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4102T037-2023常规气象观测站建设规范.docx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575549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60.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102T037-2023常规气象观测站建设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DB4102T037-2023常规气象观测站建设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DB4102T037-2023常规气象观测站建设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DB4102T037-2023常规气象观测站建设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DB4102T037-2023常规气象观测站建设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07.060CCS A 474102开封市地方标准DB4102/T 0372023常规气象观测站建设规范2023 - 11 - 23 发布2023 - 12 - 23 实施开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4102/T 0372023目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建站要求14.1 站点选址14.2 探测环境15 观测场建设25.1 场地规划25.2 标牌标识26 仪器布置27 技术功能28.1 传感器28.2 线缆28.3 采集箱38.4 避雷装置3附录 A (规范性) 常规站仪器布置4参考文献6I8 设备安装2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

2、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开封市气象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开封市气象局、开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其英、刘晓君、王春华、申展。II常规气象观测站建设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常规气象观测站的术语和定义、建站要求、观测场建设、仪器布置、技术功能和设备 安装。本文件适用于开封市行政区域内常规气象观测站的建设。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

3、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31162 地面气象观测场(室)防雷技术规范GB/T 35221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总则QX/T 61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第17部分:自动气象站观测QX/T 4852019 气象观测站分类及命名规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常规气象观测站根据省行政区划设置,或者根据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预报服务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在乡镇及以下或具有代表性的特殊地理位置加密建设的,以气温、湿度、风向、风速、降水量等基本气象要素观测为主的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来源:QX/T 4852019,4.2,有修改注:以下简称常规站。4

4、 建站要求4.1 站点选址4.1.1 观测场的选址应符合 GB/T 35221 的相关要求。4.1.2 观测场应能代表周边一定范围内的气象状况,交通便利,通信畅通。4.2 探测环境4.2.1 气象探测环境条件应符合 GB/T 35221 的相关要求。4.2.2 应优先选择太阳能、风能等独立供电方式,并保证连续供电时间不低于 20 天。当采用公共电力供电时,站址应具备 220 V 交流电源供电条件,供电前端应安装稳压电源。1DB4102/T 03720235 观测场建设5.1 场地规划5.1.1 观测场通常为矩形,正南北走向,门朝北。5.1.2 开展四要素(气温、风向、风速、雨量)、五要素(气温

5、、风向、风速、雨量、气压)、六要素(气温、风向、风速、雨量、气压、湿度)探测的常规站,观测场面积应达到 8 m(南北)4 m(东西)的要求,有条件的可合理扩大。5.1.3 在开展常规六要素基础上,增加能见度、天气现象、称重式降水、地温(浅层地温场面积 2 m2 m)、太阳辐射等观测项目的其它气象要素观测的常规站,在满足 5.1.2 的要求基础上,根据需要相应增加观测场面积。5.2 标牌标识5.2.1 观测场的基本信息应包含站名、区站号、经纬度、拔海高度、南北向、建站时间和归口单位等。5.2.2 信息标识应在观测场显著位置固定,区站号由省级气象主管机构分配。5.2.3 观测场四周应设置白色哑光材

6、料的围栏,围栏间距0.2 m,围栏高度1.2 m。5.2.4 观测场地应平整,有均匀草层或自然下垫面,草高或自然植被高度20 cm。5.2.5 观测场内不应种植作物,上方不应有遮挡物。6 仪器布置6.1 仪器设施的布置应互不影响,应符合以下要求:a) 高的仪器设施安置在北面,低的仪器设施安置在南面;b) 各仪器设施东西排列成行,南北布设成列,相互间东西间隔不小于 2 m,南北间隔不小于 2 m, 仪器(除风杆、能见度外)距围栏不小于 2 m;c) 观测场内百叶箱的箱门朝北。6.2 仪器布局置应符合附录 A 的要求。7 技术功能常规站观测设备应当符合以下要求:a) 结构、功能、测量性能、通讯协议

7、、供电、防雷、环境适应性等技术指标,需符合地面气象智 能测量仪功能规格需求书的相关规定;b) 需持有中国气象局颁布的气象专用技术装备使用许可证。8 设备安装8.1 传感器气温、湿度、风向、风速、雨量、地温、能见度、太阳辐射等传感器的安装应符合QX/T 61 的要求。8.2 线缆8.2.1 传感器的信号线缆均应通过具有金属屏蔽层的套管或 PVC 套管进行防护,并埋入地下。2DB4102/T 03720238.2.2 套管直径在 50 mm100 mm 及以上,埋设深度在 0.3 m0.5 m。8.2.3 电力电源和仪器信号线缆应分管防护。图 1 地下管线具体施工设计图8.3 采集箱安装时,采集箱

8、下沿距离地面高度为0.75 m;采集箱内安装气压传感器的,气压传感器距离地面高度1.2 m。8.4 避雷装置8.4.1 常规站避雷装置应符合 GB/T 31162 的要求,接地和防雷设施建设应符合 QX/T 61 的要求。8.4.2 观测场地网和接地体的接地电阻4 。38.2.4 根据观测场地面积和仪器布局的具体位置进行地下管线施工,地下管线具体施工设计图见图 1。DB4102/T 0372023AA附录 A(规范性) 常规站仪器布置四要素常规站、五要素常规站、六要素常规站仪器布置见图A.1,六要素以上常规站仪器布置见图A.2。图 A.1 四要素常规站、五要素常规站、六要素常规站仪器布置图(单位:mm)4DB4102/T 0372023图 A.2 六要素以上常规气象站仪器布置图(单位:mm)5DB4102/T 0372023参 考 文 献1 观测司关于印发气象智能集成处理器-1 型和 7 种地面气象智能测量仪功能规格需求书的通知 气测函2017186 号2 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功能需求书(修订版) 2019 年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