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贵州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合作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80443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7.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合作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贵州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合作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贵州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合作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3月第36 卷第1 期贵州商学院学报Journal of Guizhou University of CommerceMar.2023Vol.36 No.1贵州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合作研究马芳芳,祖钰博,文搏3(1.2.3.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处,贵州贵阳5 5 0 0 0 4)摘要:粤港澳大湾区是贵州扩大开放合作的主攻方向,以产业合作为着力点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对贵州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基于贵州与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互补性分析认为,贵州推进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合作应以珠三角为重点方向,以工业为重点领域,瞄准化工及新材料、大数据、加工贸易、健康医药、新型建材

2、五大重点产业精准对接。在此基础上剖析所面临的瓶颈制约因素,并从加强统筹引导、建强产业合作平台等方面提出贵州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合作的对策建议。关键词:贵州;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合作;对接融入中图分类号:F207Research on Industrial Cooperation between Guizhou and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MA Fangfang,ZU Yubo,WEN Bo(1.2.3.Foreign Economic Research Office,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ofGui

3、zhou Provincie Peoples Government,Guiyang,Guizhou 550004)Abstract: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is the main direction of Guizhous expansion ofopening-up and cooperation.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Guizhou tointegrate into the Guangdong-H

4、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by focusing on industrial cooperation.Based on theanalysis of the industrial complementarity between Guizhou and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this article suggests that Guizhou should focus on the Pearl River Delta in promoting industrial cooperation

5、 with the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with industry as the key field,targeting chemicals,new materials,bigdata,and processing trading health&medicine,and new building materials as the five key industries for precise docking.On this basis,the study analyzes the bottlenecks and constrain

6、ts facing by Guizhou,and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suggestions for Guizhou to strengthen industrial cooperation with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from the aspects of strengthening overall guidance and building a strong industrial cooperation platform.Keywords:Guizhou;Guangdong

7、-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industrial cooperation;docking integration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要求粤港澳大湾区(以下简称大湾区)要“辐射带动泛珠三角区域发展”。国发2 0 2 2 2 号文件明确提出“支持贵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6 7 1-9 5 49(2 0 2 3)0 1-0 0 0 1-1 2收稿日期:2 0 2 3-0 2-0 2作者简介:1.马芳芳(1 9 8 5 一),女,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处二级

8、调研员。研究方向:对外经济。2.祖钰博(1 9 7 5 一),男,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处处长。研究方向:对外经济。3.文搏(1 9 9 2 一),女,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处三级主任科员。研究方向:对外经济。)中共中央、国务院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网址:http:/w w 贵州作为后发地区存在发展不足等问题,大湾区开放程度高,经济活力强,对贵州经济发展能起到辐射拉动作用。贵州积极对接融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既是贯彻国家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辐射理论的重要实践,更是贵州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同时,贵州

9、也因距大湾区相对较远而面临压力和挑战:大湾区的第一辐射带为粤东北和粤西北地区,具有距离近、成本低、政策统一的优势;第二辐射带为广西、江西、湖南等广东毗邻省区,处于大湾区2 小时经济圈内;第三辐射带则为贵州、云南等距离相对较远的省份,在对接融入大湾区的过程中既面临与第一辐射带在承接产业溢出效应方面的竞争,又面临与第二辐射带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产业合作、招商引资和市场份额等方面的竞争。因此贵州必须在准确把握国家推动大湾区建设战略基础上,着眼于两地产业的互补性,走差异化对接融入的路子。鉴于此,深入研究贵州与大湾区的产业互补性和资源慕赋差异,针对性提出贵州对接融入大湾区的重点产业领域和可行路径,对助力

10、贵州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从现有文献看,学术界从区域协同视角开展对接融人大湾区的相关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刘建成等探究了产业转移视角下广西对接大湾区的重要意义和相关建议。2 1 李世泽等探讨了广西重点承接园区对接大湾区的可行措施。3 王诚楠等从策略层面和操作层面探讨了广西融入大湾区的优势与路径。4 许奕锋探究了湖南对接大湾区的技术路径。5 戴家武探究了长沙对接大湾区面临的机遇、挑战和政策建议。6 杨兴峰等基于对江西独特优势及对接大湾区面临的堵点分析,提出打通江西对接大湾区建设通道的建议。7 彭继增等从承接产业转移的角度探究了江西赣州融人大湾区的可行性和产业承接重点。8 陈寅雅探究了贵州

