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机器中的灵魂 《心血运动论》的目的论意涵.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72625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5.6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器中的灵魂 《心血运动论》的目的论意涵.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机器中的灵魂 《心血运动论》的目的论意涵.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机器中的灵魂 《心血运动论》的目的论意涵.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学术沙龙98科学文化评论第2 0 卷第2 期(2 0 2 3):9 8-110机器中的灵魂心血运动论的目的论意涵刘逸摘要要哈维的心血运动论一直以来被历史学家看作是机械论占主导的作品,其中血液循环的发现成为了笛卡尔提出“动物机器”这一机械论身体观的重要论据。然而,哈维深受盖伦和亚里士多德主义的影响,心血运动论仍然具有浓厚的目的论底色。首先,哈维的解剖学以获取灵魂以及灵魂和身体统一体的知识为目标。其次,哈维虽然没有在心血运动论中直接提及灵魂,但是他频繁使用的术语“行动”“功用”和“适用性”来自盖伦对身体和灵魂的目的论描述体系,其中“适用性”这一观念最为深刻地体现了“假定的必然性”目的论思想。因此,

2、心血运动论中的身体仍然是有灵魂的身体,目的论仍然是心血运动论的主导性思想。关键词同威廉哈维心血运动论亚里士多德目的论灵魂中图分类号N09:R-09文献标识码A威廉哈维(WilliamHarvey,15 7 8 16 5 7)是17 世纪英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和解剖学家。心血运动论(De motu cordis)是他提出血液循环理论的重要著作,在医学史上具有重大意义。书中使用了大量活体解剖和临床实验的证据,并且用机械装置的原理来比喻心脏和动脉的运作,例如将心脏比作水泵、将瓣膜比作水闸。当然,最重要的是,心血运动论没有直接给出血液循环的目的因(fi-收稿日期:2 0 2 2-11-10作者简介:刘逸,

3、19 9 4年生,福建南平人,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在读博士。Email:y l i u 19 。逸机器中的灵魂99刘nal cause),哈维也明确表示自己有意避免谈论目的因 1-2 。因此,很多历史学家把心血运动论看作是机械论占主导的作品,认为哈维的身体观是笛卡尔机械论身体观的先驱 3-5 。另外,也有一些历史学家并不否认哈维的思想中确实存在目的论关切,但仍然觉得目的论不是心血运动论的支配性思想。他们声称哈维的目的论更多地体现在他晚期的生殖研究论动物的生殖(Exercitationesde generatione animalium)中,而没有澄清心血运动论中同等重要的目的论底色 6-8 。德国

4、医学史家沃尔特佩格尔(WalterPagel)率先指出心血运动论与亚里士多德主义的密切联系,但只停留于哈维的血液循环与亚里士多德天界圆周运动的循环之间的类比和象征(8,Pp.8286),不仅没有充分澄清心血运动论的目的论意涵,还混淆了亚里士多德传统与帕拉塞尔苏斯等人继承的新柏拉图主义传统。佩格尔没有正确地解析哈维自然哲学观念的来源,从而没有说明心血运动论的目的论实质。本文将澄清心血运动论中对心脏和血液的解剖研究是建立在亚里士多德和盖伦对身体和灵魂的特定解释框架之上,这套解释框架起源于亚里士多德对潜能和现实的理解,成型于盖伦对身体各部分功能的目的论层级描述。心血运动论中的身体仍然是有灵魂的身体,

5、认为灵魂是身体的目的和完善性,身体是“为了”(for the sake of)灵魂而存在。首先,哈维的解剖学师承法布里修斯(Fab-ricius ab Aquapendente,15 3 7 16 19),后者被认为是亚里士多德解剖学的复兴者(9 ,p.16 7),主张解剖学是为了理解身体各部分存在的原因,目标是获取灵魂以及“灵魂-身体”统一体的知识。其次,哈维在心血运动论中虽然没有提及灵魂,但他使用的术语“行动”(action,a c t i o)、“功用”(use,u s u s)和“适用性”(u t i l i t y,u t i l i t a s)继承了盖伦描述身体各部分的一套术语,

