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昆明市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2010-2020)文本图册昆明市园林绿化局二0一一年九月目录第一章 规划背景4第二章 总论6第三章 城市概况9第一节 自然条件9第二节 生物资源14第四章 昆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及特点15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15第二节 生物多样性保护特点18第五章 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区划20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布局20第二节 规划分区21第六章 规划目标与规划内容21第一节 规划目标21第二节 规划内容23第七章 迁地和异地保护46第八章 珍稀植物物保护50第九章 古树名木资源保护52第十章 外来物种管理53第十一章 实施措施与对策55附图一 昆明市域、规划区生物
2、多样性保护规划图附图二 昆明中心城区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图第一章 规划背景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或biological diversity)一词出现于80年代初期,是指各种活的生物体中的变异性,包括陆地、海洋和其它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具体包括种内、种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简而言之,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由之构成的系统的总体变异性和多样性,由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组成。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其价值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表现。其一,直接价值。人类得到了所需的全部食品、许多药品和工业原料,同时,它在娱乐和旅游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二,间接价值
3、。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主要表现在转化太阳能、调节水文过程、防止水土流失、调节气候、吸收和分解污染物、储存营养元素并促进养分循环和进化过程等7个方面。如今人类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粮食与能源五大危机,这些危机的解决都与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保护人类以外的其它生命,保护地球的生物多样性,对人类后代,对科学事业都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物种灭绝的加剧,遗传多样性的减少,以及生态系统特别是热带雨林的大规模破坏,生物多样性目前正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在丧失,目前地球上的生物平均每小时就有一种从地球上永久消失,已经有593种鸟类、400多种兽类、209种两栖爬行动物以及20000多
4、种高等植物濒危灭绝。如果不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将危及到人类固有的生活方式,乃至生存问题。 正是在这种宏观背景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持续利用研究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为了保护全球的生物多样性,1992年在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153个国家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1993年12月29日,生物多样性公约正式生效,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中国幅员辽阔,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复杂多样,客观上为生物多样性具备了自然条件。据有关资料统计,中国的生物多样性居世界第八位,北半球第一位,中国的植物种数占世界总数的11%,其中约有240个特有属。然而,中国又是生物多样性受到最严
