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基于爱国情怀的异代知音——以船山对稼轩词的接受为考察中心.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75411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3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爱国情怀的异代知音——以船山对稼轩词的接受为考察中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基于爱国情怀的异代知音——以船山对稼轩词的接受为考察中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基于爱国情怀的异代知音——以船山对稼轩词的接受为考察中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基于爱国情怀的异代知音 以船山对稼轩词的接受为考察中心曹秀兰(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 淮北)摘 要:船山虽与稼轩身处不同历史时期却可谓其异代知音 船山不仅明确表达了对稼轩词情的认同、理解还以词抒发同调情怀意象选择亦表现出极大趋同性其原因在于船山与稼轩所处的历史境遇相似船山接受了稼轩词中的爱国情怀关键词:异代知音稼轩词船山爱国情怀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船山与稼轩的关系有研究者指出:“在所有的明代词人和遗民词人中王夫之的心与辛弃疾贴得最近也是最得稼轩精神的词人”船山对稼轩精神的仰慕与追随在其文学创作中有深刻表现 对于船山词与稼轩词的关系目前为止学界虽有关注但基本上集中在船山潇湘怨

2、词与稼轩词的关系如陈志斌、朱毅强王船山词学观一文指出:“爱国词人辛弃疾生于乱世力主抗金词风豪迈慷慨淋漓救世之心深得船山所爱 潇湘大小八景词寄调于摸鱼儿明用辛稼轩是以所证”周美玲水碧沙明诉清怨 论王夫之潇湘怨词的词风(文史哲 年第 期第 页)、谷颖、邱阳王船山潇湘怨词 对稼轩词的接受(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年第 期第 页)亦是同一主题 笔者认为船山与稼轩两位词人身处异代精神与作品却表现出趋同性这本身就是值得深味的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深隐的文化心理和民族精神 笔者不揣浅陋试图通过分析二人作品表象探究背后的深层原因挖掘其民族精神中的爱国情怀及其在当今形势下的积极意义一、词情的深刻理解与认同:异代相知的精神

3、刘勰文心雕龙知音曾慨叹知音难逢:“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知音难遇可谓芸芸众生之共同感喟但在文学史上却常常有超越时空、珍贵难得的异代知音现象 邓小军先生有言:“中国文学史上的异代知音现象包括显性的异代知音和隐藏的异代知音 所谓知音是指对优秀作品的精微蕴藏 有独到、准确、深刻的理解”可见知音并非仅仅是读者简单地读懂了作品的字面意思而是基于读者和作者穿越时空的精神共鸣而形成的对作品深刻的理解与认同 这种读者对作品的深刻理解与认同首先需要特定的历史客观条件 比如靖康之变发生后李清照遭遇了南奔逃命、丈夫赵明诚异乡病逝、家乡被金人占领等种种不幸 流寓临安期间李清照曾于元宵佳节之际作一首永遇

4、乐(落日融金)抒发其国破、家亡、夫死后一人流落异乡的悲痛与孤寂 宋末元初词人刘辰翁身历赵宋灭亡饱受亡国之痛对李清照永遇乐词之悲情深感共鸣遂依其声而作一词并序之曰:“余自乙亥上元诵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 每闻此词辙不自堪 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 虽词情不及而悲苦过之”刘辰翁诵李清照词会“为之涕下”“每闻此词辄不自堪”这便是文学史中的知音现象 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李清照词虽是抒写一己之悲痛但也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千千万万个生命个体在面对国难时的共同命运和情感体验 刘辰翁由宋入元深爱故国却又身历其倾覆自然能从易安词中体验自己的悲情李清照和刘辰翁虽生非同时但他们对赵宋王朝命运有着相同的情感较为容

5、易产生知音现象 文学史上除此一种知音外还有另外的一种情况即词人作者本不属于同一朝代但由于某些原因他们仍然第 卷第 期.菏泽学院学报 年 月.收稿日期:作者简介:曹秀兰()女山东阳谷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古代文学能成为异代知音身为朱明遗民的王船山和南宋的辛稼轩显然属于这类异代相知的情况稼轩在词史上以豪放著称其词豪放者力透纸背激荡人心 此外稼轩亦有以婉约外衣裹挟豪宕之情者如其摸鱼儿(更能消)上片写暮春时节的惜春之情是词中极为常见的伤春主题 按照宋词上下片写作惯例伤春之后往往多写怀人但该词却一反常态下片伊始毫无征兆地引入陈皇后失宠后希冀重获宠幸的历史典故这一典故和伤春之情并无关联所以稼轩此词实是别有