11、与大湾区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及融入大湾区的要素赋和可行途径。综上,学术界对广西、江西、湖南等毗邻省区对接融人大湾区的研究较多,针对贵州等较远省份融人大湾区建设的研究较少,从产业合作的角度探究贵州对接融人大湾区的具体路径的研究更为缺乏。本文主要在将贵州的优势资源精准对接大湾区发展需求,将大湾区的先进经验、资金、技术、人才、市场对接贵州产业发展等方面探寻双方合作的重点领域,并结合所面临的瓶颈制约因素提出加强贵州与大湾区产业合作的对策建议。二、贵州与大湾区的产业互补性及合作重点领域分析大湾区的“三二一”产业格局特征明显,2 0 1 9 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4:33.1:6 5.4。1 0 1 分区域看,

12、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服务经济特征凸显,香港特别行政区以贸易及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专业及工商业支持服务业和旅游业为支柱产业,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博彩带动的旅游业、出口加工业、建筑地产业、金融保险业为支柱产业1 ,香港特别行政区服务业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服务业占CDP的比重分别高达93.4%和9 5.7%;2 0 1 9 年珠三角三次产业结构为1.7:40.7:5 7.6,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仍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1 0 1 从分行业工业增加值看,2 0 2 0 年珠三角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排名前十行业占工业行业的比重高达7 5.2%,主要集中在装备制造业(见表1)。从产业互补性看,贵州省与香港特

13、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产业结构水平差距较大,产业合作的空间相对较小;而贵州与珠三角地区工业结构具有关联性,且因处2023年3月2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 0 2 2 2 号),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网址:http:/ w w.g u i z h o u.g o v.c n/2022-05-5。表1 2 0 2 0 年珠三角9 市工业前十大行业增加值及占比马芳芳,祖钰博,文搏:贵州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合作研究于不同产业层级互补优势明显,深度合作空间较大。2 0 2 0 年贵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排名前十的行业除了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以及烟草制品业

14、外,其余行业与珠三角工业行业耦合度较高,且多数为基础原材料加工产业(见表2)。贵州既可以为珠三角工业发展提供上游产业支撑,又可依托珠三角雄厚的制造业基础推动贵州产业升级。因此贵州与大湾区产业合作应以珠三角为重点方向,以工业为重点领域,围绕大湾区“所需”“所长”与贵州“所能”、大湾区“所溢”与贵州“所需”“所长”两个维度,找准切人点和着力点精准施策,无缝对接。行业合计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数据来源:广东统计年鉴2 0 2 1。注:珠三角9 市

15、指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东莞市、佛山市、中山市、惠州市、江门市和肇庆市。行业合计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烟草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医药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数据来源:根据贵州省2 0 2 0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第二产业增加值、建筑业增加值和贵州统计年鉴2 0 2 1 中工业行业增加值占比计算所得。(一以贵州矿产资源和初级产品供应“所能”,对接大湾区产业链供应链“所需”和矿产资源精深加工产业“所长”在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大背景下,全球资源能源需求持续上升,初级产品因总量

16、有限,大多不可再生、不可替代,在产业链中的影响力与话语权提升。近年来全球矿业市场动荡,我国包括基础原材料在内的初级产品安全稳定供应压力和风险加大,大湾区能源、矿产对外依存度高,容易受到全球矿业市场波动影响。初级产品保供关系全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大局,贵州可以依托国内初级产品保供优势加强与大3工业增加值(亿元)21 03883123390181312601181113010401027965920表2 2 0 2 0 年贵州工业前十大行业增加值及占比工业增加值(亿元)386614355795064233171791331298778占比(%)75.229.712.16.54.54.03.53.74

17、.23.73.3占比(%)84.131.212.611.09.26.93.92.92.81.91.7贵州商学院学报湾区合作。一是发挥贵州能矿资源及原材料初级加工优势,保障大湾区初级产品供给。贵州是矿产资源和基础原材料生产大省,尤其是磷煤化工、电解铝、电解锰、铁合金、铅锌等具有很强的供给保障能力,黔粤可以加强产业合作,优化产能协同保障,为大湾区提供稳定的初级产品供给。二是可发挥贵州能矿资源富集、产业门类齐全和战略安全优势,承接大湾区制造业产业备份。大湾区作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制造中间品和最终品的原材料、关键零部件等来自世界各地,客观上增加了产业链供应链断裂的风险,因此推动制造业产业备份十分必要。

