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基于阿多诺文化工业理论视角的当代新媒体文化问题及解决路径分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36738 上传时间:2024-01-2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4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阿多诺文化工业理论视角的当代新媒体文化问题及解决路径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基于阿多诺文化工业理论视角的当代新媒体文化问题及解决路径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第4期(总第142期)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基于阿多诺文化工业理论视角的当代新媒体文化问题及解决路径分析王丹桐(兰州财经大学,甘肃 兰州730101)摘要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新媒体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并因此衍生了全新的大众文化。本文以阿多诺的“文化工业”理论为基础,探讨新媒体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内容同质化、信息低俗化、文化商业化及泛娱乐化等问题,提出保持个体主体性、给以正向价值指引、增强思维理性及重建思辨能力等解决路径,确保新媒体文化在我国平稳、健康发展。关键词新媒体;大众文化;文化工业理论中图分类号G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566(2023)04-0108-06文化

2、是引领民族进步、国家持续发展的力量之源。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出台一系列政策,从坚持文化自信、文化创新等战略高度,在坚持“双百”方针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建设基础上,建设、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在信息技术的催生下,网络文学、公众号、短视频、电商等新兴文化传播手段发展迅猛,“新媒体”成为我国大众文化事业中强势崛起的“黑马”。相较于广播、电视、印刷三大传统媒体,这种依托互联网技术而诞生,被联合国定义为网络媒体的“新媒体”1,以更广泛的覆盖率和更便捷的传播手段,彻底颠覆了过往的传媒方式。和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数字化,

3、以互联网为主要传播途径;二是交互性强,输入信息的人亦可以传播信息;三是联动性强,不同媒介之间的信息能够无障碍、即时传播。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逐步突破,我国新媒体事业已经渡过了爆发式增长阶段,各个方面已经成熟,如今迈入了高速发展阶段,正在向转型与升级的新阶段过渡2。然而,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在带动我国文化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如用户导向性明显、商业化严重、信息质量及可信度逐渐降低等等,从总体上看,如同20世纪哲学家阿多诺所言,新媒体下的大众文化带有了浓厚的工业化痕迹。一、工业文化理论的主要内容阿多诺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思想在哲学发展里程上有不可磨灭的光辉。2

4、0世纪三四十年代,阿多诺到了娱乐盛行的美国生活,亲身经历了由技术理性统治的美国社会,对当时的社会现状深有感触,据此提出文化工业理论。“文化工业”一词最早正式出现在启蒙辩证法一书,只是在原稿中,阿多诺与霍克海默最先使用的是“大众文化”来表达当时的社会文化状况,后来又正式改为“文化工业”。如此修改是收稿日期2023-03-12作者简介王丹桐(1996),女,甘肃天水人,兰州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108为了能够更加清晰表明其立场和属性,表明文化工业的侧重点在工业而不仅局限于文化,消费需求是其直接目的。阿多诺将文化工业类比于自觉托生于社会大众的

5、民众艺术,是这种艺术的现代形式。不过这两者间还是有明显区别的,不同于后者,文化工业能够将老旧的东西熔炼成一种新的东西,文化产品都是以刺激民众消费为目的专门生产的,且其各个分支自成系统,彼此适应,自成一体3。在此基础上,阿多诺又进一步明确了这种文化的重要载体“大众媒介”。他认为,大众媒介是专门为文化工业量身打造的专有名词,它掩盖了剥削和压迫的本质,看上去与人无害4,而文化工业则借由这种媒介复制、强化并巩固民众的心理态势,以达到资本逐利的本质目的。总的来说,阿多诺的文化工业理论是系统全面的理论体系,内涵十分丰富,不但批判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娱乐主义盛行的颓靡状况,同时也批判了盛行的文化工业对普罗大众

