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5总第116期052023年李中才:贵州省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方法及开发利用研究144华北自然资源国土工程2023.5李中才作者简介:李中才(1986),男,工程师,本科,毕业于重庆大学,主要从事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等工作。贵州省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方法及开发利用研究摘要:贵州省存在大量潜力耕地资源,但由于资源分布不均、土地利用方式不当,耕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相对较低。因此,本研究在调查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提出一系列可行开发利用策略,以期为相关地区的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和开发利用提供借鉴。关键词: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方法;开发利用;贵州中图分类号:F30
2、1 文 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7519(2023)05-144-4贵州省作为我国西南地区的农业大省,具有丰富的耕地资源。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耕地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了合理评价、有效开发贵州省的耕地后备资源,有必要开展相关研究工作。评价贵州省耕地后备资源的方法是研究的基础。耕地后备资源评价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目前,国内外已经形成包括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等多种评价方法。本研究结合贵州省实际情况,采用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对耕地资源的质量、数量、可持续性等方面进行评估,全面了解贵州省的耕地后备资源的潜力和开发利用的可行
3、性。同时,开发利用贵州省耕地后备资源也是本研究的重点内容。根据贵州省的自然地理特点和农业发展需求,综合考虑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农田利用率的要求,本研究将重点探讨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农业结构调整、农业技术创新、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合理规划和有效管理,实现贵州省耕地后备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贵州省的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提供有力支撑。本研究将通过评价贵州省耕地后备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为贵州省的农业发展和耕地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通过合理评估和有效开发利用,实现耕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利用,为贵州省的农业经济健康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积极贡献。1 耕地后备资源概述耕地
4、后备资源是指在土地利用过程中,为了保护和维持土地的可持续利用而保留、管理的未开发或轻度开发的土地资源。它作为一种战略工具,以应对人口增长、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等因素对耕地资源的需求增加所带来的压力而提出的。耕地后备资源包括农田、林地、草地、荒地、水域和湿地等类型的土地。目前,这些土地未被耕种,但具备潜在的农业生产能力,并具备恢复和改造成耕地的潜力。耕地后备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对于确保食品安全、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通过科学规划和严格管理耕地后备资源,保障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为未来农业生产和国家发展提供土地保障。2 分类与评价因子的确定本文把贵州省的耕地后备资源分为10个评价指标。这些土地具
5、备潜在的农业开发利用价值,只需采取相应的措施便可以进行耕种。针对土地的不同类型和特点制定了不同的评价因素和指标体系,以更好地评估和利用贵州省的耕地后备资源。评价因素和指标体系包括土地可开发潜力、土地适宜性、土壤肥力、病虫害防治等多个方面,具体见表1。其中,土地可开发潜力指标考虑了土地的可利用程度、资源丰富程度和开发难度等因素。土地适宜性指标则主要考虑土壤质量、水源条件以及气候条件等因素,以确定该土地是否适合进行农业开发。此外,土壤肥力指标用于评估土地的肥力,而病虫害防治指标则用于评估土地受病虫害威胁程度。制定评价因素和指标体系,能更全面地了解和评估贵州省的耕地后备资源,并为合理规划和利用土地资
6、源提供科学依据,对保障粮食安全、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以及推动农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为其他地区在评估和利用耕地后备资源提供参考。3 评价原则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方法评价原则要遵循科学性、客观性和可操作性。科学性是评价方法的基本要求。评价方法应基于科学原理和严谨的研究设计,确保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科学性要求评价方法具有明确的目标和指标,并且采取科学的抽样方法进行样本调查,以代表整体耕地后备资源的特征和状况。客观性是评价方法的重要属性。评价方法应尽量避免主观偏见和个人倾向,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可信。客观性要求评价方法公正、中立,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耕地后备资源具有普适性和适应性,避免因为个别
7、因素或偏好而导致评价结果片面。可操作性是评价方法的实用性要求。评价方法应简单、易行,能够提供明确的步骤和操作指(贵州省自然资源勘测规划研究院,贵州 贵阳 550000)表1 可开垦耕地后备资源评价指标序号评价结果评价指标不宜耕种1生态条件位于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内,或开发会导致土地退化、引发地质灾害2地形坡度25310年积温18004年降水量和灌溉条件降水量400 mm且无灌溉条件5土壤质地属于砾质土或更粗质地6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土壤遭受污染(黄色或红色)7盐渍化程度重度以上且无灌溉排水条件8土壤pH 值pH9.5或 pH 4.09土层厚度25310年积温18004年降水量和灌溉条件降水
