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年月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 卷第期(总第 期)()()视角辨识细读 评郭文元著 乡村中国的社会主义想象 世纪 年代小说研究张继红(宝鸡文理学院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陕西 宝鸡 )新世纪中国乡村社会在时间、空间、价值观等方面正在发生着剧烈转变,作为具有反映、想象与建构社会生活功能的新世纪乡土文学书写,与当下乡村社会发展发生着深层的内在联系。新世纪乡土文学中,书写底层、脱贫攻坚、社会小康和“新时代山乡巨变”为主题的作品,在延续 世纪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时,也承继着 世纪 年代“社会主义文学”精神。郭文元的专著 乡村中国的社会主义想象 世纪 年代小说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版,以下
2、简称 乡村中国)就是在这样的语境背景下出现的一部研究成果,该著在“再解读”路径上,论述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学想象方式、文本叙事的复杂性,发掘 世纪 年代小说乡村书写中有关“社会主义”话语的现代性,对该时期大量作品做了别开生面的论述,将该时段相关小说的研究推进到了一个新的价值层面和思想领域,尤其在研究视角、价值辨识、问题意识等层面都具有突出的学术创新性和理论价值,对在新的历史背景下重新认识书写中国当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文学具有突出的启发意义。一、从“文学想象”的视角进入。新世纪以来,如何继承和对话 世纪中国文学思想资源,如何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当代价值,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议题。
3、面对关联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 世纪 年代乡村书写,乡村中国 的作者认为首要问题是如何进入小说文本。有学者指出,对 世纪 年代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历史的书写存在着“社会主义叙述的记忆”和“社会主义实践的记忆”的偏差或断裂的现象,在此基础上作者认为,作为一种对新社会秩序书写的文学,单纯以文学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性反映为唯一标准来评价,并不能完全显现这一时段文学的青春气息、明朗色彩、理想特征。受莫里斯迈斯纳、王德威、蔡翔等学者的观点影响,作者提出,年代文学无论是采用阶级话语、民族国家话语,还是城乡冲突中的人情伦理话语,这些作品的书写也都是对中国社会现代性的不同“想象”的看法。由此,重新进入 年代小
4、说文本,作者重点关注文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的表述方式,梳理 年代小说中乡村叙述中想象、塑造、建构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的书写方式,发掘文本话语中的裂缝、延宕、喧哗、无意识逸漏,以及文本中被压抑的声音和被遮蔽的视角,呈现社会主义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文学乡村想象和阐述社会主义乡村经验的复杂性、丰富性、多样可能性。作者的这种研究路向,既体现出研究此段文学视角的独特性,也体现了作者审慎的研究立场。二、相关现代性话语内涵的辨识。世纪以来,我们逐渐认识到乡村现代化并不等于乡村完全的城市化,新世纪文学的乡土书写再一次发出了底层声音,左翼文学、延安文艺、社会主义文学中寄寓的公平、平等、正义等社会现代性价值,具有了重
5、新赋予农民主体保护性的力量。在这样的价值基础上,乡村中国 作者审慎地辨识 年代文学中关涉现代性话语内涵的复杂性和丰富性。著作中,作者发掘该时段小说对乡村社会主义“革命的第二天”问题的书写意义及社会主义乡村叙述中存在的现代性话语复杂性、多样性。作者指出,世纪、年代小说想象中初步建立的乡 收稿日期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新世纪乡土小说书写与中国乡村社会转型(项目编号:)。作者简介 张继红(),男,甘肃甘谷人,文学博士,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村辩论的公开性、会议的民主性、彼此倾听交流的平等性、积极参与集体与政权组织的主体性、初步的社会主义意识、政