18、贵州地处我国西南腹地,交通物流设施完善,能矿资源富集,产业综合配套能力较强,具备建立产业备份基地的独特优势。贵州应该抓住各种不确定因素对产业链供应链冲击下珠三角一些制造业企业有意到贵州进行产业备份的新动向,吸引大湾区制造业企业进行产业备份。三是可发挥贵州矿产资源就地加工转化成本优势,承接大湾区矿产资源精深加工产业。广东是我国工业大省,矿产资源消耗量大,有色金属开发利用技术成熟,但支柱性矿产不足,供需矛盾十分突出。贵州矿产资源优势突出,但以原材料初级加工为主,开发利用不足,黔粤在矿产资源和产业技术上优势互补。广东铝产业加工在全国居前列,但环保压力增大的同时,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产品同质化竞争压力增

19、大,铝产品结构函需优化,中高端产品的技术与工艺仍需加强研发。贵州可以用资源换技术、用市场换产业,精准承接广东建筑铝型材、工业铝型材、家具铝型材加工企业来黔投资建厂,满足贵州铝型材市场需求并辐射周边市场。同时随着大湾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磷、铝等矿产品下游应用领域日益广泛。如2 0 2 1 年广东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5 3.5 万辆,占全国产量的1 5.1%,连续5 年居全国第1 1 2】,在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车体、发动机等领域对铝、磷的应用市场需求极大,贵州应抓住机遇加强与大湾区开展产业合作,加强新能源汽车产业所需新材料的开发利用,延伸矿业产业链。(二以贵州大

20、数据集聚“所能”,对接大湾区算力市场“所需”和电子信息产业“所长”贵州作为中国南方数据中心示范基地,全省有2 5 个投人运行及在建的数据中心,其中超大型数据中心1 1 个,已形成数据中心集群优势,应抢抓“东数西算”战略机遇加强与大湾区在大数据产业领域合作。一是可发挥贵州算力资源优势为大湾区提供安全可靠的算力保障。广东省数字经济发展快,算力需求大。2020年广东省数字经济增加值5.2 万亿元,占GDP比重46.8%,规模位居全国第1。1 31 数字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数据要素的大规模使用,需要充足的算力资源作为保障。国家实施“东数西算”工程,贵州与大湾区均获批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在战

21、略定位方面,大湾区国家枢纽将全力打造辐射华南乃至全国的实时性算力中心,贵州国家枢纽可依托资源、区位以及大数据产业优势,积极承接大湾区后台加工、存储分析、存储备份等非实时算力和实时性要求相对低的算力密集型业务需求。二是可依托贵州特殊自然条件,承接大湾区数据中心备份。根据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建设方案,广东将构建一个数据中心集群和多个重点区域城市算力设施的数据中心供给结构和空间布局1 4。保障大湾区数据中心数据安全,在异地建立备份数据中心十分必要。贵州不沿边、不沿海,远离地震带,电力供应稳定充沛,加上恒温恒湿的气候条件,有利于数据中心设备运行和维护,应大力引入大湾区企业数据中心

22、在黔备份。三是可依托贵州电子信息产业比较优势加强与大湾区产业协作。近年来,贵州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2 0 2 1 年贵州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同比增长2 7.8%,高于全国1 2.1 个百分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人同比增长5 9.3%,高于全国41.6 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国第1。1 5 贵州在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领域具有较好基础,是全国产品体系最全的重要电子元器件基地。广东电子信息产业实力雄厚,2 0 2 1 年全省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4.5 6 万亿元,连续31 年规模居全国第1;软件业务收人1.5 7 万亿元,规模居全国第2。1 6 贵州应该紧抓融入大湾区机遇,将电子

