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桥梁景观设计1.1.1、 背景调查分析背景调查分析是景观设计的前期工作,是建立在掌握工程与环境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对大桥所经区域进行全方位的调查分析,包括对当地的经济历史文化及环境的调查,获得可靠的景观文化背景基础,为确定大桥的景观定位、设计内容及设计理念提供依据。(1) 桥位环境分析 北岸大堤附近地形平坦,沿江大道附近有新型现代住宅区,色彩以白为主,大桥的造型要与远期现代建筑与发展相协调。 南岸浅滩区面积较大,水草丛生,大堤周围地形平坦,为尚未大规模建设的生态郊区。 在这种空旷、平坦,以天和水为主要背景的环境下,大桥桥型将成为江中景观主体,对桥梁的体量与造型要求也比较高。
2、 江面水域开阔,水色为黄色, 色调趋于灰色调,因此对大桥的明度需要较高。 (2)空间环境分析 桥梁地处钱塘江上,天高水阔,主桥位于河道中间偏北侧,除雾天外,空间可视度清晰,两岸有规划的高层建筑,尤其是北岸,可以较近的观赏到大桥的雄姿。 由于受航道要求,桥型空间布局及建设环境空间受到制约,方案不宜采用结构繁琐、造型夸张的桥梁形式。 主桥构筑物高度与及体量应与空间环境相协调,由于航道因素,主桥离南岸有一定的距离,故桥型体量不宜太低矮和单薄。 江上视野通透,可以全观大桥风貌;两岸都有沿江大道,北岸有观潮点,故对大桥的造型、平纵面线形、夜景、色彩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上、下游的钱江二桥和钱江六桥都在视
3、域范围内,大桥造型应协调好与邻近已建设桥梁的形态和造型关系,相映成辉,各有特色。(3)未来发展分析杭州的城市发展战略为“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在此基础上又确定了“东动、西静、南新、北秀、中兴”和“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的城市格局。大桥横跨钱塘江,规划中的九堡以后将成为杭州城东建设的交通枢纽,考虑到大桥的建设将带动两岸的发展,大桥的造型设计也应具有前瞻性和超前性,并与未来发展相协调。 (4)人文历史背景分析“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杭州三面环山,依江傍湖,自古就有“人间天堂”的美誉。北有京杭大运河,南有沃野千里的杭绍平原,东有浩瀚的钱塘江。西有河港交错、桃红柳绿
4、的西溪景区。早在4700多年前,举世闻名的良渚文化便在这里诞生。吴越,南宋两度定都杭州,良渚文化,吴越文化,南宋文化和明清文化,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文化发展体系,为杭州的历史文化名城奠定了基础。 钱塘江潮是我国最大最壮观的潮汐,自古以来,钱塘江观潮之风盛行,历代著名诗人对之吟咏不绝,形成响彻古今的“潮”文化。唐代孟浩然在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曾经这样描述钱塘潮“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 。 刘禹锡也浪涛沙里写道“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大桥位于九堡,附近的丁字坝周围是较佳的观潮点,处于这样特殊的地理位置之中,所以大桥的设计要与此“潮文化”一脉相承。一个城市