6、寓意同时给作品形成一种突如其来的张力 接下来稼轩借用屈原离骚以男女之情写君臣之义的艺术笔法以陈皇后因“蛾眉曾有人妒”而未能再获君恩来暗示自己的仕途遭际 至此稼轩用意已十分明了 然而稼轩并没有将此种愤闷之情始终裹挟在婉约之调内而是对排挤陷害自己的小人发出严正的警告:盛时休要太猖狂玉环、飞燕终成土!这种警告直击人心令人齿寒背冷 该词末句云:“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二册)解释斜阳二句曰:“比喻国势衰微”陈廷卓评稼轩此摸鱼儿 曰:“稼轩更能消几番风雨一章词意殊怨然姿态飞动极沉郁顿挫之致 起处更能消三字是从千回万转后倒折出来真是有力如虎”辛稼轩在此词中含蓄曲

7、折、铿锵有力地传递的情感信息在数百年后的王船山那里得到了有力的回响王船山有摸鱼儿(总繇他)、摸鱼儿(向西园)两首词在词序中船山皆道出每首词与稼轩摸鱼儿(更能消)的关系 前者词序曰:“辛幼安伤春词悲凉动今古惜其蛾眉买赋之句未忘身世为次其韵以广之”能从稼轩伤春、惜春中读出“悲凉动今古”之深情真可谓深知稼轩者亦可谓千载之下绝妙知音 后一首词序云:“辛词烟柳斜阳之句宜其悲也 乃尤有甚于彼者复用韵写之”船山从稼轩的烟柳斜阳中能读出“宜其悲也”真可谓能深刻洞察稼轩内心者而其“尤有甚于彼者”乃是指船山自己因国势问题带来的悲感更甚于当时稼轩之所感故不得不以笔抒写之 船山因稼轩之悲而抒写一己之悲与刘辰翁因李清照

8、之悲而写一己之悲何其相似!船山摸鱼儿(向西园)末句云:“望万里荒烟一簔渔艇渺渺无归处”有研究者指出“结穴处的万里荒烟与一簔渔艇形成极大与极小的反差 原以为超然寂静的空间是让侬自有归处之处并藉此来超越时间循环达到消解痛苦之目的 殊不知真的到了这个空间反又强烈地感到渺渺无归处了”这是从哲学意义上对船山作品的解读 笔者认为此处当回归到对文本的文学性质解读 彭靖王船山词编年笺注认为此两首摸鱼儿“玩词意当作于自桂林归隐后”此时永历政权覆亡朱氏王室后裔所作的复明斗争宣告彻底失败明朝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基于此鄙意以为船山该词中的“渺渺无归处”之感既因稼轩“烟柳斜阳”的悲感而来更应是藉此慨叹明朝大厦已倾自己一颗

9、深爱明朝的心灵已无处安放而这也是船山认为其悲痛尤甚于稼轩者除了此两首摸鱼儿船山还写有潇湘小八景词潇湘大八景词潇湘十景词亦是“敩辛稼轩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体”潇湘小八景词序云:“国初瞿宗吉咏西湖景敩辛稼轩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体词意凄绝 乃宗吉时当西子湖洗会稽之耻苎萝人得所托矣固不宜怨者乙未春余寓形晋宁山中聊取其体仍寄调摸鱼儿咏潇湘小八景 水碧沙明二十五弦之怨当有过者 阅今十年矣搜破箧得之亦了不异初意 深山春尽花落鹃啼乃不敢重吟此曲 乙巳上巳茱萸塘记”可知该组词初作于顺治十二年()春十年过后的康熙四年()船山在破箧中搜检得此组词“亦了不异初意”此“初意”当是受稼轩词触动而借以抒写国家命

