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小学语文体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小学语文体验阅读教学的策略的研究文章介绍了信息技术与体验阅读的最佳结合点,及在此理论指导下,并将阅读过程分成连续的几次体验过程,建构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引导学生对信息自主加工,加深阅读教学过程中每一次体验的科学的操作系统,突出体验,鼓励创新,使语言学习的过程转变成体验、运用语言的过程,以培养更多的体验创新型人才,适应新世纪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信息技术、体验阅读、策略一、引言随着体验变成可以销售的商品,体验消费旋风开始席卷全球产业。体验经?quot;已经逐渐成为继服务经济之后的第四个经济发展阶段,所谓经济中的体验,就是以企业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
2、以消费者为主体,创造出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商品是有形的,服务是无形的,而创造出的体验是令人难忘的。当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当今的人们便越来越需要更多地学习,掌握信息。于是既追求学习的革命,又追求学习的过程。在语文教学界,也极需这样一种量质兼顾的学习方式。借鉴体验经济的启示,体验阅读便应运而生,它将语言学习的过程转变成一种创造运用语言的过程,讲求的是质;利用信息技术环境讲求的是高信息,是量。因此,我们立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利用信息技术情况下,体验阅读的特点,教学策略,便于阅读教学充满活力,以培养更多体验创新型人才,适应新世纪发展需要,使更多的学生受益,这也是信息技术发展中阅读教学必须解决的
3、重要问题。二、我校小语体验阅读教学的研究历程临海小学位于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临海的中心,虽沐浴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建校却是在快节奏,高速度的20世纪末。至今才建校整整6年。建校一开始,学校就选派教师参加省小语四结合的培训。98年才开始真正的实验。综观前后的5年,研究大约可分为三个阶段,如下表所示: 临海小学开展体验阅读教学研究的三个阶段: 开始阶段,我们以个人自发研究为主,借临海市优化课堂结构,推进素质教育小语教学研讨会的东风,由我校老师率先上了计算机辅助中段课堂教学的一堂研究课问路和指路,旨在公开课上,把计算机引入课堂,利用计算机超文本、超时空的特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验。公开课上,计算机辅助
4、课堂教学,学生体验得新,体验得深,使全市老师都为之惊喜。同年,在全市的优秀课件评比中,指路和问路获得市一等奖。 1999年下半年,我们便把有志于这方面研究的老师集中起来,把研究阵地沟街小投危颐侨衔亩潦谴邮槊嬗镅灾谢袢畔墓獭谡庖还讨校亩林魈灞匦胂雀兄淖址牛斫馄渲幸庖澹又谐槿畔缓蠼竦玫男畔淙胱约旱男畔低辰写妗簿褪窃亩林魈寰哂幸欢枷氲娜耍亩林魈逶械男畔低扯孕率淙氲男畔砺鄄恢皇潜欢慕邮埽遣欢辖斜嫖雠卸希庸脑欤怪朐械男畔嗳冢碌乃枷耄缦峦妓荆? 阅读过程中,体验得越深刻,吸收的有效信息越多,产生新思想的概率也更高。因此,我们提出了体验阅读的概念,进行了稍系统的理论研究。再结合小学语文阅读过程的一般特点,基
5、于美国学者W、S、格雷的阅读心理过程的四步划分,我们将体验阅读划分为这样几阶段: 最后,我们又以一粒种子为突破口,抓住体验阅读的阶段性,研究了体验阅读的教学策略,总结出一次体验求准,二次体验求深,三次体验求创的操作原则,第二年,我们的课件一粒种子参加临海市优秀课件评比获一等奖,录像课一粒种子被上送台州市参加评比。2000年初,我们进行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小学语文体验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其目的是在原有体验阅读经验的基础上,探索网络环境下体验阅读的新发展。实践中,我们感到利用网络的快捷性、交互性等种种特点,能促使学生体验。但阅读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利用网络特性,进行小语体验阅读教学理论研究的层面。因为教
6、育科研的目的是为了推进素质教育,而广大学生信息素养,创新精神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阅读教学的最高层次,因此,我们着重研究并总结了加深一次体验的方法-演示法,设疑法,激趣法,入境法;加深二次体验的途径-联系体验,比较体验,推测体验,探索体验,意境体验;加深三次体验的形式-实践型、言语型、表演型、艺术型、活动型。建构了网络环境下,小语体验阅读的操作系统,以实际操作方法的传播来实现更大范围内学生素质的提高,创新精神的培养,从而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教育科研的目的。三、教学策略的研究(一)理论上,我们寻求信息优势与体验阅读的最佳结合。1、虚实结合就是虚拟学习情境和现实学习情境融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整
