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1年山东高考化学高频易错考点(平衡常数)
1、(2011·日照一调)某温度下,在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 mol A和2 mol B发生反应:3A(g)+2B(g)4C(s)+2D(g),5min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 mol 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
B.此时,B的平衡转化率是40%
C.增大该体系的压强,平衡向右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D.若向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C,则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
2、(2011·潍坊三县质检)T℃时,某一气态平衡体系中含有X(g)、Y(g)、Z(g)、W(g)四种物质,此温度下发生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有关该平衡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增大
B.升高温度,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则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C.增大压强,W(g)体积分数增加
D.增大X(g)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3、(10分)(1)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NO2与O2反应如下:4NO2(g)+O2(g) 2N2O5(g);若已知K350℃< K300℃,则该反应是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反应达平衡后,若再通入一定量NO2,则平衡常数K将______,NO2的转化率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t/s
0
500
1000
c(N2O5)/mol·L-1
5.00
3.52
2.48
(2)若初始时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N2O5,下表为N2O5分解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不同时间测得N2O5浓度的部分实验数据:
① 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
②1000 s内N2O5的分解速率为 。
3、(10分)(1)放热(1分),不变(1分),变小(1分)
(2)①(2分) ②0.00252 mol·L-1·s-1(2分),
4、室温下,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H+ + O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水加热,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Kw不变
B.向水中加入少量盐酸,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H+)增大
C.向水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OH—)降低
D.向水中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H—)= c(H+)
5、将AgCl分别加入盛有:①5 mL水;② 6 mL 0.5 mol/L NaCl溶液;③10 mL 0.2 mol/L CaCl2溶液;④50 mL 0.1 mol/L 盐酸的烧杯中,均有固体剩余,各溶液中c(Ag+)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④③②① B.②③④① C.①④③② D.①③②④
6、已知2X2(g)+Y2(g) 2Z(g) ΔH=-akJ·mol-1(a>0),在一个容积固定的容器中加入2mol X2和1mol Y2,在500℃时充分反应达平衡后Z的浓度为W mol·L-1,放出热量b kJ。
⑴ 此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若将温度降低到300℃,则反应平衡常
数将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2)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A. 浓度c(Z)=2c(Y2) B. 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 v逆(X2)=2v正(Y2) D. 容器内的密度保持不变
6、(1)K=; 增大 (2) BC
7、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用甲烷制取氢气的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1)甲烷和水蒸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2)第II步为可逆反应。在800℃时,若CO的起始浓度为2.0 mol/L,水蒸气的起始浓度为
3.0 mol/L,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后,测得CO2的浓度为1.2 mol/L,则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为 ,CO的平衡转化率为 。
7、(1)(2分)CH4(g) + 2H2O(g) = 4H2(g) + CO2(g) ΔH=—136.5 kJ/mol
(2)(2分) 1 (2分)60 %
8、低碳经济呼唤新能源和清洁环保能源。煤化工中常需研究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投料比及热值等问题。已知:CO(g) + H2O(g)H2(g) + CO2(g)的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400
500
850
平衡常数
9.94
9
1
(1)上述正反应方向是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850℃时在体积为10L反应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
和H2O(g)发生上述反应,CO和H2O(g)浓度变化如下图,
则0~4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CO)=___ __ mol/(L·min)
8、(1)放热 (1分) (2)0.03 (2分)
9、已知工业制氢气的反应为CO(g) + H2O(g) CO2(g) +
H2(g)。在500 ℃时的平衡常数K = 9。若在2 L的密闭容器中
CO和水蒸气的起始浓度都是0.1 mol/L,10 min时达到平衡状态。
(1)增加H2O(g)的浓度,CO的转化率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 = 。
400 ℃时的平衡常数K 9(填“>”“<”或”“=”)。
(3)500 ℃时,10 min内v(H2O)= ,
9、(1)增大(2)c(CO2)·c(H2)/ c(CO) ·c(H2O) >(3)0.0075 mol/(L·min)
10、在一定温度下的2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 2SO3(g) △H<0,n(O2)随时间的变化如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n(O2)/mol
