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王超叶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777238 上传时间:2024-11-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4.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超叶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王超叶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习作描写——景物篇》教案 仁怀市实验小学 王超叶 教学目标: 1、围绕“我眼中的秋”这一主题,注意选取独特的视角,放飞想象的翅膀。 2、学习课文中“比喻、拟人、想象”等描写手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3、描写生动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切。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课文中“比喻、拟人、想象”等描写手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1、同学们,又是一年秋来到,不知不觉中,我们又步入了秋了怀抱中。北方的秋脚步虽然迟缓一点,但却怎么也阻挡不了秋的消息,想必细心的同学们一定早就捕捉到了星星点点的秋的影子了。 2、看得出同学已是迫不及待地想汇报自己眼睛里的秋的气息了,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吧。 3、过渡:自己的心中既然承载了这么多的美好,我们是不是要把它们表达出来呢,那么就让我们大胆地来写一写吧! 二、出示目标、明确要求: 师生共同确定主题: 一花报春、一叶知秋。花草树木、清风细雨皆是美景。 三、回顾流程、梳理方法: 1、确定主题,组织材料。 2、大胆构思,精巧布局。 3、修改赏析,交流评议。 四、 巧设案例,抛砖引玉: 1、除了按一定的顺序来写外,我们还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绘,哪些属于景物的特点呢? 板书:  颜色 形态   气味 声音   大小 …… 2、讨论:在抓住景物特点之后,最犯愁的是什么? 生动 板书:形象 具体 3、怎样能使自己的表达力求生动、形象、具体呢?我们一定要不遗余力地去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这样才能把所描绘的事物写得灵动、鲜活。 4、通过以上分析与总结,巧妙地引出本次习作要求: (1、)写景要按方位顺序,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由里到外,由外到里,或由中间到四周等等有次序地描写,要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移步换景) (2、)可以按景物的类别来写,如山、水、花、鸟;瀑、石、峰、洞;亭、台、楼阁等。要写出景物的光、色、味;既要写它的静态,也要写它的动态,还可以写出它的环境气氛。(引导从学过的古诗中感悟) (3、)要仔细观察,抓住在不同季节里景物的不同特点进行描写,发挥想象要适度,不要硬编乱造,凭自己的空想来写。 (4、)写景中也可以具体地写些人和事,若让人、景、事三者交融一体来写,可以使作文更为感人。 (5、)写景物时不要忘掉自己与景物之间的关系,要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感情、感受写进去,这样使人读了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6、)适当地、正确地引用前人描写景物的诗词歌赋,也可以为作文增色。这就需要你平时多加阅读和积累,别等用时再去找。 四、欣赏美景,笔下生辉 1、放录像,学生欣赏秋天无限的美与生机。 2、构思动笔写作。 要求:结合画面,运用恰当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加以描绘。并能巧妙地抒情。 3、师巡视指导。 板书设计: 调动我们的感官: 看:形状、颜色 听:声音 品:味道 触:感觉 想:联想、思想 教学反思: 罗丹曾说过;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一个观察能力很强的人,他的眼睛就好比一架照相机,能把景物的颜色、形态拍下来,印在脑子里,画起画来就会逼真,写起文章来就会活灵活现了。鲁迅先生就是因为儿时细致地观察了生活,注意了身边的景物,他才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出了“紫红的桑椹,高大的皂荚树,光滑的石井栏,肥胖的大黄蜂,轻捷的叫天子”那样的名段。这就要求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什么是观察?怎样观察?所谓观察,就是用眼睛去看。要远“观”近“察”,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并养成一种习惯。首先要选好观察点。观察点就是描写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抓住景物的特征,全面细致地观察。观察和感受景物还需要发动各种感觉器官。从不同感觉、有动有静地写景,让人读来身临其境。如著名诗人苏轼写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就写出了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庐山的样子。又如:老舍先生笔下的大兴安岭的山势是“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的……”绵延起伏,温柔可亲。他写林海,工于调色,在他的调色板上,绿色是那样变化无穷:宛如一位技艺精湛的丹青妙手,在他的“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特别是“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这一囊括比喻、拟人、反问三重修辞格的句式,简直给我们描绘出一幅立体、绚丽的画卷,使人感到一种说不出来的美。他写花更具特色,你看:“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恰当的比拟,敏锐的观察,绘声绘色的描绘,美不胜收,妙不可言,怎不令人折服? 观察还要有顺序、从局部到整体,或从静态到动态,也可以从上到下或由远及近。特别要注意的是要抓住景物最明显的特点,要指导学生努力发现和描绘景物的色彩特征。我们平时常说,要观察和描绘出多彩多姿的景物,所谓“彩”就是指颜色,“姿”即姿态。任何景物都有它自身独特的形状色彩,比如,同是山,桂林的山又“奇”,又“秀”,又“险”,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大兴安岭却是“群岭起伏,连绵千里”,“每条岭都是那么轻柔”,两处山景截然不同,我们就是要引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去捕捉各自的特点,再写出来,这是最基本的一点。 二、展开想象,运用修辞。 文章写得细致传神还要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合理运用修辞。 展开丰富的想象是把文章写得生动形象的关键。想象是形象思维的再现,是把不在眼前的事物在脑子里再现出来,(再现性想象)。如郑板桥的“胸有成竹”和我们写文章的道理是一样的,不同的是画家绘画用的是线条、颜色,我们作文用的是语言文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会联想(创造性想象),联想是由某人或某事,或由某概念引起其他相关的概念。联想会使文章的感情、立意更深刻。如《月光曲》一文中,贝多芬的琴声引起皮鞋匠丰富的想象。再如:《桂林山水》中,作者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联想和想象,作者从桂林山的“奇”,想象出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使景物内容更加丰富,充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又如:《林海》一文中,作者从千山一碧、万古长青的林海,联想到广厦、木材,直至日用家具,“有多少省市用过这里的木材呀!”此句将大兴安岭同祖国各地紧紧联系在一起,使人感到了它的存在,认识到它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起的举足轻重的作用,“亲切、舒服”之感顿涌心头。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