23、信息产业作为参与大湾区产业协作分工、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的重点产业,进行深耕培育。42023年3月马芳芳,祖钰博,文搏:贵州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合作研究(三)以贵州生产要素供给“所长”和外贸补短板“所需”,对接大湾区加工贸易产业“所溢”大湾区作为我国“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发源地、聚集地,目前大部分企业仍以加工贸易为主,产品附加值仍不高,国际竞争力不够强。在建设世界一流湾区的定位下,大湾区正在加快推进传统加工贸易向服务贸易、技术贸易转变。同时由于大湾区生产要素成本优势有所减弱,以及企业出现用工荒等情况,珠三角已经出现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现象,湖南、江西、广西等省区受益最大。如2 0 2 0 年湘南湘西承

24、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 8 万亿元,占湖南GDP的30.6%。1 7 为了优化外贸产业国内区域布局,国家也在加大相关政策引导,减少加工贸易企业向国外迁移。2 0 2 0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外贸稳外资工作的意见,要求要“引导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鼓励中西部、东北地区发挥优势,承接劳动密集型外贸产业”。贵州是“西电东送”能源输出省份,可为珠三角提供能源支持。贵州1 5 一6 4岁年龄段劳动力人口2 48 7 万人,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供给相对充裕。课题组通过调研得知,贵州厂房租金比广东低1 0 一2 0 元/平方米,普通工人工资比广东低40%,综合成本比广东低30%左右。

25、对外贸易一直是贵州经济发展的短板,2 0 2 1 年全省进出口总额6 5 4.1 6 亿元、仅占全国的0.1 7%,其中加工贸易仅占17.7%18。贵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2 0 2 6 年进出口总额实现倍增的目标,因此无论是从对接融人大湾区建设的角度,还是从全省经济补短板、实现外贸倍增的需要,都应该在承接大湾区加工贸易产业上进一步精准发力。(四)以贵州中药原料供应“所能”,对接大湾区中药材消费市场“所需”及中药材加工、中医药研发“所长”规划纲要将建设大湾区中医药高地作为重要内容进行部署,粤港澳三地正围绕打造中医药医疗高地、创新高地、人才高地、产业高地和国际化高地持续发力。目前,广东中药工

26、业总产值突破6 0 0 亿元,拥有规模以上中药生产企业1 7 0 家,产业整体规模占全国1/1 0 左右,位居全国第1。同时广东中药消费市场规模居全国第1 位,中药材产品每年有近30 0 亿元的市场消费力及1 5%的年增长率,中药材原料需求量为30 万吨。1 9 贵州是全国四大中药材主产区之一,道地药材分布广、品种多、产量大。据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贵州共有药用植物资源7 45 3种、排全国第4,黔产道地药材目录有9 5 种,5 6 种中药材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 0 截至2 0 2 1 年底贵州省中药材种植面积7 7 3.6 1 万亩,种植规模位居全国第221】,1 0 万亩以上

27、种植大县2 5 个,2 0 0 亩以上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1 2 9 6 个,,47 个单品种植规模超万亩,是全国主要的中药原料供应基地2 。贵州应加强与大湾区中医药产业经济合作,将产区优势转换成产业优势。(五)以贵州精品砂石骨料、石材、磷石膏新型建材供应和建筑工程服务领域“所能”,对接大湾区大规模工程建设“所需”近年来,在规划纲要的引领推动下,大湾区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创新资源加快集聚,工业、房地产发展活跃,成为最吸引投资的地区之一。2 0 1 7 一2 0 2 1 年,广东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接近2 0 万亿元,年均增长8.8%左右2 3,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势必产生大量的工程建设需求。当前大湾

28、区着重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对各种建筑材料和工程服务的需求量空前加大。从砂石骨料看,近年来广东砂石用量每年超过15亿吨,其中珠三角建设砂石骨料总用量占八成左右。2 4 截至2 0 2 1 年底,广东砂石骨料总产能约4.5亿吨2 5 ,远不能满足需求,其缺口部份大量依靠广西、福建等省区供应或从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进口河砂。在全国各地禁采、限采天然河砂的背景下,机制砂代替天然砂已是大势所趋。贵州缺少天然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外贸稳外资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 0 2 0 2 8 号),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网址:https:/w w w.g o v.c n/z h e n g

