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安全生产技术规范第54部分:肥料制造企业DB50_T 867.54-2023.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570323 上传时间:2023-12-29 格式:PDF 页数:89 大小:2.8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技术规范第54部分:肥料制造企业DB50_T 867.54-2023.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安全生产技术规范第54部分:肥料制造企业DB50_T 867.54-2023.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安全生产技术规范第54部分:肥料制造企业DB50_T 867.54-2023.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安全生产技术规范第54部分:肥料制造企业DB50_T 867.54-2023.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安全生产技术规范第54部分:肥料制造企业DB50_T 867.54-2023.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13.100CCS A 90DB50重庆市地方标准DB 50/T 867.542023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第 54 部分:肥料制造企业2023-12-05 发布2024-03-05 实施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50/T 867.542023I目次前言.IV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34基础管理.34.1机构与职责.34.2方针目标.34.3安全生产责任制.44.4安全生产规章制度.44.5操作规程.44.6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54.7相关方管理.64.8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64.9安全生产投入.64.10安全文化建设.64.11安全生产

2、信息化建设.64.12风险管理.74.13变更管理.74.14隐患排查与治理.74.15应急管理.94.16事故管理.114.17作业安全.114.18文档管理.115作业环境.116生产工艺设备设施.126.1设备设施建设.126.2设备设施运行.136.3设备设施维护保养.136.4设备设施检修维修.136.5设备设施报废.136.6安全设施.147特种设备.157.1总则.157.2使用.15DB50/T 867.542023II7.3保养和检维修.167.4报废.167.5特种设备管理要求.168用电.178.1用电产品的选用.178.2用电产品的安装.178.3用电产品的使用.178

3、.4配电室.188.5移动式电气设备.188.6发电机设备及机房.198.7人员要求.198.8防雷.198.9静电接地.209职业卫生.209.1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职责.209.2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辨识与申报.219.3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219.4职业病的防护.229.5职业危害告知与警示.239.6职业健康监护.249.7职业病的诊疗.249.8职业卫生工作场所.2510消防.2510.1日常管理.2510.2建筑及消防设施管理.2610.3消防检查与隐患整改.2610.4消防组织.2710.5消防演练.2710.6灭火救援.2811危险化学品.2811.1总则.2811.2生产、储存.2

4、811.3使用.2911.4废弃物处理.2911.5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管理.2911.6危险化学品档案.3012劳动防护用品.3112.1选用.3112.2发放.3112.3培训和使用.31DB50/T 867.542023III12.4维护.3212.5更换.3212.6报废.3213安全生产检查.3214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评定.3214.1评定类别.3214.2评定内容.3214.3评定流程.32附录 A(资料性)相关引用条款.34附录 B(规范性)肥料制造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清单.51附录 C(规范性)肥料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评定细则及监督检查清单.55DB50/T 867.5420

5、23IV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是DB50/T 867的第 54 部分。DB50/T 867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第1部分:总则;第2部分:通用要求;第3部分:榨菜生产企业;第4部分:油气开采企业;第5部分:黑色金属铸造企业;第6部分:黑色金属冶炼企业;第7部分:黑色金属压延加工企业;第8部分:烟草企业;第9部分:医药制造企业;第10部分:水利施工企业;第11部分:殡葬服务机构;第12部分:家具制造企业;第13部分: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

6、电子设备制造企业;第14部分:星级饭店;第15部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第16部分:养老机构;第17部分:饮料制造企业;第18部分:木材加工企业;第19部分:建材制造企业;第20部分:有色金属冶炼企业;第21部分:旅游景区(点);第22部分:旅行社;第23部分:纺织企业;第24部分:粮食加工企业;第25部分:城镇天然气经营企业;第26部分:涂料制造企业;第27部分:水泥搅拌站;第28部分:皮鞋制造企业;第29部分:有色金属压力加工企业;第30部分:有色金属铸造企业;第31部分:酒类制造企业;第32部分:小五金制造企业;第33部分:橡胶、塑料制品企业;DB50/T 867.542023V第3

7、4部分:残疾人服务机构;第35部分: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批发市场;第36部分:仓储企业;第37部分:纸制品制造企业;第38部分:邮政快递企业;第39部分: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第40部分:幼儿园;第41部分:小学;第42部分:中学;第43部分:日化产品制造企业;第44部分:儿童福利机构;第45部分:高等学校;第46部分:服装制造加工企业;第47部分:饲料生产加工企业;第48部分:医疗机构;第49部分:加油站;第50部分:正餐服务企业;第51部分:歌舞娱乐场所;第52部分:烟花爆竹零售店(点)第53部分:烟花爆竹经营(批发)企业本文件由重庆市应急管理局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重庆市化

