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 谈 班 级 管 理 “ 四 治”策略 作者/吴寿健 班主任是一班之魂,是学生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教育者和管理者。一个班集体的面貌如何,往往取决于班主任管理能力、管理水平和管理艺术。工作九年以来,笔者一直从事班主任工作,我认为班主任管理的要义在于“德、法、理、情”四字上。这里,我就结合我自己的工作实际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一、“德治”以德育人,是班级管理的根本所谓德治,即以德治人。意大利诗人但丁有句名言:“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可见,德之于人,譬如阳光、空气一般重要。因此,班主任要树立“万事德为首”的前瞻意识,将学生的做人德育放在重要的位置
2、去抓。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师表、师德、师魂”是活的人文德育内容。在众教师中,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具有其他人不可替代的“象征意义”,其言行举止直接或间接地耳濡沫染着一颗颗“年轻的心”。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班主任的高尚人格、敬业精神、宽大胸襟等美好品质是一道无形的德育风景线,它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感昭作用。当然,仅凭班主任个体的言传身教、朝夕熏染,德育力度尚显单薄。另一方面应引起注意,德育仅停在现象罗列和空洞说教的层面也是较为肤浅的认识。这就要求班主任能将目光放远,不失时机地挖掘德育资源,创设德育氛围。须知,不经环境陶冶不可能形成学生稳定而
3、健康的人格,也最终无法收到应有的德育效果。因此,寓德育于活动与环境是班主任以德治班的关键。像我校坐落在周恩来纪念馆东侧,这一得天独厚的德育资源为我校的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开学伊始,我便组织学生民主选出班级德育领导小组。围绕“以恩来精神为典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德育主题,班委会、团支部、德育领导小组在集中同学们意见的基础上,讨论并制定了班级学期、月、周、日德育活动方案。就拿日德育活动来说,我们能借助“夕会”这一窗口有机地开展德育活动。我班的“板块式班会”分为欣赏(包括学生日记、经典美文、典藏故事、经典音乐等)、班日记(由一日班干部点评)、班事春秋(班主任现场解决实际问题)、
4、自由论坛等。每天活动由合作小组承办,包括材料的准备、内容的策划、主持的台词等,班主任只是参与者,适当加以点评、引导。每次活动前,我注意宣传鼓动,竭力拔动学生的心弦,使他们以主人翁的身份介入;活动中,同学们全身心投入,精诚合作,热情参与;活动后,我又组织学生谈心得,写体会,并及时小结得失,有机进行德育渗透。这样无形中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德育陶治,也潜移默化地达到了以德育人的目的。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将现象层面的东西有机地提升到认识层面,“润物无声”地渗透到学生的心中。同时,在活动中同学们加强了合作意识,滋生了竞争意识,班级的灵性被激活,班级管理无形中走上了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含义之一:丰富多彩的德育
5、活动;含义之二:班主任的品德教化。班主任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人物身教重于言传,亲自示范出演小品“一堂立命课”,浑厚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在阶梯教室回荡二、“法治”以法律人,是班级管理的保障所谓法治,即以法律人。这里的“法”,是狭义的,指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等。荀子曰:“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这就是说,一个人必须有一定的约束力。而班集体是由几十个“这个人”构成的,各种突发性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如果没有一定的“套子”来统一大家的言行,班主任将无法驾驭这个群体,班级管理也将成为一盘散沙。王符说:“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大到治国如此,小到治班也不例外。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合理而
6、适度的行为准则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标尺。让学生时刻在心中明白“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是班主任“以法治班”的要义。学期开始,我通常组织学生成立“班级法庭”,确立班级“法治委员会”。同时,我利用班会课引导学生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等。感性的学习还只是在认识层面,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来强化教育。在学习了以上“母法”的基础之上,结合了班级的实际情况,“法治委员会”负责起草提案了学习、卫生、文体、公益等方面规章制度、行为条例等,最后由全体学生讨论通过并形成决议。立法伊始,我便时刻在学生心中灌注“班法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坚决反对并打击班级腐败。无论是奖,也无论是罚,“班干
7、非班干一个样”、“团员非团员一个样”。教育并引导学生能够运用“班法”这一武器来约束自我、管理班级。当然,如果“光打雷,不下雨”,再多的“法”也只能成为“空头支票”。在立法较为完善的基础之上,我又在班级开设“班纪纵横谈”、“今日说法”、“一日小律师”等栏目,每天利用自习课或夕会让大家学习、讨论、分析,并提出处理解决的措施。同时,为了增加班法的“透明度”和“有效度”,我又在班级搞了“合作小组竞赛”,通过“日比、周评、月赛”的“量化考核”来拉动班纪、班风的良性发展。在“法”的张力下,有形的“班法”已经成为学生心中无形的动力。这无形的动力牵引着学生以不可遏止的豪情向着自己的理想奋进。以法治班的最终目的
8、是将学生从“法”中解放出来,最终达到“班中无法,处处有法,法在心中”的境界,这就是老子的“有”到“无”的升华。班主任“以法律人”的管理要义是让“法”成为学生的一种潜性的习惯和自觉的意识。班级积分银行(制度银行,道德银行)得力的班干部(可用,把用,自用)合作小组(危机与希望同在,合作与竞争共存)单元测试合作小组的组员为了争名次,精确到小数点后面4、5位住校生小休留校要打申请,并庄重承诺不违反相关制度小休早晨按时到班级进行点名、小休看电影都明确点名的学生(事事有人问,物物有人管,时时有人管,制度在身边,更在心里)三、“理治”以理服人,是班级管理的核心理治,即以理服人。心理学研究表明,教育者与教育对