6、精神上的压制,要想真正结合当下实际加以借鉴,就需要从全方位把控其理论。(一)理论溯源及内涵阿多诺的文化工业理论除了对身处其中的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直接理解之外,在思想上,其主要来源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和商品拜物教,以及卢卡奇的物化思想。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最早明确提出于其所撰写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之后也在多部著作中不断深入和完善,他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下人会发生“异化”,并指出异化的四种类型:人与劳动、人与其劳动产品、人和人的类本质及人和人之间的异化4。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中,人会逐渐与劳动、与劳动的产品相异化,紧随其后的则是人的劳动也变成了可被交换的商品,劳动本身及其产品反过来成了人的

7、约束力量,最终造成人与自身相异化。在唯物史观诞生后,马克思又从商品拜物教的现象中剖析异化现象,人们从起初对一般等价物的追逐到后来对货币的追逐,形成了商品拜物教,在这种背景下,人与人之间不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社会关系,而是被逐渐物化,进而变成了一种“物与物的关系的虚幻形式”5。商品拜物教掩盖了交换之中事物的真正价值,人与人的关系也异化成了客观上物与物的关系。卢卡奇批判地吸收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实质上开启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文化批判的闸门6。在卢卡奇看来,所有能够被计算和衡量价值的、能以定额交易的事物都叫做商品,符合条件的事物会获得一种物的特性,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也因此被逐步物化。如他所言,“人

8、自己的活动,人自己的劳动,作为某种客观的东西某种不依赖于人的东西,某种通异于人的自律性来控制人的东西,同人相对立。”7正是基于这种社会环境,生活在其中的人会逐渐服从于这种物的特性,甚至顺从地被物化,人们逐渐丧失了作为人的主体性和批判精神,沦为物的附庸。阿多诺则吸收了以上两人的思想,从工具理性下的社会问题入手对文化进行了批判。此时,文化与技术相交融,文化产品可以被机械地无限复制,变成了一种彻头彻尾的“文化工业”,逐利成其最终目的,文化产品也变成了商品,在这种工业化之下的文化产品具有标准化、虚假性及强制性的特征,每个产品都由机械复制生产,从内容到形式都别无二致,而且会给人带来虚假的需要和满足感,并

9、通过这种强制性的方式统一大众的思想。但与其他商品不同的是,文化产品不仅是一种产品实体,更是一种社会意识的体现,而特权阶级正是通过文化产品向社会大众渗透着自己的意识形态,一步步侵吞人的独立的思想,以维护自己的阶级统治。同时,阿多诺还提出了否定批判的思想,对文化工业做了进一步的剖析。他在阐述自己的否定辩证法时表示“辩证法是一以贯之的非同一性意识,它并不预设一种立场”8。“非同一性”的理念贯穿着阿多诺否定辩证思想的始终,可以说是其核心理念,他认为,对理性的批判和对矛盾的揭露以及不断展露主体个性构成了否定辩证法的真正内涵,这种批判主要是从产品的商品化、标准化、技术性三方面进行的9。正是因为对同一性的追

10、逐使得整个社会陷入了文化工业囹圄,而只有非同一性才能够真正解决这一问题。(二)阿多诺文化工业理论的局限性文化工业理论的诞生基于殷实的理论基础,整个理论体系内涵丰富,尽管时代在变迁,但它对于当今社会文化工业现象仍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文化工业理论生于工业娱乐时代的美国,同样也会受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的限制,放眼当下,文化工业理论本身带有的局限性也是不可忽视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窥见一斑。-1091.文化工业理论对技术的看法太过悲观。一个世纪以来,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整个世界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哪怕是如今的美国也与20世纪三十年代的美国有着天壤之别,尤其是进入信息时代,整个世界的发展

11、可谓及其迅猛,造成这种变革的主要推手就是科学技术。技术方便着人们的生活,推动着社会不断进步。然而,阿多诺及法兰克福学派则过分强调技术的负面作用,认为技术在日渐奴役和支配着人们对生活,尽管技术让人的生活日渐便利,但却造成了人精神上的空虚,技术越发达,与人的生活越紧密,人的精神压力就越大。可见,阿多诺过度放大了技术的负面影响,而忽视了其积极作用,是典型的技术悲观主义的表现10。2.文化工业理论忽视了人的主体性。不同于本雅明对工业文化蔓延时尚存一丝稀薄的民主幻想 11,阿多诺截然不同的生活背景和社会阅历让他对整个文化工业下的大众报以绝对的悲观态度,彼时的美国泛娱乐主义盛行,作家们大喊“娱乐至死”,人

