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市朝阳区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化学试卷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共四道大题,35个小题,满分8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姓名和考号。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Mg 24 K 39 Mn 55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流程,其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2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A
2、氮气B氧气 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铝B铁C氧D硅4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主要是原子的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数 D 最外层电子数5. 一壶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这是因为A水分子变大了 B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C水由液态变成气态,体积膨胀 D构成物质的粒子数目增多6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O2 BH2O CCO2 DSO2 7下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 B称量固体 C检查气密性 D加热液体8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其原理是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C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9.
3、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A钻石(C)B食盐(NaCl)C水晶(SiO2)D钟乳石(CaCO3)10酸化的CrO3为橙红色,遇酒精变成绿色,可用于判断司机是否酒后驾车。CrO3中Cr 的化合价为A+3 B.+6 C.-3 D.-611下列各组气体中,不能用燃着的木条区分的是A氧气和空气 B二氧化碳和氮气C甲烷和空气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12.在元素周期表中钼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符号为MOB.属于非金属元素C.原子核内质子数为42D.相对原子质量为95.96g13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4P +5O2 点燃 2P2O5 B2HgO 2Hg + O2 CC
4、+ 2CuO 高温 2Cu + CO2 D2HCl + CuO CuCl2 + H2O14下列实验的主要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水和二氧化碳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15.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述的意义不正确的是A. Mg2+1个镁离子 B. 2H2个氢元素 C. 2H2O2个水分子 D. CuO氧化铜16.下列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A. 进入山洞时用火把照明 B. 清理沼气池前做灯火实验 C. 人体缺铁元素会导致贫血 D. 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打开门窗17下列情况:煤燃烧;工业废气任意排放;燃放鞭炮;
5、燃油汽车排放的尾气;氢能源汽车排放的尾气。会引起空气污染的是 A B C D18.下图装置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针对该实验描述不正确的是A白磷的量不足会影响实验结论B将白磷改为木炭也能准确测定氧气含量C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D试管内气体压强减小会导致水进入试管中19下列关于蜡烛的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A蜡烛一吹即灭,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B将蜡烛放入水中,无明显现象,说明蜡烛难溶于水 C燃烧的蜡烛上扣一个烧杯,一段时间后熄灭,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D参加反应的蜡烛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相等,说明符合质量守恒定律20物质X是一种重要的阻燃剂。用三氧化二锑(Sb2O3)生产X的化
6、学方程式为Sb2O3 + 2H2O2 X + 2H2O。X的化学式为ASbO2 BSb2O5 CHSbO3 DH3SbO421.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A铜用于制导线,是由于铜有良好的导电性 B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C铁制品表面涂“银粉”(铝粉),是由于铝的化学性质比铁稳定D二氧化碳通常用于灭火,是由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气大22.右图所示的还原氧化铁的过程中,可能生成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或铁等固体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B.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 C.反应后,玻璃管中固体能被磁铁吸引,不能证明一
