮食作物播种和产量、生猪数量、鲜活农产(二)科技强农急需新知识新技术品市场价格等实时移动智能监测采集新知识。农习总书记指出:“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业非结构化数据库系统、农业数据仓库、农业知识快建设农业强国”3 。新知识和高新技术含量是计算引擎、农业可视交互服务引擎、乡村建设与可农业强国的内核、关键标志和“

6、硬实力”。目前,农持续发展数据库、智慧乡村大数据云平台等农业业科技进步贡献率6 0%,农业生产效率相对较农村数据获取分析和应用新知识。7 低,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 6%,耕种收综合5.智慧农业必需的新知识。包括动植物生命机械化率达到7 1%、畜牧养殖机械化率3 6%、水信息感知与调控、高时空遥感测报与传感智能控产养殖机械化率3 2%,4 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制、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等新知识,研发智能育种技定差距,成为农业强国的短板。补齐科技兴农强术和自动化播种、考种技术、耕地质量动态监测技农短板,积极应对未来十年农业高新科技应用、农术、新生物成像技术、机器视觉和数字化交互技业信息化、智能化、机

7、械化和农业大数据应用的战术、蔬菜规模化生产人机智能协调技术、农业专用略机遇和挑战,我国农业科技发展重大方向、重点机器人等新知识。小麦、水稻、玉米机械收获过程领域和核心技术应用急需如下新知识新技术:自动测产等新知识。农业互联网+、物联网+、大1.我国农业关键核心技术应用推广必需的新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应用知识。7 知识。作物杂交育种、预防兽医学、重大病虫害预(三)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需要新知识防、耕地保育、智慧农业、农业大数据算法、农机装习总书记指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备、生物育种、生物安全、品种、地力、农机、植保、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农防灾等关键环节新知识

8、,生物育种、基因编辑、黑业强,首要是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必土地、盐碱地、大豆、油菜、生物安全等生物育种技须强”。农业强国的中国特色之一是“依靠自己力术,重要粮食作物、棉油糖作物、重要热带作物、重量端牢饭碗”3 。面对耕地和水资源稀缺的国情要畜禽水产动物、高端蔬菜、重要花卉、薯类、食用农情,筑牢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能力菌等的种源知识,主要农作物及野生植物、畜禽、的基础在于农业农民的知识能力,实现农业稳产水产、农业微生物等生物种质资源和现代生物育增产,根本靠新知识新科技。实现大宗农产品稳种等高新技术应用需要相应新知识。4.6 产保供战略目标,必需农业新知识主要有:2.现代农业生产智

9、能化新知识。包括智能传1.种业振兴行动必需的新知识,包括农业生感、农机田间信息获取、精准作业、智慧决策、农机物遗传学、基因组学、生物育种和畜禽遗传新知导航、高效调度、智能诊断、溯源分析和协同作业识,高产高油大豆、短生育期油菜、耐盐碱作物等等新知识新技术,智能控制、卫星定位、农业物联新品种知识,玉米大豆生物育种产业化和规范种网、大数据、农机自动驾驶、农业传感等新知识新植管理知识。4,6 技术,精准种植移栽、施肥施药、嫁接整枝、喂养管2.先进农机操作和维护新知识,包括智能农理、收获干燥等农业机器人和智能作业等新知机装备、小型农机和园艺机械等操作维修知识,北识。5,7 斗定位导航智能监测终端及辅助驾

10、驶新知识。3.设施化工厂化农业新知识。包括蔬菜工厂3.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新知识。包括土壤质化育苗精播、精准取苗、高效移栽、采收集运等机量提升与健康保育、退化耕地治理、耕地重金属污具装备操控维护新知识;温室太阳能主动截获技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业废弃物综合利术,植物工厂LED光环境节能调控新知识新方用、耕地数字化监测、水肥精准管控。法;园艺设施智能综合管控一体化新知识新技术;4.高效种养与绿色生产新知识,包括农作物温室作物光温环境调控、新型温室结构和建造新高效种植、畜禽高效健康养殖和渔业提质增效生知识新技术。4-5 产新知识。农业机械装备与智能化新知识,主要4.农业大数据新知识。包括大数据