29、 c e/c o n t e n t/2 0 2 0-0 8/1 2/c o n t e n t _ 5 5 3436 1.h t m。数据来源于贵州统计年鉴2 0 2 1。5贵州商学院学报但砂石矿资源丰富,其机制砂产业起步早、技术成熟、生产企业多,是砂石骨料开发重点地区。2 0 2 1 年贵州砂石骨料类矿山数量2 1 30 座,排名全国第1,砂石骨料企业和站点达1 7 8 6 家,年开采量可达1 5 亿吨以上,而贵州全省年砂石需求量为8.9 亿吨左右2 6 ,产能严重过剩,巫须外部市场消化。同时,贵州建筑用玄武岩、辉绿岩等储量大、品质高,更能满足大湾区大型基建项目对砂石产量和产品质量稳定性的

30、要求。从石材看,贵州是全国重要的优质石材产地,石材资源储量大、分布广、品种多、品质优,全省石材资源储量超过1 0 0 亿立方米。近年来贵州将石材产业作为重点产业培育和打造,已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和聚集能力。截至2 0 2 0 年底,贵州省石材产业有1 8 0 余家大理石开采加工企业、生产建筑板材约1 2 9 8 万平方米,在安顺、黔西南、铜仁建成了石材产业基地。产品受到国内外市场欢迎,尤其是饰面石材、加工板材等可满足大湾区高端装配式建筑工程装修需要。从磷石膏新型建材看,随着环保政策趋紧,磷石膏新型建材因具有绿色低碳、轻质高强的优势性能及综合造价低等特点,受到东部省份市场青。课题组通过调研了解到,

31、广东建材企业生产的抹灰石膏价格为1 1 0 0 一1 2 0 0 元/吨,而贵州磷石膏建材企业生产的抹灰石膏运输到广东的价格才9 40 元/吨,在价格上具竞争优势。同时贵州作为磷化工业大省其磷石膏新型建材进入大湾区市场既可以有效消纳磷石膏固废,又可以拉动新型建材产业发展。从工程建设服务看,规划纲要提出2 0 35 年建成世界一流的大湾区,建设规模宏大而繁重,当地基建力量无法同时满足那么多项目工程的建设需要。近年贵州在交通、水电水利、工业建设等领域表现出良好的专业竞争力,尤其是交通建设企业拥有世界一流的路桥建设技术、丰富的运营管理经验。截至2 0 2 1 年末,贵州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

32、建筑业企业2 1 7 1 家,其中资质等级为特级、一级企业共1 30 家。经过多年培育,贵州基建企业建设工程质量好、基建团队实力强等优势凸显,能够更好地满足大湾区建设要求。三、贵州推进与大湾区产业合作面临的瓶颈制约(一)与大湾区产业合作的对接不够精准。贵州明确将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扩大开放合作的主攻方向,但产业对接机制还不够通畅。省级层面建立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行政首长联席会议、粤桂黔滇川高铁经济带会议等协调机制,但与大湾区之间的常态化产业合作对接机制仍然比较缺乏,市、县一级与大湾区对接渠道较少,掌握大湾区企业信息资源不多,对大湾区产业发展需求了解不够,缺乏具体对接点,精准招商的力度和效果不佳。同时

33、,虽然省级层面出台了深化贵州与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实施方案,但尚未制定产业合作专项工作方案,基层政府和相关企业迫切需要针对性的政策引导和路径支持。(二)产业平台支撑不足,合作不够有力。一是贵州支持黔东南州打造对接融人大湾区“桥头堡”,但目前还缺乏重大开放型平台支撑。二是粤黔共建产业园区合作机制还不够紧密,尚未建立起优势互补、共同出资、联合开发、利益共享的紧密型产业合作机制。三是园区配套不够完善。由于贵州省部分园区产业规模小而散,关联性的上下游产业链支撑不足造成的中间品运输费用推高企业生产成本提升,不利于承接大湾区企业产业转移。同时,部分园区土地、能耗指标等生产要素保障不够有力。四是园区优惠政策竞争

34、力不足。园区优惠政策相较大湾区园区有差距。如广东(贵州)产业园参照广州黄浦区的4个“黄金1 0 条”设置奖励类别,但奖励标准低于广州黄浦区。2023年3月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贵州省“十四五”新型建材产业发展规划,详见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网站,网址:https:/ 0 2 1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详见贵州省人民政府网站,网址:http:/ 0 2 2 7 号),详见贵州省人民政府网站,网址:https:/w w w.g u i z h o u.g o v.c n/,2 0 2 2-4-2 5。指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办法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办法广州