7、定是铁D.反应后,玻璃管中固体质量减少,证明一定有铁生成23.无铅汽油中一般加入甲基叔丁基醚【CH3OC(CH3)3】作抗爆剂。下列关于甲基叔丁基醚叙述正确的是 A甲基叔丁基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 B甲基叔丁基醚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6:1 C甲基叔丁基醚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68.2% D甲基叔丁基醚是由5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固体质量/g时间/s24. 一定质量的镁条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氧化镁。固体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M2与M1的差表示A生成MgO的质量B剩余的O2的质量C参加反应的Mg的质量D参加反应的O2的质量25.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测
8、得反应过程中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未知数据计算正确的是物质abcd反应前的质量(g)101000反应中的质量(g)623反应后的质量(g)0 A. 为7 B. 为4 C. 为3.75 D. 为16.25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30分)26.(6分)化学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1)根据右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A羊毛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B涤纶属于合成纤维 C里料和面料可用燃烧法区别(2)下列食物中,能提供蛋白质的是 (填字母)。为了防止佝偻病,需要补充富含_元素的食品。 A馒头 B水果 C鱼肉(3)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化石燃料包括天然气、煤和 。目前天然气是主要的家用燃料。其完全
9、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4)下列做法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的是 。A汽车限号行驶 B垃圾分类回收C减少化石燃料使用 D倡导节约用水27.(6分)根据下图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D(1)写出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将喷有紫色石蕊试液的纸花,放入集气瓶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3)写出C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其中水的作用为 。(4)河水经过D装置后得到的水是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5)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水体污染会危害人体健康 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 工业废水经过处理达标后再排放禁止使用农药、化肥,以免造成水体污染28.(6分)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10、的自然科学。(1)从下图中能获取的信息是 。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硅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C.水分子受热运动速率加快 D.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2)兴趣小组同学利用以下实验探究氨气的性质,下图从左到右依次是实验步骤及相应的现象。根据上图信息,能得出的结论有 、 、 。(3)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该反应中A、C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 。29.(6分)生活离不开金属。(1)右图“取暖片”中发热剂主要成分有铁粉、活性炭、氯化钠和水等,其发热原理是利用铁生锈时放热。发热剂需与空气中 接触才会发热。(2)已知
11、下列各组物质间均能发生置换反应。 AFe 和CuSO4 溶液 BMg和MnSO4 溶液 CMn和FeSO4 溶液写出Fe 和CuSO4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Mn、Fe、Mg 、Cu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混合液一定量锌粉 I滤液滤渣气体稀硫酸II(3)化学小组在实验结束后,进行了如下废液处理:中的操作名称是_。写出中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_ 。滤液的组成可能是 。30.(6分)依据表中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元素名称氢碳氧氯钙铁元素符号HCOClCaFe(1)若某可燃性气体由两种元素组成,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可能含有的元素是_。(2)若某还原性气体由两种元素组
12、成,它能与一种红色固体反应生成黑色固体,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_ _ 。DEBAC(3)A、B、C、D、E是由上述元素组成的常见物质,且均含有一种相同元素。其中A为单质,B、C、E为氧化物,且E常温下为气体。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端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转化关系)写出CA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AB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BD的化学方程式 。三、实验题(共3个小题,共19分)31.(7分)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的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室若用A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室若用B装置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3)选择气体收集方法