12、们似乎在温水煮青蛙般的工业产品中丧失了主体性,人们渐渐失去了自我的审美,没有了反思和批判的精神,对整个文化工业逆来顺受,甚至开始主动融入其中,这让阿多诺彻底丧失了对民众主体性的信心,认为人们最终会完全失去反抗精神,被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所奴役。但事实上,人作为精神的主体,具有对这种文化工业产品的抵抗能力,没有人会彻底、完全接受资本所带来的一切,最终还是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选择,只要人还是人,其主观能动性就不会彻底泯灭,始终具有自主选择的能力。总的来说,在信息技术高速发达的今天,新媒体成了传播媒介的强大力量,我们在借鉴阿多诺文化工业理论时应该辩证地看待它,不能一味盲从,更不能陷入其缺陷的泥淖,必

13、须要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够真正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二、新媒体文化存在的问题新兴技术的发展托生了新媒体这一文化传播媒介,其短小而精悍的内容结合更多云技术,就能够使大众足不出户而尽览天下事,特别是在其与大数据机制结合之后,大量碎片化的信息在无声无息之间精准推送给用户,使得用户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获取自己最感兴趣的信息。这在便利人们生活的同时,同样造成了某种程度上的文化侵入。在这种信息模式下,人的主体性被了无痕迹地消解,审美和选择变得格外有限,甚至无形中被其支配,这进一步致使人们的思辨能力逐渐退化,开始减少对接收到的文化信息进行反思。长此以往,人们会逐渐失去对意识形态的主导权,而这种模

14、式下带来的文化信息最终也会被资本驱使下的商业化使吞殆尽,因此,要想规避文化的过度工业化,就要探清这种文化传播模式带来的主要问题。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信息同质化严重,消解了人的主体性阿多诺认为,科学技术的进步致使文化产品大批量复制生产,如他所言,“文化工业的所有要素,却都是在同样的机制下,在贴着同样标签的行话中生产出来的”12,大众文化也因此具有标准化的特征,而“个性就是一种幻象”12。尽管大多信息内容都刻意带上了“个性化”的标签,但事实上,当前大多数的网络信息产品都落入同质化的窠臼,信息的内容被“标准化”了。一方面,过分追求流量热点让新媒体创作变得单一化,文化被无形地规定了。一如当

15、前的网络文学,作家们在写作时不是首先考虑作品本身,而是首先考虑是否符合市场需求,按照市场的喜好进行创作,但当创造力缺乏之后,市场的选择会变得狭窄,进而导致创作模式固化,作品不再追求质量,而是追求通俗日常的文学“模版”,大批量“套路”文学被催生,某个套路一经火爆,市场上则会立刻涌现大量同题材、同类型的作品。新媒体具有无障碍跨界联动的特征,因此,同题材的短视频、公众号、IP衍生产物会为了追求流量而大规模跟风涌入市场,产生联动。大多数情况下,各个渠道的新媒体技术会相互影响,任何一个领域的风吹草动,都会带来整个行业的联动效应。把大量同质化的信息呈现给用户,悄无声息地统一着大众选择,消解人的主体性地位。

16、另一方面,在大数据的推动下,新媒体用户接受的信息并不是多样化的,而是经过算法筛选之后按照用户偏好进行精准推送的结果,这就带给用户一种看似个性化、差异化,实则是完全虚假的渴求,甚至还能为这种虚假的渴求被满足而获得一种虚假的满足感。正是因为需求频频被这种个性化和差异化满足,大众越会被工业文化产品欺骗,而这些被权益控制下强加给人的选择,又被个体的虚假满足感掩盖13,仿佛这些差异化产品并不是被外部力量强加给人的,而是自主选择的结果。人们会被-110困在一个由自己喜好构成的“信息茧房”中,丧失自主选择的权利,丧失个人在社会、在自己精神上的主体地位,人的主观能动性一步步被数据和算法消解,最终被大量同质化信

