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忧、哀”等6个生字。会写“赛、疼”等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赛跑、疼爱、排除、忧伤、哀痛、持续、安慰、日月如梭、虽然、狂奔、受益无穷、假若”等19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时间的意义,形成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4.搜集、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谚语。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悟“假如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这一警句。教学难点: 由于时间观念比较抽象,小学生的时间观念比较模糊。因此,要感受珍惜时间的意义,是本文学习的难点。三、教学准备教师:重点语句和珍惜时
2、间名人名言的幻灯片。学生:收集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身边珍惜时间的人物和事例。四、课时安排:两课时五、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教师: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古诗长歌行 ,有同学听过这首诗吗?其中最有名的是哪几句?“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哪位同学愿意谈谈自己对这几句的理解?它的意思是说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返回西边?少年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了就是能悔恨一生了。人生短暂,转眼百年,时间就如同滔滔江水一样,一去不复返。台湾作家林清玄不仅感受到了时间的珍贵,还能够在生活中和时间赛跑,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和时间赛跑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同学
3、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可以把你喜欢的内容多读几遍。(阅读完成后,按照座位依次读PPT上的生字、生词)既然我们同生字交上了朋友,那么同学们读课文一定也没有问题了,再读课文,你能找到课文中关于作者心情的词语吗?谁能按顺序说一说?(每个学生说一个,依次做补充,教师总结)。板书:忧伤、哀痛、着急、悲伤、高兴、快乐。思考问题,作者的心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学生回答)我们回到课文中来一起寻找答案。(三) 新授1、 理解“忧伤”、“哀痛”同学们快速浏览第1、2自然段,想想为什么作者会感到忧伤和哀痛?谁能够将作者这种忧伤、哀痛的心情读出来?(点名朗读)作者之所以这么悲伤是因
4、为父母们告诉他,“你的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原文中是怎样说的有谁知道吗?(“他们知道,与其骗我说外祖母睡着了,有一天还会醒来,不如对我实说:“你的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但是,当时的我能够理解爸爸妈妈的话吗?到底是什么永远回不来了呢?(不理解)2、 理解“着急”、“悲伤”面对作者的疑问,爸爸是怎样回答的?(找出爸爸的话所在段落进行朗读)那么现在我们来概括一下,爸爸说什么事物永远不会回来了呢?(昨天,爸爸的童年,外祖母)是什么把他们带走了呢?(时间)听完爸爸的话之后,作者理解了“永远不会回来了”的含义吗?爸爸的话让他有什么感受?(没有理解,爸爸等于给我说了一个谜,可怕,有种说不出的滋味)爸爸
5、的话耐人寻味,作者觉得比“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和“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更加难以理解,他不禁感到着急和悲伤。那么他又是如何在今后的日子里感悟出了其深刻含义呢? 我们接着往下看。3、 理解“高兴”、“快乐”眼看着时间过得飞快,当我看到太阳落山和鸟儿飞过天空时,是不是已经开始领悟了爸爸的话的含义? (是)感受到时间正在流逝的作者逐渐感受到了时间的珍贵。谁能找出文中作者描写自己第一次与时间赛跑的情景?请有感情地朗诵出来。(注意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有一天我放学回家,看到太阳快落山了,就下定决心说,我要比太阳更快地那一天我跑赢了太阳。)在第一次“跑赢了太阳”之后,作者又与什么进行了赛跑?(
6、太阳、西北风、作业)作者和太阳比赛更快地回家,跑赢了太阳;一个暑假的作业十天就完成,跑赢了时间;读三年级时就做五年级的作业,走在了时间的前面。在每一次比赛胜过时间的时候,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快乐得不知道怎么形容)后来的二十年里,作者一直都在与时间赛跑。生活经历使他明白了这个道理,从而受益无穷。受益无穷的意思是什么?(受到的启发或益处很大)因为自己受益无穷,所以作者想要将关于时间的道理告诉自己的孩子。想象一下,当他告诉孩子这个道理的时候,应该是怎样的语气和心情?(骄傲,自豪)有没有同学能够有骄傲、自豪的语气将课文的最后两段读出来?(点学生朗读,最后齐读)(四)拓展小小的几步可以创造很多东西,历史上有成就的人,他们的一生都在和时间赛跑, 比如作者林清玄,20岁开始散文创作。已出版了100多本书,是台湾地区作家中写书、出书最多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项最多的一位。你还知道这样一些名人和时间赛跑的事吗?(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居里夫人、鲁迅)历史上无数的名人用他们的行动向我们证明,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学完了这篇优美的散文,同学们明白了珍惜时间的意义吗?让我们再一次共同齐读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激励自己吧!(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