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第一节:认识地球 第一课时 濮阳县海通乡一中 刘晓晖学习目标:一、知识:1、知道地球的形状。2、会运用有关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3、能够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南北两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等。二、方法:自主阅读、讨论总结三、情感:领悟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是一个孜孜不倦的求索、深化的过程,培养追求真理的精神。学习重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学习难点及突破策略:学习难点: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突破策略:直观教学教学流程:【导课】(2分钟)1、多媒体课件:播放“地球的面貌”导言部分的录音,同时展示青藏高原、珠穆朗玛峰、海洋、沙漠、长江、长江中下游平原、雅鲁藏布江大
2、峡谷等景观图片。2、教师导语:刚才我们领略了地球上各种各样的地理景观,它到底经历了怎样的“沧海桑田”,才造就了如此绚丽多姿、生机盎然的地理景象呢?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来认识地球的面貌,了解我们自己的家园。板书: 第一节:认识地球【阅读质疑,自主探究】(12分钟)1、提示学习目标:(1)教师引导学生质疑:有关地球方面的知识,你最想知道什么?(2)教师梳理学生的问题,归纳板书本课时学习目标:知道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能够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记住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并会用来描述地球的大小。知道什么是地球仪,并能在上面找出地轴、南北两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等。2、阅读指导
3、请同学们对照以上学习目标,自读教材P14P16的内容。边读书边勾画要点,并在教材的相应位置批注自学过程中不理解的问题。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教师巡视督查,及时表扬奖励,注重中差生指导。【多元互动,合作探究】(15分钟)1、自学检查,提出疑问,教师梳理、归纳、板书探究题:(1)地球是平面还是球体?你有什么证据吗?(2)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什么样的?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地球照片和地球模型都是规则的球体?(3)假如你是一个2000多年前的学者,你会如何去猜测和验证地球的形状?为什么会产生这种错误认识?(4)你知道地球有多大吗?请描述一下它的大小。(5)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漫长认识过程,你感悟到了什么?2、小组
4、合作,共同讨论以上问题。不能解决的问题请记录员做好记录。(教师巡回辅导,及时掌握各小组的讨论情况。)3、小组展示,其它组评价各小组代表把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全班提出来,由其它小组帮助解决。全班都无法解决的问题由教师精讲点拨,引导探究。4、教师精讲点拨(学生已解决的教师不要再提,学生讨论中没有提到的教师精讲点拨)探究题(1):(课件展示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证据要点:海上帆船草原奔马登高望远月食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卫星照片)探究题(2):(第二问学生理解起来十分抽象,教师可拿一地球仪让学生观察,再结合教材图25提供的赤道半径和极半径数据,告诉学生这个地球仪的赤道半径仅比极半径长约多少毫米,这样,学
5、生便很易理解。)探究题(3):(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这道题有较大的吸引力,可由学生自由发言,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然后教师帮助总结原因: 古代科学技术水平较低;人们的活动范围较小,无法看到地球的全貌。)探究题(4):(可让学生根据教材图25描述,重点记忆地球的表面积、平均半径和赤道周长三个数据。为了使学生能具体感知地球之大,教师可引导学生计算三个数据:地球的表面积是中国陆地面积的多少倍?地球的平均半径是珠穆朗玛峰的多少倍?若一个同学每天上学和放学所走的路程是2千米,他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绕赤道一周?)探究题(5):(首先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多给予肯定和鼓励,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白下列道理
6、:科学是经过人们的不断探索,不断积累而来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进一步接近自然的工具,使我们对地球的认识更深更正确。任何一个真理的发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付出艰辛和努力,甚至以牺牲生命为代价。)【训练检测,目标探究】(13分钟)1、基础巩固题; 的环球航行,证实了“大地球形说”。地球是一个 稍扁、 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它的表面积约 平方千米,赤道周长大约 千米,平均半径约 千米。地球仪是人们仿照 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 ,制作成的地球模型。选择题:人类首次实现环球航行的船队是 ( ) A郑和船队 B.哥伦布船队 C.库克船队 D.麦哲伦船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
7、层楼”不能反映 ( ) A.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B.大地是个曲面 C.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D.地球是个球体关于地球形状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天圆地方 B.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C.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D. 两极稍鼓的不规则球体有关地轴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轴是地球内部的一根轴 B.没有地轴地球将无法转动 C.凡穿过地心又连接地面两点的轴都可称地轴 D.穿过地心,一端指向北极星的假想的轴叫地轴2、强化提高题:选择题:人们把地球仪做成标准球体,是因为 ( ) A.为了美观 B.为了便于地球仪的转动 C .地球的赤道半径与极半径是相等的 D. 地球缩小到地球仪大小时,
8、极半径与赤道半径的差异可以忽略不计。地球上能实现“坐地日行八万里”的地点是 ( ) A.赤道上 B. 南极 C .北极 D.任何一点【迁移应用,拓展探究】(3分钟)(1)算一算,如果你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每天行走8小时,当你绕行赤道一周后,你的年龄该有多大。(2)教师借助板书补充总结:本节课我们认识了地球的形状,了解了地球的大小,知道了什么是地球仪,并且还知道了,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是经历长期探索,多方考证的。在这一过程中,既有科学与迷信的较量,也有方法与技术的进步,更有人类对真理不畏艰辛的追求。平时我们要象先辈们那样,细心观察、敢于假设、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善于总结,对待科学要有执着的态度、不怕牺牲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发现和掌握真理。本课知识体系(见第三课时)板书设计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一节:认识地球 盖天说 浑天说地球的形状 麦哲伦环球航行 宇宙观测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认识地球 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地球的大小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地轴和南北两极 地球仪 教学反思: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