8、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马玄、王宁、朱进、邓勋民、黄力武、张巧霞、周文骏。DB50/T 867.5420231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第 54 部分:肥料制造企业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肥料制造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管理、作业环境、生产工艺设备设施、特种设备、用电、职业卫生、消防、危险化学品、劳动防护用品、安全生产检查、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评定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肥料制造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不适用于硝基复合肥的生产制造企业安全生产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9、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2.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 125 含密封源仪表的放射卫生防护要求GB/T 150.1 压力容器 第1部分:通用要求GBZ 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 188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T 194 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 2893 安全色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 4053.1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1部分:钢直梯GB 4053.2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2

10、部分:钢斜梯GB 4053.3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GB 5083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 6441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7231 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 12158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T 12801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 13869 用电安全导则GB 15258 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GB 15603 危险化学品仓库储存通则GB/T 16178 场(厂)内机动车辆安全检验技术要求GB/T 16483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内容和项目顺序GB 182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25201 建筑消防

11、设施的维护管理GB 25506 消防控制室通用技术要求GB/T 29639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DB50/T 867.5420232GB 30871 危险化学品企业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T 33000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 36894 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风险基准GB/T 37243 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确定方法GB/T 38315 社会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编制及实施导则GB 39800.1 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 第1部分:总则GB 39800.2 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 第2部分:石油、化工、天然气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

12、范GB 50029 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GB 50030 氧气站设计规范GB 50033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41 锅炉房设计标准GB 5005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5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8 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T 50779 石油化工建筑物抗爆设计标准GB 50084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T 50102 工业循环水冷却设计规范GB 5011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60 石

13、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GB 50187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50222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316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 50351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GB 50444 建筑灭火器配置验收及检查规范GB 50489 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GB/T 50493 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标准GB/T 50770 石油化工安全仪表系统设计规范GB 50974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HG 20571 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AQ 3009 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AQ 3013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 3035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

14、全监控通用技术规范AQ/T 3017 合成氨生产企业安全标准化实施指南AQ/T 9004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TSG 03 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导则TSG 08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TSG 21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23 气瓶安全技术规程DB50/T 867.5420233DB50/T 867.1-2018 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第1部分:总则DB50/T 868.2-2018 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第2部分:通用要求3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基础管理4.1机构与职责4.1.1企业应设置安全生产委员会或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从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到基层班组的安全管理

15、网络。4.1.2企业应按照相关要求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相应的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4.1.3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a)建立健全并落实本单位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b)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c)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d)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e)组织建立并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f)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g)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4.1.4企业分管负责人应对各自职责

16、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工作负责,并承担直接监督管理责任;各级管理人员应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相关要求,履行其安全生产职责。4.1.5安全生产管理部门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履行以下职责:a)组织或者参与拟订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b)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如实记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情况;c)组织开展危险源辨识和评估,督促落实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措施;d)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应急救援演练;e)制定安全生产检查计划,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及时排查事故隐患,提出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如实记录检查情况;f)督促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

17、整改措施,如实记录整改情况;g)制止和纠正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h)组织安全生产考核,提出奖惩意见。4.1.6企业应建立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4.2方针目标4.2.1企业应结合自身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文件化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4.2.2企业的基层单位和部门应按照在生产经营中的职能,分解安全生产目标,制定安全生产指标、实施计划和考核办法。4.2.3安全生产目标、指标应具体、合理、可测量、可实现,宜结合下列内容:a)零死亡;b)千人负伤率;DB50/T 867.5420234c)千人重伤率;d)隐患治理完成率。4.2.4企业应定期对基层单位和部门的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实施情况进行

18、评估和考核,并及时调整。4.3安全生产责任制4.3.1企业应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部门、人员的安全职责,并加强监督考核。4.3.2按照责、权、利统一的原则,安全生产责任的内容和大小应与各生产性质和岗位性质相适应。4.4安全生产规章制度4.4.1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标准规范,结合自身生产特点,制定适用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4.4.2企业应及时跟踪和掌握与本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标准规范的更新或修订情况,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进行相应的修订、更新和完善。4.4.3企业获取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部门规章(文件)应全面、有效、适用,并认真