5、重威胁的国家之一,人口的急剧增长和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以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使得中国的生物多样性损失严重。据有关部门初步统计,我国大约有398种脊椎动物濒危,200种植物灭绝,40005000种高等植物处于濒危或临近濒危状态,占总数的1520%,在“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列出的640个世界性濒危物种中,中国就占156种,约为其总数的1/4,形式十分严峻。面对以上情况,我国政府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持续利用纳入国家战略和行动计划,并于1992年开始编制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1994年6月正式颁布该计划。随后,中国开始进行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项目,林业部、农业部、国家环保局
6、、国家海洋局、建设部等部门都积极努力,为保护和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制定本部门的政策、法规、行动计划和方案,并在实施方面取得明显的进展。城市是一个多元、多层次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不断提高,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人口增加、耕地减少、环境污染以及自然生态系统的人为破坏都在影响着生物界的动态变化。城市作为人类最集中的聚居地,应该建立人与生物界其它个体或群体的和谐关系,要做到这一点,城市园林绿地便是其载体,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应发挥其独特的优势,如城市良好的物质、管理、技术等条件,充分利用城市绿地、风景区、森林公园、动植物园、苗圃和园林
7、科研机构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随着人们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日益关注,建立良性循环的城市生态系统,已成为人们的广泛共识,在城市中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已经成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中重要的一环。昆明市在取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后,提出了更高目标,即要在2011年迈入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行列,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在城市建设的硬件和软件方面都要符合国家制定的标准和条件,其中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是我们要做的重要工作之一。为此,按照市创建国家生态城市指挥部的任务分解,昆明市园林绿化局负责组织编写昆明市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作为昆明市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工作依据。第二章 总 论一、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
8、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1990)2、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 (1992)3、建设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 建城2002240号4、建设部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建标2002135号5、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1988)6、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 (2011-2030)7、昆明市城镇绿化条例 (2003修订)8、昆明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0-2020) (2009)二、规划范围与期限(一)规划范围本次规划与昆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0-2020)相一致,具体分为三个层次:1、 市域 面积21011平方公里。含昆明市的盘龙区、五华区、西山区、官渡区、东川区、呈贡新区、嵩明县、宜良县、晋
9、宁县、富民县、禄劝县、寻甸县、石林县、安宁市。2、 城市规划区 包括整个滇池流域2920平方公里在内的行政辖区,即昆明五华、盘龙、官渡、西山四区和呈贡新区全部行政辖区范围以及滇池流域所涉及到的晋宁县九个乡镇(昆阳、晋城、古城、宝丰、中和、新街、化乐、上蒜、六街)嵩明县三个乡(白邑、大哨、阿子营)的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4060平方公里。3、中心城区含昆明五华区、盘龙区、官渡区的全部行政辖区范围;西山区的主城二环路以内地区和福海、前卫、马街、碧鸡四镇;呈贡新区的洛羊、龙城、斗南、吴家营、大渔、马金铺六乡镇。总面积为1722平方公里(含滇池草海水域10.7平方公里)。(二)规划期限近期:201020