6、同样是建立在亚里士多德身体和灵魂的“工具-目的”关系这一目的论解释系统之上。本文还将详细讨论“适用性”这一概念体现的“假定的必然性”(HypotheticalNecessity)思想,并以此说明心血运动论的目的论最深刻地体现在身体部分实现灵魂能力(facul-ties)的恰当性和最优性。解剖学的目的论旨趣哈维的解剖学继承了盖伦和亚里士多德的双重传统,在目的论框架上继承本文统一将“action”翻译为“行动”,将“use”翻译为“功用”,将“utility”翻译为“适用性”。100科学文化评论第2 0 卷第2 期(2 0 2 3)了亚里士多德,使用的术语则是从盖伦那里来的。他们都认为纯粹的物质组

7、合无法解释生命,灵魂作为形式因和目的因更重要。哈维受教育的帕多瓦大学是解剖学复兴的圣地,他的老师法布里修斯不同于维萨留斯(AndreasVesalius,1514一15 6 4),后者注重对人体结构的解剖和描画;前者则试图将实践技艺和自然哲学统一,以“动物”(The Animal)为解剖对象,询问生命体各部分如何实现灵魂的不同能力(9 ,p.173)。因此,哈维的解剖学首要关注的是灵魂。心血运动论作为哈维的解剖学研究,关注的是心脏和血液如何通过一定的行动实现灵魂的能力。哈维在任教卢姆莱讲座(Lumleian Lecture)时期的解剖学讲稿(Prelec-tiones Anatomiae Un

8、iversalis)中记录了大量对解剖学的理解。“对(身体)部分的划分是根据对灵魂的工具(organon animae)的划分,也就是根据对灵魂的划分或对能力的划分,这是解剖学的最终目的。”(10,p.3)这里很清楚地表明,身体是灵魂的工具,灵魂是一组支配身体的“能力”。每一个身体部分之所以能被识别、把握为一个“部分”,就在于它能够完成某一项灵魂的能力。哈维认为解剖学的核心目标就是根据自然的本性划分身体部分,而这个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对灵魂的认识和研究。首先,身体和灵魂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身体为了灵魂而存在:事实上,自然的运作(operations)和行动(actions)是多种多样的,因而身

9、体各部分的运作和行动也是多种多样的。也就是说,身体是灵魂的工具。更确切地说,一个人和他的各部分就像拥有一件有能力的工具,如同可以凭借自己意愿进行切割的锯子一样。(10 ,p.5)这段论述和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如出一辙,亚氏认为作为潜在性的身体和作为现实性的灵魂在存在层面是同一的,灵魂和身体尽管在本体论层面上不同,却是一个统一的现实性存在 1。也就是说,正如锯子和切割不能分离一样,一个能够根据自已意愿进行行动、思考等生命活动的人的灵魂也不能够与他用于实施行动的身体分离。身体离不开灵魂,灵魂也离不开身体。进一步地,功能性比物质性更能够定义身体。亚里士多德强调身体每个部分的功能或行动定义了它们区别于其

10、他部分的根本特征,即一个部分成其为自身的东西。功能对于部分的定义分为两个层次:一,每个部分的存在都需要理哈维于16 16 一16 2 7 年(心血运动论于16 2 8 年出版)间持续写作、修订和补充解剖学讲稿(7 ,p.2 6 0)。因此解剖学讲稿可以反映哈维在心血运动论同期的思想101逸刘机器中的灵魂由,功能解释了它之所以存在,之所以如此运作的必要性;二,为了能够实现特定的功能,每个部分都有特定的工具性结构,即特定的物质基础和它们被组织构造的方式 12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时间上是身体先发挥功能,才能达到实现灵魂能力的目的,但是前者却是由后者决定的。现实者规定了潜在者的本质,灵魂是潜在地具

