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第三单元《父母的心》前置作业
班级: 姓名: 学科: 日期: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本篇小说的三要素(人物、环境和故事情节)。
2、理解本文在情节安排上“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结构特点。
3、通过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体会父母对子女浓浓的爱意,激发自己对父母的尊敬、爱戴。
学习重难点:
1、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由一波三折的故事去体会父母对儿女的浓浓爱意。(重点)
2、体会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淡淡的哀愁。(难点)
学习课时:1课时
二、课前准备:
1、介绍川端康成:
2、给加粗的字注音
褴褛( ) 吩咐( ) 酬谢( )失魂落魄( ) 妥( )
三、学习过程:
品读课文,体会真情
(一)初读课文:感受父母心
1、学生自读课文,感知内容,思考并交流以下问题:
(1)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为什么父母要把他们送给别人?
(2)父母既然决定送出孩子,为什么又一次次的要回?
(3)围绕“送与不送”,课文写了夫妻作出的哪几种决定?作出每一次决定的理由是什么?
(二)再读课文:揣摩父母心
1、送孩子对父母来说很难做出决定,请在文中摘出父母在不同情况下的神态描写的词语,在文中画出父母的语言描写,你是如何看待这对的父母的?
2、这对父母送孩子时和送出孩子后内心的挣扎与痛苦是不言而喻的,请你以第一人称的形式描绘出父母在以下场景中的心理活动,并想象他们会说些什么,会有怎样的神情动作。(可选择两个场景来描绘)
财主夫人要一个孩子时; 送走长子时; 用次子换长子时;
用小女儿换回次子; 要回女儿时。
(三)深入探究
1、这篇文章讲述的故事其实很简单,就是讲一个送孩子没送出去的故事,而我们读的时候却感觉波澜起伏,感人至深。细体会本文在情节上有什么特点?
2、你还从文中的哪些语言感受到这种淡淡的哀愁?(学生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说一说)
四、拓展应用:
1、文中说“与其舍掉一个孩子,还不如爹妈儿女一家六口饿死在一起好”,结合内容展开合理想象,设想这家人在团聚以后命运会怎样。
2、让我们走近父母,重温那被我们疏忽了太久的情感,想一想父母最让自己感动的事是什么,亲手制作一张感恩卡,用简短的语言把你心中对父母的情感表达出来。(请学生自由表达)
五、反馈达标:
仿写句子,抒写感受。(任选两句仿写交流)
父爱是铺路石,伴随我们一生,无怨无悔;
母爱是阳光,照耀我们一生,无忧无虑。
父母的爱是大海里的启明星,永远为儿女照亮前方。
父母的心是一缕春风,吹暖了我们的心田;父母的心是一条溪流,带来了一路的欢歌;
八年级(上)第三单元《父母的心》教案设计
学校:银川市第四中学 授课教师:沈 阳
教学模式:“少教多学”教学模式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本篇小说的三要素(人物、环境和故事情节)。
2、理解本文在情节安排上“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结构特点。
3、通过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体会父母对孩子至真至诚的爱意,激发学生对父母的尊敬、爱戴。
教学重点:
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由一波三折的故事去体会父母对儿女的浓浓爱意。
教学难点:
体会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淡淡的哀愁。
教学课时: 1课时
二、课前准备:
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
川端康成:日本现当代小说家,出生在大阪,幼年父母双亡,后祖父母和姐姐又陆续病故.孤独忧郁伴其一生。
2、给加粗的字注音
褴褛( ) 吩咐( ) 酬谢( ) 失魂落魄 ( ) 妥( )
3、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吩付 风度极佳 痛哭失生 无精打彩 冷酷无情 如数俸还
三、学习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
师生欣赏歌曲《天亮了》,教师讲一个真实的故事(1999年10月3日发生在贵州麻岭风景区……)。
同学们,听完了歌曲和故事,你有什么感受?(请学生自由谈感受)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日本小说家川端康成的一篇小小说——《父母的心》,让我们走进父母的内心世界,去感悟“父母的心”。
板书课题: 父母的心
设计意图:歌曲和故事所抒的情和本文的主题吻合,在深情的歌曲和感人的故事的感染下,能引发学生对自己父母的爱的思考,将学生引领进了学习的氛围。
环节二、品读课文,体会真情
(一)初读课文:感受父母心
学生自读课文,感知内容,思考并交流以下问题:
(1)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为什么父母要把他们送给别人?
(2)父母既然决定送出孩子,为什么又一次次的要回,这源自于什么?
(3)围绕“送与不送”,课文写了夫妻作出的哪几种决定?作出每一次决定的理由是什么?
【明确】 (1)贫穷、多子、另一种爱的方式等;(2)太爱孩子,舍不得
【明确】 (3)四种决定:送长子——作为家里的的老大,能够理解父母的苦心,有责任为弟妹作出牺牲。 次子换长子——大儿子是家里的接班人,而且按次序也不该是送老大。 女儿换次子——二儿子长得像去世的婆婆,送走他,就像把婆婆扔了一样不好受,觉得对不起孩子他爸。 要回女儿——孩子太小让人担心,觉得自己太冷酷无情了。
【引导分析】教师引导学生朗读最后一个理由:“与其舍掉一个,还不如爹妈儿女一家六口饿死在一起好。”手心手背都是肉,送哪一个都是撕心裂肺的,送哪一个都难受。再优越的条件也割舍不断父母对子女的情愫,纵然有千万个理由,也不能把自己的亲生骨肉送给别人,这让我们体会到的是一颗真挚的爱子之心,平凡的故事,催人泪下。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感知课文内容的能力,通过以上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 ,引导学生感受父母拳拳赤字之心和浓浓的爱心。
(二)再读课文:揣摩父母心
【过渡语】:父亲和母亲所找的这些理由是真正的理由吗?不是理由,还是舍不得儿女找的借口。既然舍不得,为什么还要送一个出去呢?那么父母的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来体验一下父母内心的真实的感受吧。
1、送孩子对父母来说很难做出决定,请从文中摘出描写穷父母神态的词语,画出穷父母的语言描写,你是如何看待这样的父母的?