11、的建模和农作物、特经作物、畜禽水产养殖装备使用维护分析工具操作知识,基于农业大数据的动植物数知识。字化模拟与过程建模分析知识、产地环境质量评5.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新知识。成灾机理一1 2 2 一实施知识强农战略,赋能农业强国建设与精准监测、绿色防控技术与物化产品、生物多样性与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绿色农药研制、病虫害与寄主作物互作、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应用等新知识。4 6.动物重大疫病防控知识。非洲猪瘟、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重点人畜共患病的流行病学、致病机理、免疫机制,疫病防控技术、疫苗产品、诊断产品等,动物重大疫病监测预警新知识。4(四)产业强农急需新的产业知识习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乡

12、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建设农业强国,当前要抓好乡村振兴”。“各地推动产业振兴,要把土特产”这3 个字琢磨透”。“要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发展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藏、运输销售等”。“要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3 农村新产业开发、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融合,需要农业农村新产业知识。农业农村产业知识链、农业农村产业技术链需要新知识链的支持和契合。农村产业振兴要义在于建链强链、补链延链,这需要新知识,需要与之耦合的知识链技术链。产

13、业链供应链的延伸和均衡稳定,不仅是市场规律和企业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还是新产业知识传播和应用、知识链区域分布和梯度布局的结果,更是知识积累和知识应用效应形成区域优势和知识集聚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1.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流通业需要农产品初精深加工新知识。包括:(1)农产品产地智能筛选、初加工、贮藏、快速烘干等产后减损新知识新技术,农产品自动化采收、自动化机械化屠宰、快速预冷、高效商品化处理、智能仓储物流、绿色保鲜、冷链耦合等新知识,集自动测量、精准控制和智能操作于一体的去皮剥壳、分选分级、清洗切割、粉碎混合、节能干燥等智能化初加工新知识。高效率分离提取、高性能混合均质、高产能包装封灌、新型非热加工

14、、新型杀菌等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加工新知识。(2)农牧渔产品多功能多元化加工新知识,包括粮油、果蔬、畜禽、水产等主产品和副产物的理化生物新知识,农产品功能价值加工新技术,米糠油、胚芽油、膳食纤维、多糖多肽、有机钙等食品或食品配料新知识新技术,饲料、肥料、基料及果胶、精油、色素等新材料知识等等。(3)智能加工装备安装使用和维护新知识,包括特色作物除杂、去皮脱壳、分级分选、分类包装等全系列智能化产后初加工技术装备新知识,数字化、无人化、生产控制智能化等装备操控知识,智能制造、生物合成、3 D打印等新知识,农产品物化特性、功能成分等快速检测仪器设备操控的新知识新技能。5 2.培育壮大现代乡村服务业急需

15、现代服务业新知识。包括农产品和农用生产资料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现代化仓储、冷链运输集配、物流区块链、智能物流、北斗导航、净菜物流配送,冷链物流服务、物流疫情防控、农旅融合、餐饮休闲农业、网上订餐订房订票等现代服务业新知识。5 3.适应乡村新产业新业态需要新知识。包括共同配送、即时零售、O20、互联网+、农业大数据、精准网络营销、直播带货、电商直采、农产品定制等新模式所需的信息知识、人工智能和电子商务的新知识。(五)绿色生态强农急需生态低碳新知识习总书记指出:“农业强国的中国特色是发展生态低碳农业。坚持绿色是农业的底色、生态是农业的底盘”。3 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是农业国际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16、我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7 6%,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8 6%,农膜回收率8 0%,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4 0%,三大粮食作物化学农药利用率4 0%,与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要求有较大差距。未来绿色生态农业发展需要新知识主要有:1.绿色生态循环农业新知识。包括种养循环模式,大豆玉米等间作套种模式、轮作休耕模式、稻田综合立体化种养模式、林下立体种养模式、盐碱地渔农综合利用模式、节本增效与生态循环技术模式、农区提质增效技术体系与种养发展模式、绿色优质农产品与生态产品供给模式等新农业发展模式必需的新知识;低碳、循环、智能、集成的农业绿色发展技术应用所需的新知识;水域生态环境修复、资源养护、水生野生动物