5、的人文精神、人文特色,深埋于城市的历史发展之中,人文精神对城市的发展具有决定意义。杭州城市的形成是海与潮文化的产物,,蕴藏着雄浑大气、激昂壮观,而西湖的形成、“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市格局,又使得杭州城市布局开合呼应、自然和谐,杭州人文精神是精致和谐、大气开放兼备。准确把握杭州的人文精神,溶入桥梁文化之中,使之融景观性、象征性、文化性和统一性于一体,创造出属于杭州地域特色的桥梁景观。(5)经济背景分析大桥地理位置优越,杭州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的长三角洲南翼。是国际风景旅游和国家历史文化重点区域,杭州的经济建设具有国际性,也是浙江省经济极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具备较强的建设开发实力,对于大桥的建设具有经济
6、优势。 杭州正在向打造 “生活品质之城” “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的目标建设发展。该项目的建设必将成九堡新区与南岸未来新城的标志性建筑,作为钱塘江上又一座跨江大桥的建设,应当适应未来城市发展和建设的需要,适应未来经济增长的需求。考虑到桥梁的交通意义、经济价值和以后可形成宝贵的旅游资源等因素,因此应确定较高的景观设计目标,以使桥梁的景观价值与当地的经济增长产生积极互动的影响,促进当地经济的进一步腾飞。1.1.2、 建筑景观设计桥梁周围的自然景色和桥梁建筑的人文造景,形成“景”,“观”则指看和认识,即从不同的视点场评析桥梁建筑自身的形态及周围环境的关系,以及桥梁带给人们的形态和感受。景观桥梁应具
7、备以下三个特点:一是符合桥梁造型美的法则,二是遵循桥梁与环境协调的规律,三是体现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文化景观。许多优秀的桥梁建筑,桥梁结构和视觉方面都十分出色。主桥是大桥视觉的焦点,是大桥总体形象的决定性因素,凡是优美经典的桥梁都具有以下特点: 简洁明快,轻巧纤细。 桥梁是单方向延伸的结构,轻盈优美是现代桥梁的重要特征。 连续流畅。 桥型应该受力明确,整体线形连续流畅,不宜间断。 景观桥梁的要素是要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协调,改善和丰富环境。 表现方式:一是强调桥梁,形成景观主体;二是融入环境,成为一体。 均衡稳定。结构体系、体量与形态要与环境协调统一,造型不安全,结构上没有稳定感,违反力学原
8、理的也不是美的桥梁。现代的中大型桥梁发展趋势是不再为了景观而做景观,避免多余的且结构不需要的繁复变化。推荐方案V型刚构拱加劲的桥型,线条流畅,变化丰富,体量与环境协调,而且施工方便,造价经济.(1)大桥景观设计理念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襟江带湖的独特空间,秀丽典雅的山水景观,蕴育了著名的良渚文化。如果说杭州城西美丽如天堂的西湖是精致和谐的经典,那么,杭州城东的钱塘江则以博大开放的时代胸怀接纳了大气磅礴的东海之潮,名扬天下。今天杭州从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时代跨入了吞山挟海势雄豪的钱塘江时代。本次桥型方案设计着眼“对历史的传承、对时代的感悟、对未来的希望”,多层次、多角度展开构思。 远
9、古“玉璜”的灵感精致和谐的传统品质 良渚文化是杭州历史文化长河中绽开的一朵光彩夺目的奇葩,大桥方案设计通过提炼良渚文化中“玉璜”的构型符号,抽象出拱的造型元素,象征杭州城的的精致与和谐,将历史文化与桥梁文化完美结合。 澎湃江潮的震撼大气开放的时代精神 三跨连拱气势磅礴,力线明确,充满张力,全桥整体构型好似跌宕起伏、奔腾跃进的钱塘江潮,体现了杭州矗立潮头、锐意进取、大气开放的精神。拱顶的球形装饰如澎湃的江潮托起颗颗明珠,熠熠生辉。 乘着希望的翅膀飞向更加辉煌的明天空间拱肋的开合与变化,饱满而富有张力,整体造型轻盈,充满动感,犹如振翅双翼,满载对美好未来的希望,飞向更加辉煌的明天。(2)桥型方案造