8、量400 mm且无灌溉条件5土壤质地属于砾质土或更粗质地6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土壤遭受污染(黄色或红色)7盐渍化程度重度以上且无灌溉排水条件8土壤pH 值pH9.5或 pH 4.09土层厚度60 cm且无客土土源10耕作便利度难以达到耕种程度,难以持续利用147总第116期052023年146华北自然资源国土工程2023.5南,使调查评价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可操作性要求评价方法能够适应不同的调查条件和需求,在不同的调查对象和环境条件下能够得到有效的应用和实施。同时,这些原则也适用于其他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和指导意义。4 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潜力与制约因素4.1 自然因素贵州省地形复杂
9、,绝大部分处于丘陵和高山地带,耕地资源有限。山地地形导致土地坡度较大,水土流失严重,限制了耕地利用。此外,山地土壤肥力相对较低,不利于农作物种植和产量提高。气候多样,包括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亚热带高山季风气候和亚热带高山湿润气候等。气候条件限制了部分地区的温度和降雨量,导致好多地方不适宜农作物的生长,限制了耕地的开发利用。例如,高山地区温度偏低,只适合种植少数农作物,而湿润气候又容易引发病虫害。此外,贵州省地处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水资源丰富,但地下水位深,不利于农田的灌溉利用。喀斯特地貌还导致土壤成分复杂,石灰岩等岩石溶解产生的滋养土壤有限,对耕地利用造成一定困扰。4.2 社会因素改革开放以来,
10、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大量流失。尤其是贵州山区,天然环境不利于农业发展,农村劳动力的流出进一步加大土地开发利用难度,部分地区甚至出现耕地撂荒现象,新开发的耕地面临无劳动力耕作的局面。4.3 经济因素受特殊地形地貌影响,贵州省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存在单价高、成本大的实际状况。由于地块比较破碎,开发后也难以规模化经营,农业收入普遍较低。5 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策略5.1 合理开发耕地后备资源新增耕地首先,可以通过科学的土地管理和保护措施提高耕地产能。例如,采用合理的轮作制度,使耕地得到休养生息,减少连作休闲现象,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从而提高耕地产量。其次,通过引进新型农业技术和设施来提高耕地利用
11、效率。例如,使用节水灌溉系统、精确施肥技术和智能农机等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提高耕地产出率,实现农业高效发展。此外,要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和培训的投入,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推广适应当地特色和气候条件的先进农业技术,并发展相关农业产业,提升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最后,要加强对耕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建立健全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承包制,推动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集约利用。同时,加强对耕地资源的监测和评估,建立土地资源统一管理平台,确保耕地资源得到合理开发与保护。合理开发耕地后备资源是实现新增耕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通过科学的土地管理保护措施、引进新的农业技术和设施、加大对农业科技研
12、发和培训的投入、加强对耕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耕地产能和利用效率,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5.2 统筹安排、科学规划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首先,通过综合评估和调查了解耕地后备资源的类型、分布、数量和质量等情况。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开发利用方案,且要综合考虑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性,避免对环境造成破坏。其次,要注重合理规划耕地后备资源的利用方式。可以根据土壤肥力、水源分布和气候条件等因素,选择适合的农作物种植或农业生产模式,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产出。此外,还应注意耕地后备资源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协调。在开发利用过程中,要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保护好耕地和周边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确保可
13、持续发展。同时,还需要加强对耕地后备资源的管理和监管。建立健全土地利用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加强对耕地后备资源的监测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5.3 加大土地整治力度,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目前,通过土地整治来增加耕地面积行之有效,且具有很大的挖掘潜力。其中,对耕作层进行剥离和合理利用已成为贵州省保护耕地、提高耕地质量的重要手段。近年来,贵州省积极探索耕作层剥离利用,将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用于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逐步构建起数量、质量、生态并重的耕地保护格局。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开展农业品质保障和改善农村活动,要求政府全力
14、推动农业建设项目的基础土地,剥离耕作地层土地的使用。各地人民政府要狠抓耕作层地表土的再利用,带动土地规模扩大和效率提升。5.4 创建市场机制,加强政府调控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开发后备耕地能弥补政府财政困难的短板,但要避免乱开乱占,相关设施不配套,以及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为避免市场行为的不可控性,应建立健全基于市场机制之上的政府宏观调控,应用市场杠杆迫使开发者采取资源节约型生产方式。通过调控稳定土地投入与收益,充分调动群众开发土地、保护土地的积极性,避免浪费耕地后备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6 总结本研究通过收集相关文献和实地调研,探索了贵州省耕地后备资源的调查评价方法以及开发利用方式。首先,针对耕地后备