17、保护、水生生物栖息生境修复等新技术所需的新知识。4-5 2.重大风险与灾害防控全链条新知识。包括防范化解农业重大风险新知识,农药与生物技术风险防控新知识,农药安全风险监测评价新知识,作物药害、人畜中毒、农残超标和环境污染等风险监测评估新知识,农药使用安全风险防控新知识,作物病虫害和动物疫病预警与在线诊疗新知识,一1 2 3 一王习春,鲁德银生物安全保障能力监测、农业生物技术安全评估产和燃烧污染物减排新知识。4 新知识、农业风险管理新知识。5)二、构筑知识强农战略,赋能农业强国3.农村新模式新业态融合拓展新知识。包括挖掘农业农村生态涵养、农旅休闲、研学科普和文化传承等新功能新知识,农业农村功能性

18、生态景观系统和农业文化遗产传承新知识,乡村生产生活一体化复合景观新知识,乡村生态景观的多功能性新知识,融合污染消纳和产业发展双重功能的农业农村景观系统新知识,集生态型、艺术型、科普型的农作物品种与生产设施新知识,休闲农业和科普农业建设管理新知识。(六)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急需生态环境新知识习总书记指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3 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需要新知识:1.理解执行村庄规划和配合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管理需要村镇建设与管理新知识。包括村庄整治、农村“四好”公路维护和安全,乡村

19、现代产业园、乡村旅游休闲景区、乡村文化文物旅游建设与管理,农村供水工程改造和维护,农村水电网络安全维护,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建设使用,现代宜居农房建设标准等新知识;乡村数字化与电子商务应用、农业农村大数据挖掘与精准网络营销、智慧农业发展等新知识;乡村公共基础设施使用管护、乡村消防防灾、经营性自建房安全新知识。5 2.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需要新知识。村庄清洁、户厕整改、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厕所粪污、易腐烂垃圾、有机废弃物就近就地资源化利用等等,都需要农民学习新的公共卫生健康知识。持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需要广大农民具有公共卫生知识。5 3.生态宜居乡村建设需要新知识。包括农业农村生活垃圾与其

20、他有机废弃物协同处理、农村有机垃圾集中处理技术模式、单联户农村生活污水就地处理与庭院利用、集成和熟化推广农村生物质能源综合利用等新知识,农村新模式新业态融合新知识;农村改厕及粪污资源化利用、农村厕所粪污处理与庭院、大田利用等新知识。4.农村生物质能源综合利用需要新知识。包括农村生物质多原料混合高效新技术新知识、生物质燃料清洁高效直燃技术新知识、热解炭气联一1 2 4 一当前,农业农村个体和群体的新知识存量较低、质量不高、9 结构不优,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满足不了农业强国、乡村振兴、宜居宜业、美乡村建设和农民全面发展的战略需求,需要制定实施知识强农战略和政策,多方增加新知识有效供给和优质服务,助力

21、农业强国建设。(一)遵循习近平农业强国思想,强化知识强农战略思维在农业强国建设新征程上,须以习近平农业强国、乡村振兴和“三农”思想为指导思想。要强化战略思维,锚定农业强国目标。坚持人民立场,践行人民至上观念,以农业农村农民新知识需求为导向,把农业农村农民知识服务纳人普惠性、基础性农村民生工程,制定国家农民知识提升工程,为农业农村农民提供优质的公共知识服务和个性化精准知识服务。9 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农业农村农民新知识需求与供给、协调涉农部门和经济主体的新知识资源供给。坚守底线思维,明确县镇村农业农民新知识供给的底线,强化村镇干部知识服务使命责任,积极主动作为,努力建设现代农业知识经济体系、农村知

22、识社会和学习型知识型农民。县镇村政府必须切实履行政治责任和事业担当,把握农民意愿需求,积极推进村镇图书馆室建设,增加新图书期刊采购,支持村镇图书馆室为农民提供优质图书知识服务。(二)契合农业强国战略,制定知识强农战略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新知识供给和服务在农业强国战略的重大战略价值,深刻认识到现代农业知识与科技是农业和农村高质量发展、持续发展和创新发展的基础性战略资源,新时代农民知识服务对实现农业高质量和供给侧结构升级的重要意义,现代农业新知识与新科技成果转化链顺畅优化、增强动态国际竞争力、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率,都是农业强国战略的关键环节。1 0 为此,从农业农村农民的新知识长远需求出发,把