7、体考虑。虚拟的学习情境,即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情境。现实学习情境,即指物质实体的学习情境。传统教学只有现实学习情境,如果遇上现实没有的学习情境,就只有纸上谈兵,这就意味着学生失去了许多实践,创造的机会。而网络环境下的体验阅读则把学习过程被置于各种虚虚实实的语言情境之中,虚拟情境逼近真实的情境,学生体验时,都可使学习者从外在的环境和内在的心境两方面感到自己正处在阅读空间中,必须马上对将发生的事情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作出反应,加以解决,从而在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对语言文字的深刻的体验。 2、量质结合在阅读过程中,伴随着情境性问题的产生和体验的不断深入,需要了解不同的具体信息。这些信息往往不可能预
8、先准备,甚至对体验者来说十分陌生。为了尽快得到体验,就需要学习者通过各种途径搜寻与问题解决相关的信息。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苦于找不到信息。但网络走进了我们的课堂,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和广泛性使我们难以想象,令我们目不暇接。有政治、经济、文化的,有天文、地理、历史的,从高精尖科学技术到文化娱乐,可谓应有尽有,一方面学生可以从量的积累上进行突破,也就是说搜寻到更多的相关信息帮助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学生还可以从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验到质的飞跃。因此,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体验阅读,讲求的更多的是一种量质兼顾的过程体验。3、展评结合对学习行为与成果的积极肯定,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同时,积极主动的学习
9、者,都有展示自己的成果和与人分享的渴望,都希望更好地被推广,从而充分实现自我价值。传统教学的展示这一环节,往往通过老师朗读优秀作品、错误作品,或将作品通过投影来向全班同学进行展示。不管哪种展示,作品与学生之间都有遥远的空间距离,不可否认,学生对作品的评议、修改,订正是有些脱节的。但在网络上,情况就完全不同。只需按个键,不管哪个同学的作品都能与你面对面,你可以马上阅读作品,边读边改。有资料表明,学生会掌握阅读内容的10%,听到内容的15%,亲身经历内容的80%,也就是说,通过学生动手修改,知识的掌握效果将会成倍提高。因此展评结合既是提高教学效率所需,又会大大满足学习者的需要,还会激起学生下次更强
10、的体验欲望。(二)实践中,我们寻求科学的教学策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小语体验阅读教学的关键是利用信息优势创造各类有意义的信息刺激,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加深体验,促进学生的实践和创造。实践中,我们根据网络特有的画面逼真、知识丰富、连接迅速的大特点,探索出体验阅读教学中的三大教学策略:用信息之真,求一验之准;用信息之博,求二验之深;用信息之迅,求三验之创。并以准、深、创这宗旨,构建了教学策略实施过程中科学的操作体系,如图所示:1、用信息之真,求一验之准。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次体验是体验阅读的首要环节。找准体验点则是一次体验成功的关键。体验点可以藏在题目中,课后题中,也可以藏在过渡段,中心句中,
11、还可以是课文的重点词语。一篇文章有时可以有多个体验点,读、写的,句、段的,不管出现在哪里,它们都是有规可循的。但如何让学生快速地准确体验呢?信息技术可以。现将各类体验点和采用的入课方法,一一对应如下: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语言现象为突破点-演示法。以带有规律性的新的语言现象为突破点-设疑法。以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语言现象为突破点-激趣法。以与现实之间距离遥远的语言现象为突破点-入境法。(1)演示法。儿童一般是通过形象去认识世界。当枯燥难懂的文字信息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时,就容易引起学生准确的体验。演示法入课,无论是图片,还是动画演示,还是播放音乐,都能缩短儿童与久远事物的时空距离。如问路和指路,当动
12、画演示大头儿子问路不礼貌,无人理他时,他着急地哭了。再演示到小喜鹊指路不明使大头儿子找不到公园时,他又伤心地哭了。老师问,你们有办法帮助大头儿子吗?孩子们从中知道问路和指路还有学问呢。而问路和指路的学问就是这节课的重、难点,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语言现象。逼真的动画使儿童对课文内容关注起来,从而产生细腻的情感体验,主动、积极地投入课文的学习之中。 (2)设疑法儿童有很强的好奇心,当带有规律性的新的语言现象出现时,好奇心可促使学生一步步探究渐渐提高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如新的解题方法、句式、段式,可以概括、类化、迁移,可以让学生在尝试运用中,通过电脑真切地提示、激发求知欲,从而进入文章的体验。如动物过