11、有生命的身体的目的和结果,是身体作为一种潜在性的完善状态。因此,不是身体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决定了生命体的灵魂如何,恰恰相反,是灵魂组织着身体各部分器官为之服务。这一点是理解哈维目的论的关键。而解剖学,从字面意义上说,就是如何将身体作为一个整体划分成部分,既然部分的本性是由灵魂主导的,那解剖学的任务就必须追溯到灵魂,因此,解剖学从根源上说是考察灵魂和身体统一体的学问,它对于身体各部分器官的考察必然是目的论的。具体而言,哈维对部分的划分方法也继承了法布里修斯和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认为动物的构成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四元素;二是同质的部分,比如肌肉、血液;三是异质的部分。同质还是异质的判断标准是部分被

12、切割了之后是否丧失这个部分的本质,比如血液截取一段还是血液,骨头截取一段还是骨头,但是眼睛截取任何东西就不再是眼睛了。可以看出,这种对身体层级的划分是以目的论为导向的。法布里修斯对部分的划分则更加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在近年新发现的手稿解剖学方法(Methodus anatomica,15 7 9)中,法布里修斯将部分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同质的部分”(Homogeneous parts),特征是未成形的纯固体或者纯液体,例如肉、软骨、骨骼;第二类是“非同质的部分”(Non-homogeneous parts),特征是有形状,例如舌头、神经、动静脉、晶状体;第三类是“器官”(Organs),特征

13、包括形状、数量、位置、大小、功能,例如手、眼晴、腿。法布里修斯又将这三类部分归纳为“简单的”(simple)、“工具的”(in-strumental)和“有机的”(organic),并且指出舌头、动静脉等非同质的部分也可以是“简单的”,可以理解为具有限定性边界的同质部分;同样地,任何一个器官也都是“工具的”,可以根据它与其他部分的关系被理解为非同质的部分。13 换言之,根据结构和形态对部分的分类不是根本的,仅仅是为了更好地描述它们在实现生命体目的中的作用,而根据目的实现的等级对部分的划分才是更重要的。哈维进一步延续了这种对身体的理解,在解剖学讲稿中,哈维提到:我们可以根据部分的行动和功用来划分

14、它们:一种可以称为工具的(in-102科学文化评论第2 0 卷第2 期(2 0 2 3)strumental)或成形的(fashioned),它们是能够行动的部分;另一种是同质的(u n i f o r m)的部分,它们有宽泛的功用.因为部分是灵魂的一种展现(man-ifestation),所以不存在一个部分是不能行动的,也不存在任何肢体是没有功能的。因而工具的部分与同质的部分并不对立,但是(由于所有部分在某种意义上都是成形的部分)它们主要的目的是带来特定的行动。(10 ,p.13)哈维在这里把部分划分为成形的和未成形的。例如,心脏是成形的,它能完成收缩和舒张这样的运动,有自己独立的功能,即行

15、动;而血液是未成形的,它遍布全身,与不同的部分相结合能实现不同的功用。哈维在这里强调了部分是由“能够行动”来定义的,即实现特定的功能,因为它们是“灵魂的展现”。除此之外,在哈维的另一种对部分的划分中,我们能看出身体各部分之于灵魂更强的目的论意味:我们可以根据部分的适用性和卓越程度(pre-eminence)来划分它们。它们是单纯必要的,或不可缺少的,或有益的,或用于保护的,或用于装饰的。因此它们可以分为最为必要的核心部分、不那么核心的部分和次要的部分。次要的是指该部分中有较少的原生热、灵魂和品德(virtue)。(10 ,pp.1315;24)这里哈维划分部分的根据是部分相对于整体的重要性,而

16、这一重要性的评判也能通过灵魂来衡量。部分是为了生命整体服务,它们固然都有自已的功能,但是不同功能对于整体的效益是不同的。在心血运动论中,哈维没有系统地论述身体各部分的本性,但心脏是个例外。他多次强调心脏是“生命之源”,是“体内的神灵”(household divinity)(1,p.10 4),“就像家中的壁炉,在这里自然的抚育、自然之火的源头,得到贮存和守护”(1,p.165)。这种神圣类比透露出哈维将身体看作是有灵魂的身体,而不是单纯物质的构造。另一方面,波义耳的叙述也提供了一个佐证。他在关于自然事物的目的论研究(Disquisitions about Final Causes of Na