13、时, 必须考虑的气体性质 (填序号)颜色 密度 溶解性 可燃性;收集二氧化碳所选用的装置为 (填字母);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验满方法是 。(4)若用A、E装置来制取氧气,当导管口有气泡连续时,进行收集,集完氧气取出集气瓶后,应进行的操作是 。32. (5分)右图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验证物质性质。(1)甲同学利用I、装置进行的实验是 (填序号)。 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2)乙同学利用I、装置进行过氧化钠 (Na2O2)固体与水反应制取氧气并测定其体积的实验,该反应的另一产物为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为达到该实
14、验目的,如何改进装置 。(3)丙同学利用I、装置进行“硫燃烧现象及酸雨危害模拟实验”。实验操作步骤:连接仪器,装好药品;将玻璃棒下端在酒精灯上烧红,迅速伸入广口瓶中点燃硫粉;向锥形瓶中注入双氧水;硫粉完全燃烧后,用注射器向广口瓶中喷水。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实验结束时,用注射器向装置中注入NaOH溶液以吸收剩余的SO2气体。33. (7分)竹炭包(见右图)是一种集观赏与空气净化为一体的产品。这种产品可对车内及室内空气中的一氧化碳、甲醛等有害气体进行吸附。某课外小组对竹炭进行初步探究。提出问题竹炭中是否含有碳元素。猜想与假设竹炭中含有碳元素查阅资料新鲜的血液,遇一氧化碳由鲜红变为暗红。氢氧
15、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设计实验通过检验竹炭燃烧产物,证明竹炭中含有碳元素。所用装置如下图所示。(1)A装置的作用为 。(2)实验开始后,C装置中产生白色沉淀,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E装置中新鲜的鸡血变为暗红色,证明 。(3)小红认为应在A、B装置间,增加澄清石灰水,目的是 。(4)小明认为可以用右图所示的装置,替换原装置中的E装置,你 认为可以吗?主要原因是什么? 。初步结论竹炭中含有碳元素。拓展应用 竹炭细密多孔,牙膏中含有竹炭等成分具有消炎、止痛、化淤、去污等功效,下列有关竹炭牙膏的用途描述正确的 。A.可防癌抗衰老 B.虫咬、灼伤可消炎止痛C.可除去口中异味 D.可除衣领袖口等处的
16、汗渍 四、计算题(共2个小题,共6分)34.(3分)右图是装有锂(Li)电池的儿童遥控汽车。锂电池放电时发生的化学反应为:Li+MnO2=LiMnO2,计算3.5gLi参加反应所消耗的MnO2的质量。35.(3分) 有一种自生氧防毒面具,其使用的生氧剂的主要成分是KO2。某研究小组取100 g生氧剂放入装置A中,加入足量水使之充分反应(4KO2+2H2O=4KOH+3O2),测定反应前后装置A的总质量。他们进行了三次实验,测定结果如下: 测定序号第1次第2次第3次平均值反应前装置A总质量(g)400.1400.2399.7400.0反应后装置A总质量(g)376.1376.1375.8376.
17、0请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计算:(假设杂质不含钾元素且不与水反应)(1)100 g 生氧剂与水反应生成的氧气质量;(2)生氧剂中含钾元素的质量分数。北京市朝阳区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化学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301一、 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DACDCACDCB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CADBBCBDB题号2122232425答案CDCDC二、填空题注意:化学方程式缺项不得分。26.(1)BC (2)C 钙 (3)石油 CH4+2O2点燃CO2+2H2O (4)ABC27.(1)2H2O通电2H2+O2 (2)小花由紫变红 (3)3Fe
18、+2O2点燃Fe3O4 防止高温熔融物下落集气瓶底炸裂(合理得分)(4)纯净物 (5)D28.(1)ACD(2)密度比空气小 极易溶于水 氨水使酚酞变红(意思对得分,每空1分) (3)置换反应 17:1429.(1)氧气 (2)Fe+CuSO4=FeSO4+Cu MgMnFeCu (3)过滤Fe+H2SO4=FeSO4+ H2 ZnSO4或ZnSO4和FeSO4的混合物(答不全不得分)30. (1)C H、O (2)3CO+Fe2O3高温2Fe+3CO2(3)2H2O2二氧化锰2H2O+ O2 2H2+O2点燃2H2O H2O+CaO=Ca(OH)2三、实验题31.(1)集气瓶 (2)2KMn
19、O4 K2MnO4+MnO2+O2 CaCO3+2HCl=CaCl2+H2O+CO2 (3) C 将带火星的木条接近瓶口,木条复燃则满 (4)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在熄灭酒精灯32.(1) (2)2Na2O2+2H2O=4NaOH+O2 中装满水并在右侧连接量筒(或带刻度的烧杯)(此空2分,只答一个角度为0分) (3)硫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绿叶变黄、镁片表面有气泡产生、气球变鼓(注:现象答不全不得分)33.(1)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 (2)CO2+Ca (OH)2=CaCO3+H2O 证明有CO生成(3)检验二氧化碳已除尽(4)不可以,因在E装置中通入的是一氧化碳和氧气混合气体,高温可能会爆炸。 (此空2分,只答或得1分) 拓展应用 BCD 四、计算题34.解:设参加反应二氧化锰的质量为x Li+MnO2=LiMnO2 7 87 3.5g x 1分 = 1分 x=43.5g 1分 答:参加反应的二氧化锰的质量为43.5g。35.解:400g-376g=24g 1分设生氧剂中KO2的质量为x4KO2+2H2O=4KOH+3O2 284 96 x 24g x = 71g 1分生氧剂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100% 39% 1分答:该生氧剂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