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5课 跳动的小丑
上课教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运动引导动画的运动轨迹特点;
2、了解引导层和引导线的概念、作用、特点及引导层的图标;
3、掌握引导线的绘制方法;
4、掌握引导线动画的制作要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播放足球、篮球的视频和运动补间动画作对比,引导学生注意物体运动的轨迹,与前几次课有什么不同;
在动作补间动画的基础上,完成运动引导动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世间万物运动千变万化;
发现和审视曲线运动的美;
只要去探索,就可以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教学重点:引导层的作用和创建方法;
引导线绘制的方法和要点;
引导层动画制作的方法和要点。
教学难点:在引导层中设置运动路径;
如何捕捉引导线的起点和终点?
教学准备:对课堂可能发生的情况的预测与对策
学生创建引导线动画时可能会出现物体没有沿着设定的引导线运动,而是走了直线。这时教师要提示如何使元件吸附到引导线上。
教学方法:师导生探
教学过程:
导入(3分钟)
我带着大家行走在flash江湖中已有数日,先后经历了逐帧动画,形状补间动画,动画补间动画,今天我们来到了第四关,运动引导动画。大家先看一个合成视频——球的飞跃。大家看它在做什么运动?
生:观看
这里的球在做什么线运动?
生:曲线运动
曲线运动,这就是运动引导动画和其他几种动画最大的区别。
学习目标(1分钟):
一、出示学习目标(预设1分钟)
学会添加运动引导层
绘制引导线
捕捉运动端点
二、出示自学要求(1分钟):
(一)阅读19页引导路径和图层的创建这两部分,做一个让小丑直线行走的动画补间动画。
自学要求:(二)阅读P20_21,探索添加运动引导线。让小丑按照你想要的轨迹跳起来。
三、学生自学并练习(15分钟)
大家先按照自学要求1做一个让小丑直线运动的动画。
提示:就是利用上节课的知识完成一个动画补间动画。
学生进行操作。
生:老师,舞台大小多少?动画多少帧?
舞台大小550*400像素,30帧就可以了。
如有问题应进行讲解。
完成让小丑直线运动了吗?完成的同学举手,完成的同学帮一帮旁边的同学。
生:举手。
现在都完成了让小丑直线运动了吧,那么接下来就该让小丑自由的跳动了。我们在原来动画的基础上要添加一个引导层,大家注意引导层一定要在小丑图层的上面。一定要点击引导层的第一帧再来画引导线,可以用铅笔工具也可以用线条工具和选择工具。现在开始操作吧。
学生阅读教材上的操作步骤并边看边练,教师巡视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予以指导。(很多同学,把很多图片放在同一个图层,还有同学引导线层中的引导线移动了位置,这样的问题都需要提醒一下学生。)
很多同学做的小丑没有按照原定的曲线运动,还是直线行走?为什么呢?
大家来看,最关键点是要捕捉端点。大家看屏幕。画好了引导线后,一定要回到小丑图层也就是被引导层去捕捉。用鼠标拖住图片或者元件的中心点,现在是一个小圆,当捕捉到引导线的端点时,就变成了大圆,大家看,小圆变大圆了。捕捉成功。
大家现在完善一下作品。
好了,大家都完成作品了吧,我也做了一个引导动画,咱们全班挑战我。看看能否做出这样的效果。
播放作品。给学生发素材。
四、布置任务
教师先演示主题作品的效果,给出几个主题任务。
分别是:小丑反向翻着跟头跳;飞机飞跃山脉;船在水里游走;小孩绕圈追逐;运动员投篮。让学生自由选择,并完成任务。
五、学生拓展练习。(15分钟)
学生任意选择上述五种任务之一,接受任务后可以几个人为一个小组,互相研究上述动画的制作步骤,完成后提交作品。
在学生制作作品时教师及时巡视,对于共性的问题教师要及时予以对学生进行集体讲解。
七、作品展示及归纳(10分钟)
对于提交的作品教师要先让学生对其点评,然后教师在做总结性点评。
学生总结运动引导动画的制作要点。
这是咱们同学的作品,他的作品有哪些优点,哪些缺点,大家来说一下?今天大家挑战成功了吗?
生:挑战成功。
既然成功了,那大家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以及你收获了什么呢?
生:
要在场景中制作动画,不要在图形元件中绘制动画;
引导层要建立在被引导层之上;
在绘制引导线时要先选中引导线图层的第1帧;
在1到30帧内不要移动引导线;引导线要始终是一条;
捕捉运动端点回到被引导层,然后当元件由小圆变成黑粗圆圈时松手,这样才能捕捉到引导线的运动端点。
反思:
教一节课,首先是想怎样去突破教学目标,而不是一些华而不实的装饰。导入固然重要,但也要贴近实情。作为计算机课不需要有太炫的情境,教师要做的是怎样导入后,让学生快速,自然的让学生进入学习目标的理解中。这样才能切实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目标为核心内容,达到课堂的最终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