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3.3摩擦力教学理念:由生活中现象,引入物理概念;用实验情景,总结物理规律;重视科学探究,提高学生能力。本节课教学主要采用导学案教学形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结合实验探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去,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必修一第三章中重点和难点,内容包括:(1)摩擦力。(2)静摩擦力。(3)滑动摩擦力。这节课的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十分紧密,重点是研究影响摩擦力的大小因素。我是从生活中的图片引入摩擦力,总结摩擦力的概念;从实验探究影响摩擦力的大小因素,归纳摩擦力的规律;从例题检验学生对摩擦力的掌握情况,巩固摩擦力的教学。在讲述摩擦力难点时,为了使问题清晰易懂,用不同方法对比分析。由于
2、本节课内容多,我分两课时进行讲解,这次主要安排讲解:摩擦力和静摩擦力。学情分析:从知识层次方面,学生刚刚学过重力和弹力,已经对相互作用力有所了解,已知道分析力思路和方法。结合初中对摩擦力知识了解,学生已基本具备自主探究的条件,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圆满完成摩擦力的教学任务。从我校学生实际来讲,学生的基础和能力较薄弱,对重点和难点知识,要用实例和实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总结归纳,应用提高。教学目标:1知道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和对物体运动的作用。2由物体的运动状态,总结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判断有无静摩擦力及大小和方向;知道存在着最大静摩擦力。3通过对摩擦的分析,激发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养成用所学知识
3、联系生活、生产问题的习惯。教学重点:1通过具体事例引导学生思考增大、减小摩擦的方法。2利用二力平衡条件判断静摩擦力大小和方向。教学难点:1利用二力平衡条件判断静摩擦力大小和方向,设计探究实验。2会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问题。教学器材:教师用:小车、木块、弹簧测力计、多媒体电脑等。学生用:弹簧测力计、带挂钩的木块(侧面积不同)、砝码(或钩码)、长木板、毛巾等。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教师演示实验一:演示一个铁环在竖直杆上自由下落情况,相对于自由落体时下落运动变慢。问:是铁环下落变慢的原因是什么?2.学生动手实验二:(教师边演示边引导学生动手做下面实验
4、)将甲、乙两本课本的书 页依次交叠在一起,压以下书后,提起乙书,甲书没有从乙书中滑落,两同学用力拉两书背,也不能拉动。问:使甲书不能从乙书中拉动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从实验1中,可知铁环下落变慢的原因是滑动摩擦力的作用。从实验2中,可以分析出这种力不是以前所学的重力或弹力,而是一种新的力静摩擦力的作用。二 新课教学,实验验证多媒体展示:高空速降和猴子捞月图片,总结摩擦力的概念。1摩擦力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分类: 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这一节我们主要来学习静摩擦力。2静摩擦力 【 展示】: 两个相互接触而
5、保持相对静止的物体会有摩擦力吗?引导学生利用二力平衡来解释。【学生总结】定义: 两个相互接触而保持相对静止的物体,当它们之间存在相对运动趋势时,在它们的接触面上会产生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的力. 【学生总结】产生条件:1两物体的接触面不光滑 2两物体应该接触并且相互挤压,有弹力 3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学生总结】方向: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的趋势的方向相反 【利用实验让学生观察总结规律】:大小: 静摩擦力的大小随着推力的增大而增大,可以说静摩擦力的大小由外部因素决定,摩擦力的大小随着推力的增大而增大, 取值范围0FFm。最大摩擦力的概念:当人的水平推力增加到某一值Fm时,物体就要滑动,此
6、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我们把Fm叫做最大摩擦力。【思考问题】(1) 静摩擦力大小与正压力有关吗?而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与正压力有关吗?(2)静止的物体一定有静摩擦力吗?运动的物体一定没有静摩擦力?(3) 静摩擦力的方向跟运动方向有关系吗?静摩擦力是阻碍相对趋势的力,静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充当动力。(4) 最大静摩擦力和比滑动摩擦力一样大吗?三、课堂小结1.静摩擦力的定义 2.产生的条件 3.方向. 4.大小四、课堂练习例1、下列图中的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有静摩擦力的是( )例2,画出下图中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五.课堂检测1下列关于静摩擦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两个相对静止物体间一定有静摩擦
7、力B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C静摩擦力对物体总是阻力 D静摩擦力一定比滑动摩擦力大2如图134所示,用水平力F把重为G的木块压紧在竖直墙上静止不动,不计手指与木块间的摩擦力,当把水平力增加到2F时,木块所受的摩擦力( )A是原来的2倍 B是原来的4倍C和原来的相等 D.是原来的一半.3、重量为400N的小车放在水平地面上,至少要用200N水平推力,才能使它从原地开始运动,用160N的水平力,可使小车匀速前进,用100N的水平推力推小车,小车所受摩擦力 ;用240N的水平推力推小车,小车所受摩擦力 。五、课后反思摩擦力的教学是来自于生活中现象,总结物理概念,而又用于生活。用实验情景,总结
8、物理规律;重视科学探究,提高学生能力。本节课教学主要采用导学案教学形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结合实验探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去,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六.板书设计1摩擦力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分类: 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2静摩擦力定义: 两个相互接触而保持相对静止的物体,当它们之间存在相对运动趋势时,在它们的接触面上会产生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的力. 产生条件:1两物体的接触面不光滑 2两物体应该接触并且相互挤压,有弹力 3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方向: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的趋势的方向相反大小: 静摩擦力的大小随着推力的增大而增大,可以说静摩擦力的大小由外部因素决定,摩擦力的大小随着推力的增大而增大, 取值范围0FFm。最大摩擦力的概念:当人的水平推力增加到某一值Fm时,物体就要滑动,此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我们把Fm叫做最大摩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