9、象的感情相融,心理距离近,就容易使教育对象形成“接受”的心理态势,容易与教育者产生心理共鸣,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因此,作为班主任注意以理服人是治理班级有远见的做法。人的思想就像洪水、猛兽,如果作恰当地引导,以顺其自然,必能“为我所用”。反之,如果我们一旦遇到问题,就大喝其“异端”,继而以“痛打落水狗”之势当头“棒喝”。这样,教育对象就容易产生“心理阻抗”,即使是口服心也不服。长此下去,我们只能把学生缔造成“奴才”和“魔鬼”。俗话说“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作为班主任切不可颐使气指地要求学生“该这样”、“不该那样”,而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该这样”、“为什么不该这样”
10、。学生只有在心服口服的情况下,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从而与教育者达成和谐的“共振”。譬如,发现班级有学生抄袭作业怎么办。专制的处理方法是:将几个学生叫到办公室训斥一番,令其反省并写说明书,再让其在班级作检讨。严厉一点的,可带家长或罚扫罚抄等等。固然,这些做法也能使学生在一段时间内不敢抄作业,但其思想的“根”、“本”并没有得到彻底地治愈。一旦“警报”拆除,这些禁不住诱惑的学生又会打开“潘多拉魔匣”。那时受害的就会不止几个学生了,还会殃及池鱼。如此看来,这种“封杀”的做法其结果必是“禁果效应”的上演:愈禁愈多。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处理的。班会课,我组织大家召开了一次“隐藏在抄袭背后的罪恶”主题
11、班会。同学们畅所欲言,慷慨激昂,历数抄袭之弊害。有说,这是一种急功近利的低层次“搬运”工作,于学习无意义;有说,这是不劳而获的剥削阶级享乐主义的痼疾;有说,这是不思进取的惰性思想的产物;有说,这是不诚实的欺骗行为等等不一而足。在“理”的分析、阐释中,抄袭者会自觉地“三省其身”,未抄袭者也会“闻者足戒”。这时,我又作了“理”的进一步升华,作“对事不对人”的深刻剖析。一番“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各位同学都能有所收益。继而班主任再“导之以行”,要求学生“持之以恒”,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了。人乃万物之灵长,是有血有肉,有情有理的高级动物。只有理性的教育才能最终收到好的教育效果。我们班主任在工作时一定注意以
12、理服人,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晨会夕会课,一支优美四、“情治”以情动人,是班级管理的源泉以真情动人,即以爱心育人也,真情与爱心是班主任工作的源泉。著名的教育家夏丏尊说过:“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班主任对学生的爱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传递出去的,那就是教育。这里所谓的教育不是片面性地像园艺师侍弄花草树木一般仅停留表面上,而是多深入到他们的内心,和他们进行心灵对话。这种爱是很细微的,这种情是很自然的,它可能是一个微笑、一次鼓励、一个眼神、一番谈话等等。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请你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小心翼翼地触及年轻的心灵。”老师的真爱和真情对于学生年轻的心灵来说,
13、是任何东西都不能替代的有益于发展的阳光。 记得本学期初,我班张晗同学因为成绩不理想决定选择到普通班去,那天我是这样对他说的:“强化班一年的相处,吴老师觉得你是一个很有上进心的孩子,数学的出类拔萃足以证明你的底气和实力。生活中总会有不如意的地方,但这只是暂时的,你没听过高考的主题歌“阳光总在风雨后”吗?请相信人生的天空总会有彩虹!世界上路条条,条条通罗马。到了一个新的环境之后,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强化班的模式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有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轨道,也许在普通班你会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价值。你看看自己数学领先,物理超前(强化班提前在初一开物理),语文阅读能力很不错,如果再将其它学科认真补
14、补,你的优势是很明显的。不要在乎别人怎么看你,只要自己觉得充实就足够了。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一阶段你最大的敌人就是你自己,学会调适心理,迅速将自己融入到新的人群和集体中去。永远记住:一个好习惯能成就一个平凡的人,而一个坏习惯却能毁灭一个伟大的人。如果让吴老师说说你初一一学年最大的失误,那就是学习习惯不够好,相信你会重塑一个自我的。再有把字写认真,给新同学、新老师一个惊喜。经常和14班的学生、老师来往来往,经常到吴老师这儿来玩玩,我会想你的。抬起头来仔细看看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当时他是哭着走的。以后的日子,我查课或者经过8班的时候常常看到他目光背后的另一种东西,也许那就
15、是对教育之爱的诠释上进。近来,我听老师说他的学习劲头很足,成绩上升也很快。对于他未来的路还很长,也许需要我们更多的真情和爱心去投入。作为一个班主任来说,真情不是说教,更不是训斥,而是心灵与心灵的交融、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是大树对小树的撼动,是大山深处回声与原声的回应,是爱推动爱的过程。同桌的你(和学生一起听课)睡在上铺的兄弟(和男生同住一个宿舍)每天和学生一起交流、谈心、拉家常,听取他们的声音和见解日记,倾听生命拔节之声(日记交流心得体会)和同学一起流泪(观看邹越老师的主题演讲让世界充满爱)特别关心单亲孩子(丁舟、周馨茹)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如今,教育改革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教育的先导在于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先进。班主任一定要适应历史潮流,不断研究、分析青少年的思想动态、身心发展规律等,立足“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育人思想。只有以科学管理为先导的教育才是有远见的教育;只有充满爱心的教育才是真正意义的教育;只有把教育当作艺术和事业的人才能获得教育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