10、型优化A、桥墩造型优化桥墩的造型顺接拱肋曲线,立面整体线形流畅,拱肋力线传递明确,使拱肋造型饱满有张力展现了大桥轻盈,飘逸,充满韵律感与节奏感的气质,适度的延伸与镂空,与桥面拱肋风格保持协调统一,反而在空间上充满变化,使结构的造型更加丰富。 B、拱肋造型优化中拱拱肋的断面造型通过提升外拱肋高度,使外形更加有气势,两个边拱功过内拱肋内收,来衬托中拱的变化,犹如波浪起伏,变化后大桥拱肋断面造型更具动感,给桥面行人带来拱肋开合的不同变化,景观效果更加丰富。C、拱顶装饰物的优化拱顶在桥面的结合处采用明珠的圆形处理,球形里是连接拱肋的横梁,巧妙隐藏和装饰了连接。(3)视点分析视点分析,考虑的是人们从什么
11、位置,以何种角度进行观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观感。桥梁形态随着观察方向的不同,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外形。视点是观的出发点,视点场是观的范围,对于不同位置和性质的视点,可以充分观看到大桥的不同景观和特点。以下是对大桥不同视点的模拟及分析,也是检验大桥总体景观的重要一部分。 通过视点模拟观桥的各个角度的构造特点。对大桥的形态、色彩、体量、动势等因素进行美化和修正。使大桥与环境和谐,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 以下为大桥的分析模拟视点:北岸视点分析、南岸视点分析、江面行船视点分析、桥面行车和行人视点分析、空中鸟瞰视点分析。A、北岸视点分析北岸距离大桥主桥很近,沿江有沿江大道,桥位附近的丁字坝还是观潮的较好地点,
12、因此,可以近距离的观赏到大桥的景观。对大桥的造型要求较高。B、南岸视点分析南岸地势平坦,是将来的生态旅游区和新城区,南岸视点较低,引桥和浅滩占了很大一部分,对引桥桥墩的造型和全桥整体线形有要求较高。C、江面行船视点分析乘船的视点是观赏大桥的最佳视点。由远及近观赏大桥长虹跨江的气势,船行至桥下观桥时,可以近距离观赏大桥的优美景观。由于江面宽广,人们可以乘船以不同的角度来观赏大桥的不同姿态,江上观桥也构成可开发的江上旅游观光资源。对大桥的主桥的造型、桥跨的布置,纵面线形、桥墩造型等提出了景观造型的要求。D、桥面行车视点分析由于全桥线路长,桥面视点停留的时间长,形成了大桥的主要视点,视点较高,观赏角
13、度较佳,也构成了今后旅游的主要观光线。对拱的造型、色彩、桥面系附属设施要求较高,主桥的拱肋线形要优美顺畅。E、空中鸟瞰视点分析鸟瞰视点可以从空中俯瞰大桥的全景,风平浪静时,大桥宁静优美,富有韵律;波涛汹涌时,大桥三跨连续在钱塘江潮上,气势生动,拱顶的球形装饰犹如江潮上的明珠,熠熠生辉。大桥视点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意见: 桥面车流量大,桥面视点为今后大桥景观的主视点,该视点要求护栏通透性好、造型美观,对桥面系中其它的构造物的造型要求也比较高,同时对主桥的主拱曲线和色彩、夜景等因素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并要求具有线型的变化效果。 江面较宽,江面视点主要集中于通航孔位置,能取得完整的观桥效果,因此大桥纵
14、面的效果也非常重要,对大桥的纵曲线要求较高; 大桥南岸岸边观桥的视线较远,对大桥的整体性要求较高;两岸视点较低,可考虑建造高视点的观景设施,以供观赏大桥的雄姿。通过视点的分析选定及模拟,能够比较直观、准确地预见大桥建成后的景观形象(4)引桥大桥因引桥的承接与衬托变得生动而和谐,曲线优美的引桥将使整座桥型给人一气呵成的流畅感。由于大桥南岸引桥较长,在整座桥梁中占具一定的份量,其造型设计应与主桥和谐一致,使整个桥梁的韵律节奏变而不乱,丰富而不繁杂,构成一篇雄壮优美的抒情乐章。以下为引桥的景观设计原则: 注重箱梁与桥墩的整体效果; 保证箱梁与桥墩线型流畅; 箱梁与桥墩造型统一、和谐; 桥墩造型简洁、