35、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促进总部经济发展办法和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办法4个产业发展政策,每个政策1 0 条内容,统称“4个黄金1 0 条”。6马芳芳,祖钰博,文搏:贵州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合作研究(三)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的成本优势不突出。一是物流成本偏高。受时空距离和地形限制,加上贵州物流运输和服务体系建设较为滞后,贵州货物运输高度依赖公路,导致运输成本偏高,物流成本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产品原材料价格优势和劳动力成本优势,削弱了一些企业到贵州投资建厂的意愿。二是用能和用工优势不明显。贵州作为全国重要能源基地和劳动力输出省份,在用电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上没有体现出应有的竞争优势。三是行政部

36、门服务效率与沿海地区相比还有差距。在行政审批和服务方面,沿海地区已经执行并联审批、容缺审批、信任审批,但贵州的办理程序仍相对传统。在政策兑现方面,沿海地区对企业的响应更为及时。四、贵州加强与大湾区产业合作的对策建议(一)加强统筹引导,推进产业精准对接应进一步做好顶层设计,加强统筹引导,研究拟定深化贵州与大湾区产业合作工作方案。按照“东西协作、优势互补,要素流通、双向赋能,市场导向、互利共赢”的原则,突出新型工业化主导作用,聚焦黔粤两地资源和产业优势,突出“5+N”重点合作领域,瞄准化工及新材料、大数据、加工贸易、健康医药、新型建材等五大重点产业,以及铝加工、模具加工、汽车配件、电子信息制造、有

37、色金属新材料、中药制造、石材、玻璃制品、磷石膏新型建材等细分领域,重点做好对接大湾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省际分工、配套产业及支撑产业的规划与行动方案,形成多层面的产业对接合作机制,全局画与大湾区的产业合作。1.瞄准大湾区世界级制造产业集群建设,将贵州打造成大湾区重要初级产品保供基地、先进制造业产业备份基地、矿产资源精深加工产业配套协作基地。一是力争与大湾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强化贵州清洁能源和战略性矿产资源定向生产供应,深入推进煤炭、天然气资源清洁化利用和储备,加快矿石资源先进开采技术开发应用,引导大湾区矿产资源加工企业到贵州投资建设原料供应基地,引导省内基础材料和现代化工产业等领域的大型工业企业面向

38、大湾区制造业企业需求进行产业配套和产能储备。二是用好国发【2 0 2 2 2 号文件支持贵州“布局建设关键零部件、关键材料、关键设备等产业备份基地”政策,配套出台特色化招商政策和产业政策,引导大湾区新一代信息通信、先进电池材料、智能装备、智能移动终端、超高清视频和智能家电、高端医疗器械等产业链关键环节在贵州进行产业备份。三是依托煤、磷、铝、锰、石、重晶石等战略资源,加强贵州有市场、有原料优势的产业积极对接粤港澳科研院所、重点高校落地相关产业技术,引领带动贵州产业升级,推进磷化工精细化、煤化工新型化、有色冶金高端化,打造世界级精细磷煤化工产业集群。2.瞄准大湾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建设,打造大湾

39、区安全可靠的算力保障基地、数据中心备份基地和电子信息产业协作基地。一是深人推进“东数西算”工程,依托资源、成本竞争优势,吸引大湾区“冷数据”“温数据”在贵阳贵安运算、分析、存储。推动大湾区互联网数据中心(IDC)产业转移,定向招揽大湾区IDC服务商利用贵州高性价比算力支撑大湾区业务,促进IDC产业“前店后厂”协同发展,积极引导大湾区IDC服务商在贵州布局“后厂”,更好满足对位置、网络延迟要求不高,对成本控制较为敏感,对扩容需求、数据计算、数据存储高需求的用户,将贵州打造成大湾区的“数据工厂”。二是用好国发2 0 2 2 2 号文件关于“支持贵州布局建设主数据中心和备份数据中心”政策,积极争取税