10、运之忧 虽时光流转十年已逝所谓“深山春尽花落鹃啼”但船山却“不敢重吟此曲”实际是不敢再次撕开尚未愈合的伤疤 亡国之痛是船山终其一生未曾愈合的伤痛“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一种言语行为无论诗歌还是小说都是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流”交流是双向的作者一方在作品中输出的信息须为读者一方正确而深刻地接受方是成功的交流 以此观照稼轩和船山确可称为成功的交流他们基于相类似的历史环境及由此产生的类同的思想情感形成了跨越时空的异代知音现象二、意象选择的趋同性:异代相知的直观表现一般说来古典诗词作品是作者在特定历史条件、个人遭际下形成的动态情感的静态呈现 作者根据自身的情感特征来选择恰切的意象作为媒介以准确而深刻地表达

11、内心情感“意象总是主体情意与客体物象的统一 作者以象传意读者循象会意”“表层之象与深层之意的渗透是意象的构成机制 我们在诗歌世界中遨游面对缤纷多姿的意象行列时一定要透过色彩、线条、声响、形态、年 菏 泽 学 院 学 报 第 期质地、动作等感性形态深入体会内层意蕴”意象既是作者借以表达情感的载体我们便可通过其表层之象深入了解、体味其深层之意辛弃疾生当金人强势压境之际其家乡沦为金人统治区 面对家国的不幸遭遇、金人的残虐暴政辛弃疾自幼就有收复失地、为民族雪耻复仇的深厚爱国情感 他年轻时也曾有率众起义、生擒叛徒的豪举并曾向孝宗皇帝献书以陈复国中兴大计 无论从思想上还是在行动上辛弃疾都表现出了一个爱国战

12、士的情怀 可惜造化弄人现实生活中辛弃疾却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一种被弃置不用的状态 理想与现实的这种尖锐矛盾迫使其从战场转至词场 这既是无奈之举更是抒写愤闷情感的需要正因为辛弃疾出身行伍有过在战场上杀敌的实际战斗经历所以他在词中使用了大量的兵器意象辛弃疾以琳琅满目的兵器意象或表达其报国杀敌的豪情如“少年横槊气凭陵、酒圣诗豪餘事”(念奴娇双陆和陈仁和韵)、“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或表达其空有报国热情却毫无报国途径的悲哀如“把吴钩看了、栏

13、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短檠灯长剑铗欲生苔雕弓挂无用照影落清杯”(水调歌头寄我五云字)、“说剑论诗余事醉舞狂歌欲倒老子颇堪哀”(水调歌头白日射金阙)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评价辛弃疾词的意象特点及价值时曰:“稼轩词所创造的战争和军事活动的意象又使词的意象群出现了一次大的转折”综观中国文学史其实早在敦煌词中就出现了和战争相关的兵器意象如生查子(三尺龙泉剑):“三尺龙泉剑匣里无人见 一张落雁弓百支金花箭 为国竭忠贞苦处曾征战 先望立功勋后见君王面”一首词中密集地使用了“剑”“弓”“箭”三种兵器意象征战男儿苦战边塞渴望为国竭尽忠贞、建立赫赫战功的愿望跃然纸上 但词后来发展到文人创作

14、阶段内容逐渐变得狭窄多局限于男女相思、伤春悲秋类的主题因而兵器意象也再难出现 直至南宋辛弃疾又重将兵器意象引入词中 这是其词在词史上的重要意义更是他渴望杀敌报国的内心写照船山词亦多使用兵器意象如望江南寒月:“剑吐蓉光三尺冷弓垂蟾影半轮斜”南浦惊秋:“销尽残虹半折短剑蚀清光”减字木兰花忆旧:“江湖短剑 醉卧不知谁野店 笑傲刀兵 月落猿啼客梦惊”西江月重过续梦庵:“几度刀兵膋血十年孤寡辛酸”有研究者指出:“王夫之的词多处可见充溢着豪侠之气的剑意象 写太阿龙泉白刃等不计仅直接言及剑者就有 首”船山词中多使用兵器意象源于其内心深处渴望反清复明的深切情怀和辛弃疾相似船山虽以思想家、文学家著称于史他亦曾经

