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卡式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对保障输血安全的影响.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79727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3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卡式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对保障输血安全的影响.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卡式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对保障输血安全的影响.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卡式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对保障输血安全的影响.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短篇论著卡式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对保障输血安全的影响杨洪军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四川南充 6 3 7 0 0 0 摘 要:目的 探究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在临床输血检验中检验准确率及对输血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 0 2 0年1月至2 0 2 1年1 2月该院3 0 2 8例需要进行临床输血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其输血治疗前交叉配血中,以不同检测方法分为聚凝胺组(1 5 1 2例,采用聚凝胺交叉配血)、卡式微柱凝胶组(1 5 1 6例,卡式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 卡式微柱凝胶组中,配血阳性检出率为0.9 3%(1 4/1 5 1 2),与聚凝胺组1.3 9%(2 1/1 5

2、 1 6)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3 9 8,P0.0 5);所有配血不符红细胞经生理盐水3洗后再行交叉配血,卡式微柱凝胶组假阳性检出率为0.1 3%(2/1 5 1 2),较聚凝胺组0.6 6%(1 0/1 5 1 6)低(2=4.0 8 1,P0.0 5);交叉配血阴性样本输血治疗中,卡式微柱凝胶组患者输血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2 0%(3/1 5 1 0),较聚凝胺组1.4 0%(2 1/1 5 0 6)低(2=1 3.5 4 8,P0.0 5),具有可比性。1.2 方法 采集患者3 m L肘静脉血,E D T A抗凝;血液样本离心(3 0 0 0 r/m i n,5 m i

3、 n),分离出红细胞与血浆后,配置成4%盐水红细胞悬液,并以相同方法分离献血者红细胞与血浆,配置成4%红细胞悬液。聚凝胺组凝聚胺法交叉配血:取2支试管,标注主次侧,主侧管加两滴患者血浆,加1滴供血者4%红细胞悬液,次侧管反之;试管中各加0.6 5 m L L I M液混匀,后各滴加2滴P o l y b r e n e溶液混匀,离心(1 0 0 0 g,1 0 s),倒掉上清液,管底残留0.1 m L液体,轻摇试管观察是否出现红细胞聚集情况,若无红细胞聚集则重新操作,最后滴加2滴R e s u s p e n d i n g溶液进行重悬操作,轻摇试管混匀观察结果,若6 0 s内凝集散开,提示配

4、血结果符合(阴性),若未散开提示红细胞抗原、与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配血结果不相符(阳性)。卡式微柱凝胶组应用卡式微柱凝胶试验(美国奥森多公司):主侧微柱加5 0 L B I S S液,再加1 0 L 4%献血者红细胞、4 0 L患者血浆;次侧微柱加5 0 L B I S S液,再加1 0 L 4%患者红细胞、4 0 L 献血者血浆,3 7 孵育1 0 m i n,配套离心机离心5 m i n后判读结果。观察红细胞分布情况,全部红细胞位于柱子底部为阴性,部分或全部红细胞结合在凝胶柱内或柱子上方为阳性。1.3 观察指标(1)比较两组交叉配血不符合结果;(2)比较两组迟发性溶血反应及红细胞输注无效发

5、生率。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 P S S 2 4.0软件进行数据分191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 0 2 3年第4 4卷Z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分别以2、t检验。以P0.0 5);所有配血阳性的患者红细胞及献血者红细胞血样经生理盐水3洗后再重新进行交叉配血,卡式微柱凝胶组假阳性检出率为0.1 3%(2/1 5 1 2),较聚凝胺组0.6 6%(1 0/1 5 1 6)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0 8 1,P0.0 5)。2.2 不良反应 交叉配血阴性样本输血治疗中,卡式微柱凝胶组患者输血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2 0%(3/1 5 1 0)(1例迟

6、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2例红细胞输注无效),较聚凝胺组1.4 0%(2 1/1 5 0 6)低(1 5例红细胞输注 无效、6例 迟发性溶血 性输血 反 应)(2=1 3.5 4 8,P0.0 5),但在具体数值比较中,卡式微柱凝胶阳性血样较聚凝胺法少7个,说明聚凝胺试验与卡式微柱凝胶方法,尽管对血液样本阳性检出能力相近,但可能会降低假阳性检出率,考虑原因为,卡式微柱凝胶系统的柱子具有分子筛的作用,在离心机的离心力作用下,不同大小的网状复合物通过凝胶的能力不同,其阳性情况就会存在一定差异性,可进行复合物鉴别区分,即发生凝集的红细胞会挂在凝胶网,未发生凝集的单个游离红细胞会在离心作用下能够通过凝胶网

7、孔沉积在试剂卡底部,从而快速完成检验。与常规试验方法相比,此种试验方法可快速、高效地完成抗原、抗体结合的检测试验,保证定型正确率,且操作简单,结果判断中客观性相对较强,为临床输血治疗提供更客观参考依据7-8。张亚军9在对1 0 0例输血患者研究中,依次采用低离子凝聚胺技术、卡式微柱凝胶试验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显示卡式微柱凝胶试验诊断准确性、灵敏度、特异度均较低离子凝聚胺技术高,证实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具备降低假阳性检出率的效果。本次研究发现,所有配血不符血样经生理盐水清洗后再配血,卡式微柱凝胶组假阳性检出率为0.1 3%(2/1 5 1 2),较聚凝胺组0.6 6%(1 0/1 5 1 6)低,