10、15年。远期:20162020年。三、规划指导思想(一)坚持以人为本,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增加城市绿地,丰富园林绿化景观,积极开展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营造优美的人居环境,达到区域生态平衡。(二)坚持城乡一体化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建立完善的城市生态环境功能系统,构筑绿色隔离空间,通过绿环、绿带、绿廊等连接市域大环境,促进城乡生物多样性的交流和保护。(三)坚持城市绿化植物应用的多样性,在保护利用的同时,广泛引进推广国内外新品种,建立相对稳定而又变化多样的园林植物复层种植结构,做到生态美与景观美的统一。(四)坚持植物应用的科学性,开展系统、持久地保护利用、引种驯化、生产开发研究,做到因地制宜,
11、适地适树,保证应用植物正常生长并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五)培育生态适应、结构合理稳定的植物群落,通过对园林植物合理地进行配置,使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充分发挥他们的生态效益,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植物群落。(六)坚持生态开发理念经营人工生态系统,保持生态系统的自然状态。(七)坚持生物多样性恢复、保护和持续利用的密切结合,开发利用生物多样性潜在价值,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园林植物应用途径,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四、规划原则(一)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规划建设宜人生态生境,体现园林地带性特征和植物物种多样性。(二)优先保护对维护整体生态平衡有关键作用的物种和珍稀、濒危物种、名木古树、原始生
12、境。(三)对典型性、代表性、稀有性、脆弱性、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和潜在价值的物种资源及其生境实施重点保护。(四)将就地保护作为根本途径,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兼顾,物种资源与生境保护相结合。(五)充分挖掘开发利用好乡土植物,保持城市固有风貌,反映地域风貌。(六)构筑具有地带性特色和相对稳定的绿地系统,创造高质量的动物栖息环境。(七)通过城市绿地系统生物多样性的培育和保护,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第三章 城市概况第一节 自然条件一、位置与面积昆明位于云南省中部,东径1021010341,北纬24242622。东与曲靖市接壤,西与楚雄州相连,南与玉溪市、红河州毗邻,北临金沙江,与四川省隔江相望。南北长2
13、18公里,东西宽151公里,总面积约21011平方公里,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也是中国西南部的区域中心城市。二、行政区划及人口昆明市的行政区划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的调整。昆明共辖6个区、7个县、代管安宁一市,另管辖3个国家级开发区。其中主城区包含盘龙区、五华区、西山区、官渡区、呈贡新区、安宁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滇池旅游度假开发区。全市人口721万,常住人口629万,人口密度294.76人/平方公里,市区常住人口320万。三、地质地貌昆明市地处云南高原中部,高原是基本地貌形态。地形北高南低,区域中心以盆地地貌为主,较大的断陷盆地为滇池、嵩明至金所、宜良至狗街;
14、河谷盆地有寻甸、安宁、八街、富民、禄劝、石林等。北部受河流沿断裂带分割,地形较为破碎。昆明地区构造地质较为复杂,分布有小江断裂带和普渡河大断裂。昆明地区各盆地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地基承载力一般在1.52.5kg/cm2;滇池北岸一带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地基承载力在1kg/cm2以下。昆明城市所在的滇池盆地为北高南低的南北向狭长地域,云南第二大坝子。因长期的地质运动,尤其是喜马拉雅运动的作用,形成以滇池为中心,南、北、东三面较宽,西部狭窄的不对称三级阶梯状湖盆地貌格局。第一级为滇池和湖滨平原,第二级为湖阶台地、岗地、丘陵组成的丘陵台地圈,第三级为由中山、低山组成外围山地。整个流域海拔最高点为西山主峰
15、,海拔2506米,最低点为滇池湖面,海拔1886米,相对高差620米。市内分布有五华山、长虫山、圆通山等山体,成为城市景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昆明城市东部分布小江断裂带,呈南北向分布,活动较为频繁而强烈,历史上有较大地震;中部分布有普渡河大断裂,该断裂是滇中滇池、抚仙湖、阳宗海三大湖的重要成因,该断裂活动不强,史载尚未发生过震中地震。地震部门确定昆明为7度抗震区,市区设防为8度,东部地区沿小江断裂带一线设防为9度,列为云南省的3个抗震城市之一,是全国地震重点监控和防御区。四、气候昆明气候与其它地理环境紧密相关。昆明处于滇西横断山脉与滇东高原之间的滇中盆地,三面环山,南临滇池。云南地势西北高、东