17、tural Things)一书中表示哈维曾告诉自已,他对于血液循环的思考起源于对静脉瓣膜功能的思考。“大自然放置这么多瓣膜使得血液不能反流,最合理的原因是什么呢?”14 由此可以看出,哈维对身体的探究延续了法布里修斯的传统,重在追问身体各部分存在的必要性。综上所述,解剖学对哈维来说更多的是一种灵魂哲学,考察身体的物质结刘逸机器中的灵魂103构和组成是为了理解灵魂的运作方式。在这个过程中,解剖学需要一套术语来更好地描述灵魂如何掌控身体,哈维从盖伦那里继承了这套术语。哈维的目的论术语哈维对解剖学的理解是和灵魂紧密相关的,对身体的考察是基于身体是灵魂为了实现自身的特定功能这样的目的论因果解释基础之上

18、。因此,心血运动论虽然没有直接提及灵魂,但是其中频繁使用的术语“行动”“功用”和“适用性”构成了对身体各部分功能的不同层次的目的论解释。“行动”这个术语主要见于盖伦的论自然的能力(De natura facultatibus)一书,“功用”则来源于盖伦的论各部分的功用(De usupartium)。“行动 一词最初来自亚历山大里亚学派,用于区分身体中的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比如骨骼的运动是肌肉主动运动带动的被动运动。盖伦将之术语化和哲学化,指的是身体各个部分实现自身的方式,例如眼睛的行动是看,手指的行动是抓取。通过行动,各部分完成对于有机体的“功用”,例如营养、睡眠、呼吸,这些功用直接指向灵魂的

19、能力。行动能够适用于功用的物质结构,就是各部分的“适用性”,就像工具适用于目的一样。例如盖伦津津乐道的指甲,他认为指甲为了起到保护的功用,因而不能太柔软,但也不能太坚硬,否则就容易断裂。玛格丽特。梅(MargaretMay)指出论各部分的功用的希腊文标题中Xpsis一词更多时候是指适用性,强调部分为了实现功能具有的最佳构造 15 哈维在解剖学讲稿中首先定义了actio:“a c t i o 是主动的运动,它的完成叫作功能,或者在质料上叫作“产物。”(10 ,p.23)哈维在这里指明了ac-tio的三层含义,第一是身体器官的活动本身,第二是这项活动实现的效果,第三是这个效果的物质性体现。例如心脏

20、主动运动进行收缩,实现的效果是推动血液进人动脉、完成循环运动,最终带来的物质性结果是富有营养和循环流动着的血液。然而应当注意到的是,“行动”最直接的定义是“主动的运动”,即心脏的行动就是收缩。何为“主动”?我们可以参考哈维的同事劳伦修斯(AndreasLuarentius,15 5 8 16 0 9)的阐释:在心血运动论中,哈维使用拉丁词actio至少16 次,usus至少5 0 次(同时参见 16 )。ulititas一词虽未出现在文本中,但其内涵“假定的必然性”体现在哈维对各个部分结构的描述中,详见后文。104科学文化评论第2 0 卷第2 期(2 0 2 3)盖伦把“行动”定义为一个有生产

21、力部分的运动,或者说是主动运动,为了区别于“承受”(affection)。承受其实是被运动加之于上的结果,此时身体出于患病状态。从另一个角度说,行动是一种动力。因此心脏的脉动是它的行动,心悸则是它的承受,或者是一种被动(passion)。前者来自一种能力,后者则是疾病导致的。16 由此可见,行动是身体各部分正常状态下主动发挥功能的运动,而“承受”则是一种被其他运动影响的运动。例如当食物被转化为静脉血,这个过程是静脉在行动,血液只是在承受;同样的,当四肢发生移动,是肌肉在主动运动,而骨头只是在承受 17 。行动虽然指部分的运动,但其实更接近“功能 的涵义,它指的是一个部分特有的、能够决定它的功用