0.20
0.16
0.13
0.11
0.10
0.10
(1)用SO2表示0~4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
(2)若升高温度,则SO2的反应速率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
平衡常数K值 。
10、(1)0.025mol/(L·min)(2分)
(2)变大(1分);变小(1分)
11、已知反应:CO (g) + H2O(g) CO2 (g) + H2(g)
(1)将1mol CO和1mol H2O(g)充入某固定容积的反应器,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此时有2/3的CO转化为CO2。则该反应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 ,
此温度下平衡常数为 。
(2)若在相同条件下,向该容器中充入1 mol CO2、1 mol H2,则达到平衡时与(1)相比较,平衡应 移动(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或“不”),此时平衡混合气中CO2的体积分数约是下列各值中的 (填编号)
A. 22.2% B.27.55% C.33.3% D.36.8%
11、(1) Kc= ; 4 ; (2)不; C;
12、由于温室效应和资源短缺等问题,如何降低大气中的CO2含量并加以开发利用,引起
了各界的普遍重视。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生产燃料甲醇。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 CH3OH(g)+H2O(g),该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
(1)上述反应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 ,
温度降低,平衡常数K___ _(填“增大…不变”
或“减小”)。
(2)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
3molH,,测得CO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下表所示。
从反应开始到5min末,用氢气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
速率v(H2)= 。
t/min
0
2
5
10
15
N(CO2)/mol
1
0.75
0.5
0.25
0.25
(3)在相同温度容积不变的条件下,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_
a.n(CO2):n(H2):n(CH3OH):n(H2O)=1:3:1:1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H,的消耗速率与CH3OH的消耗速率之比为3:1
d.容器内的密度保持不变
(4)下列条件能使上述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____
a.及时分离出CH3OH气体 b.适当升高温度
c.保持容器的容积不变,再充入1molCO2和3molH2 d.选择高效的催化剂
12、
13、已知某温度下,Ka (HCN)= 6.2×10-10 mol·L-1、Ka (HF)= 6.8×10 - 4 mol·L-1、
Ka (CH3COOH)= 1.8×10-5 mol·L-1、Ka (HNO2)= 6.4×10 - 6 mol·L-1。物质的量浓度都为0.1 mol·L-1的下列溶液中,pH最小的是
A.HCN溶液 B.HF溶液 C.CH3COOH溶液 D.HNO2溶液
14、已知,常温下,KSP (AgCl)=1.8×10-10 mol2·L-2,KSP(AgI)=8.3×10-17 mol2·L-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常温下,AgCl在饱和NaCl溶液中的 KSP 比在纯水中的 KSP小
B. 向AgCl的悬浊液中加入KI溶液,沉淀由白色转化为黄色
C. 将0.001 mol·L-1的AgNO3 溶液滴入KCl和KI的混合溶液中,一定先产生AgI沉淀
D. 向AgCl的饱和溶液中加入NaCl晶体,有AgCl析出且溶液中c(Ag+)=c(Cl-)
15、以硫铁矿为原料生产硫酸所得的酸性废水中砷元素含量极高,为控制砷的排放,采用化学沉降法处理含砷废水,相关数据如下表。
难溶物
Ksp
Ca3(AsO4)2
6.8×10-19
AlAsO4
1.6×10-16
FeAsO4
5.7×10-21
污染物
H2SO4
As
浓度
28.42 g/L
1.6 g·L-1
排放标准
pH 6~9
0.5 mg·L-1
表1.几种砷酸盐的Ksp 表2.工厂污染物排放浓度及允许排放标准
回答以下问题:
⑴该硫酸工厂排放的废水中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H2SO4)= mol·L-1。
⑵写出难溶物Ca3(AsO4)2的Ksp表达式:Ksp[Ca3(AsO4)2]= ,若混合溶液中
Al3+、Fe3+的浓度均为1.0×10-4mol·L-1,c(AsO43-)的最大是 mol·L-1。
⑶工厂排放出的酸性废水中的三价砷(H3AsO3弱酸)不易沉降,可投入MnO2先将其氧化成五价砷(H3AsO4弱酸),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⑷在处理含砷废水时采用分段式,先向废水中投入生石灰调节pH到2,再投入生石灰将pH调节到8左右使五价砷以Ca3(AsO4)2形式沉降。
①将pH调节到2时废水中有大量沉淀产生,沉淀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
②Ca3(AsO4)2在pH调节到8左右才开始沉淀的原因为 。
15、⑴0.29 ⑵c3 (Ca2+)·c2 (AsO43-) 5.7×10-17
⑶2H++MnO2+H3AsO3=H3AsO4+Mn2++H2O
⑷①CaSO4 ②H3AsO4是弱酸,当溶液中pH调节到8左右时AsO43-浓度增大,Ca3(AsO4)2开始沉淀(每空2分,共12分)
16、已知常温下:KSP (AgCl) =1.8×10-10mol2·L-2,KSP (Ag2CrO4) = 1.9×10-12 mol3·L-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gCl在饱和NaCl溶液中的 KSP 比在纯水中的 KSP 小
B.向AgCl悬浊液中加入NaBr溶液白色沉淀转化为淡黄色说明 KSP (AgCl) < KSP (AgBr)
C.将0.001 mol·L- 1 的AgNO3 溶液滴入0.001 mol·L- 1 的KCl和0.001 mol·L- 1 的
K2CrO4 溶液中先产生Ag2CrO4 沉淀
D.向AgCl的悬浊液中滴加浓氨水,沉淀溶解,说明AgCl的溶解平衡向右移动
17、查阅资料得知Fe3+、Mg2+、Al3+在浓度均为0.1 mol·L-1时,氢氧化物沉淀的pH如下表:
氢氧化物
Fe(OH)3
Mg(OH)2
Al(OH)3
开始沉淀的pH
2.3
10.8
3.7
开始溶解的pH:7.8
完全沉淀的pH
4.3
12.4
5.2
完全溶解的pH:10.0
若要从含Fe3+、Mg2+、Al3+的混合溶液中,只得到Fe(OH)3沉淀,则应调节溶液的pH范围是 ( )
A.12.4~14 B.7.8~10.0 C.3.7~5.2 D.10.0~10.8
18.自然界地表层原生铜的硫化物经氧化、淋滤作用后变成CuSO4溶液,向地下深层渗透,遇到难溶的ZnS或PbS,慢慢转变为铜蓝(CuS)。下列分析一定正确的是 ( )
A.KSP(PbS)<Kap(CuS)
B.原生铜的硫化物具有还原性,而铜蓝没有还原性
C.CuSO4与Zn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u2++S2-=CuS↓
D.整个过程涉及的反应类型有氧化还原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 6 -
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