13、冬,课题是揭示中心的,这类文章该怎么读呢?电脑画面提示: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什么叫过冬?课文讲了哪些动物?这些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先启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再让学生缘疑入文,进入第一次体验,准确地找到体验点。(3)激趣法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还可以采用灵活的儿歌猜谜,谈话等准确进入一验的,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进行突破,让学生对学习对象产生兴趣,能自觉地排除多种外界干扰和心理因素的干扰,积极思维,主动探究。把学习当作一种愉快地享受。如火警,119,通过老师简短的谈话:同学们,面对一场熊熊燃烧的大火,你首先想到什么呢?看火灾录像,失火这危险的事件称火警,在发生火灾的情况下可以拔打119。课堂上火情严重、情
14、况危急的情境创设,刺激学生的兴奋点,而拔打119的解决方法正好让孩子们在最浓的兴趣下跳一跳、摘桃子。(4)入境法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为拉近学生与诗人之间的距离,在教学古诗时,可以从理解诗人的生平入手,再现诗人创作的背景,使学生跟随诗人走近诗歌所描绘的情境 中,从而进行准确体验。如望庐山瀑布,先让学生了解李白的诗歌特色,并用好听的故事形式介绍此诗的写作背景,揭开诗仙李白的神秘面纱,激活学生的认知内驱力。飞流直下的瀑布高挂在天地之间,发出如雷般的轰响,刺激着学生的听觉、视觉,学生仿佛跟随着诗人一起站在瀑布下,感受那震撼的壮观景色。开篇身如其境,使学生的体验一开始就变得准确。2、用信息之博
15、,求二验之深。一次体验走向二次体验是体验逐渐加深的过程,一次体验讲究快速准确地把握体验点,初步感知文章的底调,二次体验则讲究深刻理解体验点,全面领会作者表达的情感、文章的神韵。然而每篇文章都有难点,当学生的认知领域中还存在空白时,信息的渊博,它像个图书库似的,通过学生的翻阅、搜查、收集、下载,通过不同途径地吸收,可以突破难点,弥补空白,使体验一步步加深。(1)联系体验课文的词句是反映生活的,有些课文写的事,离学生空间距离较大,生活的时代较远,学生缺乏一定的阅历、经验,生活体验,因而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联系空间资料联系时代背景,从网络上搜集有关这个时空的事或图片,可帮助学生更深地体验,从而深刻领会
16、文章所表达的人物的精神。如文成公主进西藏学生完全可以从网页上搜集自己理解起来有所困难的资料,如松赞干布、文成公主的简介,拉萨、耗牛的图片,或文成公主第一次、第二次进西藏的不同盛况等等,学生联系各方所得信息,综合理解,可深刻体验文成公主为团结西藏、发展西藏、建设西藏所作的巨大贡献。(2)比较体验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类文章,是由结构相同的几个段式组成的。在引导学生抽取一个典型段,学懂它的构段方法后,难的是引导学生找出几个段的相异之处,往往这关键的几处相异反映事物发展的规律,抽象难懂。如一粒种子通过三次挺一挺,说明温度、水份、空气是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运用信息?quot;博,搜寻几处化抽象为形象的辅助
17、资料通过比较,就可以突破难点。让学生从网页中搜寻三次挺一挺的不同画面,从画面直接感受第一次有了太阳,种子暖和了,挺一挺,第二次有了水分,种子舒服了,挺一挺,第三次,蚯蚓松了土,种子高兴,又挺一挺,冲出地面,发芽了。从三次不同的画面的比较中逆推促成种子发芽的原因,从而深刻地体验种子发芽所必备的要素是温度、水份、空气。 (3)意境体验文字优美,音韵和谐的课文适合用网络图片、网络音乐、网络电影、网络动画都能帮助学生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形成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和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如小镇的早晨为了让学生体验小镇早晨的恬静,可从网页上点击配有朗读的课文,欣赏河水、乌篷船、
18、石拱桥的录像,再配乐,看录像进行配音朗读循序渐进地进入二次体验。碧绿的河水,停泊着的船只,凝望中的石拱桥,加上和谐的音乐,把学生很难体会到的小镇早晨的恬静逼真地展现在他们面前,在真实情境的体验中学生深刻理解只有课文这样优美的文字才能表现小镇恬静的美。(4)推测体验用网络上的一些图片、音乐、动画引导学生进行推测,能够最大限度地综合发挥大脑接触区、判断区、储藏区、想象区这四区的功能,不仅打开了学生的感觉之窗,而且推动了其思维的发展,提高了能力。如月光曲一课,对乐曲旋律的探究是一个难点。通过学生读文,先推测想象皮鞋匠出现的画面,再点击图片,让学生直接感受有关景观,然后又让学生根据画面推测乐曲的旋律可
19、能会是怎样,最后再点击音乐,综合、视觉、听觉,达到了情景启智促思的目的,同时,学生也进一步真实地感受了乐曲旋律的变化。 (5)探索体验现在大量科普说明文涌入学生的生活,通过多种方式,广泛搜集资料来认识社会是现代学生喜欢的比较认可的学习方式。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的信息,新信息带给学生新的问题,新的问题又促使学生新的探索,新的探索带来新的体验,这样学生的学习形成了良性循环,语文能力的培养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也就事半功倍,如21世纪的能源,当学生在老师的辅导下学完原子能、太阳能、地热三种能源的介绍方法后,主动搜索网页,收集其他能源的作用,并小组合作用喜欢的方式把它介绍出来。仅一个环节起到加深学