16、南低,冬季北来的寒风,由于层层山峦的阻挡,风势减弱,寒流不易袭人;而夏季由于受孟加拉湾海洋季风暖湿气流的影响,带来大量湿润、多雨的低云,削弱了太阳的辐射,降低了酷热,虽然炎夏而较凉爽。昆明地处低纬高原,属低纬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具有冬暖夏凉的显著特点。昆明市年均气温14.5,极端最高气温(2002年)为29.6,极端最低气温(2002年)为1.0,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19.7,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7.5,年温差12-13。全年晴天较多,日照数年均2445.6小时,日照率56%,空气相对湿度为74%。年平均降雨量1035毫米,5至10月为雨季,降水约占全年的80%,其中6、7、8月集中了全年6
17、0%的降水。两季之间变化不大,故诗人称赞昆明“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五、土壤受地形、气候、生物和地质因素的综合作用,土壤共有7个土类,红壤为地带性土壤,棕壤、黄棕壤、黄壤属垂直地带性土壤,同时还分布有水稻土、沼泽土、冲积土和紫色土等隐域性土壤。整个滇池流域红壤分布面积最广,主分布于山区和丘陵地区,其次为水稻土,主要分布于滇池湖滨平原地区、河流谷地和山区平坝,第三系紫色土,主要分布于流域东南的株罗系红层地区。具有土地类型多样、地势分层性明显;土壤种类丰富、适宜多种植物生长;人均土地资源少,且利用不充分等特点。六、山脉水文昆明地区有拱王山系和梁王山系两条主要山系。余脉进入滇池盆地,成为
18、“东骧神骏”的金马山,“西翥灵仪”的碧鸡山,“南翔缟素”的白鹤山和“北走蜿蜒”的长虫山,长虫山进入城区,便是五华山、圆通山。昆明地区河流分属金沙江、南盘江(珠江上游)、元江(红河上游)三大水系。主要河流有金沙江、普渡河、鸣矣河、掌鸠河、牛栏江、南盘江、巴江等,主要湖泊有滇池和阳宗海。昆明城市属金沙江流域,水系由滇池及周围汇水区域内的河流等水体组成,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26.2亿立方米,其中陆域降水约23.2亿立方米,陆域年径流总量约为6.4亿方。1、滇 池滇池位于城市南侧,面积297.9平方公里,湖岸线长度约为130公里,水位受人工调控,汛期限制水位1887.1米,正常高水位1887.4米(黄海
19、高程),相应湖容15.6亿立方米。汇入滇池的常年河流有20余条,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八条,分别是盘龙江、宝象河、柴河、东大河、大河、洛龙河、捞鱼河、西白沙河,其中,盘龙江是最大的河流,全长105公里,流域面积847平方公里。在湖泊自然演替过程中,滇池已步入老年期,湖盆浅,湖底淤积严重,加之位于昆明城市的下游,盆地最低凹地带,湖水置换能力差,交换周期长,多年平均蒸发量大于多年平均降雨量。70年代以来,随着昆明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以及盲目的大规模围湖造田,滇池流域生态环境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主要是水资源短缺和水质污染。湖滨湿地丧失,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水质迅速恶化。曾一度为异常富营养化,
20、水质超地面水V类标准,蓝藻水葫芦滋生蔓延,已严重制约了昆明市可持续发展。2、松华坝城市周边遍布有各类水库、坝塘,其中松华坝水库是城市中心区唯一一座大型水库,1992年加固扩建设后,总库容达到2.19亿立方米,兴利泄洪库容各半,为城市主要供水水源,年供水能力1.11.2亿立方米。第二节 生物资源昆明市域范围内,垂直高差较大,海拔从4344米至746米,由于丰富的环境变化,地势高差悬殊,立体气候造就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昆明地区垂直气候带与其相应的植被带详见下表:表一 昆明地区垂直气候带与其相应的植被带气候带类型海拔范围(米)植被带主要植被类型高山寒带气候39004300高山杜鹃灌丛亚高山寒带气候2
21、9003900亚高山针叶林,亚高山灌丛和草甸中山暖温带气候25002900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中山灌丛和草甸山地北亚热带气候20002500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山地灌草丛山地中亚热带气候15002000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山地灌草丛河谷中亚热带气候12001500低热河谷稀树灌草丛河谷南亚热带气候9001200低热河谷稀树灌草丛(一)植物资源昆明地区最有代表性的植被是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其组成森林乔、灌层以壳斗科、茶科、樟科等的植物为主。据资料显示,昆明市域有种子植物有195个科,1099个属,3229个种,占云南省种子植物科数266科的73%,占全国291科的67%,其中特有60余种,如昆明海桐(