23、新知识供给和服务纳人农业强国战略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以及农民全面发展和美好现代生活的重要战略任务。制定知识强农战略目标、指导思想、原则,把知识强农战略纳入农业强国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协调涉农各方的新知识需求和知识服务有效供给,迅速补齐农业强国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知识强农战略,赋能农业强国建设建设的知识短板。1 1 知识强农战略必须契合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农业高质量发展、绿色低碳发展、供给侧结构优化等农业农村重大战略需求,全面统筹全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 0 2 4 一2 0 2 9“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规划“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和全民科

24、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 0 2 1 一2 0 3 5 年),加强与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规划、乡村振兴战略和精准脱贫扶贫的有效衔接,认真执行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和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三)制定农村知识服务政策,健全高效供给与优质服务机制健全激励农业农村农民新知识高效供给和优质服务的知识产业服务政策目标是通过知识服务政策来调动、鼓励、引导、发挥和有效整合涉农知识服务和供给单位资源,为农民、农业和农村提供有效新知识供给和服务。1.农业政策激励:把知识强农和现代农业知识经济体系建设纳入农业战略目标,把涉农新知识供给和服务纳人“三农”工作的重点。把农产品知识含量、知识竞争力纳入农业国际和区域竞争力的核心指

25、标,把涉农新知识供给与服务纳人乡村振兴考核内容和农业政策绩效评价指标。要建设高效优质农民农业农村知识数字化服务的全国农业农村知识库和服务系统、网络平台、服务工具APP。农业农村部要建立国家级农业农村知识库,完善中国农村网、中国农经信息网的服务职能,健全农民知识优质服务的激励机制。借助国家智慧图书馆、知识平台数据库,等数字化服务,让农民能同步分享公共知识服务,能跨越城乡知识传播鸿沟。要推进村镇图书馆室和图书知识公共服务数字化建设,不断拓展智慧公共图书知识服务应用。2.农业科技政策激励:农业科技推广政策要新知识培训和服务及应用纳人公共服务范畴,把农业农技推广站、科研单位和农业高校要把农业战略需求和

26、农民全面发展作为科研、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创新与新知识服务的职责考核、绩效考核和财政拨款依据。完善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完善农业知识产权保护顶层设计,加强农业知识产权力度,强化农业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通畅新知识创造、学习、运用、共享和服务全链条。3.农村农业教育政策:重点是公共知识基础新知识的有效供给。扩展新知识基础教育,为新一代和下一代农民的新知识供给:实行1 2 年义务教育,更新教学大纲和知识,把高中知识普及到全体新生代农民。扩展高等教育的新知识供给:加快新农科建设,积极开展对口援建村镇图书馆、博士教授下乡送知识(讲座)、大学生义务服务等等。4.人力资源政策:惠及农村农民和进城农民。新知识培

27、训和讲座(财政补贴和收费相结合),进城农民就业培训要根据当地产业新知识。农业部门全面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设立乡村人才振兴的专项知识培训服务。不断健全农民培育制度,构建短期培训、职业培训和科普教育相互衔接的高素质农民新知识供给新格局。5.农业财税政策激励:根据各地知识强农战略,将涉农新知识供给与服务纳入预算范围,采取全额拨款、部分拨款、财政补贴、贴息等多种财政税收制度来激励新知识供给、服务和共享。农业农村重点项目必须有新知识培训。基层农技推广项目部分经费用于补助农业新知识供给和服务。国家和省级财政要单列支持农业农村新知识出版专项经费。对本区农业农村推荐书目采取集中招标采购。国家和地方税务部门要