8、差异有291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 0 2 3年第4 4卷Z统计学意义(2=4.0 8 1,P0.0 5),且输血治疗中,卡式微柱凝胶组患者输血治疗中迟发性溶血反应和红细胞输注无效发生率为0.2 0%(3/1 5 1 0),较聚凝胺组1.4 0%(2 1/1 5 0 6)低,提示应用卡式微柱凝胶试验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可满足临床输血安全需求。应用凝聚胺方法进行交叉配血,存在操作手法不同、振摇力度不均、重悬操作不当及观察结果具有一定主观性等影响因素,可能会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情况;应用卡式微柱凝胶试验中,可通过凝胶柱本身离心、滤过作用,减少非特异性红细胞凝集作用,并通过观察柱上红细胞分布特征以客观分析红

9、细胞凝集情况,并减少人为操作因素引发的诊断误差,降低假阳性发生率,对提升交叉配血准确性、减少医疗资源浪费、提升输血质量及安全性具重要意义。苏红梅1 0在研究中对1 5 2 0例患者进行微住凝胶卡式血性检验,共检出1 1例交叉配血不符血样,经调查分析显示,其结果异常发生原因与患者自身疾病药物治疗、输血或妊娠等免疫反应、寒冷天气、操作污染、试验操作精准性等有关。因此在交叉配血中可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评估血样情况,辨别阳性真假情况,避免血样浪费,提升临床输血治疗安全性。综上所述,在临床输血治疗前血样检测中,与聚凝胺方法相比,卡式微柱凝胶试验交叉配血假阳性检出率较低,应用此种试验方法可减少迟发性溶血反应和

10、红细胞输注无效情况的发生,提高患者输血安全性和有效性。参考文献1 陈波,殷瑞,孔昱欣.县级医院临床输血的管理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 0 2 0,3 3(3):2 6 2-2 6 4.2 何振江.探讨低离子凝聚胺技术与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 效果J.检验 医学与临床,2 0 2 2,1 9(1 7):2 4 1 9-2 4 2 1.3 张士跃.微柱凝胶技术在A B O新生儿溶血病患儿输血前检验中的应用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 0 2 0,1 7(1):1 2 6-1 2 8.4 闫烨,张勤,王丽娜,等.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运用效果J.新疆医学,2 0 2 0,5

11、 0(5):4 8 3-4 8 5.5 闻慧琴,杨鹏,朱帮强,等.微柱凝胶法对新生儿溶血病的检测价值J.中国医刊,2 0 2 1,5 6(7):7 9 9-8 0 1.6 詹廷西,王静,徐丹丹,等.输血前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的临床意义探讨J.中国免疫学杂志,2 0 2 1,3 7(3):3 3 5-3 3 8.7 李应明,陈华,伍燕,等.卡式微柱凝胶技术在血型鉴定,输血前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检测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 0 2 1,1 8(3):1 8 6-1 8 8.8 彭钰茹,熊杰,张瑚敏.交叉配血中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法,凝聚胺法的配血 结果及差 异 比 较 研 究

12、 J.标 记 免 疫 分 析 与 临 床,2 0 2 0,2 7(6):1 0 4 0-1 0 4 3.9 张亚军,左林霞,王妮.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贵州医药,2 0 2 2,4 6(6):9 0 2-9 0 3.1 0苏红梅,吴红芳,任勇,等.凝胶卡式法在不规则抗体筛查中的应用及出现假阳性原因分析J.临床血液学杂志,2 0 2 1,3 4(6):4 4 0-4 4 2.通信作者,E-m a i l:j i n g j z g m 8 1 8 0.c n。短篇论著复合氨基酸核酸液冻干粉对人鼻咽部s I g A水平的影响毛晓东,童兆杰,曾 洁,王洋洋,祝新华,经建中

13、上海金卫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上海 2 0 1 7 0 0 摘 要:目的 探讨复合氨基酸核酸液冻干粉对人鼻腔、咽喉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 I g A)水平的影响。方法 6位不同年龄、性别的受试者在4 8 d内连续雾化吸入复合氨基酸核酸液冻干粉,每次间隔7 d采样,对采集的样本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 L I S A)法检测人鼻腔、咽喉s I g A的浓度。结果 在吸入雾化的复合氨基酸核酸液冻干粉2 8 d后,鼻、咽部的s I g A浓度与未吸入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不同年龄段受试者的鼻腔、咽喉的s I g A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 5)。男、女受试者鼻腔的s I g A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不同取样位置(鼻腔、咽喉)的s I g A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 5)。结论 复合氨基酸核酸液冻干粉能引起人鼻腔、咽喉分泌s I g A量的变化,雾化吸入复合氨基酸核酸液冻干粉2 8 d能够有效地提升人鼻腔、咽喉s I g A分泌量。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分泌型I g A;免疫调节 分泌型I g A(s I g A)存在于人和动物黏膜外分泌液,是由黏膜上皮细胞附近的浆细胞产生,鼻腔黏膜391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 0 2 3年第4 4卷Z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