40、收等引导性政策,推动韶关数据中心企业在贵州布局数据灾备中心。建立大湾区和贵州数据中心市场需求对接与产业转移机制,降低大湾区数据资源转移到贵州的用电、用地成本,加快建设大湾区主要城市与贵州数据中心高速互联网络通道。三是紧町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动态及产业链缺失和薄弱环节,面向大湾区出台投资优惠政策,聚焦新型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电子材料、应用开发等开展产业招商及布局,努力成为大湾区重要的电子元器件研发生产基地。加强与大湾区合作,发挥贵阳贵安电子信息制造集聚优势,协同鲲鹏产业生态,推动面向数据中心的IT及配套设备制造等高端制造业发展。强化与华为、腾讯等数字经济头部企业在云服务、云计算、人才培养等领域的

41、产业协作,加快推动腾讯云总部落地,持续推动华为云做大做强,促进华为、腾讯.7贵州商学院学报生态合作伙伴落地贵州,积极承接大数据采集、清洗加工、分析挖掘、数据安全等大数据服务以及大数据应用软件产业。3.瞄准大湾区外贸加工业转型升级的产业溢出,打造大湾区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一是科学布局承接基地。充分利用贵阳综保区、贵安综保区、遵义综保区的国际保税物流功能和作用,着力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产业配套能力,引导加工贸易企业优先向这些区域聚集和发展。以贵阳综保区获批建设贵阳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为契机,积极申建进境粮食等海关指定监管场地,加快申请在贵阳都拉营建设铁路口岸,使区内进口粮食可由港口直接搭乘班列到都

42、拉营港,切实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着力打造面向东盟的粮农产品加工贸易基地。鼓励贵州省各市(州)产业园区与广东东莞、佛山、惠州等地的加工贸易产业园探索共建共享、收益分成的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模式,增强产业聚集能力。二是立足贵州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培育电子信息制造、先进装备制造、进境粮油加工、矿产品加工等特色加工贸易产业集群。借鉴四川成都引进国际龙头企业带动形成电子信息产业链的做法,利用中国加博会平台开展贵州特色产业、营商环境和投资政策宣传,重点引人大湾区知名品牌商和加工贸易制造业龙头企业,带动配套企业落户,强化承接加工贸易的产业链支撑。三是优化承接环境。完善承接加工贸易转移的综合产业和金融人才等配套政策

43、,营造更加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和贸易投资环境。帮助企业运用RCEP降税政策,积极申请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快速发掘新的海外市场机遇,扩展产业链和贸易链。4.瞄准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积极推动“黔药人湾”,打造大湾区优质中药材原料供应基地和中医药产业合作创新区。一是积极参与广州国际医药港的医药大平台建设,打造道地药材及功能性食材全球采购中心,以广州国际医药港“多彩贵州馆”为窗口,在贵州省内布局建设中医药贸易港与之衔接,推动贵州中药材“走出去”。二是聚焦天麻、石斛、黄精、半夏、白及、太子参等道地大品种推进道地药材产业化发展,加快“定制药园”建设,打造一批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加工示范基地,提升产地初加工

44、能力。重点招引大湾区医药企业采取自建或以订单形式联建等方式到贵州适宜区域设立“定制药园”,打造稳定可靠的原料药材供应基地。三是针对广东很多中药制造类企业因物理空间承载能力有限、扩产扩能遇到瓶颈的产业痛点,积极对接重点制药企业和投资机构,深入了解产业需求和投资意向,开展精准招商,推动黔粤共建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合作创新区,在贵州黔东南、铜仁、毕节等地联合建设中医药科技产业园、中医药科研成果转化基地等创新载体,打造中医药关键技术、产品研发、成果转化和应用平台。5.瞄准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世界级城市群建设,打造大湾区新型建材供应基地。一是重点支持黔西南等地依托南一北盘江水运和石矿资源优势,布局一批千

45、万吨级大型机制砂石生产基地,持续扩大机制精品砂石骨料产能,加强对大湾区的供应保障。大力推动石材精深加工产业,瞄准大湾区市场对中高端精品石材的需求,发展高档建筑装饰石材、大理石薄板、复合石材等制品,培育具有鲜明特点的“黔石”品牌。全力打通水泥、机制砂等新型建材“南下”大湾区通道,可对年运量1 5 0 万吨以上的机制砂石企业配套建设铁路专用线,完善砂石专用码头、集散中心配套,推动铁水联运。二是重点支持黔东南等地依托石英砂、高岭土等矿产资源和木材资源优势,科学规划玻璃、陶瓷、木材加工、家具制造等产业布局,与广东佛山市共建炉碧经开区新型建材产业园、陶瓷产业园区、泛家居产业园,完善园区铁路货运专线等物流