28、将公共知识服务纳人免税减税的范围。6.文化政策激励:文化部门要把建设和扩展村镇文化馆、文化广场、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科普馆、民俗馆等作为新知识供给和服务的重要职能。健全新知识服务标准和职责绩效考核办法。更新农业农村优秀书目推荐。遂选农业农村农民知识服务主体,建立农村知识服务主体白名单和黑名单。强化村镇图书馆室和农技推广机构提供公益性新知识供给和服务职责。强化激励约束,将村镇图书馆室和农技推广责任制度建设、新知识新技术受众人数、新知识服务对象满意度等纳人绩效考评和拨款依据。(四)锚定农业强国目标,精准匹配新知识供求结构1.锚定农业强国目标,多方收集“三农”知识需求。贯彻习近平农业强国思想,瞄准农

29、业强国建设、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和重大战略,特别是“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全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 0 2 4 一2 0 2 9“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规划“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等战略需求,各地重点收集一1 2 5 一王习春,鲁德银本地农业重点领域、重大方向和关键技术的新知发展规划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识需求。包括现代生物育种与生物技术应用新知(2021一2 0 3 5 年),构建公共知识政府供给和有识、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新知识、高效种养与绿色偿个性化服务各展所长、优势互补的农民基础教生产新知识、农业机械装备与智能化新知识、农产育和农业农村新技术培训体系,

30、建立健全农业农品加工技术与装备新知识、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村科普制度体系,加大新知识普及力度。【1 2 健全养健康新知识、重大风险与灾害防控新知识、生态知识下乡制度和组织,让图书下乡、知识下乡、服宜居乡村建设新知识、农村新产业知识和产业融务农民成为常态化。合升级新知识,特别是农业农村产业链、供应链、2.深化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农业创新链、技术链与知识链的衔接和结构匹配需求。通过图知识链新、技术链与产业链供应链延伸、整合和优书馆室登记、智能手机知识学习软件、网络调查、化,以县镇产区为知识技术单元,围绕当地主导产网上书店、农民农村社交平台和农业知识服务平业发展新知识需求,促进产学研在知识链、技术台等

31、等,多途径收集本地农民、农业经营主体、农链、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有效协同,打通农村社会组织和村社干部的新知识需求和书目需求业新技术推广和新知识应用“最后一公里”,用好清单,尤其是个体购书意愿不高、通用性强的、成用活农业新知识新技术服务平台。套的、大型系列图书和期刊和农业农村知识数据3.健全农业新知识新技术科普常态化机制。库的需求。实施农民新知识教育培训计划,加强农民在线教2.优化整合涉农知识资源,优化农村新知识育培训。面向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和农业农村服务供给侧。省市县涉农部门、教育部门、文化部门根新需求,分层分类开展全产业知识链培训。推动据当地发展战略、产业知识需求和农民全满发展涉农中职高职

32、的专业建设,扩大招收农民学员,通需求,建立和优化农业农村农民知识库,及时发布过学费减免、弹性学制、送教下乡,支持农民就地农业农村公共新知识清单。农业农村部、教育部就近接受农业职业教育。门及其农林高校、国家图书馆合作研究选农业4.构建农民新知识教育培训和农业科普新格农村农民优秀书目,国家新闻出版署研究更新局。充分发挥涉农高校、公共图书馆、农业科技推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涉农出版企业广机构、电视网络和农业知识平台各自优势,健全和新华书店积极编辑出版涉农科普农业新知识图新知识供给和服务激励机制和制度,激励涉农主书。清查村镇图书馆室和农户家庭、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参与新知识服务,形成多元化、多层次、

33、短体现有图书资源,及时清除陈旧图书。在此基础期培训、职业培训和学历教育相互衔接的新型农上,汇集各方力量建立农业农村农民新知识的书民教育培育新格局。将科普工作纳人涉农科研项刊和数字知识库的推荐采购清单。目预算内容和考核指标,支持农业新知识科普基(五)健全城乡一体化的农村知识服务体系,地建设和农业图书出版。建设完善一批以农业科完善农业知识科普体系技为主题、集科普教育和休闲娱乐一体的农业科1.健全城乡一体化的现代农村公共知识服务普场馆、农业文化展示馆和农业科技示范园体系。重在强化农业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不区。1 2 断完善健全城乡一体化的知识供给和服务的制度5.充分发挥涉农高校、公共图书馆、科研院