15、是一名战士 顺治五年()“九月明宗室举兵耒阳”“冬十月公与管公嗣裘举兵衡山战败军溃遂走耒阳”从船山与管嗣裘举兵的时间和战败后的方向选择我们可以判定船山与管嗣裘的举兵实质是配合当时明宗室的反清复明斗争 举兵抗清虽然以失败而告终但复国的热望及复国无望的悲痛却深植于船山的内心深处兵器意象的频频使用便是其内心情感的隐曲表现 况周颐蕙风词话认为船山词风“刚健”“有风骚之遗则”其卷五“明词不尽纤靡伤格”条云:“世讥明词纤靡伤格未为允论 明词专家少粗浅芜率之失多诚不足当宋元之续洎乎晚季夏节愍、陈忠裕、彭茗斋、王薑斋诸贤含婀娜于刚健有风骚之遗则庶几纤靡者之药石矣”此论真可谓深知船山者 船山此种词风的形成缘于其

16、内心的爱国深情三、坚守“初意”:异代相知的原因及意义辛弃疾词在数量上冠两宋词人之首内容丰富风格鲜明豪放者固有气吞万里如虎之势婉约者亦不乏缠绵悱恻之致亦刚亦柔刚柔相济其对后世的影响固然是因其巨大的文学成就但更重要的是他在作品中展现出来一种伟大的爱国品格面对民族危难时内心怀有心系故国、竭力拯救民族命运的爱国深情 这是一种勇敢的担当“辛、陈二人之所以在中国文学史乃至中国文化史中享有如此尊崇之地位固然与其豪放词作、酬唱之词有重要关联然不可否认的是二人始终心系故国、力言恢复中原并提出具体施政措施从而激励朝野内外共谋振作之伟大精神方是根本原因”从广义上来讲中国由多民族组成是一个大家庭在漫长的历史上也是多民

17、族融合共同发展 但在宋金之际金人强势压宋迫使赵宋丢掉北方半壁江山这一历史时期的宋金斗争实际上是汉族和女真族的斗争是两国之间的斗争因此辛弃疾力主驱逐金人、恢复赵宋对中原的统治实际上便是我们现代意义上的爱国主义精神 辛弃疾及其作品中展示的爱国深情打动 年 曹秀兰:基于爱国情怀的异代知音 第 期着后世历代有良知的民众 历史上每每民族危难之际民众便会以此精神意志自我激励以之为旗帜以之为精神向导船山生逢明清鼎革之际这一历史环境和辛弃疾所处的历史环境如出一辙 明末战乱之际满州八旗趁机入关并最终定鼎中原结束了汉民族统治的朱明王朝 因此这一时期的抗清复明实际上也是涉及到了民族大义是汉族和满族的斗争亦是汉民族积

18、极救亡图存的斗争 船山以辛弃疾为异代知音正是辛弃疾爱国精神对后世产生积极而深远影响的绝佳例证 船山继承、发扬了辛弃疾的爱国精神坚守其忠爱故国的“初意”在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对此章太炎在重刊船山遗书序中说:“明末三大儒曰顾宁人、黄太冲、王而农皆以遗献自树其学 宁人书自初刻已被删改近世真本始见于世太冲议论不甚系民族废兴当清之季卓然能兴起顽懦以成光复之绩者独赖而农一家言而已矣”章士钊疏黄帝魂亦谓:“辛亥革命以前船山之说大张不数年而清室以亡”二人均肯定了船山思想中的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对后世的积极影响 这种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亦可上溯稼轩历史已经反复证明中华民族任何历史时期的复兴、强大正是赖此坚韧有

19、力的爱国精神 我们亦要以爱国英雄为师有爱国的担当与责任这亦是现在我们学习古代文学作品积极而深远的意义参考文献:程继红.“稼轩风”中的明词.浙江海洋学院学报().陈志斌朱毅强.王船山词学观.南华大学学报():.邓小军.古诗考释.北京:商务印书馆:.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陈廷卓.白雨斋词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彭靖.王船山词编年笺注.长沙:岳麓书社:.唐伟胜.感事叙事连续体:抒情诗歌中“事”的修辞形态.江西社会科学():.严云受.诗词意象的魅力.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三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刘硕伟.王夫之词中的剑意象.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王之春.汪茂和.王夫之年谱.北京:中华书局:.唐圭璋.词话丛编.北京:中华书局:.邱阳.辛弃疾与陈亮交游考述.东北师大学报():.王夫之.船山全书:第十六册.长沙:岳麓书社:.章士钊.章士钊全集:第八卷.上海:文汇出版社:.():.:(责任编辑:谭淑娟)年 菏 泽 学 院 学 报 第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