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311_T 258─2023竹林下灵芝栽培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570197 上传时间:2023-12-29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628.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311_T 258─2023竹林下灵芝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DB3311_T 258─2023竹林下灵芝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DB3311_T 258─2023竹林下灵芝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DB3311_T 258─2023竹林下灵芝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DB3311_T 258─2023竹林下灵芝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65.020.20CCS B 05DB3311浙江省丽水市地方标准DB3311/T 2582023竹林下灵芝栽培技术规程2023-08-28 发布2023-09-28 实施丽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3311/T 2582023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栽培场地.14.1竹林地选择.14.2建畦搭棚.15菌段制作.26栽培管理.26.1排场覆土.26.2出芝管理.26.3竹林管理.37采收.37.1孢子粉采收.37.2子实体采收.38连茬技术.38.1菌种选择.38.2废菌段处理.38.3土壤处理.39病虫害防治.310档案管理.311技术规程模式

2、图.4附录 A(资料性)灵芝常见病虫害特点及防治措施.5附录 B(资料性)竹林下灵芝生产记录表.6附录 C(资料性)竹林下灵芝栽培技术规程模式图.7DB3311/T 2582023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丽水市林业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缙云县林业局、丽水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浙江芝护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田苏奎、刘昆、蒋俊、吕明亮、李望杰、陶宇慧、潘永柱、丁敏、曾凡清、徐林。本文件属首次发布。DB3311/T 258

3、20231竹林下灵芝栽培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竹林下灵芝栽培的术语和定义、栽培场地、菌段制作、栽培管理、采收、连茬技术、病虫害防治、档案管理。本文件适用于竹林下灵芝栽培。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20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 12728 食用菌术语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DB33/T 985 段木灵芝生产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GB

4、/T 1272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灵芝多孔菌科(Polyporaceae)灵芝属(Ganoderma)的真菌。3.2菌段长满灵芝菌丝体的木段。4栽培场地4.1竹林地选择宜选交通方便、水源充足,土层厚度大于40 cm,坡度小于20,坡向以东南坡或南坡为宜,海拔200 m600 m,郁闭度0.5以上的竹林地。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GB 3095-2012中二级标准的要求,灌溉水质应符合GB 5084的要求,土壤质量应符合GB 15618的要求。4.2建畦搭棚DB3311/T 258202324.2.1竹林地整理标记出宽度2 m3 m的水平带范围和作业道,砍伐清理水平带内的竹子

5、和杂灌,采用小型挖机开挖深翻30 cm40 cm,清除竹根等杂物,撒生石灰,用量为100 g/m2200 g/m2,水平带长度因地制宜。4.2.2搭棚用竹条、薄膜、遮阳网(遮光率80%90%)等材料在竹林水平带上搭建拱形栽培棚,棚高1.8 m2m,宽度2 m3 m。4.2.3作畦每棚设置两畦,中间留出40 cm50 cm宽的作业道,畦床宽80 cm120 cm,高20 cm25 cm,长度随地形而定。4.2.4喷滴灌设施棚内设置喷雾和滴灌设施,每畦中间铺设1根滴管,每隔30 cm40 cm留滴灌口。5菌段制作参照DB33/T 985中6.2的规定进行。6栽培管理6.1排场覆土4月下旬6月上旬,

6、畦床中挖深18 cm20 cm的凹槽,用利刀割破外袋取出菌段,将大小、菌丝长势相当的菌段置于槽内,每畦摆放2排3排,菌段间距10 cm,行距8 cm10 cm,呈直线形或梅花状排列,覆土厚度2cm,覆土后淋透水,露出的菌段需补土,再铺上滴管。6.2出芝管理6.2.1出芽期管理6.2.1.1菌段覆土后,保持棚内温度 15 以上,湿度 85%以上,土表湿润,5 天7 天通风 1 次。6.2.1.2经 10 天15 天长出白色芝芽,当芝芽长到近 10 cm 时,进行疏芝,每菌段保留 1 个2 个灵芝。6.2.1.3棚的出入口及通风处设置防虫网。6.2.2展盖期管理疏芝后,打开大棚两头的棚膜通风,每天

7、喷水1次2次,保持棚内空气相对湿度在85%以上。6.2.3集粉期管理6.2.3.1待菌盖边缘黄色转至红棕色或红褐色,开始弹射出红棕色孢子时进行集粉。6.2.3.2畦面铺设塑料薄膜,每朵灵芝芝柄底端垫上专用薄膜,套上塑料袋,底部扎紧后再套上专用纸筒。DB3311/T 258202336.2.3.3用滴灌保持菌段区域土壤湿润。6.2.3.4集粉时间宜持续 50 天60 天。6.3竹林管理6.3.1留竹遮荫在栽培棚两侧留养胸径10 cm以上的毛竹用于遮荫,每亩(667 m2)控制总立竹数80株100株,分布均匀。6.3.2培育新竹春笋长出后,按照去歪留直、去密留疏的原则,留下健壮的春笋,培育新竹。6

