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和平好课堂 教 学 设 计小学数学北师大版教材2011版 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长方形周长 沈阳市和平区铁路实验小学 成 坤教学内容:第五单元周长 长方形周长教学年级: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长方形周长计算是在学生对四边形的特征、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且能很直观和形象地描述出一个平面图形的周长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在编排上非常突出的一个特点是注意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注意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学生交流自己的算法和结果,使学生感悟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算,通过个性化的计算方法的交流、讨论,让学生一起来总结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的解决策略。学
2、情分析:学生在二年级的时候已经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知道了它们都有4条边,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4条边都相等。在上一节课学生学习什么是周长知道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就是4条边的总和。这些都是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基础。三年级的学生还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新旧知识迁移的能力,有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经历,这些能力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学生在归纳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时有一定的难度。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有条理地总结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2、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
3、验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张扬学生的个性,体验探究成功的快乐。教学重点:归纳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片、答题纸教学过程:一、 激趣导入:昨天,我和大家第一次见面,认识了我们班这些聪明、可爱的孩子,我非常高兴。同时,我还给大家布置了一个任务,还记得是什么吗?利用长方形纸设计书签的任务你们完成了吗?展示一下,好吗?大家设计的书签都很有特色,我欣赏你们的创意。现在,我还想对这张书签稍加装饰,用彩带给它镶一圈边(手势),这圈边
4、实际就是这个长方形的什么呢?我想知道自己至少要准备多少彩带?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吗?求出了这个长方形的周长,自然也就知道了至少要准备多长的彩带了。那么长方形周长怎样计算?大家想知道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研究长方形周长。(板书)二、 探究新知:(一) 探索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1学生独立测量计算现在,就请你先量一量标出数据,再算出手中长方形的周长,并把你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老师期待着你能想出多种方法。请大家尽量列综合算式,然后直接写出得数即可。2同伴交流。结束计算的同学可以组内交流一下,说清楚你测量了哪几条边的长度?又是怎样计算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的? 3集体交流结果和方法。 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
5、的答案?其他同学注意倾听。(1) 858526(厘米)量出4条边的长度,再加起来。为什么会想到这个方法?(2) 825226(厘米)分别量出长和宽,再把2个长和2个宽加起来。根据什么这样计算长方形周长呢?这种方法计算时的运算顺序你知道吗?(3) (85)226(厘米)先把1个长和1个宽加起来,再乘2。你又是怎么想到了这种方法呢?4对出现的不同方法进行比较,体会哪种方法计算起来更方便简洁。刚才,大家自己总结了长方形周长的三种计算方法。其中,你喜欢哪一种?理由是什么?无论用哪一种方法,都必须知道什么条件?计算出至少需要多少彩带,适当考虑材料的损耗,用彩带装饰一下书签,相信会更加漂亮,有兴趣的同学课
6、后可以试一试,以后读书时用自己制作的的书签,感觉一定很棒!(二) 探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1独立解决。同学们对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已经理解得很透彻了,能不能用手中的长方形折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呢?你怎么知道这是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会求吗?谁来说一说?2汇报交流。你是怎么算的以及为什么这样算?(1)5+5+5+5=20(厘米)。(2)54=20(厘米)。3你更愿意采用哪种方法?我们在二年级就知道乘法是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从这个角度来说,第二种方法实际上是第一种的简便算法,计算起来会更方便简洁。4求正方形的周长,只需要知道什么条件就可以了?如果给了周长,求边长怎么办?(三) 总结长方形和正
7、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1小组讨论总结。通过刚才的探究,我们已经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现在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总结两种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相机板书。2让我们用刚刚总结的方法做几道题,好吗?(四)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其实,长方形周长在生活中运用得还是很广泛的。这不,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就需要大家的帮助。谁来读一下题?淘气想靠墙围成一个长方形的蔬菜园,长是6米,宽是4米,可以怎样围?分别需要多长的围栏?对于题意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靠墙”) 1独立思考。同学们可以在答题纸上画一画,表示出题目的意思,注意标清楚数据。 2将学生的答案同步到电脑(或者实物投影)进行汇报,指名说一说想法。3