17、息麻痹。(二)低俗化内容泛滥,限制了人的审美尽管当今数字时代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消息,看上去琳琅满目,但事实上,这种信息并没有帮助人们获取有益的知识,而是使大众的审美迅速跌入一种极端的贫困,这些信息从根本上体现着特定内容,是一个标准化的统一体12,更是工业文化的典型产物。当下,信息内容同质化空前严重,同样的,大众的喜好和爆点也更容易被创作者把控。在新媒体充斥的市场经济下,创作者难以避免地会以利润为导向进行跟风创作,当一夜爆火成为可能甚至是寻常事时,大量逐利的创作者为了博取大众的关注,会刻意让作品流于低俗,如大胃王吃播、恶搞短视频、违背主流意识形态的“爆炸式”发言等等,这些内容不但毫无艺术性和审美价

18、值,亦不符合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只能给予人们肤浅短暂的快感,不断降低着人们的鉴赏能力,而如果人们逐渐习惯了这种由新媒体带来的即时性满足,渐渐丧失了对于艺术的追求和审美,最终将会导致大众文化事业难以积极健康发展。(三)文化商业化严重,影响了人的消费观念不同于传统媒体在商业化方面的有限性,新媒体直接将文化进行市场导向,信息中蕴含的商业化目的更加直白。早期的媒体平台更多用于社交和获取信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进入中国市场,而网络购物的兴起,更是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的生活习惯和消费观念。电子商务日渐成为一股庞大的经济力量,带动着社会的经济发展。在新媒体不断涌现的今天,更多的信息变成了或明或暗的广告推

19、送给用户,更多商业化模式被催生,直播带货如火如荼,公众号、短视频中或明或暗的产品推荐被商家推送给用户,以至于互联网所覆盖的每一个用户都成了潜在的消费者,消费本该是按需自主选择,但这种新兴商业模式增加了人们盲目消费的风险,而当人们逐渐习惯这种消费模式之后,就会被其奴役,而人的依赖性与奴性,亦即文化工业的终极点13,这时,广告和文化工业在技术和经济上融合起来了12。但值得深思的是,人们即使看穿了各种信息背后隐藏的商业化本质,也愿意接受这些信息,自愿加入这种消费环境,甚至助长了盲目消费的风气,正如电子商务盛行之下,商家自创了“618”“双十一”等各种电商节来进一步扩大消费,为了抓住优惠,或是盲目赶潮

20、流、跟风,人们的消费毫无规划和节制,这种消费方式甚至影响着一代人的思维模式。或许正如阿多诺所言,在工业文化之下,广告已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因为“即使消费者已经看穿了它们,也不得不去购买和使用他们所推销的产品”12。(四)泛娱乐化倾向严重,降低了人的思辨能力尽管生活需要娱乐来消遣,但文化工业时代的笑声在阿多诺眼中是一种疾病,人们无法逃脱权利阶级的控制,而只能以此回应。文化工业并没有真正为人们带来娱乐,相反,它彻底破坏了娱乐,“因为在这种意识形态般的陈词滥调里,文化工业使商业将这种娱乐吞噬掉了,而快乐工业早就算计好了。”12作为一种新兴的大众文化载体,新媒体文化体现了当代人们快节奏的生活特征,以短