19、学习传达、贯彻执行。4.4.4企业应制定的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制度:a)安全生产例会等安全生产会议制度;b)安全投入保障制度;c)安全生产奖惩制度;d)安全培训教育制度;e)领导干部轮流现场带班制度;f)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g)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h)重大危险源评估和安全管理制度;i)变更管理制度;j)应急管理制度;k)事故管理制度;l)防火、防爆、防中毒、防泄漏管理制度;m)工艺、设备、电气仪表、公用工程安全管理制度;n)特殊作业安全管理制度;o)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p)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q)承包商管理制度;r)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定期修订制度;s)安全风险

20、研判与承诺公告制度;t)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制度;u)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等。4.4.5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经批准实施,现行有效版本应发放至相关岗位的从业人员。4.4.6企业应每年至少评估一次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适宜性、有效性和执行情况。4.4.7企业应根据评估结果、安全检查情况、自评结果、评审情况、事故情况等,及时修订安全生产规章制度。4.5操作规程4.5.1企业应结合本单位设施设备生产工艺、作业任务特点以及风险识别与分析结果和职业病防护要求,编制齐全适用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DB50/T 867.54202354.5.2企业应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组织制订相应的安全

21、生产操作规程,确保其适宜性和有效性。4.5.3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应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a)开车、正常操作、临时操作、应急操作、正常停车和紧急停车的操作步骤与安全要求;b)工艺参数的正常控制范围,偏离正常工况的后果,防止和纠正偏离正常工况的方法及步骤;c)操作过程的人身安全保障、职业健康注意事项。4.5.4安全操作规程应经批准实施,现行有效版本应发放至相关岗位的从业人员。4.5.5企业应教育和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4.6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4.6.1安全生产教育管理4.6.1.1企

22、业应明确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定期识别安全生产教育培训需求,制定、实施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并保证必要的安全教育培训资源。4.6.1.2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计划,教育和引导从业人员掌握岗位安全生产知识以及相关要求,遵守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增强从业人员对安全事故的预防和自救互救的能力。4.6.1.3企业应如实记录全体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情况,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档案和从业人员个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档案,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4.6.2主要负责人和管理人员教育培训4.6.2.1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

23、能力。4.6.2.2企业应对各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确保其具备正确履行岗位安全生产职责的知识与能力。4.6.2.3主要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应该具备化学化工相关专业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或化工类中级及以上职称,并经过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取得由应急管理部门颁发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合格证。4.6.2.4企业应有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4.6.2.5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48 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16 学时。4.6.2.6法律法规要求考核其安全生产知识与能力的人员,应按照相关要求经考核合格。4.6.3特种

24、作业人员教育培训从事特种作业、特种设备作业的人员应按照相关要求,经专门安全作业培训,考核合格,取得相应资格后,方可上岗作业,并定期接受复审。4.6.4一般从业人员教育培训4.6.4.1企业应对一般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了解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知悉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4.6.4.2一般从业人员的培训内容和学时应满足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4.6.4.3企业的新入职从业人员上岗前应经过安全培训教育,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

25、得少于 72 学时,每年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 20 学时。4.6.4.4从业人员在企业内部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六个月以上重新上岗时,应重新进行安全教育培训。4.6.4.5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企业应对有关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确保其具备相应的安全操作、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DB50/T 867.54202364.6.4.6企业专职应急救援人员应按照相关要求,经专门应急救援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并定期参加复训。4.6.5相关方人员教育培训外来人员进入作业现场前,应由作业现场所在单位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并保存记录。主要内容包括:外来人员有关安全规定、

26、可能接触到的危险因素、所从事作业的安全要求、作业安全风险分析及安全控制措施、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应急知识等。4.7相关方管理4.7.1应建立供应商、承包商等相关方的档案台帐,将相关方纳入企业的内部安全管理。4.7.2企业应与相关方签订管理协议,明确规定双方的安全生产的责任和义务。4.7.3相关方应具备与被委托事宜相应资质或安全生产、职业病防护等条件。4.7.4企业应对相关方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对安全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企业应及时督促相关单位进行整改。4.7.5相关方应遵守本单位相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按照操作规程使用或佩戴防护用品。相关方人员进入厂区应进行安全教

27、育,并保存记录。4.8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4.8.1新、改、扩建项目,在完成可行性研究后,应按规定对其安全生产条件进行论证,编制相应的安全预评价报告。4.8.2企业在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时,应委托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对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进行设计,编制安全专篇。4.8.3安全设施设计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技术规范的规定。4.8.4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应由企业组织审查,形成书面报告。对于法律法规有特殊规定的建设项目,其安全设施设计完成后,企业应按规定向相关部门提出审查申请或备案,经批准后方可开工建设。4.8.5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施工应由取得相应资质的