22、Pittosporum kunmingense)、昆明朴(Celtis kunmingensis)等具有较高观赏和应用价值的树种。据调查,昆明规划区范围内(2008年规划区范围为644平方公里)的植物种数计179科1936种,其中野生植物1383种,园艺栽培植物385种(不含专类植物园引种植物)。主要行道树种: 银桦、二球悬铃木(俗称法国梧桐)、中桐(俗称梧桐、青桐)、银杏 、三角枫 、广玉兰、大叶樟、香樟 、天竺桂 、复羽叶栾树 、大叶女贞、滇朴 、云南樱花、冬樱花 、国槐 、小叶榕、黄槐、垂柳、泡桐、兰桉 、直干桉、水杉等。(二)动物资源据有关专家调查初步统计,昆明地区脊椎动物至少有500
23、多种,其中:鱼类约50种,两栖类约22种,爬行类26种、鸟类300多种,兽类100多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约61种。除此之外,昆明市内还分布有许多具有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种类,如蟾蜍、雉鸡、白腹锦鸡、黑颈鹤、猫头鹰、红嘴鸥、林麝、大灵猫、赤鹿、小麂、银环蛇、穿山甲等,野生动物资源较为丰富。第四章 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及特点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一、园林应用植物现状全市应用的园林植物计385种(不含专类植物园引种植物),涉及112个科,涉及112个科,1个亚科,242个属。其中:乔木植物221种,乡土树种117种,占53.2%,涉及59个科、122个属;灌木植物74种,乡土树种26种,占35
24、.6%,涉及37个科、55个属;草本植物68种,乡土树种18种,占27.3%,涉及37个科、61个属;藤本植物12种,乡土树种7种,占53.8%,涉及7个科、11个属;竹类植物10种,1个亚科,5个属。二、植物园迁地保护现状植物园是植物资源收集、保护、研究、开发和科普教育的一个平台,肩负着植物物种保存及繁育的重要任务。昆明园林植物园从1983年建园开始,始终按照植物总体规划进行引种,共收集野生植物、栽培植物计2134种。现已建成茶花园、杜鹃园、温室区、蕨类园、树木园、珍稀濒危植物区等植物专类园,其中茶花专类园所栽培茶属植物的数量和面积方面已位居全国之首,昆明园林植物园已成为以收集、展示和保存植
25、物资源,集科研、科普和游览功能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植物园,是昆明市重要的植物迁地保护基地。三、古树名木分布与保护现状2007年5月20日,市人民政府第73号令昆明市城镇古树名木和古树后续资源保护办法正式施行后,市园林绿化局和各县(市)区都对古树名木进行了普查认定,根据统计结果,我市城市规划区和风景名胜区范围内的古树名木分属29个科,61种,1050株。其中,属一级保护的古树名木有52株;中心城区范围内分布有古树名木448株。在摸清底数后,实施了挂牌保护,截止2007年4月,中心城区范围内的448株古树名木都按要求进行了挂牌,并明确了管养责任人,对部分管养人进行了专业培训,对少数有生存危险的古树
26、名木采取了工程保护措施。昆明市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正扎实有效地推向深入。按照办法的规定,开始对已确认的古树名木和古树后续资源建立档案。并于2008年1月专门印制了包含全市14个县(市)区1050株古树名木名录及相关管理养护制度的昆明市古树名木基本情况材料,各县(市)区古树名木管理部门也针对各自情况,在对市园林绿化局公布的全市古树名木名录中的树木予以登记建档造册的同时,于2008年3月-4月又开展了摸底调查,把各自辖区内,除1050株外的可能成为古树名木及古树后续资源进行了一次普查及基本情况登记,并将符合条件的树木资料报送市园林绿化局进行鉴定确认。使全市的古树名木及古树后续资源数量得到了进一步充实
27、。为了认真贯彻实施办法,市园林绿化局先后制定出台了昆明市古树名木保护规划、昆明古树名木养护技术措施、昆明古树名木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措施等专项规划和制度,从古树名木的生存状态、养护管理、宣传教育、科学研究、后续资源等方面进行了细化和专业化规范。各县(市)区也通过召开会议、转发文件、制定相应方案及规定等方式,明确了落实办法的具体措施。如官渡区制定了关于我区开展古树名木及后续资源的保护方案、石林县出台了石林彝族自治县古树名木和古树后续资源管理暂行规定等,这些措施均为办法具体贯彻实施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四、动物园异地保护动物现状昆明圆通动物园位于市区东北青年路北段的圆通山,建于1953年,现展出动
28、物有147种,2000余只。主要大型动物有:西双版纳野牛、亚洲象、孟加拉虎、白虎、金钱豹、云豹、东北虎、华南虎、美洲狮、非洲狮、非洲斑马、角马、黑猩猩、骆驼、长颈鹿、梅花鹿、黑鹿、斑羚、黑熊、马熊等;小型动物主要有:叶猴、黑长臂猿、小熊猫、熊猴、平顶猴、恒河猴、滇金丝猴、袋鼠、白眉长臂猿、白颊长臂猿等;鸣禽、飞禽有孔雀、原鸡、食火鸡、鹦鹉、虎皮鹦鹉、画眉、八哥、鹩哥、黄莺、棕颈犀鸟、秃鹳、火烈鸟等;主要水禽有丹顶鹤、鸳鸯、野鸭、黑天鹅、白天鹅、疣鼻天鹅等。在水禽区东面,还有许多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黑尾蟒、扬子鳄等。圆通动物园虽在中心城区,却有着浓厚的山野气息,山上怪石峥嵘,林木苍翠,错落有致,