21、促直接、简单肤浅、碎片重复的形式输出娱乐信息,给人们以片刻放松的空间,这与当代人们的生活习惯十分契合,在高强度的工作间隙获得短暂的娱乐如同一个梦幻的乌托邦,让人们从高压下暂得解脱,成为人们情绪的出口。但当人们将大部分时间消耗在这些娱乐信息上时,这种不加思考的享乐会让人上瘾,人们的思辨能力逐渐退化,只知接受信息,而不反思接受到的价值内涵,这就使得人们逐步丧失了对现实世界的思考,降低了主体的思辨能力,无法对现存信息和当下社会进行思辨的批判而只是一味地接收和认同,正如同泛娱乐化这种弊大于利的消极享乐模式就真正将人固化成了“单向度的人”12,阻碍了人向“自由而全面的真正的人”的转变。三、新媒体文化存在

22、问题的有效解决路径以上提到的新媒体文化现存的诸多问题都佐证着其文化工业化属性,与阿多诺的描述相差无几,面对这些问题,阿多诺本人也明确提出了解决办法,即通过其“否定的辩证法”以应对文化工业化所导致的大众文化对人的主体性的消解问题。因此,欲克服这一问题,就须从以下各方面进行考量。(一)重塑“个性”,保持人的主体性新媒体带来的大众文化已经成为了当今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不光输出着信息,也同样反映了大众思维和理念,展示着人们的审美和品-111味,宣泄着人们的情绪。在阿多诺看来,要解决文化工业带来的标准化问题,就必须坚持人的“个性”,保持人在社会、在自身精神上的主体性,其否定辩证法更是明确提出,要

23、以“非同一性”来克服该问题。新媒体文化尽管成了一种新的风尚,但在此模式下,用户粘性就等同于商业价值,因此,大数据和算法将人们彻底裹挟,忽视了用户的主体性,而只注重用户带来的经济利益。这就要求这些新兴媒介平台要将用户的主观需要放在首位,首先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信息推送时进行主动选择,更多推送有益于人全面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的优秀作品,助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帮助社会形成积极健康的大众文化。其次,新媒体平台的信息创造者们应该主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立足实践,创作出符合人们精神和物质需求的、积极正向的文化作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保持人的主体地位。(二)加强内容监管,

24、赋予文化正向的价值追求“非同一性”原则不仅能够解决大众文化带来的标准化问题,同样也是阿多诺所认为的审美最高原则。新媒体带来的大众文化在工业标准化生产过程中同样带来了严峻的低俗化问题,阿多诺认为,真正的艺术本身是具有自我否定性的,显然这种现行的大众文化并不具备自我否定的特性,其创作者的目的并不是高质量的文化作品,而是在刹那间攫取大众眼球,获得关注度的爆点,文化是意识的反映,同时对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而这样的文化产品忽视了文化对人教化引导的反作用,并不利于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形成。因此,网络平台首先应该对自身发布的信息内容加强监管,过滤媚俗文化,肃清低俗信息,向用户传递积极健康的文化内容。其次,创作

25、者在创作时应主动以正向价值观为方向,以质量而非流量为创作目标,主动摒弃低俗内容创作,从根源上杜绝低俗文化的出现,共同维护网络生态健康绿色发展,给予人们更高的价值指引。最后,应借助新媒体的传播媒介,将社会主义提倡的优秀文化与之相结合,弘扬时代精神,传递社会正能量。(三)规范广告信息,增强人的思维理性阿多诺认为,当文化工业越盛行,力量越强,地位越高,就愈能系统化地对消费者的需求进行标准化生产和控制12,在新媒体带来的大众文化之下,任何信息都可以被商品化,任何形式的信息都可以是促进消费的广告,比起过往的营销方式,新媒体蕴含的广告信息似乎更加赤裸而不加遮掩,如直播带货、短视频推荐等就是直观的例证。如今

26、,新媒体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大众已经逐渐习惯接受网络频繁传递的广告信息,新媒体传达的大众文化似乎已然成为了资本商品化的载体,诱导消费成了最终目的,大众甚至愿意主动参与新媒体带来的新兴商业模式,盲目消费,如此趋势发展下去,人的理性思维会逐渐被磨灭,消费习惯被更改,消费理性被资本支配,文化彻底被工业化变成资本盈利的工具。对此,用户首先应该增强自身的理性思维,在浏览信息时主动辨别其内核,主动忽视无用的商业化信息,不跟风盲目消费,增强主体的理性思维。另一方面,新媒体平台应加大对广告信息的限制,提升平台价值内涵,从奉献社会的角度出发,有针对性地发布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息,让文化承担其应有的正向职能