8、.3.3伐竹11月次年2月,按照去老存新、去弱存强、去密存疏的原则,以齐地伐方式择伐毛竹。7采收7.1孢子粉采收孢子粉弹射基本结束后,及时将套筒内孢子粉收集于干净容器内。7.2子实体采收孢子粉收集完毕后,用剪刀在芝柄根部剪断,留柄蒂1 cm2 cm。8连茬技术8.1菌种选择应选用抗性较好的品种。8.2废菌段处理上茬灵芝及孢子粉收获后,及时拆除棚架,清除畦内废菌段及竹枝叶。8.3土壤处理采用生石灰消毒,用量200 g/m2300 g/m2,栽培迹地用机械将土壤深翻30 cm以上,用火枪对土表高温消毒,裸露过冬。9病虫害防治灵芝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见附录A。10档案管理DB3311/T 25820

9、234应建立独立、完整的生产记录档案,档案保存3年以上。生产记录表见附录B。11技术规程模式图技术规程模式图见附录 C。DB3311/T 25820235AA附录A(资料性)灵芝常见病虫害特点及防治措施灵芝常见病虫害特点及防治措施见表A.1。表 A.1 灵芝常见病虫害特点及防治措施名称危害特点防治措施霉菌是灵芝主要致病菌。侵染菌段,与灵芝菌丝竞争营养,造成灵芝菌丝生长受抑制。侵染子实体,在菌柄生长点、菌盖下的子实层部位引起灵芝组织溃烂等。制菌段时,做到灭菌彻底,减少破袋,严格接种操作,控制培养温度。在菌段污染区域注射75%酒精溶液或用石灰水涂抹,控制杂菌的生长、蔓延:出芝期间如灵芝个体感染杂菌

10、要及时摘除,以防扩散蔓延。蛞蝓黄昏后陆续从石块下等藏身处出来取食为害,天亮前又躲起来。嚼食子实体,影响其商品价值。可以配置毒饵处理蛞蝓,傍晚施撒,或直接撒盐,使蛞蝓脱水而死。一般危害用5%的食盐水进行喷杀或人工捕捉。白蚁白蚁直接啃食灵芝菌段与灵芝子实体。定植前暴晒畦床:撒生石灰粉,深翻,并对表土火焰消毒。灵芝谷蛾在灵芝原基形成到芝盖生长期危害灵芝子实体,幼虫从子实体的幼嫩部位蛀食进入,使菌盖出现许多蛀食孔道,并排出成串的颗粒状粪便。大棚两端棚门的开启处加防虫网,防止成虫飞入产卵。在芝芽发生和生长期,芝盖扩展期,密切关注,一见有虫粪排出点,用细铁丝钩出幼虫杀灭,或割下虫害部分浸水杀灭。越冬期清理

11、畦面杂物,有虫害灵芝体彻底销毁。BDB3311/T 25820236附录B(资料性)竹林下灵芝生产记录表主要生产记录表见表B.1。年度地点县乡村,小地名:栽培灵芝品种面积负 责 人联系电话主要原料来源基地环境情况主要农事活动记录日期农事活动地块与面积操作人员DB3311/T 25820237附录C(资料性)竹林下灵芝栽培技术规程模式图竹林下灵芝栽培技术规程模式图见图C.1。月份11月12月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旬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 下上中下上 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菌段制做、培养,竹林地整理、搭棚做畦脱袋覆土、出芝管理套筒收粉、灵芝与孢子粉采收操作要点

12、段木装袋灭菌接种培养:参照DB/T 985中6.2规定,严格操作技术。竹林地整理:标记出宽度2m3m的水平带范围和作业道,砍伐清理水平带内的竹子和杂灌,采用小型挖机开挖深翻30cm40cm,清除竹根等杂物,撒生石灰,用量为100g/m2200g/m2,水平带长度因地制宜。搭棚做畦:用竹条、薄膜、遮阳网(遮光率80%90%)等材料在竹林水平带上搭建拱棚,棚高1.8m2m,宽度2m3m。每棚设置两畦,中间留出40cm50cm宽的作业道,畦床宽80cm120cm,高20cm25cm,长度随地形而定。竹林管理:春季在栽培棚两侧留养胸径10cm以上新竹用于遮荫,每亩(667 m2)控制总立竹数80株10

13、0株,分布均匀。在11月次年2月,以齐地伐方式择伐3度以上老竹。脱袋覆土:畦床中挖深18cm20cm的凹槽,用利刀割破外袋取出菌段,将大小、菌丝长势相当的菌段置于槽内,每畦摆放2排3排,菌段间距10cm,行距8cm10cm,呈直线形或梅花状排列。覆土厚度2cm,覆土后淋透水,露出的菌段需补土。出芝管理:依据不同时期,通过遮荫、喷水滴灌、通风等措施调控棚内温度、湿度和CO2浓度,适宜各阶段生长。套筒收粉:待菌盖开始弹射出红棕色孢子时,收集灵芝孢子粉。畦面铺设塑料薄膜,每朵灵芝芝柄底端垫上专用薄膜,套上塑料袋,底部扎紧后再套上专用纸筒。用滴灌保持菌段区域湿润。灵芝与孢子粉采收:灵芝孢子粉套筒集粉时间在5060天,将套筒内孢子粉收集于干净容器内,孢子粉收集完毕后,用剪刀在芝柄根部剪断,留柄蒂1cm2cm。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