29、清新俊逸。现绿化面积达70%以上,加之园中遍植名贵花木,初步形成春、夏、秋、冬四个花区。夏日,出水芙蓉,睡莲优雅;秋天,菊花披金,丹桂飘香;冬来,腊梅凌寒,山茶吐红,玉兰莹洁,它们都各具风采,惹人喜爱。特别为人称道的是春花区。它位于山北斜坡中段,植有樱花、垂丝海棠数千株,形成了一个樱花林,分成上中下三台。阳春三月,赏樱花也是昆明人的一大乐事。第二节 生物多样性保护特点一、野生植物种类丰富但应用较少昆明市域有种子植物有195个科,1099个属,3229个种,昆明市规划区内野生植物种数为1383种,占区内种子植物总数的72.56%,可见昆明市的野生植物资源较为丰富。但是,这些丰富的植物资源在昆明市
30、园林绿地中并没有得地充分的利用,许多优良的植物如山玉兰(Magnolia delavayi)、皮袋香(Michelia yunnanensis)、滇润楠(Machilus yunnanensis)、新樟(Neocinnamomum delavayi)、红果树(Lindera communis)、黄牡丹(Paenia delavayi var.lutea)、小蘖类(Berberis spp.)、昆明海桐(Pittosporum kunmingense)、厚皮香(Ternstroemia gymnanthera)、金丝桃(Hypericum pseudohenryi)、云南梧桐(Firmiana
31、major)、牛筋(Dichotomanthues tristaniaecarpa)、石楠类(Photinia spp.)、铁线莲类(Clematis spp.)、昆明榆(Ulmus kunmingensis)、皮哨子(Sapindus delavayi)、鸡嗉子(Dendrobenthamia capitata)、杜鹃类(Rhododendron spp.)、鸢尾(Iris spp.)等均自然生长于山林中,可以通过引种、繁殖并在城市中栽培应用试验,能为城市园林绿地建设提供丰富的乡土植物,对昆明建设特色园林城市提供有利条件。二、特有性高但保护不力多样的地貌,立体的气候等自然条件形成了复杂的生态
32、环境,使得昆明具有不少特有物种。如昆明朴(Celtis kunmingensis)、昆明榆(Ulmus kunmingensis)、昆明龙胆(Gentiana duclouxii)、大果枣(Ziziphus mairei)、粉红爆仗花(Rhododendron duclouxii)、白碎米花(Rhododendron spiciferum var.album)、昆明樱(Prunus duclouxii)、昆明海桐(Pittosporum kunmingense)、昆明小蘖(Berberis kunmingensis)、昆明十大功劳(Mahonia duclouxiana)等共60余种,但昆明一
33、些特有种分布十分狭窄,有的只分布于昆明西山或筇竹寺等风景林内,保护相对较好;有的分布于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地区,一旦这些地方的生境遭受自然或人为破坏,将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一些物种将从本地消失,如滇池中曾经有过的海菜花(Ottelia acuminate),随着滇池水质的恶化而消逝。特有物种在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中具有特殊的意义,所以急需采取有效措施对它们加以保护,应该充分利用城市在经济、技术和管理上的优势,在城市园林绿地建设过程中,对这些物种进行多方面的保护。三、利用价值高但认识不足昆明市域范围内的3000余种植物中,具有不同的利用价值,如观赏、医用、药用和食用等价值。如何利用好具有较高观赏价值
34、的物种,将对丰富昆明城市园林植物景观、形成昆明园林特色具有重大意义。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本土植物的认识不足,对本土植物的观赏特性、应用前景和作用功能缺乏全面的了解,使许多优秀的本土植物不能有效地在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中发挥作用,园林设计人员和苗木生产企业把目光仅仅盯在那些广为人知的园艺栽培品种上,形成了设计人员不敢选择、苗木生产企业不愿生产、市场上没有本土植物的误区,从而降低了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的植物物种多样性。第五章 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区划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布局根据昆明市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度、性质以及自然状况等,多样性保护空间布局主要依据生态类型划分。在生态系统类型考虑上,林地(指森林及