28、施工单位按照安全设施设计和相关施工技术标准、规范进行,并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施工。4.8.6建设项目安全设施施工中或建成后,企业应对安全设施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4.8.7法律法规有特殊规定的建设项目竣工后,根据规定建设项目需要试运行的,应在正式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进行试运行。4.8.8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或者试运行完成后,企业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安全设施进行验收评价。4.8.9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应由企业组织实施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4.8.10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4.9安全生产投入4.9.1企业应

29、建立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按照相关要求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并建立使用台账。4.9.2企业应按照相关要求,为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高危行业的从业人员应缴纳意外保险。4.10安全文化建设企业宜按照 AQ/T 9004 的要求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确立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理念及行为准则,并教育、引导全体人员贯彻执行。4.11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开展安全生产电子台账管理、重大危险源监控、职业病危害防治、应急管理、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自查自报、安全生产预测预警等信息系统的建设。DB50/T 867.54202374.12风险管理4.1

30、2.1危险源识别与辨识4.12.1.1应采用适宜的方法和程序进行危险源识别,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不良的工作环境和管理缺陷,其范围应覆盖本单位的所有活动及区域,并考虑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状态及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4.12.1.2企业风险识别与辨识的范围包含但不限于:a)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b)常规和异常活动;c)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d)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的活动;e)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f)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g)人为因素,包括违反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h)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i)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4.1

31、2.1.3企业应对本单位安全风险进行全面、系统的辨识。其中重大危险源应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全面辨识重大危险源,对确认的重大危险源制定安全管理技术措施和应急预案。4.12.1.4应根据危险源可能造成的事故的可能性和相应的后果严重程度,对风险进行分类分级管理。4.12.1.5企业应对安全风险辨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和归档。4.12.2风险评价应根据规定的频次和时机,对生产过程存在的危害因素采用适用的评价方法进行分析和评估,根据其是否可允许、可接受的程度和事故发生可能性、后果严重程度等特征评定其风险级别。4.12.3风险控制措施的确定和实施4.12.3.1企业应根据其评估出的风险和确定的风险分级

32、,对不同级别的风险制定可行而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4.12.3.2在确定风险控制措施时,应按如下顺序考虑降低风险:a)消除;b)替代;c)工程控制措施;d)标志、警告和(或)管理控制措施;e)个体防护。4.12.3.3对识别出的风险、隐患按等级进行分级管控和治理,宜建立电子信息平台管理危险源档案。4.12.3.4对措施计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应进行必要的评审。4.12.3.5应根据风险控制措施进行有效的培训计划,宣传和实施。4.12.3.6对所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宜进行跟踪检查和监测,如未达到预期效果,应进行原因分析,重新制定控制措施并实施,直至达到预期效果。4.13变更管理企业变更前应对变更过程及变

33、更后可能产生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研判变更适用程序,制定控制措施,履行审批及验收程序,并告知和培训相关从业人员。4.14隐患排查与治理DB50/T 867.54202384.14.1隐患排查4.14.1.1企业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等,应组织制定各部门、岗位、场所、设施设备的隐患排查清单。4.14.1.2企业应建立隐患排查制度,逐级建立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位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责任制。并按照相关要求组织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实行隐患闭环管理。4.14.1.3安全隐患排查清单应按照以下要求编制:a)企业应按照 GB/T 6441 和其他行业标准的要求确定影响本单

34、位安全的潜在风险和触发条件;b)危险因素应按照本单位存在的增加疾病或死亡发生可能性的各种因素进行确定;c)企业应按照影响生产经营安全的危险因素、风险程度、危害程度等确定风险等级。4.14.1.4企业应按照“日、周、月”排查制度的要求,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按照隐患排查清单排查本单位的事故隐患。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4.14.1.5隐患排查的范围应包括所有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场所、人员、设备设施和活动,包括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服务范围。4.14.1.6企业应建立规范的隐患排查、治理、验收台帐

35、,台帐应包括排查日期、隐患内容、隐患等级、整改完成情况(资金、时间、验收人)等信息。4.14.1.7企业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出租的,应与承包、承租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各方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管理职责。企业对承包、承租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负有统一协调和监督管理的职责。4.14.2隐患治理4.14.2.1企业应根据隐患排查的结果,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对隐患及时进行治理。4.14.2.2对于一般事故隐患,应立即组织整改。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4.14.2.3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a)治理的目标和任务;b