15、资源的调查评价方法,研究发现多角度的综合评估是必要的,包括对土壤质量、水资源、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等方面的综合考虑。在调查过程中,研究建议采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以提高效率和准确性。其次,对于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认为应坚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原则,通过采用科学种植技术和合理的农业管理措施增加土壤肥力,提高产量,有效避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此外,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和培训,提升农民技术水平,也是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关键。最后,研究强调了政府的重要作用。政府应加强对耕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体系,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经济扶持,鼓励农民参与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
16、利用。同时,相关部门还应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强化公众对耕地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意识。通过科学评估和可持续利用实现贵州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为农民增加收入提供更好的保障。参考文献:1 张 雅芹,齐俊,梁勇,等.耕地用途管制制度下的 济南市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潜力研究J.山 东国土资源,2023,39(4):6-12.2 王锐,李瑜,余京,等.地质高背景区富Se耕地可 利用性研究及区划建议J.环境科学,2023,44 (3):1727-1734.3 李春霞.RS,GIS在耕地后备遥感监测中的应用:以 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为例J.农业工程,2021(7).8 1-86.4 杨俊.湖南省全域土地综合
17、整治资源潜力调查分 析评价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21,40(02):39-41,58.5 贺斐,刘灿,张国彬,等.生态文明背景下耕地占 补平衡的实践与探索:以广西喀斯特丘陵山区 为例J.南方国土资源,2020,1(5):22-26.6 王玉程,马艳会.基于ARCGIS对新增耕地后备资 源调查分析:以天津市北辰区为例J.东南大学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S02:111-117.7 周建,张凤荣,徐艳,等.基于生态生产生活视角 的北方农牧交错区土地宜耕性评价J.农业工 程学报,2019,35(6):253-258.8 None.舟山市耕地后备资源空间分布及限制因子 研究J.小学语文教
18、学,2019(1):72-73.9 罗思颖,周卫军,周奕廷,等.湘西州土地资源利 用现状及其开发潜力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 报:自然科学版,2019(2):353-361.10 张小丹.怀来县耕地后备资源质量预评价及开 发时序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6.李中才:贵州省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方法及开发利用研究147总第116期052023年146华北自然资源国土工程2023.5南,使调查评价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可操作性要求评价方法能够适应不同的调查条件和需求,在不同的调查对象和环境条件下能够得到有效的应用和实施。同时,这些原则也适用于其他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和指导意义。4 耕地后备
19、资源开发利用潜力与制约因素4.1 自然因素贵州省地形复杂,绝大部分处于丘陵和高山地带,耕地资源有限。山地地形导致土地坡度较大,水土流失严重,限制了耕地利用。此外,山地土壤肥力相对较低,不利于农作物种植和产量提高。气候多样,包括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亚热带高山季风气候和亚热带高山湿润气候等。气候条件限制了部分地区的温度和降雨量,导致好多地方不适宜农作物的生长,限制了耕地的开发利用。例如,高山地区温度偏低,只适合种植少数农作物,而湿润气候又容易引发病虫害。此外,贵州省地处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水资源丰富,但地下水位深,不利于农田的灌溉利用。喀斯特地貌还导致土壤成分复杂,石灰岩等岩石溶解产生的滋养土壤有限
20、,对耕地利用造成一定困扰。4.2 社会因素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大量流失。尤其是贵州山区,天然环境不利于农业发展,农村劳动力的流出进一步加大土地开发利用难度,部分地区甚至出现耕地撂荒现象,新开发的耕地面临无劳动力耕作的局面。4.3 经济因素受特殊地形地貌影响,贵州省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存在单价高、成本大的实际状况。由于地块比较破碎,开发后也难以规模化经营,农业收入普遍较低。5 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策略5.1 合理开发耕地后备资源新增耕地首先,可以通过科学的土地管理和保护措施提高耕地产能。例如,采用合理的轮作制度,使耕地得到休养生息,减少连作休闲现象,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从而提高
21、耕地产量。其次,通过引进新型农业技术和设施来提高耕地利用效率。例如,使用节水灌溉系统、精确施肥技术和智能农机等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提高耕地产出率,实现农业高效发展。此外,要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和培训的投入,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推广适应当地特色和气候条件的先进农业技术,并发展相关农业产业,提升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最后,要加强对耕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建立健全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承包制,推动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集约利用。同时,加强对耕地资源的监测和评估,建立土地资源统一管理平台,确保耕地资源得到合理开发与保护。合理开发耕地后备资源是实现新增耕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通过科学的土