35、其次灌草类型)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作为昆明乡土多样性就地保护的主体基地,城区与植物园、动物园等是多样性迁地保护的主体,河流、湖泊是水生生物多样性的主体,而农田则是农业品种保护的关键;在水平空间布局上,以中心城区与周围县(市)区为核心逐渐向外扩展,形成迁地保护向就地保护过渡的保护方式与策略的分布格局,形成高的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在多样性保护功能上,中心城区与周边县(市)区形成园林绿地多样性与乡土植物多样性迁地保育中心,显著提高人口密集区域的高观赏生物多样性与持续利用,改善生态功能;在城市规划区以外形成以林地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为生境保护与乡土生物多样性就地保育中心,形成昆明都市生态屏障。
36、第二节 规划分区依据现存生物多样性的自然性差距和保护对象的差异性,本着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工作的开展,初步将昆明市划分为市域、规划区、中心城区3个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区。第六章 规划目标与规划内容第一节 规划目标一、总体目标完善城市园林植物选择应用规划,建立形成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工作体系和保护基地,系统开展乡土生物资源调查。制定科学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措施,做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资源利用并重、以就地保护为根本途径,重视迁地保护工作。充分利用乡土植物的多样性,增加园林乡土植物种类,科学构建园林植物群落,发挥生物多样性在城市生态建设中的功能,建设生物多样、绿地结构合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园林城市。
37、二、分期目标1、近期目标(20102015年)(1)有效开展植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促进乡土植物的回归利用,增加中心城区的植物多样性,优化城市绿地结构,促进鸟类等野生动物在城市绿地中的栖息和繁衍。2015年使中心城区范围内常用园林植物从目前的385种提高到450种以上;其中绿地常用乔木品种由221种增加到230种以上,灌木由74种增加到85种以上,竹类品种由10种增加到25种以上,藤本植物品种由12种到15种以上,草本植物品种达到70种以上,水生植物品种达到25种以上,为构筑丰富的园林植物群落奠定基础。(2)以昆明园林植物园为主体,建立植物迁地保护基地。围绕植物物种的收集、引种驯化、栽培利用,开展
38、植物多样性迁地保护研究。重点收集和保护昆明植物区系的物种,保护昆明地区典型生态类型和地区特有种的多样性。同时,加大地区特有、濒危植物的人工繁育研究,形成一定数量的特有、濒危植物保护种群。到2015年,园林植物园植物种类由现在的2134余种,发展到2200种(含品种),逐步将植物园建设成为园林植物收集和保护中心。(3)加强昆明圆通动物园珍稀动物异地保护工作,发挥其动物物种资源研究保护基地的作用。开展珍稀动物繁殖、疾病防治以及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保护工作。逐步建立昆明圆通动物园珍稀动物种群,扩大动物繁殖数目,储备优良的动物资源。至2015年动物存栏种数由147种发展到160种4000余只。同时加强珍稀
39、动物繁殖及回归自然栖息环境的技术研究,将动物园建成集野生动物保护、科普教育、动物科学研究保护中心。(4)利用西山森林公园、筇竹寺、郊野公园等西部山区构建的地带性植被群落,营造主城区外围绿色隔离空间构建生物多样性区域;加大北部松华坝水源涵林及外围生态绿化建设,以滇池西岸及滇池附近的水塘、河沟、沼泽构建湿地植物群落和湿地生态系统,建立良好的水生生态系统;通过林带、郊区风景林、生态公园形成的生态廊道,结合道路绿地建设,构筑绿化景观带,将规划区内的各种生物多样性有机地进行衔接。(5)强化外来物种的管理,通过普查建档摸清底数,建立监测、预警机制及快速对应体系,降低外来物种入侵风险。(6)开展生物多样性保
40、护的科普宣传,强化市民对乡土植物价值的认识和保护意识,相关部门携手联动,形成全民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2、中长期目标(20152020年)以生态园林城市标准为总目标,推进城乡一体化绿化建设格局。高度重视和保护城市规划区的各种自然群落和生态群落,通过生物多样性的广泛研究开发利用,营建更加丰富的城市绿化生态类型,增加动植物迁地保护种群。以高水平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体系和机制,打造宜居宜看、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园林城市。第二节 规划内容一、市域1、规划目标与重点市域范围内建立以自然保护区、风景区名胜区、各类大中型公园、农田、林地等为主的面状绿地;以主要河流、公路、铁路等沿线开辟带状绿地;完善城、镇、村内
