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分作文的万能模式
元代乔梦符言:“作乐府亦有法: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凤头,就是指文章一开始便夺人心目,光芒闪烁。猪肚,当然是指文章的主体部分如猪的大肚子那般肥厚,有足够多的油水。豹尾,文章结尾美而有力,令人赞叹而印象深刻,长留余味。对于文章结构,我们主要在这三个方面引导大家如何模仿语言大师。
一、凤头篇
凤头一:1中心词2记叙的格式
【大师风范】
我们这些人,对清代总有一种复杂的情感阻隔。记得很小的时候,历史老师讲到“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时眼含泪花,这是清代的开始;而讲到“火烧圆明园”、“戊戌变法”时又有泪花了,这是清代的尾声。年迈的老师一哭,孩子们也跟着哭,清代历史,是小学中惟一用眼泪浸润的课程。从小种下的怨恨,很难化解得开。——余秋雨《一个王朝的背影》
【点评大师】
开头以个人经验引出主题的阐述,让宏大的历史有了个人情感的引入点,感情上更为生动。这段文字里面重要的关键词是“阻隔”、“化解”,我们写作文时,这些词请一定要用上,这也是余秋雨文章显出独特的地方,这些词让人有陌生感,陌生感又产生了新鲜感,但这种陌生感是有度的,放在文章中又能够让人较快地理解。大家平时阅读文章时,要注意收集这些词,这是提升整篇文章优雅品位非常重要的地方,也是快速提高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
【万能模式】
我们这些人,对……总有一种复杂的情感阻隔。记得很小的时候,……老师讲到……时……,……年迈的老师……,孩子们也跟着……,……从小种下的……,很难化解得开。
【模仿实例】
我们这些人,对过年总有一种复杂的情感阻隔。记得很小的时候,语文老师讲到“年关难过”、“盼着有肉吃”时感慨万千,年迈的老师一感慨,孩子们也跟着感慨,尽管这种感慨带着疑惑,但从小种下的情感,很难化解得开。
凤头二:
【大师风范】(情境创设-----吴) 1中心词2记叙的格式
1965 年的时候,一个孩子开始了对黑夜不可名状的恐惧(劈空而来,无缘无故而来)。我回想起了那个细雨飘扬的夜晚,当时我已经睡了,我是那么的小巧,就像玩具似的被放在床上。屋檐滴水所显示的,是寂静的存在,我的逐渐入睡,是对雨中水滴的逐渐遗忘。应该是在这时候,在我安全而又平静地进入睡眠时,仿佛呈现了一条幽静的道路,树木和草丛依次闪开。一个女人哭泣般的呼喊声从远处传来,嘶哑的声音在当初寂静无比的黑夜里突然响起,使我此刻回想中的童年颤抖不已。(余华《在细雨中呼喊》)
【点评大师】
冷静的语调,优美而精致的叙事语言,极富感染力。请注意文章中的四字结构短语,如“不可名状”、“细雨飘扬”、“逐渐入睡”、“逐渐遗忘”、“依次闪开”、“寂静无比”、“颤抖不已”等等,四字结构短语让文章有一种阅读的节奏感,大家平时写东西时,请加入四字结构短语,运用好的话,能使文章增色不少。
【万能模式】
……年的时候,一个孩子开始了……。我回想起了……。……所显示的,是……的存在,我的……,是对……逐渐……。应该是在这时候,在我……,仿佛……。……使我此刻回想中的童年……。
【模仿实例】
1994 年的时候,一个孩子开始了对足球无可救药的喜爱。我回想起了那个蝉声低鸣的夜晚,当时我为巴乔射失点球而深深惋惜。电视转播所显示的,是巴西人和意大利人两种截然不同的存在,我的捶胸顿足,是对足球的逐渐理解。应该是在这时候,在我也流下泪水的时候,仿佛置身于大洋彼岸的玫瑰碗体育场,看着大力神杯近在眼前却又遥不可及。巴乔那无声的泪光闪烁,使我此刻回想中的童年感慨不已。
凤头三:由现象而本质的思索
【大师风范】
就像工业废水破坏江河湖海的水质,就像氟里昂的挥发击穿臭氧层,过多的印刷品正以越来越国际化的装帧设计和出版速度推向市场,一个原本是狭小的阅读空间如今堆满了货物,而为阅读者留下的走廊仅容人侧身而过。乱世出英雄,乱书却让人无所适从,其压迫感使人手忙脚乱,有一次我在书店里亲眼目睹了这样一种忙乱,一个女读者手里捧着两本书到柜台交款,一本是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另一本是一套数本的《还珠格格》。(苏童《妻妾成群》新版自序)
【点评大师】
对于社会现象的描述形象而委婉,在作者展现的图景中很自然地透露了自己的观点。我们需要重点学习的地方是:一、以比喻开头,而这个比喻不是没有目的的,而是要为表达你的观点服务。二、对比的运用,如上面所展示的《包法利夫人》和《还珠格格》的对比,这样会给人很强烈的印象,并为后面论述的展开造成阅读悬念,在考场作文中,则能很快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让他们对你的作文留下很好的第一印象。文中的一些细节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如“压迫感”这个词,我们平时惯常的说法也许是“感到压迫”。我们需要学会说“××感”:感到幸福,我们就说“幸福感”,感到失败,我们就说“挫败感”,如此等等。
【万能模式】
就像……,就像……,……有一次我在……亲眼目睹了这样一种……。
【模仿实例】
就像日出时去睡大觉,就像日落时去地里耕种,我们的生活出现的一些事情却往往如此。忙的时候偷闲,闲的时候偷忙,其错位感让人有点啼笑皆非。有一次我在教室里亲眼目睹了这样一种景象,一位同学在数学课上偷看抽屉里的《体坛周报》,体育课上却躲在教室里狂做数学题。
凤头四:
【大师风范】
有人说过“三大恨事”是“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第三件不记得了,也许因为我下意识的觉得应当是“三恨红楼梦未完”。(张爱玲《红楼梦魇》)
【点评大师】
以引语开头,并在对比中突出所要开始的文章主题。这种“三缺一”的开篇模式应该说是非常好套用的。
【万能模式】
有人说过“三大恨事”是“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第三件不记得了,也许因为我下意识的觉得应当是……。
【模仿实例】
有人说过“三大恨事”是“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第三件不记得了,也许因为我下意识的觉得应当是“三恨网速不够快”。
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