20、生对21世纪能源特点的体验,巩固介绍方法,培养探索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合作能力等,一举而多得。因此,综合网络之博的优势和体验之深的途径,可以一一相对,形成一个图表。如下图:3、用信息之迅,求三验之创。如果说一验、二验是在课文中下功夫,三验则是从课文走向课外,在课内外结合上作文章。一验、二验讲求是字、词、句、段、篇的理解,三验则着重研究听说读写技能的运用。通过不同的变式,达到熟练掌握语文技能的目的。三验是一次转折点,从单项理解走向综合运用,从厚积走向薄发,从量的累加走向质的飞跃,因此,三验追求创,即活,活学知识,活用知识,在更多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创造的快乐,获得成功的快感。 (1)实践型走在网络这
21、条信息高速公路上,时空之隔大大减少。与咫尺方寸的电脑面对面时,探索新的时空奥秘正是学生的兴趣所在,当学生打破个人学习的方式,更多地表现协作学习时,学习者从其他同学那里得到不同的观点和意见,使他们分享的不仅有共享的软件,还有集体的智慧,因此虚拟的社会实践情境,使学生们产生更深层的认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如不合群的小蝌蚪,设计写寻子启事发送到网络上,互相评阅,修改,逐步深入地把学生带入三次体验,让学生活学活用,不但把两种蝌蚪的区别在实践中加以区别,而且发送到网上交流,还可利用大家的智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2)言语型任何创造,都是基于以往知识和经验的突破。因此,迁移应用能力是创造性解决语文
22、学习中的问题所必备的。在教学时,通过各类言语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能,促成学生掌握方法,摸到门径,提高触类旁通的迁移技能。如要下雨了一课,在研究了小白兔和小鱼、燕子的对话后,利用课件提供给学生大容量的有关下雨前自然现象的知识库,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对话,展开想像,选择其中的自然现象或改编对话,合作表演,或给课文续编故事等。学生通过模仿、迁移、创造、应用,拓宽了学习领域,开阔了学生视野,同时发展了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和才能,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3)表演型表演是深层的言语表达。表演者必须根据文章内容深刻理解人物的精神,正确领会作者的意图,才能表演得了淋漓尽致。这是一种新的表达,新的实践,新的
23、创新。如景阳冈一课,请根据课文中武松的性格,设计武松下冈后,重回酒店与店家对话场面,可以笔述,可以表演,可以合作,可以下载水浒传有关章节后再进行,让学生在灵活理解文章内涵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语文技能听、说、读、写、演的综合训练,也就是说推陈出新,步步提高。(4)艺术型写景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另一大块,黄山奇石、庐山云雾等许多名胜古迹都走入了语文课堂,为名胜古迹伴奏,给这些优美的画面配上和谐的音乐,再配上自己的解说,这是学生最喜欢做的事。如十二册朱自清的春,一文可以分为盼春图,绘春图,迎春图,赞春图,为四幅不同特色的图配乐,学生很快从网络音乐库中调出各类曲子,唢呐热烈,适合迎春图;笛悠扬,适合绘春图;
24、盼春图需要宁静,选择古筝;赞春图需要奔放,热情选择钢琴。学生不用再为没有及时地提供乐器、曲子而惆怅,相反的同个画面有时可以有几段不同的曲子来和,学生个个都能说出自己对课文不同的理解和为什么用这段曲子和的理由。这样,学生的个性就被淋漓尽致地张扬起来。再如燕子过海最后一环节中,教师通过作画画一幅人们保护燕子的画,并写出图意,在网络上交流。通过这样的形式开启学生的创造之门,在学生体验燕子辛苦、艰难、勇敢、顽强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学生保护燕子的热情来达到教学目的。 (5)活动型学语文的目的是为了学会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在小学课本里,歌颂祖国,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文章比比皆是,如北京、秦始皇
25、兵马俑等,这类文章可以利用网络具体可感的画面与抽象的文字建立联系,然后跳出课文回到以刚才的画面为材料,进行言语实践活动的层面,在实践操作中逐渐提高学生的能力。如秦始皇兵马俑的最后一环是老师指着电脑中秦始皇兵马俑的画面问:谁愿意上来当导游?然后一个学生以导游的身份来介绍、解说秦始皇兵马俑。其他同学以游客的身份可以任意提问,最后老师小结:当导游先生时而答得上,时而答不上时怎么办?老师向大家推荐两本书,请大家课后到书中找答案。你看,学生在虚拟的情境中学会了交流,学会了合作,学会了表达,学得轻松自在。课堂上还时不时地有妙语出现,火爆的掌声接连不断。可见,信息技术利用它的虚拟之迅,下载之迅,时空之迅,共
26、享之迅,为语文实践情境的创设,语文实践活动的进行,立下了汗马功劳,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四、结论:(一)体验阅读的功能第三次全教会提出,要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放在教育改革的首位,这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具体剖析,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的体验阅读教学在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1、培养主动学习的精神。在传统上,教师是教学的中心,学生只需专心听讲,认真记笔记即可,而体验式学习则要求学习者完完全全地参与学习过程,使学习者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的作用不再是一味地单方面地传播知识,更重要的是利用那些可视、可听、可感的教学媒体努力为学生做好体验开始前的准备工作,让学