34、所机制,以提升农业农民农村知识服务的质量效能,和农业知识技术服务职业单位在科普农业新知识尽最大努力为农民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的主导作用,鼓励和组织农业科技人员、知识服务公平、更可持续的公共知识有效供给和优质服务。人员、大学生和退休教师和干部,开展各种形式新充分认识县镇财政在弥补农民个体获得新知识能知识服务和志愿服务。组织退休农业专家和科技力不足、农村农民公共知识有效供给和知识服务人员组团定期深农村农户科普新知识新技术。的公共财政职能和主导作用,推进城乡公共文化鼓励农业企业家、农业科学家、农业经营者组新知服务体系、城乡教育体系和城乡知识服务体系一识新技术应用讲座。各级宣传部门与农业农村部

35、体化建设,建立健全激励城市优质知识资源向农门协同开展线上与线下结合、主流媒体与新媒体村农民流动的知识共享机制和城乡公共知识一体结合的农业新知识科普体系,广泛开展农业生态化服务渠道。落实“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科技环境保护乡村行科普宣传活动。一1 2 6 一实施知识强农战略,赋能农业强国建设(六)扩展多元化新知识供给与服务渠道,新辑出版适合农业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的现代知识知识赋能农业强国建设的书刊,积极向村镇图书馆室推荐和捐书。建立提升农技推广站所新知识服务能力。在主要健全涉农主体知识多元图书供给渠道。村镇图书农产品重点产区和生产基地创建一批基础条件馆室、村镇社区文化馆、文物馆和村镇中小学图书好、

36、产业代表性强、技术支撑有力的农业新技术新馆是农业农村公共知识供给与服务的主渠道。所知识服务基地,推进重点产区全要素、全过程、全有由财政供养的公共图书馆(国家、省市县区公共链条重大关键新技术和新知识集成应用。健全产图书馆)和知识服务单位(文化馆、博物馆、文化宫区农业重大新技术和新知识协同推广和科普工等等)都应把农民知识服务和供给作为自已职责作,促进农技推广站所联合科研单位、村镇图书馆和任务,把农民和农村输送知识纳入年终和评级室和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新知识科普讲座。健全农的考核指标。家庭和农业经营主体、农村企业可技推广站所和村镇图书馆为主体的公共新知识供实行个性化有偿知识服务,乡村振兴对口单位积给与服

37、务,市场化个性化服务为补充,高等院校、极援建和捐书,文化旅游等政府部门送书下乡,乡科研机构和知识服务机构和涉农企业等广泛参贤捐书,文化旅游机关和农文旅休闲企业把农村与、分工协作、充满活力的农业新知识新技术学习书屋、休闲书房、文化广场书栏纳入乡村旅游建设应用推广体系。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协同推动专和知识文化服务内容。业化、市场化、社会化农业科技与知识服务企业建2.加大数字知识供给和公共服务,全面推广设。激励乡贤和农户共享新图书。数字知识0 2 0 服务。随着数字技术应用和农村引导农业科研院校下沉开展新科技新知识服5G网络普及,公共知识服务农民的最后一公里”务。释放农业科研院校农技服务动能,发挥其技

38、逐渐打通。8 全面落实国家数字乡村战略,普及术、知识、人才和平台等优势,共建新知识新技术5G网络,丰富农户和农业经营主体网络接口。着服务平台和示范基地,促进农业新科技成果转化。力提高农村网络速度和服务质量、降低网络费用,健全农业科研院校新知识新科技科普服务考核机有效促进乡村信息化与知识化有机融合,结合农制,将服务农业强国成效作为学科评估、人才评业农村电子商务和农民数字化生活需求,建设高价、职称评聘和绩效考核等的重要依据。效优质农民农业农村知识数字化服务的全国农业严格执行公共图书馆法,国家、省市县级图农村知识库和服务系统、网络平台、服务工具书馆要把帮扶村镇图书馆室建设和服务作为应有APP。农业农