41、部的绿地系统,形成区域的点状绿地。将国土绿化与城市绿地系统紧密联系,逐步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点、线、面”相结合的市域绿地系统布局结构,为市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建立良好的载体。重点:依托禄劝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市域生物多样性重点保护区域“滇中第一山”禄劝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2009 年3 月1 日,经国务院批准,整合轿子山片区和普渡河片区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点)正式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轿子山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6456公顷,分布有我国面积最大的高山柏林和海拔最低的高山松林;是晓光河源头及普渡河支流水源涵养地。轿子山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为 69.4。作为滇中地区的第一高峰,轿子山自然保护区
42、的主峰海拔达到4344.1米,区内垂直高差超过3000米。因此,保护区保存了滇中高原最为完整的植被和生境的垂直带谱和最丰富的植被类型,是滇中高原植被的典型缩影。(1)植物资源轿子山自然保护区植物种类较为丰富。迄今为止,共记载野生维管植物154科507属1611种(含种下等级)。其中蕨类植物15科31属94种;裸子植物7科,11属,20种;被子植物132科,465属,1497种;合计有种子植物139科,476属,1517种。经过数次野外调查采集和大量的标本及文献查阅,目前仅分布于轿子山地区的狭域特有种子植物有乌蒙小檗 (Berberis woomungensis) 、齿瓣蝇子草 (Silene
43、dentipetala) 、禄劝景天 (Sedum luchuanicum )、毛脉杜鹃 (Rhododendron pubicostatum) 、革叶龙胆 (Gentiana scytophylla )、东川箭竹(Fargesia semicoriacea) 、伞把竹 (Fargesia utilis )、乌蒙杓兰 (Cypripedium wumengense) 、乌蒙绿绒蒿 (Meconopsis wumungensis) 、膝瓣乌头 (Aconitum geniculatum )、东川虎耳草 (Saxifraga dongchuanensis) 、东川当归 (Angelica ducl
44、ouxii) 12种。可见由于轿子山所处的自然地理位置及区内复杂多样的气候、生境条件及其较大的高差,其特有种较为丰富。迄今为止,轿子山自然保护区共发现国家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攀枝花苏铁 (Cycas panzhihuaensis) 、须弥红豆杉 (Taxus wallichiana )、金铁锁( Psammosilene tunicoides )、西康玉兰 (Magnolia wilsonii) 、异颖草( Deyeuxia petelotii )、金荞麦 (Fagopyrum dibotrys) 、丁茜 (Trailliaedoxa gracilis )、平当树 (Paradombeya si
45、nensis) 、松茸 (Tricholoma matsutake) 9种,隶属9科9属(裸子植物1种,被子植物7种,大型真菌1种)。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种,即攀枝花苏铁和须弥红豆杉,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7种。(2)动物资源目前在轿子山采集并记录到哺乳动物79种,隶属于8目、25科、59属,分别占全国哺乳动物(645种,潘清华等 2002)的12.25%、61.53%、43.10%、24.38%,占云南哺乳动物11目44科306种的72.73%、56.82%和25.82%。在轿子山自然保护区79种哺乳动物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名录及CITES附录I和II的珍稀濒危哺乳动物有13种
46、,占轿子山哺乳动物物种数的16.45%。其中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仅有林麝1种,国家II级保护动物有中国穿山甲、豺、黄喉貂、水獭、大灵猫、小灵猫、斑灵狸、中华鬣羚、川西斑羚等10种;为CITES附录I收录的有水獭、斑灵狸、中华鬣羚、川西斑羚等4种,CITES附录II收录的有北树鼩、中国穿山甲、豺、豹猫、林麝等5种。横断山区特有7种,云、贵、川特有2种,云贵高原特有1种。保护区内共记录鸟类140种(另9亚种),隶属29科(另4亚科),9目,占云南省所录鸟类种数848种的16.51,全国鸟类种数1329种的10.53。其中国家级保护物种15种。星鸦(Nucifraga caryocatactes)、黑冠山雀(Parus rubidiventris)和橙斑翅柳莺(Phylloscopus pulcher)为保护区内较有优势的种类。保护区内记录的鸟类有留鸟106种和亚种,占所录鸟类的71.14。区系成分以东洋界物种为主,有87种,占繁殖鸟类总种数的71.90。鸟类除15种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外,还有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I(2000)的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