22、的运动,不同于“通常的运动”(c o mmo n mo t i o n),比如整个动物体的运动,或者来自其他因素的偶然运动,例如哈维认为心脏有力地收缩之后的自然舒张就是所谓的偶然运动(5 ,p.74)。在心血运动论中,哈维明确提到,“心脏的行动是收缩,功能是把血液推挤到动脉”(1,p.206)。而长期以来盖伦传统的生理学都认为心脏的行动是舒张,舒张是心跳的本质。在哈维的修正后,血液通过心脏的挤压进人动脉,进行循环运动,完成之后的一系列功能。这也是之前的学者为什么将哈维的方法看作是实证的而非目的论的原因:“行动”解释了血液“如何”循环,这一解释不需要血液“为何”循环的目的因作为支撑。的确,心血运

23、动论中没有明确说明血液循环的目的因,但是不能孤立地将部分的行动理解为动力因,因为它是部分服务于整体、身体服务于灵魂的目的论链条中的一环,行动总是指向特定的功用。从哈维对“运动”和“行动”的区别使用,可以看出“行动”一词还具有的“作用、效果”这方面的含义。在心血运动论的第五章中,他首先将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过程做了完整的描述,将它的运行机制比喻成火器装置,这是心脏的运动。接着,他指出心脏的行动之一是“通过动脉推动、传送和分配血液”至于心脏还有没有其他的行动,例如“温热血液、添加精气,使血液更加完美”,哈维认为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才能确定(1,p.64)。这里的“行动”等同于心脏运动的目的,等同于“功用”

24、,其目的论意味就比动力因更强了。至于“功用”一词,在盖伦那里,“功用”虽然是紧随着“行动”之后发生,但它的优先性高于“行动”,是一个部分行动的目的。“最终,解剖学家开始考虑部分的功用,这个哲学家(盖伦)认为,是一个部分的功用而不是它的结构让我们获得了这个部分作为工具的知识。”16 在这里,“作为工具”指的就是身体作为灵刘逸机器中的灵魂105魂的工具。我们已经知道,身体是通过实现一定的功能发挥工具的作用,而作为灵魂的工具这一点定义了身体的本质。因此,功能先于物质结构定义了身体的本质,从而定义了部分的本质。盖伦认为部分的知识是由它的“功用”决定的,也就是说“功用”也定义了部分的本质。因此“行动”和

25、“功用”都可以理解为部分的功能,但又不同于现代医学已经数理化和去灵魂化的“生理功能”,而是实现灵魂能力的不同层级。在心血运动论中,“功用”一词较为清晰地表达了部分的功能和目的。导论中,哈维充分讨论了目前对于心脏与动脉诸多矛盾的看法,其中就涉及到对各部分功能的误解。例如:“(关于)肺动脉和肺静脉,为什么我们认定其中一个具有特定的功用,即营养肺部,而另一个具有普遍的功用?”“肺动脉(动脉式静脉)具有动脉的管壁,管道粗大,他们却认定它只有营养肺部这一个功用;而肺静脉(静脉式动脉)具有静脉的管壁,柔软而松弛,他们却认为它有好几个一三到四个不同的功用?”(1,p.17)这两处的“功用”都与“营养肺部的目

26、的”并列,说明功用指的是这一部分的功能和目的。另外,“功用”与“运作”相比,更加强调和生命整体的关联。例如在第八章,哈维说到静脉和动脉具有不同的“功用”:“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管道,而静脉是把血液从各部分输送回心脏的管道,前者是从心脏出发,后者则是以心脏为终点。静脉中包含的是未加工的、被耗尽的血液,不再适合营养机体;而动脉中则包含着成熟的、完善的、富含营养的血液。”(1,p.106)这里动静脉的“功用”都和“营养机体”有关,因而“功用”强调的目的是“营养”,直接涉及生命整体,即灵魂的能力。“适用性”比“功用”的在目的论链条上更进一步,它不是部分之于整体的功能,而是这个部分在实现

27、功能的手段上的合适性,它勾勒出部分的“行动”和“功用”在一个更普遍意义上朝向完善。在盖伦那里,“适用性”表达了部分之所以展现为一定物质结构的理由,或者说一个部分如此构造的优越性。梅认为这接近亚里士多德的目的因概念 15 。哈维在解剖学讲稿中把“功用”也称作“中级适用性(utilitates mediae)”,区别于“最终适用性”(utilitatesfinales)(10,Pp.2 2 2 4),后者基本等于盖伦的适用性概念。总而言之,身体及其部分是被精心设计的完美产物。例如哈维对于心脏间中隔微孔的思考:“为什么他们宁愿选择不可见的、不确定的、隐秘的小孔作为血液到达左心室的通道,而放着肺静脉那