39、村部要建立国家级农业农村知识使命责任和任务职责,对口支援村镇图书馆室建库、完善中国农村网、中国农经信息网的服务职设和服务。要把公共图书馆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能,健全农民知识优质服务的激励机制。借助国在农村,推进村社图书室全覆盖和农户图书服务家智慧图书馆、知识平台数据库等数字化服务,让全覆盖。农民能同步分享公共知识服务,跨越城乡知识传(七)健全线上线下农业新知识供给服务模播鸿沟。推动村镇数字图书馆室建设,运用新一式,增强新知识有效供给效能代信息技术,拓展智慧公共知识服务方法途径,使根据农业农村知识载体(图书知识、数字知数字化公共知识服务更加精准高效互动。推动国识、网络知识等等)特点和内容(农业科学

40、知识、农家数字图书馆、高校、学术机构、研究机构和知识业技术和农村信息知识、农村人文社科知识、农村平台向农民农业提供数字知识。加强数字图书内生活与生态环节知识等等)适用性、各地农业农村容资源、管理服务大数据资源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农民发展的新知识需求和学习条件,通畅农业农化公共图书服务网络平台建设,不断拓展智慧公村农民知识链和知识共享模式,因地制宜分类提共图书知识服务应用。供便捷高效优质知识服务方式,建立健全线上线(八)健全农业新知识公共服务激励与共享机下知识服务结合模式。1 3 制,健全个性化有偿服务标准1.拓展图书知识供给和优质服务渠道。国家1.健全农村公共知识的公共服务机制。坚持省市县区村镇

41、图书馆提供优质、安静阅览室和借以城带乡,充分发挥城市公共图书馆辐射带动作阅服务及个性化预定服务。文化馆、科技馆、企业用,推动城市公共图书馆服务向农村延伸、公共图图书馆都应设立公共阅读空间。出版企业积极编书知识服务向农村覆盖,促进城乡深度融合发一1 2 7 一王习春,鲁德银展。1 4 充分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作用,积极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 EB/OL.(2 0 2 3-0 2-1 4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推进村镇图书馆室建设,形成2023-04-06.http:/ 0 2 3(6):4 1 7.逐步建设一批全国和省级农业新知识普及与【4 农业农村部.“十四五 全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规划新技术推广示范县或

42、先行区,创建一批国家农业EB/OL.(2022-0107)20230406.ht-新知识新科技创新学习应用联盟和平台。tp:/ 全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 0 1 8 年一2 0 2 2 年)EB主体(新型合作社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等OL.(20180926)20230406.http:/不同知识主体建立共享平台共享制度和共享激励 EB/OL.(202202-11)202304-16.http:/建立分类评价和绩效考核机制。构建以新技 农业农村部.“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评价,构建政府、农业经济主体、农民等多方参与划 EB/OL.(2022-03-09)2023-0406.ht-

43、的评价和绩效考核机制,建立社会化、专业化和标tps:/ J.科技务标准。积极满足广大农民知识和文化发展需情报开发与经济,2 0 1 3,2 3(1 9):1 5 5-1 5 7.要,为农民提供更多个性化、多样化公共知识服9李李霞,樊治平,冯博.知识服务的概念、特征与模式J.情报科学,2 0 0 7,2 5(1 0):1 5 8 4-1 5 8 7.务,使全体农民的知识文化获得感和发展能力持10雷家骥,冯婉玲.知识经济学导论 M.北京:清华续提升。根据农民发展和美好生活需求,丰富个大学出版社,2 0 0 1.性化知识内容,强化知识服务模式,创新服务方11何五长,倪稼民,曹士海知识就是力量:走向前

44、沿式,打造知识服务新平台,向农民、农业和农村提的知识经济学 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 9 9 9:供高水平高质量的新知识服务。积极主动满足农2078.业经营主体、农业产业化企业、乡村干部等不同类12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 0 2 1 一2 0 3 5型的个性化新知识内容需求。年)EB/OL.(2021-06-01)2023-04-06.http:/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13 刘璐琳.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做优做强乡村产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一一在中国J.红旗文稿,2 0 2 3(3):3 3-3 6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M.北14吴季松.知识经济学 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京:人民出版社,2 0 2 2:3 1.出版社,2 0 0 7:6 4 1 2 1.【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 0 2 3 年全面推进乡村(责任编辑:张文辉)1283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