36、)采取的方法和措施;c)经费和物资的落实;d)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e)治理的时限和要求;f)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4.14.2.4企业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对暂时难以停产或者停止使用的相关生产储存装置、设施、设备,应加强维护和保养,防止事故发生。4.14.2.5企业应对事故隐患治理情况如实记录,并向从业人员通报。4.14.2.6事故隐患治理工作应按计划和规定的要求在限定期限内完成。4.14.2.7对于因自然灾害可能导致

37、事故灾难的隐患,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排查治理,采取可靠的预防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在接到有关自然灾害预报时,应及时向下属单位发出预警通知;发生自然灾害可能危及企业和人员安全的情况时,应采取撤离人员、停止作业、加强监测等安全措施,并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4.14.3验收与评估4.14.3.1治理完成后,应对事故隐患治理情况进行评估、验收。DB50/T 867.54202394.14.3.2重大隐患治理完成后,有条件的企业应组织本单位的技术人员和专家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其他企业应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4.14.4信息记

38、录、通报和报送4.14.4.1企业应如实记录隐患排查治理情况,每月进行统计分析。4.14.4.2企业应定期或实时向从业人员通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重大事故隐患消除前,应向从业人员公示事故隐患所在位置、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应急措施等信息。4.14.4.3企业应运用隐患自查、自改、自报信息系统,通过信息系统对隐患排查、报告、治理、销账等过程进行电子化管理和统计分析,并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定期或实时报送隐患排查治理情况。4.15应急管理4.15.1应急机构4.15.1.1企业应按照相关要求建立应急管理组织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应急管理工作,建立与本单位安全生产特点相适应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或者委

39、托具备专业资质的应急救援队伍开展应急救援工作。4.15.1.2按照相关要求可以不单独建立应急救援队伍的,应指定兼职救援人员,并与邻近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签订应急救援服务协议。4.15.1.3参与应急救援和应急管理的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4.15.2应急预案4.15.2.1企业应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根据本单位的隐患排查情况,结合危险源辨识分析情况,按照 GB/T 29639 的要求编制相应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有效实施。4.15.2.2应急预案的编制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a)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b)安全生产实际情况;c)危险性分析情况;d)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

40、确,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e)有明确、具体的应急程序和处置措施,并与其应急能力相适应;f)有明确的应急保障措施,满足本单位的应急工作需要;g)应急预案基本要素齐全、完整,应急预案附件提供的信息准确;h)应急预案内容与相关应急预案相互衔接。4.15.2.3编制应急预案前,编制单位应进行事故风险评价和应急资源调查。4.15.2.4对于危险性较大的场所、装置或者设施,企业应编制现场处置方案;重点岗位应设置岗位应急处置卡,并张贴在附近显著部位。4.15.2.5应急处置卡应规定重点岗位、人员的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以及相关联络人员和联系方式,便于从业人员携带。4.15.2.6企业应急预案应包括向上级应急管理

41、机构报告的内容、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联系方式、应急物资储备清单等附件信息。附件信息发生变化时,应及时更新,确保准确有效。4.15.2.7企业应按照相关要求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论证,并向有关部门进行备案。4.15.2.8应急预案的修订4.15.2.9应急预案编制单位应建立应急预案定期评估制度,对预案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进行分析,并对应急预案是否需要修订作出结论。4.15.2.10应根据评审结果或实际情况定期进行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现行有效版本应发放至相关岗位的从业人员。DB50/T 867.542023104.15.2.11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急预案应及时修订并归档:a)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

42、标准及上位预案中的相关要求发生重大变化的;b)应急指挥机构及其职责发生调整的;c)面临的事故风险发生重大变化的;d)重要应急资源发生重大变化的;e)预案中的其他重要信息发生变化的;f)在应急演练和事故应急救援中发现问题需要修订的;g)单位认为应修订的其他情况。4.15.2.12应急预案修订涉及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应急处置程序、主要处置措施、应急响应分级等内容变更的,修订工作应按相关规定进行备案。4.15.2.13修订应急预案时应保存修订记录。4.15.3应急资源3.14.3.1 企业应配备应急设施和装备,储备应急物资。3.14.3.2 企业应按国家相关要求,设置固定报警电话,配备足够的应急救援