27、生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冲动,自愿地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过程,并积极接触语言、运用语言,在亲身体验过程中掌握语言。体验阅读更强调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参与,认为没有这种参与,就不能产生任何体验,更谈不上学习过程的完成。 2、体验是创造的基础。传统的学校教育以知识传播为目的,其教学过程基本上是间接经验的学习,这使得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掌握千百年人类积累的丰富知识体系。而体验阅读则强调体验为乐,即教师精心设计教法,激发学生的乐趣,学生主动体验,从中得到乐趣。它不仅强调学生体验后要进行创造,更强调创造要来自于模仿,即直接经验的获得。就是不但要让学生懂得什么是创新意识、创新精神,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身参与创
28、造实践活动,在体验、内化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自觉指导创造行为的个人观念体系。这样学校教育不仅有文化传递的功能,还发展人的个性,提高人的素质,包括培养创造能力,这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规格。3、学以致用,培养实践能力。学以致用是传统教育的一个难题。原因之一是学生很少有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场所、时间和机会。在阅读教学中则表现为不了解在真实的环境下应该用哪些文字最适当,最能表达自己的思想,这也是目前部分学?quot;会背范文,不会习作的原因所在,这是不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因此,应该让学习者逐渐意识到语言学习是一个通过实践运用循序渐进的过程。脱离了应用,范文就永远只是一堆僵化的字符,并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从头
29、脑里消失,体验阅读就在于它在三验时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运用语言的空间,使学习者在各种虚虚实实的情境中成功地进入了活生生的语言表达和思想交流之中。4、参与合作,完善学生的人格。传统教学强调独立自学,强调师生单向交流,是封闭式的学习方式,而体验阅读的组织形式是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结合,其中合作学习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体验者要运用经验到虚实情境中作业,当解决作业有困难时,就需要依靠学习伙伴的集体智慧和分工协作,在这里,合作既是学习的手段,又是学习的目的,通过合作作业、研究,学习者可以取长补短,取得高质量的结果。与此同时,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学习者还需要了解不同的人的个性,学会相互交流与合作,这合作包括
30、合作的精神与合作的能力,例如彼此尊重、理解以及容忍的态度,表达、倾听与说服他人的方式方法等。现代社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而社会分工的细化则又限制了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范围。因此,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也体现了时代与社会的要求。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我们把求真、求善、求美、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作为我们最高的追求,充分挖掘信息技术和体验阅读的育人功能,把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体验阅读当作素质教育的一种方式,旨在提高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把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体验阅读当作英才教育的一条路子,努力培养21世纪的各种开拓型、创造型人才。参考文献:1、方红、顾纪鑫简论体验式学习2、李太平信息教育论纲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4)P10-153、张肇丰试论研究性学习上海教育科研2000(1)4、珍妮特沃斯、戈登德莱顿学习的革命上海三联书店出版,1998年12月第2版5、赵新平学者型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4)P62-636、郭思乐素质教育的生命发展意义教育研究2002(3)P9-13验阅读教学的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