28、条公开可见的通道不要呢?”(1,p.18)也就是说,中隔微孔这个结构在哈维看来不符合它应当具有的适用性。假如血液是从微孔穿过心室,那么它的存在之于它的功用是不必要的或者不完美的。关于这一点,106科学文化评论第2 0 卷第2 期(2 0 2 3)我们在第三小节中会再次讨论。从行动(功能)、功用(中级适用性)到适用性(最终适用性)的术语体系说明了哈维对于身体有一套循序渐进的目的论解释,而不仅仅是一个目的因可以概括。在机械论解释中,也存在对一个部分功能的描述,如笛卡尔认为心脏的功能是加热血液。但这种对“行动”层面的描述不再有对“功用”和“适用性”(尤其是后者)层面的关切,即解释一个部分的“如何”不

29、再需要知道它的“为何”,更不需要知道“为何不能是另一种样子”,这就弱化了目的论。今天我们在生物学解释中将这三个层次都称作“功能”,也许正是对“功能”一词目的论层次的混淆造成了对哈维的误解。三论“假定的必然性”在现代生物学的身体观视角下,特定的结构具有特定的功能,它们之间的必然性是物质本身决定的。但是在目的论的身体观中,结构之于功能的必然性是“假定的”。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假定的必然性(Hypothetical Necessity)相对于物质的必然性(Material Necessity),后者指的是质料因自身起的作用 18-19 。例如,石头能承住压在它之上的重量、硬币弹起后会下落都是出于他们的

30、物质必然性,但是牙齿的构造却需要目的因来解释。门牙之所以是锋利的而大牙是平的,是为了更好地撕扯和咀嚼食物。亚里士多德认为,有机体的各部分构造不是出于单纯的质料因,而是由它们的功能,即它们的形式因和目的因决定的。在这里,质料实际上就被一种假定的必然性所决定。进一步地,根据玛森(Mo-han Matthen)的理解,亚里士多德认为这是由于神圣造物主的设计:“他认为这种活动需要的不是身体上的原因:它来自外部一一大概是来自上帝-存一一而且它本身就是神圣的。”2 0 根据亚里士多德自然的工匠比喻,身体是根据灵魂所需要的功能而设计的,就像一个房子是根据这个房子作为一个房子必需要实现的功能(比如提供遮蔽场所

31、)而设计的。比如眼睛是为了“看”这个功能而存在,我们只有立足于此,才能去理解眼睛内部的构造分别起什么作用,它们如何被组织起来,通过何种运动提供了生命所必需的灵魂能力。“看”这个功能定义了眼睛的本质,也决定了眼晴构造的必然性。身体各部分的结构就处在这种假定的必然性中:假定一个部分如果要实现特定的功能,那么它就必然被给予相应的物质基础和构造方式。在身体之于灵魂的目的论链条上,身体部分的结构是为了实现行动而存在,刘逸机器中的灵魂107行动是为了实现功用而存在,功用最终实现灵魂能力。身体及其部分就是通过这些环节被灵魂所定义。因此,部分的结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也属于解剖学探究灵魂的工作。哈维和同时期的解剖

32、学家经常用“构造”(Fabrica)这个拉丁词汇来指称部分的结构。Fabrica在文艺复兴时期多用于艺术、工艺方面,类似于模具、模型,指的是为了完成某种功用而设计的特定形状和构造,例如为锯子的切割设计锋利的锯齿状刀片 16 。这一用词提示了身体的结构是来自造物主的设计。实际上,哈维在他后来的研究论动物的生殖(Exercitationes de generationeanimalium)中,明确声称生命的诞生不仅仅是元素偶然运动的结果,更是神圣设计的产物。此外,他们也这样论证:仅仅假定一个物质的原因,从元素之间自发的或偶然的合成,或者从原子的一些排列或设置就推导出自然事物的原因。这些论证并没有指