43、器材。3.14.3.3 应对应急物资、装备进行定期检测、检查、维护、保养,及时予以补充和更新,确保其完好、可靠、适用。3.14.3.4 对应急设备、装备和物资的储备应有监督管理制度,应指定专人负责管理。3.14.3.5 应急设备、装备和物资应有完善的使用、调拨和购进程序和管理制度,且应有相应的登记记录。4.15.4应急演练3.14.4.1 企业应对应急法律法规、应急预案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逃生技能等应急常识进行必要的宣传和培训,对应急救援和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应急专业技能。3.14.4.2 应急培训的时间、地点、内容、师资、参加人员和考核结果等情况应如实记入企业的安全生产教

44、育和培训档案。3.14.4.3 企业应按照 AQ/T 9007 的规定定期开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做到一线从业人员参与应急演练全覆盖。3.14.4.4 企业应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风险特点,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3.14.4.5 应急预案演练结束后,企业应按照 AQ/T 9007 和 AQ/T 9009 的规定对演练进行总结和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评估结果,按照 4.14.2.2 的要求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改进应急管理工作。4.15.5应急处置3.14.5.1 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

45、员应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3.14.5.2 企业应根据应急预案要求,确定响应级别,启动应急响应程序,按照相关要求报告事故情况,并开展先期处置。3.14.5.3 先期处置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以下措施:a)发出警报,在不危及人身安全时,现场人员应采取阻断或隔离事故源、危险源等措施;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紧急情况时,事发源的现场人员应停止作业或者采取临时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现场;b)应研判事故危害及发展趋势,将可能危及周边生命、财产、环境安全的危险性和防护措施等告知相关单位与人员;遇有重大紧急情况时,应立即封闭事故现场,通知本单位从业人员和周边人员疏散,采取转移重要物资、避免或减轻环境危害等措施;c)请求

46、周边应急救援队伍参加事故救援,维护事故现场秩序,保护事故现场证据。准备事故救援技术资料,做好向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移交救援工作指挥权的各项准备。3.14.5.4 当事态得到有效控制后,对事故中的伤亡人员进行安置,对紧急调集有关单位及个人的物资给予补充。DB50/T 867.542023114.16事故管理4.16.1事故报告4.16.1.1企业应建立事故报告程序,明确事故内外部报告的责任人、时限、内容等,并教育、指导从业人员严格按照相关要求的程序报告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4.16.1.2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有关负责人应立即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当前状态等

47、简要信息按照相关要求和程序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及时补报、续报有关情况;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有关部门报告;对可能引发次生事故灾害的,应及时报告相关主管部门。4.16.1.3事故报告应及时、准确、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4.16.1.4事故发生后应保护事故现场及有关证据。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应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4.16.2事故调查和处理4.16.2.1在事故调查期间,企业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应配合调查,如提供相关文件、资料、接受询问等。

48、4.16.2.2企业应对照生产管理、安全生产投入、安全生产条件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漏洞和隐患,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4.16.2.3企业应将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在单位内部发生的事故纳入本单位事故管理。4.16.2.4企业应按照 GB/T 6441 和 GB/T 15499 的相关要求和行业确定的事故统计指标开展事故统计分析。4.16.2.5企业应建立事故管理台帐。4.17作业安全企业应依据GB 30871的要求,制定特殊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4.18文档管理4.18.1企业应建立文档管理制度并执行,明确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编制、评审、发布、使用、修订、作废以及

49、文件和记录管理的职责、程序和要求。4.18.2文档内容应符合相关规定,并按文档管理方面的相关规定进行管理。4.18.3安全记录文档应包含但不限于安全生产过程、事件、活动、检查的下列内容:a)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b)上级主管部门安全生产文件、批复文及会议资料等;c)安全生产文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安全会议记录材料、安全学习资料、领导指示材料等;d)安全生产工作计划、总结、报告等;e)各种安全活动记录、安全管理台账、事故报告、安全通报等;f)安全设施检测、校验报告、记录等;g)安全、职业卫生评价报告。5作业环境5.1生产经营场所的规划、布局、设计应符合以下要

50、求:a)消防通道、安全出口、扑救场地符合紧急疏散、救援要求;DB50/T 867.54202312b)建筑构件、建筑材料和室内装修、装饰材料的防火性能应符合 GB 50222 的要求,厂房仓库的内部装修设计应符合 GB 50222 的要求;人员密集场所室内装修、装饰应使用不燃、难燃材料。c)企业的灭火设备应按照 GB 50140 的要求配置,消防设施应按 GB 50016 的要求设置。d)场所平面布置图、安全警示标识、消防安全标识等应张贴明显、保持完好;e)根据生产、使用、储存危险物品的种类设置相应的通风、防火、防爆、防毒、防静电、防泄漏、防雷、隔离操作等安全设施;f)同一生产经营场所和职工宿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