【明确】第6段“十分犹豫”,第8段“眼含热泪,难以割舍”,第9段“无精打采”,第11段“很不好意思”,第12段“失魂落魄”,第13段“痛哭失声”,第15段“”又哭了。
2、仔细体味课文中所写的“当爹妈的心”,请你从下面提供的几种情境中选择一两个来描写(也可演绎)这对父母内心的挣扎与痛苦,他们会说些什么,会有怎样的神情动作和心理活动。
情境如下:
财主夫人要一个孩子时; 送走长子时;
用次子换长子时; 用小女儿换回次子
要回女儿时。
【示例】送走长子时父母会这样想:儿啊,你最大,应该最懂事,你应该明白我们的苦心,千万不要怨恨我们啊,将来你有出息了,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安慰了。
送走次子时会这样想:孩子,你要明白啊,父母送走你是迫不得已啊,你大哥要承担家里的重担,要照顾下面的弟弟妹妹啊,别怪我们狠心,只要你过得比我们好,我们就放心了。
送走女儿时会这样想:都说女儿是水做的,天生让人疼的,可你生下来却没过过一天好日子,当爹妈的心里有愧啊,只要你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当爹妈的哪怕心里再舍不得,也要让你去啊。
【教师评价】同学们都能从父母的角度出发体谅和理解父母的心。再三的矛盾挣扎后,父母最后一个也没送,一家六口又团聚了。是啊,最后的结局是多么让人欣慰啊,我想大家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一句话了:“与其舍掉一个孩子,还不如一家六口饿死在一起好。”这是一个父亲的肺腑之言,也是天下父母共同的心声,进一步体现了父母之爱的伟大,崇高,父母对子女的一颗至真至诚的爱心也由此可见。
设计意图(目的):在内容情节上,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体会文章波澜起伏的结构特点,揣摩人物的心理,从而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
(三)深入探究
1、这篇文章讲述的故事其实很简单,就是讲一个送孩子没送出去的故事,而我们读的时候却感觉波澜起伏,感人至深。细体会本文在情节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情节曲折,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刻画细腻,用曲折的情节表现出了父母矛盾复杂的真实内心世界,让我们感受到了父母对子女那份浓浓的爱,所以非常感人。)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能写出这么感人的浓浓亲情文章的人在生活中却际遇悲惨。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作者川端康成的生平。(请学生介绍、其他学生补充介绍)
正因为作者有这样的遭遇,才有了对人间亲情更强烈的渴望,所以在作者的创作中总能体现浓浓的爱心和从心底里挥之不去的淡淡的哀愁。
【川端康成作品风格: 1、一波三折 2、浓浓的爱心,淡淡的哀愁】
2、你还从文中的哪些语言感受到这种淡淡的哀愁?
(学生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说一说)
课堂
反馈:
四、拓展应用:
1、文中说“与其舍掉一个孩子,还不如爹妈儿女一家六口饿死在一起好”,结合内容展开合理想象,设想这家人在团聚以后命运会怎样。
(过渡语):同学们的愿望都是善良美好的,都希望这一家人能从此开始幸福的生活。父母之爱是人类最伟大的一种情感,古今往来,许多诗人、作家赞美这种爱,今天在课堂上我们又感受到了这种浓浓的爱。
五、情感升华
1、教师与学生分享一个小故事《两份帐单》,请学生谈听后的感想。
2、真情告白:播放歌曲视频《天下父母心》,在静心倾听的过程中感悟父母的爱。“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我们感谢您!”
3、温情礼物,感恩父母:
让我们走近父母,重温那被我们疏忽了太久的情感,想一想父母最让我感动的事是什么。亲手制作一张感恩卡,用简短的语言把你心中对父母的情感表达出来。(请学生自由表达)
六、教师寄语
世间的爱千万种,惟有父母之爱最无私。
时间的长河可以带走一切,但带不走父母的爱。
它已深入我们的骨髓,溶入我们的血液。
这爱留在我们的心中,时刻温暖我们的生命历程。
课堂反馈:
五、反馈达标:
仿写句子,抒写感受。
父爱是铺路石,伴随我们一生,无怨无悔;
母爱是阳光,照耀我们一生,无忧无虑。
父母的爱是大海里的启明星,永远为儿女照亮前方。
父母的心是一缕春风,吹暖了我们的心田;
父母的心是一条溪流,带来了一路的欢歌;
【示例】*父爱是一盏明亮的灯,为远行的儿女带来光明;
母爱是一把大伞,为外出的儿女撑起晴空。
父母的爱是一根万能的针,能缝合儿女所有的伤口。
*父爱是金黄色的,让我们在灿烂的阳光下成长;
母爱是蓝色的,让我们在蔚蓝的天空遨游。
父母的爱是绿色的,让我们在绿荫下快乐地奔跑。
*父爱是一条河,连绵不断;
母爱是一朵云,温柔甜蜜。
父母的爱是甜美的甘露,滋润着大地,哺育着我们。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