15、大方,具有现代感,形象鲜明; 不同的梁高在衔接处应过渡自然、流畅统一; 不同跨径的箱梁,必须保持统一。引桥由很多个桥墩组成,桥墩是引桥重要的造型单体和视觉单元,为了更好的突出主桥,对引桥桥墩进行了造型设计。该方案与箱梁的直腹板造型衔接较顺畅,并与主桥桥型的体面变化有所呼应,与大桥的整体风格协调统一。从整个引桥成桥后的视觉效果来看,该造型使引桥桥下空间得到最大限度的解放,使桥墩间的通透性大大提高。(5) 桥面系及附属设施景观设计A、栏杆造型方案护栏在满足功能的基础上,其造型与色彩应与桥梁的整体风格一致,与桥梁形态,规模及桥位环境等协调,这样才能提高桥梁整体美学效果,使之成为桥面的一道别致的风景线
16、。并保证桥面视线通透、视野开阔,造型与色彩有有良好的视觉形象并有提示行人的作用。针对以上设计原则,对护栏进行了设计。 推荐方案“钱江潮” 比选方案B、桥头堡方案 设计思路:桥头堡的主要功能为立体竖向交通,是行人、非机动车辆过桥的主要通道,同时也是极好的观景场所。桥头堡的设计应在满足交通、观景功能的前体下,塑造出形体优美、纯粹,整体感强,并与主桥桥型协调的建筑形象。建筑体量不宜过大,处理好引桥段的高程关系,和谐融入周边环境,不要喧宾夺主。 平面设计:桥头堡的功能主要为垂直交通、观景,及兼顾部分值班管理用房。从交通和观景功能考虑,标准层布置一台楼梯和一台观光电梯,楼梯为消防的逃生通道,电梯为平时主
17、要的垂直交通工具,观光电梯的桥箱尺寸考虑了非机动车停放。桥头堡均布在引桥两侧共四座,参照钱江上其它桥头堡设计,两座桥头堡的电梯互为备用,节约造价。在桥头堡的一层设置入口的门厅,形成室内外的过渡空间,为需要排队等候电梯的行人提供等候的场所。一、二层部分在桥头堡内侧与引桥衔接位置设置管理、值班用房、及厕所,兼顾使用功能的同时不影响桥头堡的整体形象。 形体设计:为在建筑形体上与大桥相呼应,平面设计成弧形,形成一片弯弯的曲面,除必要的窗洞外,立面采用简洁的手法,模仿风帆的形态,通过大片实体的弧形墙面与通透的观光电梯形成虚实的强烈对比,电梯沿垂直方向上下行驶,透过玻璃轿箱,形成视觉上的流动。给人留下深刻
18、而完整的印象。完整的形体和优美的曲线塑造出桥头堡的第一印象,细节的设计赋予桥头堡宜人的尺度和空间感。弧线性墙面的凹槽设计、顶部的开洞和百叶设计、观光电梯顶部的弧线型挑板设计,丰富的光影效果和虚实变化弱化了建筑物的体量,突显出桥头堡的丰富的立面形态和变化的空间关系。 1.1.3、 桥梁色彩设计桥梁不是单独的城市构造物,是城市建筑的一个部分,桥梁、河流以及其它的建筑物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城市形象。它们之间相互协调、统一,形成一个完美的城市景观。针对其规模及形象,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色彩,可以更好的展示其功能美和形态美。1)桥梁色彩与环境的搭配原则色彩和谐的原则是指色彩中既对比又调和的统一关系,即在色彩
19、的组合中,将不同的色彩与相似的色彩有机的统一在一起,创造出和谐的色彩。眼睛喜欢的是色相的结合,但在色彩的处理上超过三个基本色相就很难获得成功。色彩设计最简易的方法是把主导色的色相设置面积最大,彩度最低;辅导色为其次的面积,彩度较高的色相:而重点色则是面积最小,彩度最强。桥梁色彩通常以简单、淡雅为宜,用小面积的色块作对比来突破总体的单调,起到补充、强化空间的作用。此外,为了调节桥下的沉闷感,在桥底面或桥墩处以明朗而反射率高的色彩为宜,如在跨线桥梁底涂以明亮的色彩。桥梁色彩处理应注意以下问题: 应充分考虑民族文化传统和地方风俗的影响,尊重各地区、各民族对色彩的爱好习惯,兼顾民风民俗。 从与周围环境
20、色彩协调原则出发选择桥梁主体色相,并考虑环境色彩对桥梁的影响。 色彩要突出和加强造型,使桥梁造型更加完善。2)桥位现场色彩分析 两岸的江堤处环境色彩倾向为黄绿色,天空色彩倾向为蓝灰色;浅滩区水草较多,北岸有红色屋顶的低矮民宅, 建筑色彩色彩简洁明快,多以白色、米色为主,整体上倾向于现代感较强的冷色。 江面的色彩受天空和海水影响较大,倾向黄灰色。 3)色彩设计目的桥梁色彩处理除本身和谐统一外,还必须与桥型特性相一致。由于桥梁建筑是由各种物质材料构成的,它的色彩和质感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建筑材料的限制和影响。本桥位基地情况在色彩上有一定的统一和谐性,色彩纯度很高的区域较多,色相相对有一定的关联性。