6、治实践意识等,以及作家对基层政权组织不纯、社会体制日趋官僚化、世俗世界重新侵犯个人意识、革命者革命激情消退等问题的书写,在、年代小说中为派性斗争、暴力冲突、复仇意识、道德评判式的书写所消解,这种论述极具文学史洞见。如作者所言,、年代文学创作中“新人在派性斗争中消解了乡村的民主意识,群众失去思考革命的主体性,思想分歧的解决方式开始完全依赖于权力体制,英雄人物德性的无限标榜让乡村社会失去了对社会历史的理性认识,乡村中的经济、生活秩序建设变成了展开斗争的背景而失去了独立意义,小说对乡村未来社会的想象失却了深广度和现代性。”而历史的复杂性是,年代开始的持续全面的“去革命”“去政治化”思潮让 世纪中国革
7、命赋予工农阶级的主体性,在 年代几乎被侵蚀殆尽;新世纪底层文学、打工文学、乡土文学重新强调社会公平、正义时,却再次出现 年代文学中对阶级话语的简单借用和派性斗争或道德比拼的书写趋势,以致降低了书写现实的深刻性和作者的历史洞见力。站在新世纪现代性反思立场上,本书作者重提“社会主义”文学价值观,重新解读 世纪 年代文学对社会主义中国革命的经验记忆和表述方式,辨析相关现代性话语的内涵,显示了作者敏锐的问题意识,尤其是作者以文学史眼光审视当代文学 年发展史中的相关问题,视野开阔,识见独具。三、作品细读中的对话与思考。作者在研究中还做了大量的文本细读,并比对 年代与新世纪社会转型语境,发掘特殊历史阶段乡
8、村历史书写所具有的当代性。首先,作者细读文本,寻找文本裂隙中的复杂性和多义性。通过细读,作者指出了文学作品中农民在土改、合作化过程中产生的摆脱被奴役的主体意识和尊严感,在后来的社会建设中逐渐又被消解的问题;社会主义现代化想象中追求的政治民主、言论自由和平等原则等遭到扼制的问题,乡村社会的现代性认识被权力斗争所取代的问题等等。通过作品分析,作者认为,萧长春、高大泉等这些乡村社会建设者,因没有社会前史,缺乏历史认识,难以生出对乡村社会建设的主体性意识。相比而言,年代解放区小说中,改造、建设乡村的人物,多拥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并能接受外来新思想。、年代,革命前史书写的丰富、复杂性被转移到了落后人物如范登
9、高、盛佑亭、郭振山、郭世富、马之悦等系列形象身上。作者特别指出了 年代赵树理对乡村人情伦理秩序的重建,丁玲在土改革命叙述中对革命暴力的警惕,周立波对乡村民主秩序的想象,欧阳山对乡村干部主体意识的彰显,孙犁、葛洛、马峰、西戎、韦君宜等在乡村日常生活叙述中对“识字”“讲卫生”“改造”现代性话语的内嵌,以及、年代赵树理、周立波、柳青、浩然等多样的城乡态度中对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科学技术、速度效率等现代话语的隐现与遮蔽。如此论述,作者让 年代文学中的社会主义乡村想象变得鲜活丰富。其次,作者从当下乡村建设语境出发,反思 世纪 年代社会主义乡村书写,寻求思想对话。作者指出,新世纪以来,学界逐渐认识到单纯
10、给乡村唱挽歌或牧歌的审美眼光,难以看清当下乡村社会发生的深层变化,近年乡土书写渐由启蒙、诗化的笔调转向对乡村日常生活的描述和新乡村想象,文学中的乡村也具有吸纳现代文化、创造新文化的主动性,文学乡村初步呈现出生机和希望。比对新世纪中国乡土文学书写与 年代的社会主义乡村文学书写,两者有诸多深层精神联系。在以上研究思路中,可看出作者力图贯通新中国文学“前 年”“社会主义乡村愿景”与“后 年”“社会主义城乡想象”之间的内在精神联系的努力。总之,乡村中国 的作者站在新的历史和理论高度上,重新论述有关中国乡村革命和社会主义实践的 世纪 年代文学书写,辨析这份异常复杂而又重要的文化遗产,论述具有坚实的文学史识见。同时,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重新审视社会主义文学中的政治性、革命性因素,思考“城乡想象”与确立乡村文化的主体性、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层关系,以及如何面对和处理社会主义经验等的问题,在“现代性”话语中强调与当下思想的对话性。这些研究对唤起人们对当下乡土社会问题的思考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该著由此体现了作者强烈的学术意识和现实情怀。(责任编校刘林魁)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