27、,在有力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同时,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四)增添价值内涵,重建人的思辨能力新媒体带来的同质化、标准化的大众文化,大多给予人直观、冲击性强的信息,目的是娱乐大众,侵吞人们的闲暇时间,本身并不包含多少有效的内容,加之大量虚假消息和商业化信息的充斥,将人们与真正的现实割裂开来,让大众仿佛居于一个由所谓“快乐”信息堆砌出的空洞的城堡,久而久之就会被这种虚假的快乐所麻痹,逐渐失去对现实的反思判断。因此,我们在通过这种大众文化享受娱乐的同时,不能一味盲从。阿多诺也提到,人们之所以没有被文化工业吞没,唯一的原因在于人还保持着猜疑。要善于反思,在迷乱的消息丛中保持思考的能力,可以通过扩

28、大自己的信息获取渠道、多读书并不断进行自我提升、有选择地接受娱乐信息并尽量增加正向价值的摄取等方式来重建个体的思辨能力,让娱乐成为生活的调剂品,而非唯一消遣。此外,在进行创作时,创作者要主动为自己的作品增添有意义的价值内涵,不断提升个人文化修养,真正创造出人民和社会需要的大众文化,让新媒体真正成为优秀文化传播的载体,而非文化工业的拥趸,为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四、结语尽管阿多诺的文化工业理论诞生于特殊的时代背景之下,但其价值内核在今天仍旧有积极的指导-112意义。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最流行的大众文化形式,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能够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流媒介,但无论如何,这种新兴媒体

29、带来的大众文化都不该仅仅作为一种娱乐工具而存在,更应该克服其在发展过程中的种种问题,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给社会以更加健康、积极的大众文化。在面对文化的工业化问题时,我们一方面应结合相关理论,看清问题本质,同时也应看到人在社会中的主体地位,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审美判断,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增强个人的思辨能力,力促新媒体成为彰显社会主义文化力量、助推我国文化事业大踏步发展的燎原之火。参考文献:1 蒋宏,徐剑.新媒体导论 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13.2 胡钰,王嘉靖.中国新媒体发展:特征、趋势与调整 J.中国编辑,2021,(03):10-15.3 西奥多 阿多诺.文化工业述要

30、 J.贵州社会科学,2011,(6).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90.6 孔柳林.阿多诺文化工业理论新探:消费者之维的再思考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12-19.7 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152-152.8 阿多诺.否定辩证法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07.9 李彦.理性审视阿多诺的文化工业理论 J.社会科学动态,2022,(09),12-17.10 程本学,田惠.青春偶像剧的大众文化批判兼论阿多诺文化工业理论的局限 J.

31、岭南学刊,2021,(06):90-94.11 胡翼青.文化工业理论再认知:本雅明与阿多诺的大众文化之争 J.南京社会科学.2014,(12).12 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多诺.启蒙辩证法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3 郝雨,郭峥.传播新科技的隐性异化与魔力控制“文化工业理论”新媒体生产再批判 J.社会科学,2019,(05).14 赫伯特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 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6-12-01.Analysis of Contemporary New media Cultur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Based o

32、nAdorno s Cultural IndustryTheoryWANG Dan-tong(Lan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Lanzhou 730101,China)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new media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and thus has derived a new mass culture.Based on Adorno s“cultur

33、al industry”theory,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new media culture such as homogenization of content,lgarization of information,commercialization of culture and pan-entertainment,proposing solutions as maintain in-dividual subjectivity,giving positive value guidance,enhancing the thinking ability and rebuilding the thinkingability to ensure the st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new media culture in China.Key words:new media;mass culture;cultural industry theory-1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