21、水域开阔,水质偏黄,环境生态优美。从桥梁的结构防腐和桥梁美化的角度考虑,为桥梁进行详细的色彩设计,达到以下目的: 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创造更美的新景观; 表现地域性、文化性,体现桥梁建筑的风格; 展示结构的功能,更好地展现桥梁形态美与功能美; 利用色彩的心理效果,引导交通; 防止构件材料裸露锈蚀4)色彩方案设计在桥梁色彩的选择上要力求突出桥梁的建筑美。针对桥型方案进行不同色彩设计方案的比选。推荐全桥主色调为白色,银白色方案能与大桥周围环境很好的融合协调,大桥在江水的衬托下形象清晰,鲜明,并且与国际桥梁流行色相吻合, 是高科技的色彩,时代感强。1.1.4、 桥梁夜景设计1) 夜景照明的目的及必要性
22、对于现代化的城市来说,城市景观在白天能给人自然、清新的感受,而在夜晚,对于不同的建筑物采用不同的光源和灯具,使用不同的照明方法,更能使其产生魅力无穷、印象深刻的艺术效果。建筑物的夜景照明不仅能美化环境,生动展示城市景观,还能突出建筑物特征,对展示一个城市所取得的成就,发展旅游事业,带动经济腾飞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保证了桥上人的安全,减少交通事故。 夜景照明是对桥梁造型和景观的再创造,融入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多彩鲜明的艺术特色。在对周边环境、夜景环境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结合该项目所处地域的经济、历史文化背景以及桥型特点,结合交通照明功能的需要,确定桥梁的夜景照明的基本定位
23、。 具有现代感,杭州是一个国际化城市,讲求高质、高效、高速。夜景照明应该是照明技术新、设计理念新、表现手法新,充分展示桥梁的特色和桥梁的文化内涵。 创造一个新的人文景观,结合当地的文化传统,使之成为新的旅游资源; 桥梁作为地区大型的建筑物和景观走廊交点处夜景的主体,是重要的精神地标,应强调标志性的照明; 本着经济可行、实用的原则实施夜景工程。2)夜景照明的手段桥梁的夜景照明主要采用三种手段来表现:空间手段、时间手段、和色彩手段。 空间手段 根据景观桥的桥梁结构和要表现的内容,在相应的位置,配置不同投光角度、不同功率的照明器,营造出有层次感和立体感的桥梁夜景效果。主拱作为夜景的主体,应强调其造型
24、特色,表现其标志性和象征性,进行重点的投光照明。箱梁通过外侧的照明表现梁的舒展曲线;打亮箱梁的底部,突出桥梁在水中的倒影。 时间手段时间手段是根据季节、节假日、星期及一天内时间的变化,设置不同回路的照明器组,以创造富于光线变化的夜景效果。 色彩手段色彩手段是利用光源的色彩特性,创造不同氛围的夜景,刻划不同的空间。色彩手段的应用: 划分空间利用不同色调、照度的光,来改变灯光安排的“节奏”,用灯光来表示及刻划不同的空间。 创造氛围灯光在此不再是照明这样简单,它能“制造”一个特别的“地点”,召唤起一种特别的情感。暖色光或是明亮的灯光制造热闹的气氛;冷色光或是幽暗的灯光则围合出私密的空间,营造宁静、温馨的气氛。 提示重点利用对比色或明亮的灯光可以加强入口、造型亮点等具有标志特征部位的表现力。 3)夜景照明方案灯光间隔有序的轮廓灯将全桥桥线的平、纵线型表现得一览无余。灯光照射下拱桥柔美的曲线,犹如飞鸟在钱塘江上展翅飞翔,灯光隐隐、如梦如幻,展现出大桥柔美的视觉效果。加上江水的倒映,波光粼粼,星光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