22、地管理保护措施、引进新的农业技术和设施、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和培训的投入、加强对耕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耕地产能和利用效率,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5.2 统筹安排、科学规划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首先,通过综合评估和调查了解耕地后备资源的类型、分布、数量和质量等情况。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开发利用方案,且要综合考虑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性,避免对环境造成破坏。其次,要注重合理规划耕地后备资源的利用方式。可以根据土壤肥力、水源分布和气候条件等因素,选择适合的农作物种植或农业生产模式,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产出。此外,还应注意耕地后备资源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协调。在开发利用过程中,要避免对生
23、态环境造成破坏,保护好耕地和周边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确保可持续发展。同时,还需要加强对耕地后备资源的管理和监管。建立健全土地利用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加强对耕地后备资源的监测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5.3 加大土地整治力度,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目前,通过土地整治来增加耕地面积行之有效,且具有很大的挖掘潜力。其中,对耕作层进行剥离和合理利用已成为贵州省保护耕地、提高耕地质量的重要手段。近年来,贵州省积极探索耕作层剥离利用,将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用于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逐步构建起数量、质量、生态并重的耕地保护格局。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
24、意见明确提出开展农业品质保障和改善农村活动,要求政府全力推动农业建设项目的基础土地,剥离耕作地层土地的使用。各地人民政府要狠抓耕作层地表土的再利用,带动土地规模扩大和效率提升。5.4 创建市场机制,加强政府调控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开发后备耕地能弥补政府财政困难的短板,但要避免乱开乱占,相关设施不配套,以及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为避免市场行为的不可控性,应建立健全基于市场机制之上的政府宏观调控,应用市场杠杆迫使开发者采取资源节约型生产方式。通过调控稳定土地投入与收益,充分调动群众开发土地、保护土地的积极性,避免浪费耕地后备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6 总结本研究通过收集相关文献和实地调研,探索了贵州省耕地后
25、备资源的调查评价方法以及开发利用方式。首先,针对耕地后备资源的调查评价方法,研究发现多角度的综合评估是必要的,包括对土壤质量、水资源、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等方面的综合考虑。在调查过程中,研究建议采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以提高效率和准确性。其次,对于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认为应坚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原则,通过采用科学种植技术和合理的农业管理措施增加土壤肥力,提高产量,有效避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此外,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和培训,提升农民技术水平,也是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关键。最后,研究强调了政府的重要作用。政府应加强对耕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体系,提供
26、必要的技术支持和经济扶持,鼓励农民参与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利用。同时,相关部门还应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强化公众对耕地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意识。通过科学评估和可持续利用实现贵州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为农民增加收入提供更好的保障。参考文献:1 张 雅芹,齐俊,梁勇,等.耕地用途管制制度下的 济南市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潜力研究J.山 东国土资源,2023,39(4):6-12.2 王锐,李瑜,余京,等.地质高背景区富Se耕地可 利用性研究及区划建议J.环境科学,2023,44 (3):1727-1734.3 李春霞.RS,GIS在耕地后备遥感监测中的应用:以 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为例J.农业工程,2
27、021(7).8 1-86.4 杨俊.湖南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资源潜力调查分 析评价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21,40(02):39-41,58.5 贺斐,刘灿,张国彬,等.生态文明背景下耕地占 补平衡的实践与探索:以广西喀斯特丘陵山区 为例J.南方国土资源,2020,1(5):22-26.6 王玉程,马艳会.基于ARCGIS对新增耕地后备资 源调查分析:以天津市北辰区为例J.东南大学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S02:111-117.7 周建,张凤荣,徐艳,等.基于生态生产生活视角 的北方农牧交错区土地宜耕性评价J.农业工 程学报,2019,35(6):253-258.8 None.舟山市耕地后备资源空间分布及限制因子 研究J.小学语文教学,2019(1):72-73.9 罗思颖,周卫军,周奕廷,等.湘西州土地资源利 用现状及其开发潜力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 报:自然科学版,2019(2):353-361.10 张小丹.怀来县耕地后备资源质量预评价及开 发时序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6.李中才:贵州省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方法及开发利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