46、体系建设,提升园区招商引资吸引力,打造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样板区。三是积极对接广东省相关部门搭建产销对接平台,促进广东省国企(包括在粤央企)与贵州磷化集团达成产销合作协议,争取广东省房建、公路、市政领域工程项目定向采用贵州磷石膏新型建材产品。支持贵阳、黔南等地的建筑装饰装修行业协会加大与大湾区磷石膏应用企业的对接力度,积极为磷石膏建材“找出路”。推动息烽、开阳、福泉磷石膏新型建材园区与大湾区大型设计院、科研院所合作交流,组织技术攻关,不断提高磷石膏建材产品的性价比和市场竞争力。四是加强与广东对口职能部门对接,建立大湾区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定期汇集和定向对在黔基建企业发布机制,推动在黔基建企业参与大湾

47、区城市工程建设项目。82023年3月马芳芳,祖钰博,文搏:贵州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合作研究(二)建强产业合作平台,为深化与大湾区产业协作提供载体支撑1.推动粤黔共建“黎从榕”(黎平、从江、榕江)国家级东西产业协作示范区。用好国发【2 0 2 2 2 号文件关于“支持广东与贵州建立更加紧密的结对帮扶关系,打造东西部协作的典范”“支持粤黔合作共建产业园区”等政策,结合贵州省政府关于“支持黔东南自治州黎从榕 打造对接融人大湾区桥头堡”的部署,打破“黎从榕”边界,以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贵州洛贯经济开发区)为中心区,科学规划一定区域,着力打造东西部产业协作示范区,建设粤黔深化产业协作的高能级平台载体

48、。依托“黎从榕”中药材和民族医药、木材、农特产品、生态和民族文化旅游等资源秉赋,突出主导产业引育,协同发展现代医药制造产业、新型建材产业、生态特色食品加工、康养旅游业,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重点探索“广东产业链+贵州要素”飞地园区模式,打造出可复制的产业协作样板。充分发挥该区域作为大湾区进人贵州的第一站、第一城、第一区的区位优势,设立贵州省在市(州)的东西部协作产业“飞地园区,打造产业转移集聚优势。2.推动粤黔共建产业园区开展紧密型产业合作。协调广东省适当调整对口帮扶政策,对黔粤东西协作资金分配,在向贵州2 6 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倾斜的基础上,尽量向黔南广州产业园、毕节广州产

49、业园等粤黔共建工业园区倾斜,并由园区所在地政府按比例匹配资金,共同建立园区产业发展基金,用于园区基础设施提升和开展“基金+产业”招商引资,通过基金返投园区方式,引进符合园区产业定位的优质企业和项目。聚焦资源配置、利益分配等产业合作的关键环节,与大湾区探索建立跨区域产业园托管机制和引进项目投产后新增税收分成、主要经济指标按比例统计核算的共享机制等深层次合作机制。3.着力打造一批对接大湾区重点承接平台。筛选出对接大湾区重点承接园区名单,指导园区立足现有的优势产业和资源,找准各自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的着力点和主攻点,统筹做好各个园区的产业集群布局。围绕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园区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加强

50、土地供应保障、强化金融和人才支持、完善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提出精准化、差别化、组合型政策,增强产业转移的针对性和重点承接平台吸引力。引导各园区加快优势产业对接,明确产业对接路线图,重点吸引行业龙头企业和“链主”企业落地,推动一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园区布局,进一步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和发展潜力。4.推动建立产业转移与承接信息服务平台。推动跨区域产业园、跨区域制度衔接和常态化交流合作,对产业转移的重点以及对接的条件进行及时沟通,梳理和更新大湾区拟转出产业及企业落地的需求,筹备好特色产业及产业链对接、主题招商活动。推动建立产业转移与承接信息服务平台,动态发布大湾区有意转移和投资的产业企业信息,推介贵州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