33、出自然的运作在生殖和动物营养方面中最主要的关切,即神圣运作者(Divine Agent),自然的上帝(God of Nature)。他们的运作以最高的技巧、天意和智慧为指导,而且所有的行动都朝向某个目的,朝向特定的善。2 1有人可能会因此认为,哈维将身体看作是上帝设计的产物,更多地倾向于柏拉图的外在目的论而非亚里士多德的自然目的论。的确,盖伦从柏拉图那里借来的巨匠造物主(Demiurge)概念,完美地和基督教的上帝观念结合在一起,深刻地影响了近代解剖学对人体的看法 2 2 。但是,是否承认有一个神圣的造物主,并不影响哈维以目的论的方式理解身体的结构。相反,如果仅仅通过造物主的外在设计理解哈维的

34、身体观,不仅无法排除机械论的指摘,而且会错失哈维对身体各部分目的论解释的丰富层次。在心血运动论中,这种假定的必然性随处可见。它首先体现为相同的结构应当具有相同的功能。哈维正是凭此质疑了肺动脉和肺静脉,其中一个有专门的或特有的目的,即营养肺部,而另一个却行使一种公共而广泛的功能,如果两种血管拥有不一样的功能,那么根据假定的必然性,它们也应当具有不同的结构。同理,在讨论烟气和空气是否由同一脉管运输时,哈维说道:“自然从不会为相反的运动和功用只建造一条管道、设定一条路径,这在别处也从未见过。”(1,p.19)更进一步地,部分的结构对于功用的实现是恰到好处、精准高效、没有余的。这种恰当性最为明显地体现

35、在瓣膜的设计中:“心脏不断地接收和泵出血液,以心室作为储蓄池,出于此,有四个瓣膜服务于这个目的,108科学文化评论第2 0 卷第2 期(2 0 2 3)其中两个负责血液的接收,另外两个负责血液的输送。这确保了血液不会像尤里普斯的河水一样漫无目的地涨潮和退潮,时而退回它本该流出的地方,时而冲向它本该离开的地方。否则,心脏就会疲于这些不必要的运作,肺脏的呼吸也会受到阻碍。”(1,p.96)实际上,这种结构之于功能、手段之于目的的恰当性就是身体对于善的一种追求。它们如此被设计,才能以最完美和高效的方式实现它们的功用,这就是它们的“适用性”。“适用性”意味的不仅仅是身体之于灵魂的“工具-目的”关系,更

36、进一步地,是工具针对目的的完美合适性,或者说这样一种工具的必要性。必须将哈维对于身体结构的刻画基于假定的必然性来理解,从而把哈维对身体部分的行动和功用也理解为这一必然性的环节。从这个角度说,身体的结构虽然在发生上是第一环,即先有结构,才能有行动和功用,但是在目的论意义上却是最后一环,因为它是由功用甚至灵魂决定的。而我们恰恰是通过哈维对结构的假定的必然性、对身体各部分“适用性”的论述才得以揭示哈维思想中的最强的目的论意涵,从而认识到心血运动论对身体各部分的解释决然不同于笛卡尔的机械论解释。四结语哈维在心血运动论中尽管没有给出血液循环的目的因,也没有直接提及灵魂,但是他对身体的解释仍然是建立在“身

37、体是为了灵魂而存在”这一目的论框架之上,不能将哈维的身体观误解为机械论身体观。尽管后者有力地推进了现代生理学的发展,但18 世纪兴起的活力论与机械论之争使得人们意识到机械因果解释对于生命现象是不充分的,生命领域具有不同于物理世界的独特的运行规律。直到今天,目的论和功能论解释依然非常流行,生命体各部分的功能不是独立发挥作用,它们实现生命活动的机制可能无法完全还原为一一对应的因果关系。当然,目的论解释不免遭到一些“偷懒”的指责,就像哈维也被笛卡尔指责把心脏和血液的运动最终都归结为一种内在的神秘本原,但或许在今天我们对于生命、身体的理解中,更吸引人的不是打开它的黑箱,而是还给它不同于物质机器的“灵魂