8、同学们自己想出了两种不同的方法,你们真棒?请大家看一下这两种方法,为什么围成的围栏只有三条边?4请把两种方法都算一算吧!三周长计算的应用 刚才我们共同总结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下面让我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吧!1.(1)在座的同学有喜欢打篮球的吗?那你们有必要了解一下正规篮球场的规格:标准篮球场地是一块长28米、宽15米的长方形平地,它的周长是多少米呢?谁来计算一下? (2)我国人口众多,对粮食的需求很大,为了提高粮食的产量,各地会先开辟出试验田来研究种植技术。(出示题)借助这堵墙,用篱笆围出了一块试验田,那么篱笆长多少米?老师想借这道题提醒大家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所
9、学的方法解决问题。2淘气用一根40厘米长的绳子围成了一个正方形,你知道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吗?能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吗?3.有4只小蚂蚁比赛爬行,这四个图形的周长就是它们分别要爬行的距离。你觉得这样设定,公平吗?我们通过平移把另三个图形转化成长方形,平移后的图形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但是周长和原图形的周长相等。所以,比赛规则的设定是公平的。4.拓展:拼长方形。接下来,老师还想借助大家设计的书签。同桌两个人用手中的书签拼出一个更大的长方形,有几种拼法?拼出的长方形的长、宽分别是多少?周长又是多少?四谈收获这节课,我和大家合作完成了对长方形周长的学习,不知道你们有什么收获呢?五总结同学们的聪明和自信给
10、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谢谢同学们的大力配合!同时也希望你们能将本节课所学到的灵活运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六板书设计 长方形周长长方形周长=长2+宽2或(长+宽)2正方形周长=边长4课后点评:这节课是在教学完周长的概念后进行教学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自主探究,从而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在教学设计中,教师遵循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生活的原则,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联系实际,重视创设情境,注意通过直观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数学知识的学习有时是枯燥的,特别对中、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课的开始就吸引每一位学生的眼球,抓住每一个学生的心往往对整节课的成功与否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本节课中,教师从
11、情境设计环节入手,创设了问题情境,驱动了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来。学生兴趣高涨,在进行探究学习活动中,通过摸一摸、量一量、算一算、比一比等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索,在充分的体验中,感悟到了周长的实际含义,总结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体现了新课标的“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这一理念。1、 在愉快的情境创设活动中激发数学欲望,建立数学概念。首先教师创设了设计书签这个导入方式,颜色鲜艳、五彩缤纷的书签给了学生美的享受的同时,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在引入周长的概念后,让学生利用彩带装饰书签的四周,在活动中建立了周长的概念。活动是儿童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也是儿童社会
12、交往的最初方式。切实有效的数学活动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为了确实达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老师组织学生经历了这样一个理解图形周长的含义,探索一般图形周长测量方法的过程。给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体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多样性,也为下面求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做好准备。2、 实施探究型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整节课“以学生为主”,实施探究式、自学式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掌握知识。老师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积极为学生搭设自主探究的平台,尊重学生的实际需要,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表现自我的空间,很好地把握学生主动思维的机会,从而使他们获得学习
13、成功的快乐。在探究长方形的周长时,学生测量后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时,学生出现了不同计算方法,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教师尊重学生的选择,根据学生个人的认知结构选择适当的方法。在探究正方形的周长时,完全由学生自主完成,在学习中出示没有注明数据的图片,由学生自己发现要算周长先得量出必要的数据,然后计算正方形的周长。新课标提倡算法的多样化,而现实生活中正正规规给出长宽求周长的例子少之又少,为了更好的将所学知识运用与生活实际,所以学生讨论出的方法不唯一,也不总结公式。3、 在练习中深化理解,在生活中应用数学。 小学生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思维过程对具体形象存在着依赖性。教师根据情境设计了练习,让学生帮助淘气计算围栏的长和篮球场的周长。新课标里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样的设计,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拓展练习中,老师延续“书签”这个话题,通过比赛,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到练习中,从中体会到掌握技巧和方法对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另外,老师非常重视细节。比如在测量图形的边长后,让学生写下所测量的数据,从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来说是终生收益的。 指导教师:温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