38、”。109逸机器中的灵魂刘参考文献1 Harvey W.Exercitatio Anatomica De motu cordis&sanguinis cum praefatione ZachariaeSylvi M.Roterodami:Ex officina Arnoldi Leers.1654.2 Harvey W.A letter to Caspar HoffmanA.Willis R,Guyton A C(Eds.).The Works ofWilliam Harvey C.Philadelph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1847.59559

39、6.3 Whitteridge G.William Harvey and the Circulation of the Blood M.London:HazellWatson and Viney Ltd,1971.4 Shackelford J.William Harvey and the Mechanics of the Heart 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5 French R.William Harveys Natural Philosophy 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1994.6 We

40、ar A.The Heart and Blood from Vesalius to HarveyA.Cantor,Geoffrey N,et al(Eds.).Companion to the History of Modern Science C.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6.568582.7 Distelzweig P.Meam de motu&usu cordis,&circuitu sanguinis sententiam:Teleology inWilliam Harveys De motu cordisJ.Gesnerus,2014,71(

41、2):258270.8 Pagel W.William Harveys Biological Ideas:Selected aspects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M.New York:Karger Medical and Scientific Publishers,1967.9 Cunningham A.The Anatomical Renaissance:The resurrection of the anatomical project ofthe ancients M.Burlington: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1997.10

42、 Harvey W.Prelectiones Anatomie Universalis M.Edited with an autotype reproductionof the original by a committee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Physicians of London.London:J.&A.Churchill,1886.11 Polansky R.Aristotles De Anima:A critical commentary 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154.12 Lennox J.F

43、orm,Essence,and Explanation in Aristotles Biology A.AnagnostopoulosG.(Ed.).A Companion to AristotleC.Chichester:Blackwell Publishing Ltd,2009.352.13 Bigotti,F.Logic,Geometry and Visualisation of the Body in Acquapendentes Rediscov-ered Methodus anatomica(1579)J.Medical History,2021,65(3):227246,234.

44、14 Boyle R.A Disquisition about the Final Causes of Natural Things:Where in it is inquird,whether,and(if at All)with what cautions a naturalist should admit them?M.Lon-don:H.C.,1688.157.15 May M.T.Galens System of Physiology A.Galen C.On the Usefulness of the Partsof the Body C.Trans.by May M T.Itha

45、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68.9.16 Goldberg B I.William Harvey,Soul Searcher:Teleology and philosophical anatomy D.University of Pittsburgh,2012.105,96,97,78.17 Galen C.On the Natural Faculties M.Trans.by Arthur John Brock.Cambridge:Har-110科学文化评论第2 0 卷第2 期(2 0 2 3)vard University Press,1916.1213.

46、18 Barnes J.(Ed).Complete Works of Aristotle,Volume 1&2:The Revised Oxford Translation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4.19 Cooper,J.M.Knowledge,Nature,and the Good:Essays on ancient philosophy M.Princeton and Oxford: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9.130147.20 Matthen M.Teleology in Living Th

47、ings A.Anagnostopoulos G.(Ed.).A Companionto Aristotle C.Chichester:Blackwell Publishing Ltd,2009.343.21 Harvey W.Anatomical Exercise on the Generation of AnimalsA.Willis R,Guyton AC(Eds.).The Works of William Harvey C.Philadelph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Press,1847.207.22 Schiefsky M.Galens Teleo

48、logy and Functional Explanation J.Oxford Studies in AncientPhilosophy,2007,(3 3):3 6 9 40 0,3 9 3.The Soul in a Machine BodyTeleology in William Harveys De motu cordisLIU YiAbstract:William Harveys book,De motu cordis,proposed the circulation of bloodand is often considered the hallmark of the physi

49、ological revolution due to its use ofexperimental methods and quantitative evidence.However,it disregarded the teleologi-cal framework present in the text.Despite not explicitly mentioning the soul,Harveyinherited traditional beliefs from Aristotle and Galen that viewed soul and body as a uni-fied entity.This article aims to highlight these beliefs by examining anatomy during lateRenaissance,analyzing teleological terms used in De motu cordis,and revealing its useof Hypothetical Necessity.Keywords:William Harvey,De motu cordis,Aristotle,Teleology,Soul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